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5)
- 2023(14997)
- 2022(12086)
- 2021(11075)
- 2020(8997)
- 2019(20256)
- 2018(19778)
- 2017(37661)
- 2016(20315)
- 2015(22448)
- 2014(21948)
- 2013(21610)
- 2012(20173)
- 2011(18224)
- 2010(18937)
- 2009(17661)
- 2008(17949)
- 2007(16206)
- 2006(14753)
- 2005(13767)
- 学科
- 济(96897)
- 经济(96777)
- 业(89154)
- 企(70964)
- 企业(70964)
- 管理(66907)
- 农(47757)
- 方法(33644)
- 业经(33267)
- 农业(32080)
- 中国(28979)
- 财(26739)
- 数学(24656)
- 数学方法(24464)
- 地方(23378)
- 制(19778)
- 技术(19283)
- 务(18285)
- 财务(18264)
- 财务管理(18240)
- 企业财务(17275)
- 策(16721)
- 理论(16550)
- 和(16398)
- 贸(16308)
- 贸易(16292)
- 易(15710)
- 发(15328)
- 体(15247)
- 银(14793)
- 机构
- 学院(294337)
- 大学(286168)
- 济(129576)
- 经济(127158)
- 管理(116528)
- 研究(99236)
- 理学(99082)
- 理学院(98104)
- 管理学(96880)
- 管理学院(96312)
- 中国(79678)
- 京(60583)
- 财(59452)
- 农(58816)
- 科学(56297)
- 所(49149)
- 江(47491)
- 中心(46302)
- 财经(45900)
- 农业(44379)
- 研究所(43687)
- 业大(43648)
- 经(41547)
- 经济学(38537)
- 北京(38074)
- 范(37602)
- 州(37472)
- 师范(37314)
- 院(35136)
- 经济学院(34719)
- 基金
- 项目(186120)
- 科学(149050)
- 研究(143915)
- 基金(134574)
- 家(114933)
- 国家(113685)
- 科学基金(99298)
- 社会(95112)
- 社会科(89862)
- 社会科学(89844)
- 省(74907)
- 基金项目(70574)
- 教育(63927)
- 划(60369)
- 编号(60245)
- 自然(59202)
- 自然科(57877)
- 自然科学(57866)
- 自然科学基金(56880)
- 资助(52651)
- 成果(48532)
- 发(45890)
- 创(41779)
- 部(41263)
- 重点(41219)
- 课题(40548)
- 业(40109)
- 国家社会(39802)
- 创新(38166)
- 发展(37990)
- 期刊
- 济(160514)
- 经济(160514)
- 研究(89567)
- 中国(66051)
- 农(62114)
- 财(47472)
- 管理(46547)
- 农业(41699)
- 科学(40086)
- 学报(39984)
- 业经(32563)
- 大学(32527)
- 融(32512)
- 金融(32512)
- 教育(32355)
- 学学(30540)
- 技术(28059)
- 经济研究(23280)
- 财经(23130)
- 业(21592)
- 问题(21349)
- 经(20105)
- 技术经济(16935)
- 世界(16603)
- 农村(15476)
- 村(15476)
- 贸(15103)
- 农业经济(14986)
- 商业(14820)
- 经济问题(14687)
共检索到468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静 刘静 陈薇伊
农民合作社作为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的重要构成,是否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为回答这一命题,本文从农民合作社的组织程度、基本功能与创新发展三方建立促进现代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与生态化的理论模型,然后,采用2008~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合作社的快速扩展导致基本功能有所下降,且省际分化显著;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对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影响显著,但对生态化不显著;创新性发展均对现代农业发展影响显著,尤其是生态方面。据此,提出有序退出机制,支持合作社从分化走向优化;重点向品牌认证、产业链建设、生态化发展等创新方向发展,以维护好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惯性力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秀萍 韩学平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重要区别之一是专业化分工程度和生产要素雇佣状态不同。传统农业因农民交换的依存度、消费水平、购买能力低,农业分工受到市场范围、服务型企业发展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实现高度分工。专业合作社不仅有利于促进农业分工,也是农业企业产生的前提。政府应明确我国专业合作社的定位,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力度,从而引导农业要素市场改进,以推进农业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改造。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分工 现代农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莫华 曾福生
发展现代农业是湖南省由农业资源大省向农业产业强省转变的重要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我国主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其次,根据构建的评价体系测算出了2007—2014年湖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再次,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通过实证方式验证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极大地推动了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但现阶段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宁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实践中,“自上而下资源输入”与“自外而内资本下乡”的外源驱动模式难以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亟需依托中坚农民实现向内生发展模式的转换。中坚农民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组织发展逻辑、资源对接逻辑与利益联结逻辑三重理论逻辑。具体来说,中坚农民以其个体性发展引领激活农业农村整体性发展、以其关键群体的引领性发展重塑农村公共性以及以其高质量发展能力强化小农利益联结的系统性能力。为此,中坚农民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需要以“自内而外、联结上下”的整合型道路为引领,构建中坚农民发展联合体,发挥中坚农民的发展与稳定功能以及塑造中坚农民利益整合联结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岑昕
北镇市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大力扶持发展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效益显著、充满活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当地的农机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走出了一条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的农机合作社发展新路。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合作社 现代农业 北镇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渊媛 徐旭初 薛达元
合理解决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农村乃至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基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之上建立的互助型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鹏飞 沈洋 李爱民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表征。本文通过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模型测算了2008—2018年30个省份农旅融合发展水平。同时,基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考量,将非合意产出农业碳排放纳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体系,通过SBM-ML指数法测算出2008—2018年30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的二维视角,验证了农旅融合能否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上一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对当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显著影响,呈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和惯性效应。农旅融合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拓展农业产业链深度和广度、注重农旅融合人力资本培育、推动农旅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最大化发挥农旅融合空间效应等方面,思考了农旅融合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和治理范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尚勇
本文运用历史、现实和逻辑方法,研究农民合作社制度的设置逻辑,进而揭示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农民合作社在一国经济发展第三阶段的历史作用是,通过将传统农业家庭经营提升到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方式,"拿"回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大部分利润,并以此将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提升到社会平均水平。为此,农民合作社只能实行"普惠制",对内实行利益分享、有限积累、限制股金分红、限制大股东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制度,这使得农民合作社缺乏"效率",无法与同行业普通工商企业竞争,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等外部经济力量的支持。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制度逻辑 制度要求 政府支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彦丽 林坚
本文从集体行动的逻辑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几个问题,认为:集体行动的悖论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农民收入差距扩大客观上有利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合作原则修订的根本动因是追求集团利益的实现,它并不必然改变合作社的本质;政府支持可以拓宽合作社的生存边界,因此往往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集体行动悖论 合作原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旭初
农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是合作社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我国强势政府全面治理的情境中,农民合作社与政府之间存在着不对称的相互赋权关系,而政府拥有较大的干预优势和作用空间。本文从赋权理论视角,基于我国政府与农民合作社的现实关系状况,揭示了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动因、维度及作用机制,研判了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赋权行为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晓峰 邢成举
农民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具有益贫性的显著特征,这使其能够成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理想载体。农民合作社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在于普通农户无股权,使合作社与普通农户之间难以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整合国家财政扶贫资源与合作社进行对接,再吸纳贫困农户的自有资源,一方面有助于依托合作社推动建立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合作金融扶贫与农业科技扶贫相结合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贫困农户在合作社中的股权份额,改善合作社的产权构成,使贫困农户能够更好地参与合作组织并逐步提升合作自治能力,推动合作社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走上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楠 文龙娇 杨学军
通过对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实证调查分析,探究了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收益实现的主要因素——合作意愿、合作资本、合作的制度条件等,并指出合理的制度设计是提升合作生产力的关键;剖析了制约杨凌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企业)、政府实现外部收益即公共收益的因素;提出了完善制度设计,构建新型合作关系的发展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胜忠 刘洋洋
作为弱势群体的联合和财政支农的重要组织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经济社会功能。而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则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总结分析了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依据、主要做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点优化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财政支持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雪
农民合作社是中国特色合作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农民合作社也正处在从数量高速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截至2021年4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25.9万家。2021年4月18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会议暨家庭农场座谈会,站在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起点上,从政策指导、技术服务、金融支持等方面为农民合作社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倩 赵慧峰 苏红娟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职能和目前发展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认为政府有责任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快速发展,建议政府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应发挥规范、服务和监督等职能,同时构建出了政府能有效发挥其职能的管理体制。
关键词:
政府 农民专业合作社 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滞后效应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逻辑
中国农民合作社变异的经济逻辑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逻辑边界、现实误区与关联路径
村党支部领办型合作社治村逻辑与现实检验——以陕西省留坝县扶贫互助合作社为例
农民合作社参与贫困治理的减贫逻辑、现实约束与优化路径
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异化的乡土逻辑——以“合作社包装下乡资本”为例
农民合作社的生成逻辑——基于风险规避与技术扩散视角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否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2005—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基础设施投资是否还能促进经济增长?——基于1994~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