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4)
2023(3822)
2022(3135)
2021(3134)
2020(2574)
2019(5740)
2018(5730)
2017(11305)
2016(6083)
2015(6736)
2014(6586)
2013(6855)
2012(6276)
2011(5928)
2010(6079)
2009(5616)
2008(5395)
2007(5067)
2006(4704)
2005(4131)
作者
(16416)
(14843)
(14015)
(13264)
(8737)
(7025)
(6165)
(5593)
(5421)
(4949)
(4916)
(4644)
(4468)
(4406)
(4369)
(4273)
(4193)
(4176)
(4087)
(3900)
(3685)
(3681)
(3593)
(3508)
(3312)
(3294)
(3226)
(3092)
(2967)
(2875)
学科
(43576)
(30451)
经济(30424)
农业(28911)
(27824)
业经(11739)
管理(10807)
农业经济(9639)
(8888)
农村(8883)
(7883)
企业(7883)
地方(7476)
中国(7406)
(7308)
方法(7042)
(6876)
土地(6747)
(6537)
劳动(6537)
数学(6409)
发展(6362)
(6361)
数学方法(6358)
农业劳动(6292)
收入(6174)
人口(6116)
(6034)
动力(5859)
(5825)
机构
学院(87588)
大学(80969)
(41272)
经济(40597)
(39186)
管理(34813)
研究(31017)
理学(30501)
理学院(30226)
管理学(29848)
管理学院(29704)
农业(29363)
中国(25273)
业大(21237)
科学(17729)
农业大学(17698)
(15779)
(15733)
中心(15488)
(14614)
(14197)
研究所(14093)
(13993)
经济管理(13626)
(11961)
(11906)
财经(11269)
科学院(10982)
发展(10981)
(10967)
基金
项目(57998)
研究(46360)
科学(46042)
基金(41578)
(35627)
国家(35151)
社会(30166)
科学基金(30023)
社会科(28086)
社会科学(28079)
(24809)
(24679)
基金项目(22692)
编号(21080)
教育(19390)
(18785)
自然(17487)
自然科(17056)
自然科学(17052)
自然科学基金(16752)
成果(16168)
资助(15576)
(14468)
(13751)
(13552)
课题(13078)
(12680)
(12531)
重点(12430)
国家社会(12371)
期刊
(54207)
经济(54207)
(47441)
农业(32030)
研究(23081)
中国(21849)
业经(16493)
(14219)
科学(13257)
学报(13226)
农业经济(13196)
农村(12961)
(12961)
(12160)
金融(12160)
大学(11243)
学学(10979)
(8776)
农村经济(8696)
问题(8600)
世界(7974)
管理(7897)
教育(7503)
技术(7364)
经济问题(7270)
(6782)
社会(6291)
社会科(5891)
社会科学(5891)
业大(5437)
共检索到137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迪亮  
所谓农民合作社,是指在农村改革后产生的,以农民为主体并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遵循国际公认的合作社基本原则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的兴起和发展,是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和组织的重大创新,对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制度经济学认为,任何制度创新都是在既定的制度环境中实现的,后者决定着制度创新的性质、方向、范围和进程。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大大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总体而言,农民合作社在我国农村的兴起,既不是政府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创新,也不是农民在逐利动机驱使下自发实现的诱致性制度创新,而是介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余丽燕  Jerker Nilsson  
资本问题关系到中国合作社的未来,农民合作社独特的治理机制导致其存在内生的资本约束困境。本文对农民合作社运用社会资本优势破解资本约束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案例检验现实条件下中国农民合作社如何运用社会资本优势破解资本约束困境。研究发现:合作社的价值理念决定了其财务资本获取是基于其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合作社破解资本约束的内在优势资源,合作社利用社会资本可缓解资本约束的内在的成员激励以及现实中的资本控制问题;成员是合作社的根本,提高整体成员融资参与是破解合作社资本约束的根本途径,而实现这一途径的关键在于社会资本与财务资本的有效结合,即重视普通成员的利益诉求以及注意对核心成员资本贡献的激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万博文  郭翔宇  
基于黑龙江省微观数据,运用熵权法测算农民合作社绩效,实证分析信贷约束对农民合作社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信贷约束对农民合作社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与非正规信贷约束相比,正规信贷约束对农民合作社绩效的影响效应更强;随着农民合作社绩效水平不断提高,信贷约束对农民合作社绩效的影响效应不断增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军  张龙耀  
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需求、结构和面临的困境。在对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文献回顾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契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特点的理论框架,对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双约束"的困境进行了解释,并进一步选取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创新案例,对信用(或担保)合作融资和嵌入农业产业链融资这两种重要模式进行剖析。最终,本文提出缓解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题的诸多方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孝武  王红贵  
本文以湖北省为例,着重从银行供给体制、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设计和政策环境三个方面探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约束的具体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优化政策环境、加大风险补偿、加强监管引导、完善合作社内控、改进银行信贷供给以及完善信用评价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门炜  任大鹏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受到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多类型外部资源参与合作社发展的情况越来越突出。外部资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对于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合作社显得尤其重要。正确的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对于外部资源的需求,区分不同类型的资源介入合作社发展的形式,评估其对合作社发展的影响,采取措施建构有效的运行机制,实现外部资源有效功能在合作社发展中的良性互动,对于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图展  
本文提出自生能力和外部支持是影响农民合作社服务功能实现的重要因素。基于338家产品生产类合作社的样本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表明,保障大户的附加表决权、重要事项由成员大会或理事会民主表决、按照法定方案分配盈余是异质性成员激励相容的合作社制度,能够显著增强合作社的自生能力、促进服务功能的实现;而某些不同于传统合作社原则的异化特征也是激励相容的,比如按实物出资入股、在外雇用管理人员、非成员业务和服务等,同样可以促进合作社服务功能实现;来自政府的外部支持对于当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合作社而言有必要,获得政府资助并实际投入使用的合作社服务功能实现程度更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图展  
本文提出自生能力和外部支持是影响农民合作社服务功能实现的重要因素。基于338家产品生产类合作社的样本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表明,保障大户的附加表决权、重要事项由成员大会或理事会民主表决、按照法定方案分配盈余是异质性成员激励相容的合作社制度,能够显著增强合作社的自生能力、促进服务功能的实现;而某些不同于传统合作社原则的异化特征也是激励相容的,比如按实物出资入股、在外雇用管理人员、非成员业务和服务等,同样可以促进合作社服务功能实现;来自政府的外部支持对于当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合作社而言有必要,获得政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红东  楼栋  胡卓红  林迪  
本文运用资源基础理论,首先对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应用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对影响合作社成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物质资本资源对合作社的成长影响最大,组织资本资源也有较大影响,而人力资本资源对当前合作社成长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梁剑峰  李静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呈现出普遍性的"精英俘获"现象,领办人控制严重,股权高度集中,"大农吃小农",严重偏离了合作社"民有、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为此,需要完善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强化外部监管机制,促进合作社企业家的成长,从而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胜忠  
作为"弱者"的小农通过联合来维护其自身利益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初衷,然而,实践中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赖于生产和运销大户、农村基层组织、供销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少数处于相对"强势"地位的非小农群体,这是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悖论"。借鉴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以揭示其成长的内在机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开华  张清林  
农民专业合作社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在初始发育阶段,其成长面临着不少的困惑与难题,需要全社会予以关注、呵护和支持。本文以湖北省为例,探讨了当前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深层次矛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蕾  
一、机会主义表现及治理路径自2000年全国第一家工商登记的专业合作社在温岭市诞生以来,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实有60.01万户(《2012年上半年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总体情况》,国家工商总局门户网站)。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诞生,改变了农业资源的分配格局,在使农户增收的同时增强了农民对合作组织的信任与认同,进一步提高了其规模化与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俊林   聂凤英  
基于中国西部脱贫地区的调研,剖析了合作社参与贫困治理的减贫逻辑与现实约束,进而提出提升合作社减贫成效的优化路径。研究表明:合作社减贫功能的发挥源于政府、市场、乡村社区等外部主体的有效支撑,进而使合作社在内部作用于贫困农户实现增收、赋能、赋权的多维减贫目标。但在实践中,合作社发挥减贫功能仍存在内部规范化水平低,带头人治贫理念薄弱,要素供给不足及产业链、价值链“双短板”的约束,未来需要提高合作社规范化运营水平,完善带贫激励机制,提高发展要素的供给保障能力以及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延链强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军  
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合作社的框架下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完善这些机制不仅有利于防范合作社经营者侵害大多数社员的利益,也有利于约束社员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实现合作社的整体利益。理论界对如何约束合作社经营者的研究已很多,本文在此主要集中梳理和分析对社员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机制,这些机制包括经营者的监督、划片经营制度、事后奖惩机制和定价机制。合作社利用这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机制能够有效改变社员实施和不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和成本预期,从而约束社员的机会主义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