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45)
2023(20854)
2022(18113)
2021(16961)
2020(14368)
2019(33185)
2018(32815)
2017(62445)
2016(34117)
2015(38900)
2014(38594)
2013(38027)
2012(35074)
2011(31872)
2010(31991)
2009(29941)
2008(29851)
2007(26568)
2006(23352)
2005(20696)
作者
(98897)
(83038)
(82375)
(78425)
(52501)
(39838)
(37351)
(32484)
(31316)
(29530)
(28201)
(27955)
(26316)
(26179)
(25617)
(25517)
(24970)
(24381)
(23873)
(23803)
(20529)
(20477)
(20185)
(19010)
(18558)
(18464)
(18447)
(18404)
(16881)
(16553)
学科
(138679)
经济(138502)
(101979)
管理(101027)
(80072)
企业(80072)
方法(62250)
数学(53931)
数学方法(53216)
(51715)
(37883)
中国(37013)
农业(34093)
业经(33356)
(30869)
(30020)
地方(27142)
(25179)
贸易(25166)
(24428)
技术(24309)
(23244)
财务(23155)
财务管理(23097)
理论(22332)
(22232)
银行(22169)
企业财务(21892)
(21124)
金融(21117)
机构
大学(486070)
学院(485489)
(194810)
经济(190576)
管理(190520)
理学(164421)
理学院(162580)
研究(162490)
管理学(159588)
管理学院(158702)
中国(124391)
(103298)
科学(101242)
(91584)
(91445)
(82225)
业大(76290)
中心(75959)
研究所(74506)
(73654)
财经(72153)
农业(70947)
(65558)
北京(65068)
(63552)
师范(62939)
(58709)
(58640)
经济学(58173)
财经大学(53292)
基金
项目(327710)
科学(257636)
研究(238447)
基金(237451)
(207211)
国家(205450)
科学基金(176439)
社会(149985)
社会科(141936)
社会科学(141898)
(128812)
基金项目(125776)
自然(115205)
自然科(112476)
自然科学(112445)
自然科学基金(110454)
教育(109686)
(108010)
资助(97585)
编号(97581)
成果(79082)
重点(73362)
(72262)
(69481)
(69460)
课题(67190)
创新(64580)
科研(62731)
教育部(61576)
国家社会(61498)
期刊
(215517)
经济(215517)
研究(141719)
中国(99873)
(87052)
学报(79083)
科学(72235)
(71351)
管理(68105)
大学(60297)
农业(58776)
学学(56534)
教育(53163)
(45237)
金融(45237)
技术(43017)
业经(38356)
财经(34938)
经济研究(32960)
(30303)
(29856)
问题(28730)
图书(25623)
统计(24951)
(24752)
技术经济(23974)
科技(23710)
理论(23058)
(22669)
资源(21518)
共检索到726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胜祥  
研究目的:探索农民土地所有权认知的动态变化及其内在机理,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民对于土地所有权的认知与法制教育无关,与外部力量的干预高度关联。研究结论:农民土地所有权认知不是现行法律文本意义上的宣传教育的结果,而是农民作为认知主体自主建构土地产权象征意义的过程。新一轮农地制度创新要赋予农民永久期限的土地使用权和对抗外部干预的救济权,以保证农地使用权的长期稳定,促使农民在长期稳定使用权的基础上建构起象征意义的土地所有权认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聂建亮  姜莹  
通过对河北T镇的调查发现,农民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认知与国家法律政策规定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土地集体所有的意识淡薄。农民更希望农村土地归个人所有,并希望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土地所有权改革模式。研究认为,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讨论应该基于对农民意愿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喻文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永湘  杨继瑞  杨明洪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是农民集体放弃其法律上所拥有的土地所有权时形成的单位面积土地价格,在我国现实地表现为征地费,并以"农转非"作为其补充形式。征地制度改革应以公平合理的交易价格来取代这种隐形的、不等价的补偿方式。在"涨价归公"的前提下,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应充分反映农村土地资本和预期收益,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伟伟  杜文献  张鹰  
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民集体"在学界几乎已成共识,存在争议的主要是在具体的"细节",如农民集体的主体、性质等。但是,农民的认知却与此大相径庭,而以"国家所有"为主流。不过,在现实操作中,农民以村民小组(原生产队)为默认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这与农民的认知形成了悖论,究其原因,主要从悖论本身、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三个方面给予了一定的解释。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亚荣  陈利根  
历史上,我国农地经历了从原始公有制向国有制再到私有制的变迁,而建国后则经历了从耕者有其田到集体所有的变迁。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的变迁作了分析,并为《物权法》的制定、当前集体农地所有权制度创新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关良  周菊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玉江  
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认为,必须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明确农民集体的内涵;通过修改相关立法,统一集体土地所有者的规定;建立和健全农民集体的组织机制,落实农民集体的所有权;完善外部保障和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对集体土地所享有的权益。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高飞  
本文在2007年对全国10省30县田野调查获得的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状况的描述,以及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在农村社会运行状况的统计数据分析,结合中国相关法律制度与访谈材料,对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行政权力严重干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正常运行;集体经济的发达水平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运行状况存在正相关性;对农村土地进行确权并颁发相应权利证书,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明晰化极为重要;农户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未来变革的期盼与中国当前的制度精神不相符,但其中的矛盾并非不可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长青  
本文从评析我国现行法规定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现状入手,指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的根源,并合考虑我国学界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恭温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中国农民生活的天然保障,而农民又是农业的最主要生产力,因而,农民与土地如何实现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既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得到发挥,又关系到土地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进而关系到农业和整个国...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庆乐  
在农地的多元主体中,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权曾经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要形式。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村组集体组织合并重组,使得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发生转移。目前,村组合并重组主要有三种形式:合村并组,小集体变大集体;土地股份化,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继受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双放弃",村民变市民。所有权转移对集体组织和集体组织成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减少农地所有权变革的制度过剩供给的根本途径在于坚持所有权转移的主体意思自治原则。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河  李军波  
研究目的:为现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其运行提供法学理论的合理解释,为相关立法构建提供理论前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调研法。研究结论: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土地归一定范围内的成员集体所有,成员因其身份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成员对集体所有的土地永远不得请求分割、转让和继承;成员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土地所有权不享有任何理论或规范意义上的份额或份额权。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处分、使用和收益4项权能。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经"质的分割"后,在集体组织与其成员之间所形成的配置状态及利益实现方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颜延  
我国实行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土地公有制 ,法律对于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和转让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差异 ,造成了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 ,不动产、厂房和设备 ,投资性房地产和租赁内容与范围上的分歧。在目前的法律环境下 ,我国无法全盘采纳国际会计准则。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美银  
本文运用制度认知主义的分析框架,探求中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农民认知基础。研究认为,农民认知对农地制度创新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农地制度的改革与农民的认知不相一致,就会加大农地制度改革的成本、延缓农地制度改革的进程、最终决定农地制度改革的成败。作者对江苏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民对地权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认知程度,这对中国农地制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农地制度未来的改革应该充分考量农民的认知,保证制度创新方式及目标与农民的认知相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