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9)
- 2023(14102)
- 2022(11957)
- 2021(11202)
- 2020(9546)
- 2019(21934)
- 2018(21538)
- 2017(41547)
- 2016(22771)
- 2015(25724)
- 2014(25672)
- 2013(25453)
- 2012(24132)
- 2011(21824)
- 2010(22347)
- 2009(20746)
- 2008(21067)
- 2007(19484)
- 2006(17393)
- 2005(15471)
- 学科
- 济(98992)
- 经济(98789)
- 业(69290)
- 管理(58686)
- 农(51449)
- 企(45950)
- 企业(45950)
- 方法(43020)
- 数学(36862)
- 数学方法(36488)
- 农业(34130)
- 中国(27532)
- 业经(26226)
- 财(24853)
- 地方(21928)
- 制(21522)
- 学(19973)
- 贸(17795)
- 贸易(17782)
- 银(17371)
- 银行(17324)
- 易(17281)
- 行(16511)
- 融(16047)
- 金融(16043)
- 理论(15025)
- 务(14686)
- 财务(14634)
- 财务管理(14588)
- 和(14419)
- 机构
- 学院(333348)
- 大学(333289)
- 济(137669)
- 经济(134713)
- 管理(126050)
- 研究(115355)
- 理学(108599)
- 理学院(107297)
- 管理学(105297)
- 管理学院(104652)
- 中国(91134)
- 农(76254)
- 科学(71918)
- 京(69794)
- 财(64593)
- 所(59801)
- 农业(58878)
- 业大(55718)
- 中心(54967)
- 研究所(54276)
- 江(51765)
- 财经(50875)
- 经(46314)
- 范(44863)
- 师范(44437)
- 北京(43518)
- 经济学(41957)
- 州(40554)
- 院(40011)
- 经济学院(38066)
- 基金
- 项目(221404)
- 科学(174032)
- 基金(161675)
- 研究(160241)
- 家(141970)
- 国家(140643)
- 科学基金(119380)
- 社会(103807)
- 社会科(97139)
- 社会科学(97102)
- 省(86001)
- 基金项目(85858)
- 自然(76806)
- 自然科(75016)
- 自然科学(74988)
- 自然科学基金(73735)
- 划(72673)
- 教育(72660)
- 资助(65850)
- 编号(64990)
- 成果(53733)
- 部(49960)
- 重点(49900)
- 发(48071)
- 创(45120)
- 课题(44468)
- 国家社会(42868)
- 科研(42749)
- 教育部(42286)
- 创新(42199)
- 期刊
- 济(157048)
- 经济(157048)
- 研究(98693)
- 农(77639)
- 中国(68356)
- 学报(57215)
- 农业(52373)
- 科学(52286)
- 财(49316)
- 大学(43754)
- 学学(41593)
- 管理(40381)
- 融(38384)
- 金融(38384)
- 教育(32935)
- 业经(30026)
- 业(25536)
- 技术(25379)
- 财经(25249)
- 经济研究(23088)
- 问题(21982)
- 经(21593)
- 版(19563)
- 世界(16950)
- 技术经济(16157)
- 农村(15965)
- 村(15965)
- 资源(15786)
- 业大(15510)
- 农业经济(15391)
共检索到503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德余 梁鸿
文章试图探讨上海市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状况,并利用农业普查数据分析村庄层面农民对农保和镇保的参与率差异及其决定因素、农保和征地补贴保障养老金标准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等。研究发现,农民参保的激励及保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与村庄的地理位置、人口规模、村庄经济发达程度及集体经济管理的模式等自然环境和制度因素相关,而且还受村庄的被征地规模和集体经济支出结构模式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海江
本研究利用1995年民政部专家组调查数据,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微观因素进行了分析。罗吉斯蒂(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被考虑的自变量相同的情况下,年龄、子女数、家庭规模和所在村属于的省份,在统计上对农民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具有显著的解释性。性别、婚姻状况、儿子数、受教育水平、职业状况和收入类变量,如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年人均收支净值、家庭现有存款、家庭去年新增存款等,没有通过双变量关联性(度)检验,对因变量不具解释力。5对显著相关、且关联度较高的自变量交互作用在P=0.05的显著水平下也没有进入模型,在统计上对因变量缺乏解释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建华 薛兴利 毕红霞
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随着制度的渐近正规而有所提高,然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的差距导致各地政策的差异,对农民的养老金水平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本文选取各地政策中与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相关的几个重要因素——基础养老金、缴费档次和标准、财政缴费补贴和超年限增发额等进行保障水平及其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养老金绝对额还是与各地农民消费水平相关联的相对额,不仅水平低下且差异巨大,补贴标准随意及对农民激励作用有限,影响了制度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为此,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动态调整机制,对基础养老金、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等补贴政策予以进一步优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建亮 钟涨宝
基于对中国5省样本农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社会养老保险、劳动力市场化与农地重要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高,但是社会养老保险的完善以及农村劳动力市场化进程将会降低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社会养老保险可以消减农地的养老保障功能,从而降低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劳动力市场化可以消减农地的就业保障功能,从而降低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而劳动力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又得益于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因而人力资本也直接影响了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绍宾 樊丽明 王媛
本文利用山东省10市16县16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Probit回归分析表明,农民是否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受农民身体健康状况及子女养老能力等个人特征、家庭中儿子的数量及是否拥有党员等家庭特征、社区区位特征、农民的未来预期以及周围邻居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但没有证实农户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变量,家庭土地面积、家庭收入等家庭特征变量,村庄类型、有无村集体补助、信息对称等变量对农民是否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有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大松 刘国磊
文章立足个人、家庭和制度三个层面,通过对湖北省实地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农村居民的自评健康状况、对老年生活的担心程度、经济状况及对制度的预期等是其参保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新农保 参保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梅 周燕
伴随着农民人口的老龄化和传统家庭养老等养老方式的弱化,我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与试点,为了提高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分析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国务院关于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指导意见,分析影响各地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因素,选取了2000年到2009年我国31个省份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分析,以便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广与完善,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农村居民的老年抚养比、物价上涨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等因素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 面板数据 老年抚养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海江
利用本人于1997年赴山东泰安市获得的个案资料,本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过程、态度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民主要通过制度性途径获得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知识,投保决策一般由夫妇双方共同商讨作出,家庭其他成员也有一定的影响,对新政策的不完全信任,使农民的保费水平远低于纯经济决策均衡水平,农民养老方式的选择趋于多样化,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替代功能基本得到农民的认可,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知识的有限性限制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于建华 魏欣芝
本文运用新农保正式试点前后共6年的面板数据,借助消费函数,从制度试点、参保缴费人数、待遇领取人数三个角度建立Panel Data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建立与否对农民消费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而参保缴费人数和待遇领取人数与农民消费水平有较弱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怀中 沈毅 樊林昕 施阳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的重点之一是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新农保"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农村养老保险水平,还提高了全国社会保障水平。受"新农保"试点覆盖范围的限制及低于适度水平给付起步策略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文章研究发现,在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条件下,2012~2050年适度个人账户年均提升全国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幅度分别为2.7%和1.48%;适度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年均提升全国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幅度分别为4.12%和2.96%;适度农村社会养老金及家庭养老年均提升全国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幅度分别为4.78%和3.81%。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发展对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世花 吴春宝
本文以农户为视角,利用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个体以及家庭因素均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其中,农户的职业类型、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农户居住的房屋类型是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因素。具体而言,农户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评价与农户的职业类型、身体状况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农户的房屋类型呈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改进新型养老保险政策的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靳淑平
本文以现代农技推广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对北京部分郊区的农户环保技术采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访谈,了解被调查农民的个体情况以及推广服务情况,以此为基础将农民个体因素和推广服务因素对农民环保技术的采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加强环保技术采用政策支持、技术集成、社会化服务和科技示范等建议。
关键词:
环保技术 影响因素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阮荣平 郑风田 刘力
基于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调查数据,本文较细致地分析了宗教信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的影响。利用Probit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本文发现,相比于无宗教信仰者,有宗教信仰的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概率要低6%。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宗教信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的负向影响主要针对的是具有较强个人储蓄性质的"老农保",而不是具有较强公共福利性质的"新农保"。这一结论表明,当前"新农保"的公共福利性质是吸引全体农户参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而"老农保"的自我储蓄性质与政府财政的缺位导致了不少目标对象的流失,制约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因此,继续加大政府的相关投入是保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吸引力和活...
关键词:
宗教 农村 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军
文章基于宁夏451户农村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保险的积极性较高,三个试点县的平均参保率达到了75.4%;(2)个人特征中的年龄、民族与学历,家庭特征中的人均收入与耕地亩数,信息特征中的了解程度,以及邻居影响7个因素对农民参保具有显著的影响。文章发现,民族特征在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过程中具有显著作用,而高学历和高收入的农民的参保概率反而比较低。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娟 唐城 吴秀敏
本文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区雅安市雨城区12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人均纯收入、耕地利用方式、对农村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意愿影响显著,农户类别、家庭基本支出比例等因素对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意愿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的发展与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来自微观层面的证据
分类保障: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现实选择
郊区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法治对策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最优保障水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效果的作用机理——基于北京郊区533个村庄的问卷调查
现行制度安排下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向
时间偏好、收入水平与农民参保积极性——对中部两县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行为分析
信息化水平、盈利能力与“第四利润源”——来自中国工业行业层面的经验证据
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与污染排放——来自地级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林地流转治理模式选择:关系与市场——来自湖南、贵州、云南三省地块层面的经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