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8)
- 2023(8401)
- 2022(7115)
- 2021(6670)
- 2020(5606)
- 2019(12484)
- 2018(12570)
- 2017(24330)
- 2016(13396)
- 2015(15056)
- 2014(14975)
- 2013(15001)
- 2012(14051)
- 2011(12917)
- 2010(13415)
- 2009(12573)
- 2008(12646)
- 2007(11758)
- 2006(10832)
- 2005(9855)
- 学科
- 济(55216)
- 经济(55062)
- 业(48527)
- 农(45768)
- 管理(39648)
- 农业(30279)
- 企(28279)
- 企业(28279)
- 制(19460)
- 业经(18737)
- 方法(17000)
- 财(14837)
- 中国(14618)
- 体(14292)
- 数学(14047)
- 数学方法(13865)
- 银(12115)
- 银行(12088)
- 行(11667)
- 融(10999)
- 金融(10996)
- 学(10881)
- 体制(10867)
- 地方(10352)
- 农业经济(10165)
- 策(9852)
- 发(9823)
- 贸(9417)
- 贸易(9410)
- 村(9246)
- 机构
- 学院(197710)
- 大学(195170)
- 济(83615)
- 经济(81883)
- 管理(75122)
- 研究(69695)
- 理学(64367)
- 理学院(63682)
- 管理学(62688)
- 管理学院(62343)
- 中国(55717)
- 农(53883)
- 科学(41119)
- 农业(41079)
- 京(40699)
- 财(40070)
- 所(35912)
- 业大(35356)
- 中心(32804)
- 江(32334)
- 研究所(32102)
- 财经(30394)
- 经(27534)
- 范(25607)
- 师范(25359)
- 农业大学(25259)
- 北京(24805)
- 州(24538)
- 经济学(24374)
- 省(24090)
- 基金
- 项目(128693)
- 科学(102308)
- 研究(97397)
- 基金(94180)
- 家(81898)
- 国家(81110)
- 科学基金(69168)
- 社会(63146)
- 社会科(59313)
- 社会科学(59297)
- 省(51100)
- 基金项目(50124)
- 教育(43688)
- 自然(42968)
- 划(42073)
- 自然科(41937)
- 自然科学(41922)
- 自然科学基金(41200)
- 编号(40419)
- 资助(36847)
- 成果(33976)
- 制(30826)
- 农(30788)
- 部(29915)
- 重点(29048)
- 发(28163)
- 课题(27775)
- 创(26850)
- 国家社会(26331)
- 性(25983)
- 期刊
- 济(103651)
- 经济(103651)
- 农(59178)
- 研究(58228)
- 中国(47541)
- 农业(39712)
- 学报(31740)
- 财(30453)
- 科学(30405)
- 管理(25440)
- 大学(25311)
- 融(25031)
- 金融(25031)
- 学学(24168)
- 业经(22104)
- 教育(20171)
- 业(18218)
- 技术(15925)
- 财经(15192)
- 问题(14710)
- 农村(14427)
- 村(14427)
- 农业经济(13960)
- 经(12950)
- 经济研究(12576)
- 版(12512)
- 世界(12338)
- 经济问题(10471)
- 业大(9779)
- 社会(9667)
共检索到310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罗必良
关于合作经济组织是否有效率,一直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判断。争论的焦点集中于自由退出、限制退出及其监督机制等方面。本文认为:(1)不能识别劳动努力进而不能进行有效监督的团队生产必然走向劳动力的“柠檬市场”;(2)依靠外部监督难以解决团队合作中的偷懒问题,合作组织内部的监督不力往往成为常态;(3)人民公社的低效率具有必然性,报复性偷懒与退出威胁均不能形成可自我执行的协议。其中因“自留地”因素而形成的“隐性退出”具有重要的解释价值。
关键词:
合作组织 偷懒 监督
[期刊] 求索
[作者]
黎瑞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在总则中明确规定,要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原则。群众监督即公民监督,其本质是公民权利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相比组织监督,公民监督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当前,公民监督赖以发力的条件和环境还存在诸多"短板",导致公民监督潜在功效和现实功效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加强公民监督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提高公民监督效能,对于助推反腐专责机关组织监督的工作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反腐败工作 权利监督权力 群众监督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莹丽
农民金融发展权源于发展权和普惠制金融理论。作为农民对社会金融发展状况和结果所应享有的权利,其既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政策方针要求,也是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作为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首要责任主体,应为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持,并通过央行切实保障农民金融发展权的落实。而寻求发展权入宪、制定农民保障法、完善金融制度、加强金融监管等机制的构建,则是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根本法律出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莹丽
"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以及日益激化,提出了农民发展权的现实要求。普惠制金融理论的提出、运用,又与农民权益保障的现实需求相融合,共同酝酿"农民金融发展权"的产生。农民金融发展权是指农民对整个社会生活中金融发展状况和结果所应享有的权利。它既是对农民发展权这一理论概念的具体和深化,更是"全面发展农村"国家大政方针的核心要求和现实需要。国家是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首要的义务和责任主体,而国家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义务和责任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持和央行保障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具体实现两方面。寻求发展权入宪、构建农民保障法、完善金融制度、加强金融监管等法律保障机制的构建则是促进农民金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炜 陈景新
在县域推广PPP模式是我国现阶段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形势下,各级地方政府应切实转变思想观念,适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强化PPP项目的监督管理;同时,加快县域PPP项目的立法探索,尽快出台操作执行层面的各项规范,建立健全县域PPP项目的保障机制,保证县域PPP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管理 保障 PPP项目 县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炜 陈景新
在县域推广PPP模式是我国现阶段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形势下,各级地方政府应切实转变思想观念,适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强化PPP项目的监督管理;同时,加快县域PPP项目的立法探索,尽快出台操作执行层面的各项规范,建立健全县域PPP项目的保障机制,保证县域PPP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管理 保障 PPP项目 县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永谦
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征用了大量的农村土地,从而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目前我国大约有4000万的失地农民,而且这一数字正在以每年250万~400万的速度增长着。我国目前的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给大量的失地农民带来了许多困难,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对社会的稳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着力构建失地农民权益的长效保障机制。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征地补偿 补偿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梅
农民环境权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农民环境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农村环境立法,建立农村环境管理体制,提高农民环境意识,充分农村集体组织的职能,保障和促进农民环境权的实现。
关键词:
农民环境权 环境管理 法律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然 邵勋 李燕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在攀升,由此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为切实了解失地农民的真实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有关调控政策,化解土地征用中的各类矛盾,调研组会同巢湖市、无为县、庐江县、含山县、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颜华 冯婷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25家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的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通成员利益实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普通成员对应得利益的了解程度和核心成员的出资比例对普通成员的利益实现有显著影响。为保障普通成员的利益实现,重点要构建"契约+服务+返还+分红"四位一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二次返利+股份分红+公积金账户"三次分配的利益分配机制、"普通成员部分委托+核心成员有限代理"的双向利益协调机制和"普通成员+主管部门"双重利益监管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明海 张晓路
新农村建设中充分保障农民发展权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神圣条款内容的必然延伸;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现实要求。因此,要营造发展权正面直接地载入宪法机制、政府责任机制、法制保障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以及司法救济机制,充分保障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发展权。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民发展权 保障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慧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1782户农户城镇化意愿的调查,全面呈现了河南农民城镇化的意愿和他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84.2%的农民愿意城镇化,其中绝大多数农民愿意在乡(镇)或县(市)城就近城镇化。在性别差异上,男性比女性更愿意城镇化。在不同年龄层次上,年龄越小,愿意城镇化的程度越高。在目标城市选择上,绝大部分农民愿意就近小城镇化。最后提出了建立农民城镇化保障机制的设想。
关键词:
农民 城镇化 意愿 保障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羌洲 马挺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在民族教育现代化事业上投入大量资金,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财政预算、对口支援经费为主要经费来源,取得了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民族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单一的经费来源、缺乏监督问责机制、非系统化的保障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发展需求,应进一步拓展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建立健全经费监督问责机制,系统构建民族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实现教育经费管理体系的率先现代化。同时,需要创新思路,选择部分地区进行创新试验,为深入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做好经验积累和模式探索工作。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董晓林 朱敏杰 张晓艳
本文基于"共跻监督"的视角,通过建立监督的成本与收益模型、社员间"共跻监督"的博弈模型,理论分析了合作金融的"共跻监督"对缓解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825户农户为样本,运用Heckman两阶段样本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共跻监督"机制对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缓解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农民资金互助社能够降低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农户信贷的数量配给、交易成本配给的程度;"共跻监督"是一种有效的抵押品替代机制,它降低了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借贷成本和交易风险;此外,在"共跻监督"机制的作用下,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的机会有所增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乐平
农村民间借贷高速增长、农村民间借贷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要求完善农民民间借贷权保障机制。当前农民民间借贷权保障机制存在着法制保障机制模糊、禁止非法借贷机制运转不灵、风险防范机制薄弱、纠纷解决机制单一等问题。因此,必须完善法制保障、禁止非法借贷、风险防范、纠纷解决等机制,确保农民民间借贷权的依法、正确、安全与和谐行使。
关键词:
农民民间借贷权 保障机制 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