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52)
2023(3912)
2022(3282)
2021(3181)
2020(2541)
2019(5814)
2018(5735)
2017(11682)
2016(6119)
2015(6717)
2014(6562)
2013(6646)
2012(5965)
2011(5387)
2010(5445)
2009(5061)
2008(4786)
2007(4454)
2006(4071)
2005(3403)
作者
(16113)
(14374)
(13724)
(13059)
(8451)
(6825)
(6024)
(5527)
(5250)
(4762)
(4734)
(4563)
(4253)
(4207)
(4144)
(4108)
(4045)
(3994)
(3894)
(3785)
(3497)
(3448)
(3441)
(3429)
(3252)
(3207)
(3173)
(2868)
(2861)
(2846)
学科
(43400)
农业(28862)
(27686)
经济(27663)
(27418)
业经(11808)
管理(11500)
农业经济(9628)
(8814)
农村(8810)
(7420)
企业(7420)
方法(7381)
(7267)
(6893)
数学(6735)
土地(6706)
数学方法(6686)
中国(6547)
(6501)
劳动(6501)
发展(6363)
(6362)
农业劳动(6278)
收入(6138)
地方(6113)
人口(6091)
(5784)
动力(5755)
劳动力(5722)
机构
学院(87347)
大学(80781)
(40276)
经济(39646)
(38342)
管理(36877)
理学(32779)
理学院(32561)
管理学(32167)
管理学院(32037)
农业(28792)
研究(27879)
中国(23272)
业大(21241)
农业大学(17434)
科学(16261)
(15465)
中心(14891)
(14312)
经济管理(14146)
(13686)
(13496)
(13272)
研究所(12298)
财经(11458)
(11328)
(10789)
经济学(10558)
(10556)
发展(10469)
基金
项目(60562)
科学(48583)
研究(48342)
基金(44295)
(37808)
国家(37346)
科学基金(32559)
社会(32055)
社会科(29875)
社会科学(29868)
(25221)
(24732)
基金项目(24492)
编号(22018)
教育(19548)
(19343)
自然(19174)
自然科(18714)
自然科学(18712)
自然科学基金(18376)
成果(16560)
资助(15842)
(14678)
(14154)
(13905)
(13712)
国家社会(13344)
(13099)
课题(12826)
重点(12744)
期刊
(50908)
经济(50908)
(46376)
农业(31433)
研究(21631)
中国(18493)
业经(16485)
(13457)
农业经济(13052)
科学(13017)
学报(12852)
农村(12633)
(12633)
(11096)
金融(11096)
大学(10980)
学学(10813)
农村经济(8540)
(8515)
问题(8290)
管理(7783)
世界(7227)
经济问题(7116)
(6696)
技术(6537)
社会(6189)
社会科(5824)
社会科学(5824)
业大(5249)
资源(5244)
共检索到127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国伟  安部淳  
以杭州市郊县绪塘草莓产地为例,探明了由农户自主选择草莓种植并自行承担销售、流通任务而"自下而上"的农民型主产地形成机制。依据时间脉络,划分出了产地形成的历史阶段。基于农户阶层分化视角,结合主产地形成的商品化、农民经济、生产力及阶层视点,着重探讨了主产地形成的生产与流通要素。农民型主产地的生产以家庭劳动力为主,主业经营层是生产的中坚力量,而流通的承担者则是从2~3亩的经营农户中分化出来,农外兼业层也是产地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惠献波  
论文以河南省(滑县、兰考县)1028名农户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响应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住房数量、家庭负债水平、职业分化、经济分化是影响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响应意愿的关键性因素。最后,论文提出了加大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宣传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浩  施光荣  
本文基于分层模型视角,利用CGSS2005的农村数据研究了农民阶层分化对其土地产权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模型的分层效应对农民的土地产权偏好产生了显著影响;在耕地资源越丰富的村庄,主观感知其家庭经济社会地位越低的农民越偏好土地私有化;在人均收入越高的村庄,主观感知其家庭经济社会地位越低的农民也越偏好土地私有化;但用农民务农时间、家庭总收入和家庭非农收入比例3个指标表示的客观分层对农民偏好土地定期调整和土地私有化的影响都不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洪彬  于桂娥  
在农村农民内部各阶层拥有土地情况是不同的,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导致了农民阶层分化为不同的农业阶层。流转障碍使得分散在不同农业阶层间的土地资源难以向强势农业阶层转移,同时城镇对农民非农化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使得非强势农业阶层掌握的土地资源被固化,从而限制了农民各阶层的市民化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万国伟  安部淳  
在许多蔬果主产地,蔬果产品的营销问题成了制约产地发展和农户增收的重要因素。现有的产地营销服务体系未能充分发挥农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户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基于农户利益保障视角,本文以产地营销组织的整合与渠道结构的重塑为中心,通过典型草莓产地的案例研究,试图构建出农民主导型合作组织营销服务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柱智  
"乡—城"迁移假定农民由乡村向城市迁移,这一假定遮蔽了实践中农民迁移方向的多元性,阶层分化是基本影响因素。以武陵山区龙马乡为例,田野调查发现公共品供给贫困,农民普遍要求迁移。然而实践中农民迁移路径受制于农户拥有的初始资本和可持续生计来源,不同阶层农民的迁移路径呈现层级性。农民迁移在目的地上表现为从城镇、中间集镇到中心村的地域层级,各迁移路径性质分别是非农化迁移、过渡性迁移和农村内部迁移,这种农民迁移实践可以归纳为"层级迁移"。层级迁移是农民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农民迁移基本规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灵辉  张迎新  
研究目的:依据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与可持续生计理论,探讨农户社会阶层与土地流转行为之间的整体性关系与多维度关系,以丰富既有的土地流转行为研究,为农户社会分层背景下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政策启示。研究方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户内部的社会阶层不断动态调整,社会分层现象愈发凸显。(2)农户社会阶层对土地流转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农户财富资本而非声望资本正向影响土地流转行为,且财富资本的影响远高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研究结论:农户社会阶层尤其是财富资本的提升有助于土地流转行为的发生,这对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恒周  郭忠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农民群体逐渐分化为不同职业的农民阶层,由于职业选择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农民在经济收入、产权偏好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这导致他们对土地流转意愿与决策行为的选择也出现分化,因此,研究由于农民职业分化导致的产权偏好不同及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笔者对江苏省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在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职业分化、产权偏好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业类别、非农收入比重、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是否拥有转让权、地权稳定性、地区虚拟变量对土地流转有正向影响,年龄则对土地流转有负...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万能  原新  
本文对1978年以来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的机制和阶层分化结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评析。中国农民尽管在职业、收入和消费等方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阶层差异,但总体来看,现阶段中国农民的阶层分化还处于过渡阶段,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从长期来看,中国农民的阶层分化将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在改变中国既有社会结构的同时,也给中国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制度变革带来新的挑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恒周  石淑芹  吴冠岑  
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基于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但由于土地生产、社会保障功能的双重作用,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农民阶层分化必然会对农民养老保障方式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农民阶层分化与农民养老保障方式选择之间的内在关系。模型估算结果表明:在影响农民养老保障方式选择的众多因素中,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农民阶层分化分别在5%和1%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农民所从事职业越偏离纯农业,该阶层农民越倾向于选择社会化养老方式,而且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民愿意选择社会养老保障的概率就增加29.6%。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封闭僵化的传统社会向开放流动的现代社会过渡。在社会转型中,农民阶级不断流动,不断分化,为学者研究分析农民阶级的分化分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民阶级分化分层的历史动因、分层标准、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助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甘露  
应理性看待我国西部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问题:已实际存在但分化相对不足,适度阶层分化有利于西部农村实现后发赶超。延展阶层分化空间、调整阶层分化瞄准机制、消除阶层分化的制度性障碍是提高西部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广度和深度的必要手段。阶层分化还具有策源性特点,要警惕其过度分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宜铮  
农业规模化转型与农地土地加速流转带动了人口的流动与劳动力的非农转移。通过泉村的案例调查发现,农民对农业规模化转型表现出不适应,呈现出规模化经营与小农经营的张力,在这过程中农民既没有完全离乡也不愿放弃土地依附,而是被迫卷入到资本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当中。频繁的人口流动导致农村出现明显的阶层分化,上层农民与下层农民出现了空间与心理上的区隔,这种区隔也加大了阶层之间的矛盾张力。面对农业转型过程中的困境,首先,需要构建组织化的小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民的组织化。其次,要发展服务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最后,面对传统村庄共同体的解构,需要再造新的村庄共同体,弥合农村社会的分化与失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娟  
农业改革的推进使农业经营者呈现以生产力的分化为基础的阶层重塑,这种重塑对农业经营者和农业经营过程影响深刻。各阶层因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目的的不同而产生了异质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其中以大资本为基础、以企业式规模经营为手段、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大规模经营与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其它阶层的需求之间存在本质性冲突,即资本大生产与家庭小生产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具有不可调和性,并且这种冲突由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层面扩展至了社会层面,加剧了阶层间的冲突。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呈现出反映阶层力量结构的重塑趋势,即朝更有利于资源俘获能力更强的大规模经营者的方向重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晓峰  何慧丽  
农民的社会阶层不同,利益诉求不同,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态度也有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当前的农民可以划分为五个不同的社会阶层:脱农阶层、亦工亦农阶层、在村兼业阶层、规模化经营大户阶层以及一般农业经营者阶层,其中在村兼业阶层和大户阶层农民既有可能是合作社发展中核心社员的主要来源,也有可能成为合作社里的边缘社员,而亦工亦农阶层和一般农业经营者阶层的农民则是合作社中普通社员的基本来源。只有深入理解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特征及其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机制,才能更好地认识合作社发展的复杂现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