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82)
- 2023(4835)
- 2022(3954)
- 2021(4093)
- 2020(3367)
- 2019(7559)
- 2018(7198)
- 2017(13945)
- 2016(7675)
- 2015(8336)
- 2014(8246)
- 2013(8513)
- 2012(7805)
- 2011(6827)
- 2010(7000)
- 2009(6575)
- 2008(6683)
- 2007(6056)
- 2006(5481)
- 2005(4744)
- 学科
- 农(46827)
- 业(33775)
- 济(32397)
- 经济(32354)
- 农业(31704)
- 财(20599)
- 管理(18639)
- 财政(12298)
- 业经(11893)
- 企(11108)
- 企业(11108)
- 土地(10870)
- 收入(9984)
- 制(9978)
- 农业经济(9914)
- 政(9901)
- 中国(9839)
- 村(9416)
- 农村(9411)
- 地方(8735)
- 发(8296)
- 分配(8044)
- 体(7917)
- 策(7703)
- 及其(7660)
- 方法(7653)
- 务(7576)
- 财务(7574)
- 方针(7563)
- 财务管理(7535)
- 机构
- 学院(103491)
- 大学(96383)
- 济(44964)
- 经济(44149)
- 农(42239)
- 管理(39078)
- 研究(35253)
- 理学(33781)
- 理学院(33497)
- 管理学(33030)
- 管理学院(32884)
- 农业(31759)
- 中国(30718)
- 财(27035)
- 业大(23561)
- 科学(21362)
- 京(19637)
- 农业大学(19507)
- 所(18373)
- 中心(18010)
- 江(17193)
- 财经(16919)
- 研究所(15995)
- 省(15935)
- 经(15314)
- 业(14717)
- 经济管理(14375)
- 发(13254)
- 范(12670)
- 师范(12609)
- 基金
- 项目(66538)
- 研究(52864)
- 科学(51785)
- 基金(47342)
- 家(40435)
- 国家(39908)
- 社会(34200)
- 科学基金(33772)
- 社会科(31850)
- 社会科学(31842)
- 省(27867)
- 农(26166)
- 基金项目(25637)
- 编号(24069)
- 教育(21889)
- 划(21291)
- 自然(19308)
- 成果(19004)
- 自然科(18732)
- 自然科学(18728)
- 自然科学基金(18358)
- 资助(17597)
- 发(15815)
- 部(15316)
- 课题(15179)
- 性(15056)
- 制(14826)
- 重点(14312)
- 国家社会(14255)
- 业(13977)
共检索到167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淮川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表示,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俗话说,人勤观念新,土地也生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文林红
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人才障碍文林红(山西省临汾地区洪洞农校)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缺少“领头雁”、“排头兵”、“好帮手”,人才缺乏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1)贫困地区大多地理条件较差,但地上地下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并不一定欠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月
可持续脱贫能力是解决贫困农民"人穷志(智)短"弊病,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以及促进个人、家庭、国家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根本前提,教育则是助力贫困农民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的最佳途径。当前教育扶志(智)脱贫事业面临着在战略部署上缺少协同配合、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孩童倾向、在赋能设计与实践上存在偏差、在扶贫效益上显效缓慢,以及扶贫组织责任缺失等现实困境,使得贫困农民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工作支撑不够、建设不足、动力不强,以及缺乏可持续性等。因此,需要采用协同推进、大力发展农村职成教、明确以农民能力建设为中心的教育赋能设计与实践、切实提高扶贫效益,以及强化组织领导等举措,有效促进贫困农民提升自身脱贫能力,以实现全面脱贫、彻底脱贫与可持续脱贫。
关键词:
教育扶贫 可持续脱贫能力 能力建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玉玺
近年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与农民群众实际需要和城市保障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保障层次低、覆盖面窄、管理分散、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等方面。本文对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如何完善当前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机制 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卢延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葛霆
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的相关数据,检验和估计了贫困农民群体的脱贫路径以及相关脱贫路径的性别差异效应。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的积累、政治资本的提升、非农就业以及家庭劳动就业状况的改善是贫困农民群体脱贫的有效路径和方法,而发展农业生产所产生的脱贫效应十分有限;此外,人力资本的提升和家庭劳动就业状况的改善所产生的脱贫效应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农村贫困 脱贫路径 性别差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明洪
解决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问题,必须从以人为本出发,客观认识和正确分析其贫困的根由及现状。从科学发展观的层面上探寻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径,通过有效的扶贫办法,实行各种优惠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充分激发他们战胜贫困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彻底消除贫困。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消除贫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元平 呼金祥
贫困山区要脱贫致富,离不开大量的信贷资金投入。但目前,从一些地方的实践情况看,贫困山区的信贷投资环境极不理想,有不少地方还存在着恶化的趋势。突出的表现为:贷款投量大、风险大,回收难、周转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万钧
脱贫与贫困人口的消费周万钧一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消费关系上提出了新的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198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之比为1:2.37,1984年缩小至1:1.71,1994年又扩大到1:2.6。如果把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宋圭武
什么是贫困?从单个的主体来看,最基本的主要是指经济贫困,表现为经济资源的缺乏。另外,机会贫困和能力贫困也是贫困的两种表现形态。机会贫困是指缺乏发展的机会;能力贫困是指缺乏发展的能力和素质。从宏观层面来看,贫困表现为两种形式: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登斌
农民市场参与度低的主要表现是农民还没有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自身及其产品还没有大量地进入市场,参与人数少;商品量少。 农民的市场参与度之所以低,主要根源在于计划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伟军 谢若扬
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措施、增强扶贫移民可持续脱贫能力是脱贫攻坚阶段必须着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基于能力贫困视角,解析扶贫移民可持续脱贫能力结构,探求可持续脱贫能力形成机制,剖析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面临的突出难题,提出了促进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的根本路径。研究发现,扶贫移民的可持续脱贫能力主要由社会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层面的能力所构成,形成机制在于能力建设主体各自定位清晰、分工明确、形成合力。当前能力建设面临移民自身生存发展能力不足、城乡二元贫困治理体制制约、社会组织扶贫参与不够等难题。协同治理是促进扶贫移民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的根本路径,需要移民自身主动提高生存发展能力,政府部门强化制度政策供给,民营企业积极履行扶贫责任,社会组织深度参与脱贫攻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竹晴 仝广顺
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形势依然严峻,受多种因素影响,深度贫困农村的脱贫任务重、成本高、难度大,如何以更有效的举措让深度贫困农村摘掉帽子,不仅关系到我国脱贫任务的完成,更关系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本文对深度贫困农村脱贫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深度贫困 农村 脱贫攻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褚春阳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脱贫褚春阳(河南省洛阳市统计局)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被列入了1994年政府工作报告,并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加大扶贫力度。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对贫困地区而言贫困人口的脱贫出路在于:(1)选好基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明 李小云 李鹏
对农民家庭的贫困进行多维测量和识别是解决2020年后农村相对贫困问题的前提。使用修正的A-F多维贫困测量法,以"能力—权力"框架构建评估维度和指标体系,评估全面脱贫后中部农村地区的多维相对贫困状况,结果显示:农户的多维贫困指数和多维贫困发生率依然较高,脱贫户与非建档立卡户的多维贫困指数差异较大,但两者的贫困强度接近。进一步分解发现,中部农村地区呈现出两极差异化的减贫成效。一方面,社会权力对农户多维贫困贡献率较低,贫困群体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权力得到极大彰显;另一方面,表征农户发展能力的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维度对农户多维贫困贡献率达到84.4%,且脱贫户与非建档立卡户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多维贫困 发展能力 社会权力 农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