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0)
- 2023(16611)
- 2022(14377)
- 2021(13293)
- 2020(11195)
- 2019(25415)
- 2018(25240)
- 2017(48894)
- 2016(26428)
- 2015(29817)
- 2014(29733)
- 2013(29548)
- 2012(27124)
- 2011(24791)
- 2010(25191)
- 2009(23505)
- 2008(22821)
- 2007(20535)
- 2006(18693)
- 2005(16745)
- 学科
- 济(124503)
- 经济(124349)
- 业(81485)
- 管理(80984)
- 企(60887)
- 企业(60887)
- 农(49496)
- 方法(46352)
- 数学(39713)
- 数学方法(39280)
- 农业(32725)
- 业经(29871)
- 中国(28692)
- 财(28585)
- 地方(27111)
- 制(25762)
- 学(24280)
- 体(19285)
- 贸(18034)
- 贸易(18019)
- 环境(17653)
- 易(17424)
- 银(17399)
- 银行(17345)
- 理论(17170)
- 和(16952)
- 务(16933)
- 财务(16851)
- 财务管理(16816)
- 融(16798)
- 机构
- 学院(384780)
- 大学(384584)
- 济(164101)
- 经济(160741)
- 管理(153051)
- 理学(132328)
- 研究(131400)
- 理学院(130946)
- 管理学(128979)
- 管理学院(128290)
- 中国(99412)
- 京(81088)
- 科学(78143)
- 财(74497)
- 农(73788)
- 所(65668)
- 业大(59696)
- 中心(59570)
- 研究所(59169)
- 财经(58732)
- 江(57477)
- 农业(56475)
- 经(53259)
- 北京(50855)
- 范(49066)
- 经济学(48822)
- 师范(48656)
- 院(46620)
- 州(45619)
- 经济学院(43523)
- 基金
- 项目(256377)
- 科学(202556)
- 研究(190688)
- 基金(187029)
- 家(161623)
- 国家(160225)
- 科学基金(138222)
- 社会(122408)
- 社会科(115647)
- 社会科学(115614)
- 省(99926)
- 基金项目(99136)
- 自然(87827)
- 教育(86207)
- 自然科(85706)
- 自然科学(85691)
- 自然科学基金(84180)
- 划(82643)
- 编号(78286)
- 资助(76153)
- 成果(64116)
- 部(57379)
- 重点(56714)
- 发(55019)
- 课题(53157)
- 创(52937)
- 制(50576)
- 国家社会(50447)
- 创新(49432)
- 教育部(49422)
- 期刊
- 济(193222)
- 经济(193222)
- 研究(117222)
- 中国(77509)
- 农(73799)
- 学报(59014)
- 财(56526)
- 管理(56341)
- 科学(55319)
- 农业(49681)
- 大学(46283)
- 学学(43958)
- 教育(38746)
- 融(36735)
- 金融(36735)
- 技术(33346)
- 业经(33188)
- 财经(29548)
- 经济研究(28850)
- 问题(25349)
- 经(25268)
- 业(23317)
- 技术经济(20073)
- 版(19210)
- 世界(19108)
- 理论(18417)
- 现代(18096)
- 科技(18043)
- 经济问题(17150)
- 图书(16876)
共检索到580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龙志 包忠明
江苏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入社成员和成员出资总额均居全国第一。但从其资产权属视角来分析,其呈现资金来源的异质性,且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配极为不合理,从而影响了会员管理、参与的积极性。社员行为激励机制应包括显性及隐性激励机制,若从合作组织的发展周期进行分析,每一发展阶段应分别采取不同激励机制。
关键词:
合作经济组织 内部治理 行为激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廖祖君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面临着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激励机制运行效果不明显的难题,使其对内部成员尤其是对具有企业家才能的管理型人才缺乏有效激励。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将难以与企业等其他市场主体进行竞争和较量,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必然受到影响。随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其内部激励机制也在不断演变,同时,激励机制日益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也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规范发展的过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激励机制的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从单一的领导者激励过渡到领导者与普通成员兼顾的多元化激励,由非经济手段激励为主发展到经济手段激励为主。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激励机制 演变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祖君
本文对四川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五种激励模式的基本内涵、制度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尽管多种激励模式并存于同一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但是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所采取的激励机制的推进方式和推进主体也会有所变化,应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桃 刘生
农民合作社中小社员“搭便车”行为普遍存在,避免“搭便车”的激励机制设计有助于合作社健康发展。实践中,避免“搭便车”行为发生的激励机制构建,宜从几个方面入手:在农民合作社层面,宜从显性和隐性激励着手,显性激励主要从投资收益和按惠顾额返利进行制度设计,隐性激励主要是提供公共福利和交易便利性;在合作社成员层面,宜发挥非正式制度作用和合作社核心成员的示范效应;在社会组织层面,政府给予合作社项目资金、银行信贷、税收政策等支持,以及科研院所、企业、非政府组织在技术、资本、人员等合作,均可有效减少“搭便车”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珺 朱国玮
本文首先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承诺机理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运用博弈方法对农户成员承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应通过增加合作社的盈余返还比例、提高合作社管理水平以及明晰合作社产权结构等制度措施来改善农户成员承诺水平从而增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稳定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彦普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动力因子作用机理表明,合作组织的发展需要外力与内力共同协调推进,成员利益帕累托改进是合作组织发展的内生性根本动力,专业化基础是合作组织成立和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专业化存在基础薄弱,产权关系不清,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政府扶持效率不高,合作组织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激发合作组织发展活力的主要因素,根据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5项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莫少颖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满足了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要,为农民走向市场架起了桥梁。但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内在运作机制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运作模式 运作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晓东
所有者与交易者的同一性、对资本报酬的限制及民主管理方式是合作经济组织的本质特征体现。与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比,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产权安排与治理机制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往往将股金额度与交易额度相联系;其次,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股份可以交易;再次,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内部治理方面已不再坚持纯粹的"一人一票",许多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用"一人一票"与"一股一票"相结合的制度安排。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及市场环境的改变,合作经济组织在许多方面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在治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治理机制 变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珺 顾海英 朱国玮
农民是合作经济组织的行动主体,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本文拟从农民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模式的认知状况出发,借鉴国外新一代合作社治理特征,分析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模式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司谨 冉光和
经过对作为改造小农户经济的主要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和调查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内部侵权、内部控制无效或形式化、信息监督与薪酬激励控制失衡等问题,原因是内部治理与规制存在缺陷,导致难以实现内部成员权益平等和内部秩序有效,成为农民成员增收的障碍。保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可持续成长,最终实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共同富裕,完善内部治理规制成为必然。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内部治理 规制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慧峰 李彤
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外部经济行为,包括生产、交换和消费行为、风险规避行为,论证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可使农户获得更大收益,有效改变农户在市场上的交易地位,提高谈判能力,减弱交易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抵抗市场风险的减振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扩大了农业生产专业分工的精细程度,为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农业资源提供了可靠的渠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利斌 刘震宇
激励是协调的一种方式。当网络合作关系发生冲突的时候,通过激励可以保持网络合作关系的顺利进行。但并不是所有的激励机制都是有效的。本文主要研究了组织关系协调活动中的激励机制。通过模型假设和分析,本文得出了激励机制有效的平衡条件,并且给出了求解协调机制的思路。
关键词:
组织关系 协调 激励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剑光 叶盛楠 张建君
基于多元治理理论、以企业视角系统设计的多方联动激励机制,是校企合作良性运作正向支持的外部机制。教育情感、社会责任、组织利益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内部动机的基本要素,三者互相影响、缺一不可。政府、院校、行业和社会等治理主体合理定位功能角色:政府治理,重点在以法治促责任、以制度保利益、以政策强服务;院校变革,核心是通过办学观念、合作机制、人才培养及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与企业合作中观念、能力与效率的匹配协同度;行业参与,积极鼓励行业协会以第三方身份对校企合作进行行业性指导;社会导向,大力倡导全社会崇尚技能,形成激励企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多元治理 企业视角 激励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勇 张涛
【背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个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国人大也在抓紧进行农民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宇翔
成员是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基础,通过成员激励和制约机制的研究可以促进成员参与合作,减少成员危害合作组织发展的行为,促进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中诸多问题的解决。本文以作者对陕西省西安、阎良、临潼、杨凌四个地区十多个农民合作组织的调研为基础,首先提出了农民合作组织成员的人性假设,并结合激励理论,通过对现有组织制度的改进,构建农民合作组织成员激励和制约机制,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并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