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1)
- 2023(9525)
- 2022(8412)
- 2021(7970)
- 2020(6867)
- 2019(16068)
- 2018(15963)
- 2017(31286)
- 2016(17511)
- 2015(20136)
- 2014(20617)
- 2013(20728)
- 2012(19500)
- 2011(17648)
- 2010(18161)
- 2009(16973)
- 2008(17330)
- 2007(16181)
- 2006(14394)
- 2005(13097)
- 学科
- 济(77327)
- 经济(77233)
- 业(52967)
- 农(47435)
- 管理(43922)
- 企(31852)
- 企业(31852)
- 方法(31280)
- 农业(31060)
- 数学(27739)
- 数学方法(27407)
- 财(21532)
- 中国(19752)
- 业经(19309)
- 贸(19151)
- 贸易(19145)
- 易(18756)
- 制(16960)
- 学(16035)
- 地方(15799)
- 出(12957)
- 银(11999)
- 银行(11975)
- 土地(11896)
- 发(11766)
- 行(11385)
- 体(11208)
- 务(10912)
- 财务(10876)
- 财务管理(10826)
- 机构
- 学院(257257)
- 大学(252282)
- 济(107989)
- 经济(105564)
- 管理(95301)
- 研究(86682)
- 理学(80347)
- 理学院(79478)
- 管理学(78078)
- 管理学院(77629)
- 中国(70508)
- 农(63131)
- 京(54129)
- 科学(53246)
- 财(50525)
- 农业(48554)
- 所(46009)
- 业大(44015)
- 江(43143)
- 中心(42309)
- 研究所(40892)
- 财经(38775)
- 经(34886)
- 北京(34149)
- 范(33537)
- 州(33439)
- 师范(33254)
- 经济学(32799)
- 省(31620)
- 农业大学(29994)
- 基金
- 项目(158622)
- 科学(122481)
- 研究(119447)
- 基金(112154)
- 家(96768)
- 国家(95831)
- 科学基金(80460)
- 社会(73643)
- 社会科(69259)
- 社会科学(69233)
- 省(64038)
- 基金项目(59343)
- 教育(54301)
- 划(52356)
- 编号(51856)
- 自然(50236)
- 自然科(48935)
- 自然科学(48921)
- 自然科学基金(48023)
- 资助(46329)
- 成果(42477)
- 部(35861)
- 发(35418)
- 重点(35322)
- 课题(35252)
- 农(34584)
- 创(32193)
- 性(31193)
- 科研(30204)
- 创新(30113)
- 期刊
- 济(130635)
- 经济(130635)
- 研究(77097)
- 农(65305)
- 中国(57921)
- 农业(43748)
- 财(40515)
- 学报(40425)
- 科学(36885)
- 大学(30757)
- 管理(29555)
- 学学(28884)
- 融(28364)
- 金融(28364)
- 教育(27635)
- 业经(26876)
- 技术(23055)
- 业(21463)
- 问题(19480)
- 财经(19066)
- 经济研究(18226)
- 经(16333)
- 农村(15251)
- 村(15251)
- 版(14810)
- 贸(14625)
- 农业经济(14603)
- 世界(14080)
- 技术经济(13772)
- 经济问题(13256)
共检索到404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文彦 巫文强
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是长期困扰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收益分配权利纠纷的根源、起因、实质和相关规制的缺失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解决农民土地出让收益分配问题的关键在于做好分配权确认、构建考虑土地依赖系数的农村土地收益分配模型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分配形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明 朱道林
土地过度出让和开发是现行土地出让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从土地出让体制中的内在经济机制入手,提出过度出让和开发土地以实现短期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作为出让土地产权主体和出让活动审批者、管理者的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从而引起土地收益分配的代际不公,建议推行年租制和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以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代际关系。
关键词:
土地出让 政府行为 经济机制 代际关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志宏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土地出让收入的快速增长,社会上主流观点大多直接将土地出让收入等同于"土地财政",对土地出让收入及其收益分配的关注与改革呼声日益高涨。中央政府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不断调整并出台了新的管理政策,规范了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优化了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支出结构,本文通过梳理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发展演变及构成,分析近些年土地出让收支情况,总结目前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中存的在问题,提出对应改革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土地出让收入 收支管理 收益分配 改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龙开胜 石晓平
从资源特性、法律制度和交易合约三个层次,构建土地出让制度效率与公平价值关系的整体理论逻辑框架,提出土地出让制度改革的具体路径选择。研究表明,土地出让效率和公平价值可以从土地出让配置效率和出让收益分配公平两方面加以界定,这也是资源特性所决定的土地出让效率与公平目标的合理分割;影响出让效率与公平结果的重要因素则包括市场交易和政府管制的法定规则,以及自愿交易、契约自由和生效之后严格执行的出让合约。今后,土地出让制度效率与公平价值的实现需要依据资源特性对公平、效率目标以及法律制度和交易合约进行选择。土地出让制度改革需在实现土地价值、提高出让收益的前提下,完善以产权为主、要素贡献为辅的出让收益初次分配机制,以及公共服务支出占主导地位的二次分配机制,强化出让合约监管和执行,促进出让效率和公平目标的统一。
关键词:
土地出让 配置效率 分配公平 利益配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匡家在
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变迁具有显著的财政动因和财政路径依赖特征,是中央、地方政府及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在这种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行为举足轻重,影响着制度的演进和绩效。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需要在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基础上实行中央、省、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土地出让收入全部划归地方政府,纳入地方预算,打破地方政府的财政依赖路径;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配套的政绩考核体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关键词:
土地出让收益分配 制度变迁 地方政府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唐欣瑜 唐俐
集体土地的收益分配已成为我国农民重要收入来源之一,享有集体收益分配权的主体对于收益的分配具有强烈诉求。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权是农民集体成员权的一种具体类型,也是集体收益分配权当中最重要的一类,在对其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分配机制与救济制度四个方面以民法基本原理构建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权相关制度,并提出建立相关配套制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会苹
农地征收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甚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地加速向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转移,围绕农地征收产生的巨额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成为焦点。目前,我国现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补偿制度设计尚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是导致农民得到的征地补偿偏低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应完善土地征收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建立健全政府行为监督约束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增值收益 机制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欣瑜 梁亚荣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到了"集体收益分配权",并与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两类用益物权并称。而集体收益分配权当中最重要的是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权。本文在对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权的定义与性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我国农民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权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红
当前,探索如何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推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建立,是理论界和业务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主要模式总体上看,主要有4种模式:广东顺德模式。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明确集体内部成员的收益分配,集体土地所有者出让、出租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所取得的土地收益纳入农村集体财产统一管理,其中50%以上存入银行专户,专款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秀清 赵秀丽
本文引入青木昌彦的制度博弈观,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博弈行为以及引致的制度变迁。进而得出,我国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兼顾公农"模式是在动态博弈中形成的,国家不仅要协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关系,更要适时固化博弈结果。
关键词:
土地收益 公私兼顾 博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冲
本文分析了中央政府管控地方政府土地出让以及地方政府的行为反应。基于中国土地市场网微观数据和城市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和工具变量法的研究表明,反腐查处推动强制竞价出让改革,增强了单位租金水平对土地出让的反向影响;而2009年后单位用地投资规模考核则通过省内城市用地锦标竞争和投资生税示范效应,对本地土地出让产生正向激励。单位用地投资规模考核遏制了单纯扩大投资总规模和工业企业数量的冲动,促使地方政府"腾笼"和"培育"齐进行,最终提高了辖内户均工业企业投资规模,这既能符合考核目标又能提高工业财政收益。研究表明,纵向垂直控制(包括反腐治理和中央政府管控地方政府建设用地)与横向锦标赛体制相结合已对地方政府行为产生影响,其成因包括政治激励和财政收益,而最终结果则高度依赖于"任务规则"及相应机制变量设计,这为理解央地之间用地治理结构,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及绩效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素芳
采用综合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以天津市西青区为例,对土地收益及其分配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土地供应过程中会产生巨额土地增值收益。(2)由于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农民所得份额偏低。如果让农民参与土地发展权价格的分配,农民应得的合理补偿标准会比现行补偿标准高出3~4倍。(3)不公平的土地收益分配关系不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且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有鉴于此,应尽快构建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证城市化顺利推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龙海 任冬炎
随着征收农民集体土地行为的大量出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需要对这些收益进行分配,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和我国农村问题所固有的复杂性,分配纠纷得不到很好地处理。在建设法治、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解决该问题势在必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元胜 胡岳岷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事关执政基础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合理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重视并保护农民权益,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现行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仅缺乏共享性、还缺乏可持续性、更缺乏精准性,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被损害。为此,需要在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收益,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根本性变革和构建农民跨期发展导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增值收益分配 农民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