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9)
2023(13805)
2022(11771)
2021(11175)
2020(9611)
2019(22388)
2018(22483)
2017(43681)
2016(23422)
2015(26706)
2014(26771)
2013(26281)
2012(24081)
2011(21601)
2010(21865)
2009(20215)
2008(19863)
2007(18069)
2006(15557)
2005(13496)
作者
(67333)
(57146)
(56639)
(53682)
(35752)
(27349)
(25840)
(22544)
(21197)
(20218)
(19175)
(19170)
(17857)
(17762)
(17521)
(17377)
(17337)
(16790)
(16299)
(16272)
(14125)
(13997)
(13936)
(13170)
(12787)
(12743)
(12726)
(12583)
(11556)
(11490)
学科
(100926)
经济(100827)
(76004)
管理(67726)
(55024)
企业(55024)
(48373)
方法(48354)
数学(43309)
数学方法(42608)
农业(31883)
业经(24532)
(23466)
中国(23389)
技术(19601)
(19031)
贸易(19023)
地方(18589)
(18524)
(18061)
(18047)
理论(15584)
(14854)
财务(14784)
财务管理(14749)
企业财务(13913)
(13691)
(13544)
银行(13509)
(13498)
机构
学院(338462)
大学(332065)
(138218)
管理(135498)
经济(135404)
理学(118361)
理学院(117200)
管理学(114828)
管理学院(114226)
研究(106529)
中国(81068)
(71417)
(68074)
科学(66782)
(58901)
业大(56153)
农业(55234)
(53760)
中心(51846)
(50683)
研究所(48980)
财经(47745)
(43438)
(41986)
北京(41783)
师范(41513)
经济学(40838)
(40037)
经济管理(38248)
技术(37680)
基金
项目(230898)
科学(182375)
研究(167716)
基金(167543)
(145956)
国家(144719)
科学基金(125185)
社会(105527)
社会科(99780)
社会科学(99748)
(92813)
基金项目(89017)
自然(82527)
自然科(80706)
自然科学(80688)
自然科学基金(79241)
教育(78326)
(76668)
编号(69678)
资助(69047)
成果(54376)
重点(51631)
(51326)
(49631)
(48957)
课题(46805)
创新(45677)
科研(44566)
教育部(43813)
国家社会(43095)
期刊
(149389)
经济(149389)
研究(88071)
(71530)
中国(63713)
学报(52077)
科学(49307)
农业(48558)
管理(46401)
(45808)
大学(40276)
学学(38387)
技术(34624)
教育(33944)
业经(30926)
(29282)
金融(29282)
(24382)
财经(22634)
经济研究(22092)
问题(20749)
(19363)
技术经济(18850)
统计(18007)
(17811)
(16724)
科技(16472)
商业(15566)
世界(15487)
农村(15002)
共检索到483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孝璱  崔宝玉  
农民合作社电商采纳在农业农村数字化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技术—组织—环境模型(TOE)的整合框架,利用安徽省农民合作社调研数据,运用Heckman模型,分析农民合作社电商采纳选择和采纳程度的影响因素,探讨其提升路径。结果表明,合作社电商采纳行为的概率有待提高,仅有24%的合作社选择电商采纳,且其电商采纳程度均值为33.8%。技术因素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显著正向影响合作社电商采纳选择和采纳程度,感知风险显著负向影响合作社电商采纳选择和采纳程度。组织因素中,只有土地规模、高层支持显著正向影响合作社电商采纳选择,产业类型显著正向影响合作社电商采纳程度。环境因素中,合作者支持显著正向影响合作社电商采纳选择和采纳程度,而政府支持的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构建“普及—完善—保障”三级电商技术应用推广体系、“引—育”结合的合作社人才培养体系、“设施建设、平台搭建、政策支持”的外部环境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助力合作社数字化转型和电商化改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艳玲  张广胜  李全海  
伴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利用电商平台开展创业已成为热门模式,研究电商平台采纳行为对推动电商创业健康快速发展有积极作用。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引入易接触性与经验两变量构建基于拓展TAM电商平台采纳行为意向模型,以涉农电商平台为例,以266位参与农户为研究样本,量化测度电商平台采纳行为意向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与路径关系。结果表明:易接触性与经验通过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态度显著正向影响电商平台采纳意向;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影响不显著,态度与感知有用性对电商平台采纳意向总效应最为显著。因此,在推进电商创业中需遵循电商平台采纳行为规律,通过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整合电商资源以及提供经验支持,切实提高电商认知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唯一  鞠晓峰  
农户进行技术创新采纳决策过程中,因为自身知识水平和判断能力的局限,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其他农户的影响,并因为这种影响发生决策的改变,表现出明显的羊群行为,以致最终倾向于采纳方向上的趋同性。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构建了农户技术创新采纳决策的博弈模型和传播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展开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交流收益是决定农户决策行为能否产生羊群效应的重要因素,交流范围和交流成本对于农户的决策行为也有重要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继兴  申晶  王维  李爱萍  
针对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农户,基于整合型科技接受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其采纳农业新技术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等均会影响农户对农业新技术的采纳意愿,且通过采纳意愿中介效应影响农户的采纳行为,而良好的便利条件、强烈的采纳意愿会促进农户的采纳行为。最后,从农户个人、乡镇村等各级组织、合作社以及政府等方面提出促进社会影响的正向作用、注重经济收益兼顾环境效益、增强农业新技术的易用性、优化获取农业新技术的便利条件等对策建议,以有效提升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提高农户经济收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邵兰童  张宗毅  张萌  
本文基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西、福建、陕西和山西10个省份的4 905份新型经营主体有效问卷,通过构建“社会网络(农民专业合作社)—订单需求(植保服务面积)—需求拉动投入(购买农用无人机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将双栏模型与中介效应相结合,从订单需求的中介视角实证分析合作社对新型经营主体购买农用无人机的影响,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是合作社的新型经营主体相比,合作社由于有更多的市场资源和政策支持,能对接到的农机作业服务订单比其他经营主体高,进而为了完成这些订单他们需要购买更多的无人机,同时更多的政策支持意味着他们购买新技术装备的成本更低也促进了新技术购买。整体来说,合作社对新型经营主体购买农用无人机的影响通过植保服务面积的中介作用实现的可能性为45.23%,合作社对新型经营主体购买农用无人机数量的影响通过植保服务面积的中介作用实现的可能性为100%。其中,合作社对不同经营土地面积的新型经营主体购买农用无人机行为具有异质性,在中小规模经营土地面积样本中仍具有显著影响,但在大规模经营土地面积样本中不具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合作社是农业新技术采纳的关键主体,是连接传统小农与现代农业的关键一环,合作社具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信息,更愿意采纳新技术,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清华  张广胜  
基于2015年辽宁省"百村千户"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社员农户,社员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的倾向更高,加入合作社显著提高了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纳水平,且对种植大户和多元化种植户的促进作用更大。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在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设施、耕作方式、田间管理、储藏加工、灌溉方式、无公害生产等农业新技术采纳上都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对无公害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最大,对农药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入合作社有助于提高技术可及性和议价能力,进而促进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清华  张广胜  
基于2015年辽宁省"百村千户"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社员农户,社员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的倾向更高,加入合作社显著提高了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纳水平,且对种植大户和多元化种植户的促进作用更大。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在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设施、耕作方式、田间管理、储藏加工、灌溉方式、无公害生产等农业新技术采纳上都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对无公害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最大,对农药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入合作社有助于提高技术可及性和议价能力,进而促进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月季  高贵现  周德翼  
本文重拾关于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目的在于从一个新的有限知识的视角,利用多主体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基于农户个体的异质性,考察社会规范和农户间的学习在农户技术采纳动态过程中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新技术在农户群体中的扩散过程伴随着社会规范的演化,目社会规范的演化暗含于农户之间的互动和选择行为的演化,旧的社会规范会减缓新技术的扩散进程;农户依靠社会网络的互动学习是新技术扩散的推动力量;然而,每个农户的社会网络过于庞大反而会阻碍相互之间学习的效果,此时,旧的社会期范不容易被打破,新技术无法有效扩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储成兵  
本文利用安徽省7个县40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基于Double-Hurdle模型对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策和采纳密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定和采纳密度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户主文化程度、环保意识、参加IPM技术的培训、非农收入占比、农业信息的获取及贷款的可获性显著促进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而户主性别与风险偏好类型则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显著促进农户IPM技术采纳密度的因素有户主性别、文化程度及农业信息的获取,而农户风险偏好类型则呈负向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储成兵  
本文利用安徽省7个县40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基于Double-HurDle模型对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策和采纳密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定和采纳密度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户主文化程度、环保意识、参加IPM技术的培训、非农收入占比、农业信息的获取及贷款的可获性显著促进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而户主性别与风险偏好类型则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显著促进农户IPM技术采纳密度的因素有户主性别、文化程度及农业信息的获取,而农户风险偏好类型则呈负向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莉丽  高尚宾  吴一平  刘向华  习斌  
[目的]随着化学肥料在全球范围的大量使用,所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不仅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难以估量,还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是目前协调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但先进技术与生产应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脱节现象,这就需要将技术进一步物化,开展对技术“载体”的研究。[方法]农业经营主体是肥料施用最直接的载体,农户施肥行为的规范程度直接关系肥料利用的效率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文章以采用化肥减施技术的水稻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增效角度入手、运用MOA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和mplus7.0软件、对角加权矩阵伴均值-方差校正卡方检验(WLSMV)方法对样本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决策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采纳机会、采纳动机、抗风险能力都对农户采纳技术的行为规范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具有正向影响;(2)技术认知对其行为规范的路径系数为负,假设未通过验证;(3)行为规范对行为效益的路径系数高达0.97,行为效益对采纳意愿的系数为0.9。[结论]影响农民行为的主客观因素中采纳动机是最显著的,行为执行的规范程度是决定其行为效益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行为效益又是农民是否继续采纳的重要参考,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怡文  
本文结合创新扩散理论、基于创新扩散的IS实施过程模型和技术接受和使用的统一理论模型,首先从行为活动的角度出发,把企业IT/IS创新扩散行为分为采纳决策、调试、接受与内化行为,并对各行为主体及其主要活动进行了定义。然后,重点对采纳决策行为展开分析,从技术、组织和环境三方面分析了驱动采纳决策的因素构成,归纳了由这些因素引起的对IT/IS的感知。最后,提出了企业IT/IS采纳决策行为模型的理论框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传雷  孙华  陈晨  陈欣  
技术采纳模型(TAM)是1989年美国学者Davis在理性行为理论(TRA)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专门用于描述用户信息技术采纳和接受行为的模型。本文以CNKI数据库为原始文献来源,对技术采纳模型的相关文献分别从发表年份、刊登期刊、作者合作度、研究领域、研究层次、研究方法、采用变量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明贤  何友  
在金融科技企业、政府部门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的驱动下,金融科技在农村地区得到应用和发展,尤其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其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步伐,并展现出强大的功能。基于2020年6~8月对湖南省长沙县、衡阳县、洞口县、汝城县四个县样本农村居民的问卷调查,了解农村居民使用金融科技产品或服务的现状,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居民金融科技采纳决策与采纳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农村居民对金融科技产品与服务的使用基本集中在费用支付、转账汇款等初级应用上,较少使用理财、筹资等金融服务;(2)在金融科技采纳决策和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整体上,年龄、工作地点、工作类型、数字化素养、传统金融布局等对农村居民金融科技采纳决策和使用行为都存在显著影响,而先前经验、受教育程度及其交乘项仅对金融科技采纳程度有正向影响;(3)金融科技知识普及程度显著地通过农村居民的采纳决策影响其采纳程度,在未来金融科技推广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宣传对金融科技采纳决策的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妮笛   纪丽彤   舒澍成   杨菲  
为探究家庭农场数字农业技术采纳作用机制,通过构建技术采纳影响因素体系,利用ISM-MICMAC模型得出各层次因素、驱动力-依赖性矩阵。ISM层次模型表明,技术安全性感知是直接表层因素,社会网络、设备操作能力、家庭收入、耕地面积、组织化程度、土地细碎化程度、是否参加培训、技术有用性感知和技术易用性感知是中层间接因素,家庭农场主的政治身份、受教育程度、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居住地理位置、政府宣传引导、政府经济补贴和基础设施是深层本质因素,对技术采纳起决定性作用;驱动力-依赖性矩阵表明,家庭农场主政治身份、受教育程度属高驱动力、低依赖性独立因素。据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强化宣传推广、开展教育培训和增加政策扶持等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