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1)
- 2023(13199)
- 2022(11562)
- 2021(10844)
- 2020(9132)
- 2019(20940)
- 2018(21058)
- 2017(40907)
- 2016(22322)
- 2015(25031)
- 2014(25045)
- 2013(24976)
- 2012(23110)
- 2011(20823)
- 2010(20757)
- 2009(19004)
- 2008(18418)
- 2007(16309)
- 2006(14567)
- 2005(12647)
- 学科
- 济(92747)
- 经济(92644)
- 业(67015)
- 管理(59144)
- 农(51708)
- 企(44807)
- 企业(44807)
- 方法(38479)
- 农业(34382)
- 数学(33489)
- 数学方法(33144)
- 业经(24732)
- 中国(22970)
- 地方(22164)
- 财(21405)
- 学(20421)
- 制(17591)
- 贸(14861)
- 贸易(14852)
- 易(14407)
- 发(14390)
- 技术(13697)
- 环境(13667)
- 理论(13084)
- 农业经济(12755)
- 和(12707)
- 银(12644)
- 银行(12603)
- 务(12552)
- 财务(12493)
- 机构
- 学院(313522)
- 大学(311855)
- 管理(127953)
- 济(123619)
- 经济(120808)
- 理学(111237)
- 理学院(110034)
- 管理学(108205)
- 管理学院(107645)
- 研究(105812)
- 中国(80201)
- 农(72466)
- 科学(67350)
- 京(66491)
- 业大(55470)
- 农业(55372)
- 财(53709)
- 所(53609)
- 中心(50580)
- 研究所(48842)
- 江(47745)
- 财经(42921)
- 范(42094)
- 师范(41750)
- 北京(41302)
- 经(39226)
- 州(38119)
- 院(37635)
- 省(37018)
- 经济管理(35276)
- 基金
- 项目(220018)
- 科学(172383)
- 研究(162488)
- 基金(158700)
- 家(138389)
- 国家(137113)
- 科学基金(117354)
- 社会(101464)
- 社会科(95614)
- 社会科学(95586)
- 省(88014)
- 基金项目(85615)
- 自然(76282)
- 自然科(74416)
- 自然科学(74399)
- 自然科学基金(73053)
- 划(72367)
- 教育(72323)
- 编号(68170)
- 资助(64076)
- 成果(54549)
- 部(48563)
- 重点(48375)
- 发(47668)
- 课题(45609)
- 创(45146)
- 创新(42016)
- 科研(41875)
- 国家社会(40958)
- 教育部(40745)
- 期刊
- 济(141762)
- 经济(141762)
- 研究(89612)
- 农(74622)
- 中国(64249)
- 学报(53119)
- 农业(50834)
- 科学(49139)
- 管理(41105)
- 大学(40530)
- 学学(38325)
- 财(38122)
- 教育(32714)
- 业经(29127)
- 融(29100)
- 金融(29100)
- 技术(25731)
- 业(23632)
- 问题(19774)
- 财经(19746)
- 经济研究(18645)
- 版(17607)
- 图书(17307)
- 经(16642)
- 科技(15967)
- 资源(15926)
- 农业经济(15639)
- 农村(15574)
- 村(15574)
- 业大(15507)
共检索到462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小锋 周小华 林卿 李晶
为全面理解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获取状况,必须同时考虑农地征收及农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产生的两种本质根源相同、形式不同的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本文对福建省A县15个行政村的调查表明,现阶段土地仍是农民生存之源,"基于三年一调或五年一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分配方式呈现出本土化特征,农地征收与农地使用权租赁均导致了农户土地权益的流失。本文认为,现有的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是导致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根源,鉴于现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短期内难以改变的事实,因此应注重对这一制度的有效实现方式进行本土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以保障农民合理的土地权益。
关键词:
农民土地权益 农地征收 农地使用权租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传新
采用西部地区24个行政村千余名农村妇女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村妇女参与农业生产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描述分析发现,西部农村妇女日益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主体性作用,对农业新技术或新品种感兴趣,但她们同时也面临着农业生产压力大、农业生产支持网络单薄、农业生产知识有待提高等问题。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大的、文化程度偏低的、家庭比较贫困、丈夫目前外出打工的、掌握较多农业生产知识的、对农业新技术感兴趣的农村妇女成为家庭中农业生产主要承担者的可能性相对要大一些。有过外出经历、购买了农村养老
关键词:
西部农村 妇女 农业生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美球 邓爱珍 周丙娟 肖鹤亮 何维佳
耕地流转是解决目前耕地经营过于分散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矛盾的根本性措施,而农户作为耕地经营的直接主体,其行为在耕地流转决策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在对42个县市64个乡镇74个行政村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定量分析研究了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是有明显差异的。影响农户耕地流出的主要因素依次是非农就业机会、耕地经营收益、农户家庭经济状况、耕地破碎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捷度;而影响农户耕地流入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家庭经济状况、耕地破碎度、耕地经营效益、非农就业机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捷度。针对这一研究结果,本文最后提出了通过增强耕地流出驱动力和耕地流入源动力,来提高农户耕地流转积极性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马林靖 张林秀
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制约,饮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使用2005年全国大样本调查获得的100个村和800个农户的相关数据分析表明,农村饮水类型较6年前有了较大的改观,七成以上的农民对饮用水的情况比较满意;但是,"打井压水吃、机井抽水吃"的村庄比例仍然占到40%以上,而饮水设施投资大部分依靠村自筹,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投资仅占一小部分。应加强对农村饮水设施的投资力度,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供水方式,并加强对饮水水源的保护。
关键词:
农村饮用水 供水方式 饮水设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蕾 陈超 展进涛
本文通过对13个粮食主产省份411个县的调查反映现阶段我国农户技术信息的获取渠道与需求状况。从劳动力转移和农户经营规模两个维度研究表明,自我摸索、亲戚朋友以及农资销售部门是农户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农户对农业技术信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病虫害技术、施肥技术和良种及栽培技术等常规技术,普遍缺乏对高新技术的采纳。文章最后针对分析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武婕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大量征收农村土地,征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2011年17个地区土地权益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农村征地状况及现存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收,补偿金额偏低,未来生活没有保障。因此,要严格控制征地数量和节奏,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含义,构建完善的征地补偿机制,规范征地补偿的发放过程,全面推进失地农民保障体系建设,增强农民满意度和幸福感。
关键词:
征地 农村土地 土地调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素 罗必良
基于农户视角,利用中国大陆26个省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微观层面就农户自身能力及其可动员的资源对土地权益保护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在农村社区所拥有的政治资源以及参与合作社组织能够提高农户的农业经营满意度;农户自身拥有的谈判能力和缔约能力,以及通过参与合作社组织能够提高农户的农地流转满意度;农户拥有的政治资源能够提高农户的农地征用补偿满意度。
关键词:
农民土地权益 保护机制 农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桥
收入结构在农户脱贫中所发挥的作用一直是研究贫困问题的重要领域之一。考虑到农户贫困深度的因素,本文研究了收入结构对贫困农户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结构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农户贫困深度:其一,非农收入有助于一般贫困农户脱贫,但对特困农户的影响较小;其二,农业收入对一般贫困农户脱贫的影响较小,但有助于缓解特困农户的贫困深度;其三,转移性收入有助于缓解农户贫困,但对农户脱贫的影响较小。因此,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对农户减贫的影响取决于农户贫困深度。就一般贫困农户的脱贫而言,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其提高非农收入;就特困农户而言,政府应该加大对这类农户农业生产补贴从而提高其农业收入,缓解贫困状况。
关键词:
收入结构 贫困深度 农户减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森慰 师硕 王翊嘉 郑逸芳
为了解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情况,选取福建省作为调查对象,在对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选用村规民约是否有歧视妇女和妇女家庭种植土地面积等变量表征妇女土地权益问题,选用家庭年总收入和家庭农业收入等表征妇女家庭收入,采用2阶段最小二乘法测算了土地权益问题对妇女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妇女的歧视性规定会影响到农户家庭的农业收入和年总收入,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普遍但不严重;进一步从土地调整政策、出嫁女、招女婿、离婚妇女回迁、丧偶妇女等角度分析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缘由;最后
关键词:
农村妇女 土地权益 家庭收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利 李庆江
本文通过对18个省份农户的抽样调查表明,81.1%的农户认为如果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优质农产品与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相比会使成本增加,其中使用高效低残留农(兽)药是引起生产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68.5%的农户认为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能够带来较好的收益。进一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生产安全农产品收益的认知进行量化分析表明,影响农民对收益认知的主要因素有农户家庭成员数、所在经济区域、农业生产成本及农户对农(兽)药的了解和使用情况。建议发挥农产品补贴政策的调节作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对农(兽)药行业管理,从源头控制农产品质量;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收益 农户 认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卢志强 李贵才 曹广忠
基于13省25县100个村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农收入已成为我国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户生计非农化的特征明显;我国农户耕地流出的比重高于耕地流入的比重。(2)农户生计非农化程度越高,则耕地流出的概率越高,耕地流入的概率越低。(3)非农收入比重对农户耕地流出具有较高的贡献率,而农业劳动力数量或人均耕地面积对农户耕地流入具有较高的贡献率。(4)从区域差异来看,非农收入比重与户主受教育程度对东部地区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均具有显著影响,非农收入比重、农业劳动力数量和人均耕地面积是中部地区农户耕地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非农收入比重是西部地区农户耕地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农户生计非农化 耕地流出 耕地流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宗萍 段成荣 杨舸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利用最新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概括和分析全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各项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规模庞大、分布高度集中、多属长期流动、他们在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论文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生存状况 义务教育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俏 张波
本文利用陕西省9市18个乡镇74个村的农户调研数据,对影响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发现,农户年龄、经营规模、家庭劳动力人数、人均纯收入、是否从事农业生产、区域位置等对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从政策角度出发,应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建立起多模式、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户需求 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林 涂金杰
基于安徽省634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状况和文化程度变量显著促进农民向高度非农化发展,而农技培训和干部经历变量对农户兼业构成约束。对样本分区域研究发现,皖南地区农户最重视自身健康人力资本水平对就业选择的影响,3地区对健康状况重视程度为:皖南>皖中>皖北;而对农技培训的重视程度表现为:皖南>皖北>皖中。基于此,建议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村健康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培训体系;拓宽农民兼业渠道,增强农民创业意识;释放农村女性兼业,优化农村劳动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广胜 周虹 景再方 李旻 潘春玲 周艳波
本文利用1210个农户的入户调研数据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现状,从农民的视角揭示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评价及期盼。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 农村 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