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0)
- 2023(13923)
- 2022(12181)
- 2021(11459)
- 2020(9612)
- 2019(22193)
- 2018(22181)
- 2017(43057)
- 2016(23483)
- 2015(26515)
- 2014(26501)
- 2013(26297)
- 2012(23921)
- 2011(21793)
- 2010(21893)
- 2009(20268)
- 2008(19743)
- 2007(17632)
- 2006(15764)
- 2005(13920)
- 学科
- 济(94399)
- 经济(94263)
- 业(75081)
- 管理(70222)
- 企(54446)
- 企业(54446)
- 农(48395)
- 方法(39302)
- 数学(33579)
- 数学方法(33188)
- 农业(32075)
- 业经(25863)
- 财(24520)
- 中国(23608)
- 制(22385)
- 学(19663)
- 地方(18682)
- 体(16284)
- 贸(16166)
- 贸易(16157)
- 易(15719)
- 技术(15604)
- 理论(14787)
- 务(14734)
- 财务(14664)
- 财务管理(14632)
- 银(14514)
- 银行(14463)
- 环境(14359)
- 策(14222)
- 机构
- 学院(334654)
- 大学(334158)
- 管理(135442)
- 济(134172)
- 经济(131270)
- 理学(117799)
- 理学院(116569)
- 管理学(114748)
- 管理学院(114149)
- 研究(111298)
- 中国(83674)
- 京(70599)
- 农(70121)
- 科学(68569)
- 财(61252)
- 业大(55798)
- 所(55738)
- 农业(53846)
- 中心(51140)
- 研究所(50507)
- 江(49408)
- 财经(48392)
- 经(44057)
- 北京(43932)
- 范(43155)
- 师范(42758)
- 院(39721)
- 州(39456)
- 经济学(38298)
- 经济管理(36915)
- 基金
- 项目(229569)
- 科学(180973)
- 研究(170379)
- 基金(166908)
- 家(144788)
- 国家(143527)
- 科学基金(123633)
- 社会(107100)
- 社会科(101109)
- 社会科学(101085)
- 省(90300)
- 基金项目(89415)
- 自然(80079)
- 自然科(78157)
- 自然科学(78142)
- 教育(77000)
- 自然科学基金(76750)
- 划(74964)
- 编号(70877)
- 资助(67480)
- 成果(57553)
- 部(51110)
- 重点(50742)
- 发(48804)
- 创(47916)
- 课题(47679)
- 制(45675)
- 创新(44659)
- 教育部(43586)
- 国家社会(43555)
- 期刊
- 济(152946)
- 经济(152946)
- 研究(97210)
- 农(71074)
- 中国(67170)
- 学报(53610)
- 科学(49848)
- 农业(48076)
- 管理(47357)
- 财(45706)
- 大学(41557)
- 学学(39328)
- 教育(36047)
- 融(30720)
- 金融(30720)
- 业经(29457)
- 技术(28328)
- 财经(23122)
- 业(22680)
- 经济研究(20975)
- 问题(20945)
- 经(19564)
- 版(17577)
- 科技(16885)
- 理论(16365)
- 图书(16055)
- 技术经济(15992)
- 现代(15685)
- 世界(15262)
- 实践(15034)
共检索到492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宇翔
成员是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基础,通过成员激励和制约机制的研究可以促进成员参与合作,减少成员危害合作组织发展的行为,促进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中诸多问题的解决。本文以作者对陕西省西安、阎良、临潼、杨凌四个地区十多个农民合作组织的调研为基础,首先提出了农民合作组织成员的人性假设,并结合激励理论,通过对现有组织制度的改进,构建农民合作组织成员激励和制约机制,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并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实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安华 孔祥智 王舒婷
本文以红顺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刻画了转型经济中合作社是如何突破市场壁垒的。研究表明,合作社的成长是不断突破市场壁垒与争取制度性激励的过程,也是其有效协调资源与管理职能的结果。合作社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联结农户是能够突破市场壁垒的。政府提供的制度性激励发挥着分担合作社突破市场壁垒成本、降低市场壁垒高度的作用,对市场壁垒存在部分替代效应,是促进合作社成长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龙志 包忠明
江苏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入社成员和成员出资总额均居全国第一。但从其资产权属视角来分析,其呈现资金来源的异质性,且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配极为不合理,从而影响了会员管理、参与的积极性。社员行为激励机制应包括显性及隐性激励机制,若从合作组织的发展周期进行分析,每一发展阶段应分别采取不同激励机制。
关键词:
合作经济组织 内部治理 行为激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亚范 余海鹏
利用江苏省的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分析模型,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安排、治理结构、利益分配制度对成员合作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制度安排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和制约成员合作行为与组织绩效;社员所有的产权制度和民主控制的治理结构不仅对成员合作行为与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合作社利益分配制度的健全程度;成员在惠顾、投资和参与管理方面的行为以及合作社领导人的"企业家"行为是影响合作社组织绩效的直接因素和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啸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一种新的农村经济组织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了农业经营成本,提高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然而,融资困难却限制了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以组织中"人"的因素为研究对象,对山西三个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了影响组织成员投资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数、中介商的介入、通过合作组织销售农产品之比、银行融资、农户联合担保筹资、对合作组织的评价、对提高农户收入的帮助评价以及对组织管理效率的认可度、对农产品销售、对员工的培训、对合作组织的信任是影响农民对于合作组织投资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中,受教育程度、中介商的介入...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投资意愿 成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平波
机会主义行为问题是制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发挥合作社正式制度与声誉制度的协同治理作用。在一个农民合作意愿程度为单边非完全信息结构的假设条件下,本文分析了正式制度作用下的农民合作行为激励问题,同时分析了正式制度与声誉制度在激励农民行为时的协同治理关系。其协同关系表现在,正式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带动声誉制度激励效果的不断提升,同时声誉制度能够弥补正式制度的不足,可以有效激励合作意愿较弱的农民参与合作。由于正式制度的载体是合作社,声誉制度的载体是农村社区,因此,通过合作社与农村社区的互动关系建设可以更好地发挥正式制度与声誉制度的协同治理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廖祖君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面临着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激励机制运行效果不明显的难题,使其对内部成员尤其是对具有企业家才能的管理型人才缺乏有效激励。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将难以与企业等其他市场主体进行竞争和较量,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必然受到影响。随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其内部激励机制也在不断演变,同时,激励机制日益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也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规范发展的过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激励机制的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从单一的领导者激励过渡到领导者与普通成员兼顾的多元化激励,由非经济手段激励为主发展到经济手段激励为主。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激励机制 演变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亚范
文章利用对江苏155户社员的问卷调查数据,对现阶段我国农户参与合作的利益需求、合作组织的制度安排及其对社员合作意愿和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利益的满足程度和合作组织的民主管理程度影响社员对于合作组织的关心程度和忠诚程度;合作组织在利益联结和治理结构方面存在制度缺陷,难以充分激励社员积极参与合作,影响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桂梅 方伟 王征兵
我国目前村委会和党委会的功能不清晰,其成员之间的交叉任职直接导致了村级管理中采用的分权制度变成了村干部的双重授权制度,由此造成的村干部双重职务人现象,又引发了村干部的业绩替代行为和职位权力向个人权力转化的结果,最终导致了村干部激励和制约的双重失败。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若能建立有效的单一授权制度似可消除以上弊端,从而达到对村干部业绩的准确评估和权力的有效制约。
关键词:
单一授权 激励 约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宇翔
资金缺乏是农民合作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从"人的因素"出发研究合作组织成员的投资意愿,弥补了当前研究的空白。本文以改进的TPB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在陕西4个地区获得200份调查问卷及案例为基础,分析影响成员投资意愿的因素,提出了合理的成员投资的标准比例,并为农民合作组织领导者如何促进成员投资积极性,从组织制度改进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桃 刘生
农民合作社中小社员“搭便车”行为普遍存在,避免“搭便车”的激励机制设计有助于合作社健康发展。实践中,避免“搭便车”行为发生的激励机制构建,宜从几个方面入手:在农民合作社层面,宜从显性和隐性激励着手,显性激励主要从投资收益和按惠顾额返利进行制度设计,隐性激励主要是提供公共福利和交易便利性;在合作社成员层面,宜发挥非正式制度作用和合作社核心成员的示范效应;在社会组织层面,政府给予合作社项目资金、银行信贷、税收政策等支持,以及科研院所、企业、非政府组织在技术、资本、人员等合作,均可有效减少“搭便车”行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珺 朱国玮
从同质性成员合作的囚徒困境到异质性成员的合作均衡,收益大的成员将成为合作的发起人。但在农业合作社中,"民主管理"以及"严格限制分红"等传统合作社原则将会影响到大户的合作收益。本文以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关系为例,运用合作博弈方法从投资激励和谈判力量两个层面建立概念框架,从合作收益分配的视角对他们之间的合作动因进行剖析,然后对目前农业合作社中专业大户带动小户的合作均衡进行探讨,认为市场供求状况是促使大户与小户合作的重要因素,从而弱化了大户在带动小户合作时对政策性推动的依赖。
关键词:
合作社 成员异质性 合作博弈 合作均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祖君
本文对四川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五种激励模式的基本内涵、制度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尽管多种激励模式并存于同一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但是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所采取的激励机制的推进方式和推进主体也会有所变化,应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毕正华
本文阐述了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准一体化经营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式,并指出要以市场为导向,深化制度创新,并就此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孔祥智 张小林 庞晓鹏 马九杰
一、基本假设和关键问题(一)基本假设本研究的基本假设是:从长期来看,以农户为主体的基本经营制度不会改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也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因而,要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提高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程度和新技术应用水平,必须不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而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国内外经验证明,要想使我国的合作经济组织真正发挥上述作用.必须解决下面两大关键问题:一是当前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我们认为,影响农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