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6)
2023(6396)
2022(5171)
2021(4905)
2020(4126)
2019(9115)
2018(8847)
2017(17421)
2016(9194)
2015(10217)
2014(9963)
2013(10007)
2012(9298)
2011(8496)
2010(8959)
2009(8650)
2008(7491)
2007(7066)
2006(6490)
2005(6010)
作者
(24905)
(21540)
(20815)
(19884)
(13082)
(10319)
(9528)
(8319)
(8199)
(7547)
(7340)
(7026)
(6721)
(6634)
(6519)
(6490)
(6250)
(6143)
(6028)
(6002)
(5361)
(5247)
(5196)
(5053)
(4977)
(4861)
(4808)
(4562)
(4449)
(4420)
学科
(44749)
(38648)
经济(38616)
(36266)
农业(29871)
(24710)
金融(24708)
(22313)
银行(22306)
(21779)
中国(18304)
管理(18218)
(15318)
企业(15318)
业经(14216)
(12883)
地方(11717)
中国金融(10912)
农业经济(10150)
(9916)
方法(9692)
数学(8995)
(8984)
农村(8980)
数学方法(8938)
(8867)
(8141)
(7421)
贸易(7411)
(7258)
机构
学院(126614)
大学(118748)
(57517)
经济(56315)
管理(47109)
研究(44626)
(44477)
中国(42668)
理学(40161)
理学院(39828)
管理学(39266)
管理学院(39063)
农业(33565)
业大(25497)
科学(24905)
(24488)
中心(24107)
(23882)
(22893)
研究所(20525)
(20216)
农业大学(19829)
(19251)
财经(18795)
银行(18602)
(17616)
(17114)
(16810)
经济管理(16680)
经济学(16668)
基金
项目(81444)
研究(65014)
科学(63526)
基金(57182)
(49018)
国家(48403)
社会(41373)
科学基金(40877)
社会科(38782)
社会科学(38774)
(34535)
基金项目(30454)
编号(29078)
教育(27582)
(27117)
(26839)
自然(23476)
成果(23186)
自然科(22914)
自然科学(22911)
自然科学基金(22525)
资助(22487)
(20367)
课题(19171)
(18268)
重点(18105)
(17943)
(17895)
(17676)
(17217)
期刊
(70883)
经济(70883)
(51721)
研究(36108)
农业(34395)
(32769)
金融(32769)
中国(31347)
学报(18711)
业经(18260)
科学(17645)
(16655)
大学(15317)
(15224)
学学(14880)
农村(14172)
(14172)
农业经济(13517)
管理(12107)
教育(11424)
问题(10347)
技术(10172)
世界(9366)
农村经济(8868)
财经(8681)
经济问题(8339)
经济研究(8099)
(8059)
(7328)
社会(6949)
共检索到205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定华  
自2006年《农民合作社法》出台以来,我国农民合作社保持着快速发展态势,已成为农村重要的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中坚力量。截至2019年4月末,全国有229多万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万余家,吸引了全国近一半的农户参加,社均成员55户。经过近几年大浪淘沙,涌现出了一批运作比较规范、经营实力较强的示范合作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润平  
该文利用河北、安徽两省的345份农民专业合作社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受访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合作社的融资情况。结果显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合作社固定资产缺乏是贷款抵押物缺失的主要原因;尽管有部分龙头企业为合作社提供担保获得贷款,但合作社的外部融资途径仍然有限;金融机构现有信贷政策不能满足合作社的资金需求金额和期限。基于农村土地产权特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特征,建议政府应尽快形成土地流转和土地使用权抵押的相关法律,合作社应强化内部治理功能,金融机构应重在产品创新和信贷政策调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丁丑  杨林娟  
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融资环境来看,季节性周转资金的匮乏和中长期资金需求的无法满足,是欠发达地区合作社发展面临的共性困境,能否突破融资屏障是未来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虹  戴蓬军  王沾  胡长伟  
本文以黑龙江省10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调查研究对象,剖析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在持续增加,但整体发展规模仍然偏小,尤其有效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应寻求提高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明  
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婧  
通过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筹资的现状、优势、劣势,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国外的发展经验,预测未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态势和方向,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民合作社筹资难度大、融资机构少的办法,认为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加快合作社法律制度的建设可以促进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伟林  徐冰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组织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也开始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一些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模式和金融产品被开发出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平辉  
合作社自身发展不足,难以适合金融机构介入市场准入条件太过宽松导致运行不规范。工商局对申请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不进行验资,市场准入条件比一般企业宽松,合作社财务制度缺乏科学管理。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未按规范的合作社财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东立  池丽旭  谢凤杰  于海静  
农民合作社是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是评价合作社资金利用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调研所得的71家农民合作社的融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农民合作社融资效率普遍较低;样本合作社融资效率存在着明显的行业和区域差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亦民  马兰君  
基于湖南省92家农民合作社的调查数据,从总体资产专用性水平、不同类别的资产专用性二个方面利用多元回归方程,分析资产专用性对农民合作社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产专用性有利于农民合作社债务融资;相比非示范社,示范社的资产专用性对债务融资的促进作用更强;不同类别的资产专用性中实物、人力资本与农民合作社债务融资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民合作社的债务融资与合作社规模和盈利能力呈现显著负相关。
[期刊] 改革  [作者] 庞金波  邓凌霏  
农民合作社融资能力增长演化过程遵循生物行为演化的"变异-选择-保留"三个演化阶段。在驱动机制的作用下,会产生合作社内部强化、金融支持强化、政府支持强化等能力增长动因,从而促进农民合作社出现绝对融资能力增长和相对融资能力增长的增长反馈,最终实现农民合作社融资能力整体水平的提升,促进农民合作社稳健发展。为促进合作社融资能力增长演化,应从增强动力驱动、形成差别化竞争优势、促进协同进化、优化路径依赖等方面促进驱动机制作用的发挥,进而提升合作社融资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凯  
本文结合国内外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研究,将现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状况归纳总结为"三方协议+互保联贷+统一账户+贴息保险"融资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下的资金互助社融资模式和通过合作社内部担保来构建银社合作模式3种融资模式,分别就其运行机制、优势、适用条件和范围展开具体分析,以期为不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选择融资路径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生龙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形式,是国家支农政策扶持的重要载体,也是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模式、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涉农金融机构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改进服务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但受农民专业合作社缺少有效抵押担保物等因素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可获得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亟待加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冬蕾  刘洁  
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带来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单打独斗的农民无论在面对市场还是面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都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为了克服"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璞玉  
社员投资方式的限制和激励机制的匮乏、合作社狭窄的利润空间和轻积累重分配制度、政府资助覆盖面有限,农民合作金融组织的尚未充分发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敬而远之等都造成了专业合作社的融资困境。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第一,拓展社员的投资方式,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第二,借鉴现代企业制度运作方式,提升合作社的效率,增强其对社会资金和金融部门投资的吸引力;第三;摆正政府的位置,多给政策慎给钱,资金资助应更多的着眼于提升合作社的自我发展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