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4)
2023(8720)
2022(7320)
2021(7321)
2020(5789)
2019(13186)
2018(13073)
2017(24974)
2016(14007)
2015(15659)
2014(15525)
2013(14992)
2012(14276)
2011(12994)
2010(13687)
2009(12676)
2008(12645)
2007(11968)
2006(10989)
2005(9867)
作者
(38349)
(32629)
(32045)
(30682)
(20601)
(15646)
(14429)
(12712)
(12276)
(11967)
(10964)
(10684)
(10292)
(10284)
(10257)
(9788)
(9752)
(9600)
(9456)
(9259)
(8288)
(8083)
(7986)
(7675)
(7657)
(7492)
(7352)
(7035)
(6671)
(6665)
学科
(53827)
经济(53758)
(46452)
(45683)
管理(37772)
农业(30745)
(24875)
企业(24875)
业经(16341)
中国(16045)
方法(15881)
(14714)
(13795)
数学(13723)
数学方法(13439)
(13157)
地方(12286)
及其(10744)
农业经济(10347)
(10098)
贸易(10089)
(9978)
(9850)
(9847)
(9594)
政策(9545)
(9294)
农村(9284)
(9191)
银行(9176)
机构
学院(194647)
大学(188092)
(81450)
经济(79546)
管理(73412)
研究(67799)
理学(62358)
理学院(61748)
管理学(60720)
管理学院(60349)
中国(54776)
(51435)
科学(39431)
(39322)
(39075)
农业(38935)
(34295)
业大(33399)
中心(33046)
(32735)
研究所(30363)
财经(28703)
(26059)
(26031)
师范(25835)
(25481)
北京(24503)
(23886)
农业大学(23766)
(23375)
基金
项目(120779)
研究(95561)
科学(94629)
基金(85278)
(72708)
国家(71895)
科学基金(61273)
社会(58977)
社会科(55293)
社会科学(55282)
(48755)
基金项目(44002)
教育(43755)
编号(42379)
(39341)
自然(37044)
自然科(36160)
自然科学(36154)
成果(36051)
自然科学基金(35495)
资助(34717)
(29669)
课题(29021)
(27494)
(27167)
重点(26600)
(25886)
(24816)
(24596)
(24198)
期刊
(104234)
经济(104234)
研究(60037)
(57193)
中国(48690)
农业(38533)
(29161)
学报(28402)
教育(27176)
科学(27029)
管理(24945)
(24881)
金融(24881)
大学(23275)
业经(22188)
学学(21860)
技术(18868)
(17800)
农村(14624)
(14624)
农业经济(14242)
问题(14225)
财经(13903)
经济研究(13395)
世界(12015)
(11943)
(11688)
经济问题(10454)
社会(9524)
技术经济(9467)
共检索到315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伦  李丹妮  
合作社自身的组织特性,"三农"发展的新需要,政府意志的持续介入,构成了我国农民合作社实践的本土性场景。合作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切入口,具有较强的整合优势,政府扶持并实施财政补贴十分必要,但当前财政资金瞄准过程中资金漏损和低效聚集问题突出。政府对合作社的政策激励应该以规范诱致下的公共供给为革新导向,促进合作社以更加规范的运作方式为农村发展和农民社区提供稀缺的要素支撑与公共产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晓峰  付少平  
本文以府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资料为基础,着重分析了合作社发展中地方政府、企业、农村能人、普通社员之间关系的基本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了现阶段农民合作组织与合作制度呈现出复杂现实局面的社会性、结构性因素。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企业、农村能人与普通社员等利益主体在合作社发展中通过不断的互动与博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庇护关系,构建起渐趋稳定的庇护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具有相当强的对外排斥功能,既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中央政府的政策目标,又不利于从根本上保护普通社员的合作权益,成为阻碍合作制度创新的结构性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新一轮合作组织与合作制度的变迁过程中,通过使用各种政策工具,打破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瑞芬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供给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农村金融服务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依附于农民合作社开展的资金互助,缓解了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压力,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已成为我国农村重要的资金融通方式之一。但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文章主要通过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并辅之以典型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我国资金互助现阶段发展的特征,剖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建议,旨在规范资金互助的运行,进而推动农村金融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秀莲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联结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和大市场的有效载体,促进了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产品的销售,更好地维护了农民的利益。但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政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政策、措施还需要从几下几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政府扶持的条件。(2)优化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监督手段。(3)完善税收政策支持体系,减轻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负担。(4)改革我国现有的金融制度,给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市场准入的权力。(5)加强合作知识教育、信息提供、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秦利  田雨虹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业水平创新、提高农民组织化和物质条件及综合素质的重要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本文分别从法律、资金、教育等政策角度进行分析,结合美国政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特点,与中国政府的政策扶持进行对比,分析中美两国政府对农民合作社扶持政策存在的差异,最后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未来发展进行经验总结并得出相关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秦利  田雨虹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业水平创新、提高农民组织化和物质条件及综合素质的重要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本文分别从法律、资金、教育等政策角度进行分析,结合美国政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特点,与中国政府的政策扶持进行对比,分析中美两国政府对农民合作社扶持政策存在的差异,最后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未来发展进行经验总结并得出相关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安华  孔祥智  王舒婷  
本文以红顺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刻画了转型经济中合作社是如何突破市场壁垒的。研究表明,合作社的成长是不断突破市场壁垒与争取制度性激励的过程,也是其有效协调资源与管理职能的结果。合作社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联结农户是能够突破市场壁垒的。政府提供的制度性激励发挥着分担合作社突破市场壁垒成本、降低市场壁垒高度的作用,对市场壁垒存在部分替代效应,是促进合作社成长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锐  王运陈  张社梅  
"股权激励"作为提升企业职业经理人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合作社这一农民互助性经济组织中是否也能有效发挥作用?文章借鉴最优契约理论和管理者权力理论,基于成都市202份农业职业经理人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构建调节效应模型,验证农业职业经理人入股、决策行为倾向与合作社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是在合作社的制度框架下,尽管存在更为复杂的决策程序,但"股权激励"对合作社经济绩效依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二是经理人入股与合作社经济绩效在决策行为倾向的调节作用下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当经理人承担的中高难度任务工作过多、压力较大时,入股行为对经济绩效的正效应就会发生转折;三是要素投入对合作社经济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资金投入和土地规模化对合作社经济绩效提升贡献较大,技术和劳动力边际贡献均较小。因此,本文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完善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制度,鼓励经理人入股合作社;二是优化对合作社经理人的培训内容,同时做好中高难度工作任务的风险防范;三是优化合作社要素支持策略,重点支持信贷资金、土地规模化和技术对接等外围环境的改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娟  
2007年7月1日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出现。与单个合作社相比,联合社制度安排使得整个社会福利得到帕累托改进。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可说明联合社制度变迁路径。在制度变迁的初始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第一行动集团,潜在的利益推动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突破口,其发现潜在收益并转换角色,制度变迁表现为中间扩散;中央政府成为主导,继续推动制度变迁。为进一步促进联合社的发展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优惠政策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重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法律上确定联合社的地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秀萍  
近年,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合作社类型呈现出多样化形态,发展速度最快、特色鲜明的是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类型上看,存在以下问题: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和类型区域差异较大;农业生产资料购买类、农产品销售类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不足;加工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于缓慢;养殖业合作社发展滞后;现代农机合作社对政府投入的依赖性过大,服务内部成员的功能不足。对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提出建议:今后应大力扶持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带动力;鼓励各类专业合作社跨越行政区吸纳社员;鼓励各类专业合作社的联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玉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于2006年10月31日通过,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的科学决策。为扎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贯彻实施,政府还应制定指导、扶持和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具体办法,只有政府搭好台,农民才有可能唱好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佳民  张照新  
[目的]构建德治、法治与自治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村振兴。[方法]文章分别从历史视角和组织视角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变革和农村各类组织构成,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区属性探讨了其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从制度视角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结果]农民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体系中具有多项功能和价值,可以教育和引导农民,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能代表农民发声,成为农村公共事务协商决策的重要主体;可以承担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成为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承载主体;可以调节农民之间、农民与其他各类组织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成为乡村社会重要的纠纷调处主体。[结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要从转变观念、完善体制、创新方式、完善法律等方面,加快推动合作社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协商决策,承担更多公共服务。(1)要转变观念和意识,重视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作用。(2)完善乡村管理体制,细化县乡政府与村级自治的职责和界限。(3)推动合作社规范发展,健全合作社民主管理。(4)推动购买服务方式,让合作社承担更多乡村公共事务。(5)完善法律法规,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提供法制保障。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奋根  
合作社不同于"集体化",不同于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中的"统",也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的其他市场主体。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出现"农民报酬有限"问题,缘由主要是合作社发展的政府政策变迁的探索性、发展模式内含着异化的实际逻辑和社员异质的负效应。由政府主导介入,通过"外力"启动和"内力"发展机制,是引导合作社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任梅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合法组织,为了促使其发挥广泛的正外部效应,政府往往通过市场干预赋予其一定"特权";而作为一类市场主体,政府又须通过扶持政策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大量扶持政策体现的导向如果是一致的,则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卓红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亟需政府给予多方面的支持。以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视角,政府应从法律保护、制定优惠政策、加强人员培训、发展农村金融合作和推进农业行业协会建设等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予以全方位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