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8)
- 2023(14832)
- 2022(12701)
- 2021(11708)
- 2020(9764)
- 2019(22125)
- 2018(21805)
- 2017(41446)
- 2016(22887)
- 2015(25445)
- 2014(25235)
- 2013(25103)
- 2012(22946)
- 2011(20624)
- 2010(20345)
- 2009(18548)
- 2008(18023)
- 2007(15928)
- 2006(13976)
- 2005(11751)
- 学科
- 济(89984)
- 经济(89886)
- 业(67770)
- 管理(60653)
- 农(48316)
- 企(45978)
- 企业(45978)
- 方法(39361)
- 数学(34503)
- 数学方法(34165)
- 农业(32050)
- 业经(23836)
- 中国(22939)
- 财(20801)
- 学(20380)
- 地方(18774)
- 贸(17159)
- 贸易(17150)
- 易(16699)
- 制(16296)
- 技术(14719)
- 环境(14368)
- 发(13257)
- 理论(13206)
- 务(12764)
- 财务(12702)
- 财务管理(12682)
- 和(12610)
- 银(12334)
- 策(12323)
- 机构
- 学院(323702)
- 大学(322084)
- 管理(129804)
- 济(126075)
- 经济(123417)
- 理学(113741)
- 理学院(112523)
- 管理学(110579)
- 管理学院(110042)
- 研究(108874)
- 中国(80275)
- 农(78339)
- 科学(71877)
- 京(68046)
- 业大(61028)
- 农业(60931)
- 所(55560)
- 财(52524)
- 研究所(51264)
- 中心(50292)
- 江(46482)
- 财经(42989)
- 北京(42068)
- 范(41698)
- 师范(41210)
- 经(39384)
- 农业大学(39118)
- 院(38937)
- 州(37411)
- 经济管理(36242)
- 基金
- 项目(232530)
- 科学(180853)
- 基金(167656)
- 研究(165425)
- 家(148925)
- 国家(147632)
- 科学基金(125241)
- 社会(103251)
- 社会科(97453)
- 社会科学(97426)
- 省(92361)
- 基金项目(90543)
- 自然(83545)
- 自然科(81527)
- 自然科学(81503)
- 自然科学基金(80037)
- 划(77320)
- 教育(74091)
- 编号(67894)
- 资助(67394)
- 成果(52752)
- 重点(51817)
- 部(50249)
- 发(50146)
- 创(48273)
- 课题(45595)
- 创新(45039)
- 科研(44690)
- 计划(43856)
- 国家社会(42075)
- 期刊
- 济(138850)
- 经济(138850)
- 研究(87729)
- 农(78351)
- 中国(60600)
- 学报(60297)
- 农业(53250)
- 科学(52977)
- 大学(44995)
- 学学(42929)
- 管理(41410)
- 财(36670)
- 教育(32012)
- 业经(28936)
- 融(26315)
- 金融(26315)
- 技术(25796)
- 业(25557)
- 经济研究(19718)
- 财经(19409)
- 问题(19333)
- 版(18379)
- 业大(17929)
- 科技(17797)
- 经(16395)
- 资源(15641)
- 技术经济(15308)
- 图书(15226)
- 农业大学(14839)
- 理论(14816)
共检索到458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诗嫚 杨钢桥 赵微
通过构建博弈模型,以湖北省部分县市360份农民问卷为样本,采用定序回归,分析农民监督对农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的影响机理,以期为遏制监理与施工单位的合谋行为,提高项目工程质量提供依据。结论表明:目前农地整治项目区工程质量普遍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广大的受益农民被排除在工程质量监督之外,难以发挥社会监督的效力,监理与施工单位的合谋行为得不到有效约束。而引入项目区农民参与施工监督,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可行性。相关部门应从制度建设和政策实施层面探索并构建农民参与农地整治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有助于项目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整体功效的发挥。
关键词:
农地整治 工程质量 合谋行为 农民参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甜 杨钢桥 赵微 汪文雄
本文基于社会学角度运用嵌入性社会结构理论对农民参与农地整治项目的行为机理进行研究,构建影响农民参与行为的"自主因素"与"嵌入因素"分析框架,并利用湖北省农地整治项目区实地调查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参与行为嵌入到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导致其行为决策受到"自主因素"和"嵌入因素"的双重约束;项目特征和参与者特质构成的"自主因素"与村庄特征、社会资本网络、政府支持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嵌入因素"均对农民参与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网络是影响农民参与行为的关键因素,体现了农民个体社会资本对农民参与行为的强嵌入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萍 汪文雄 杨海霞 杨钢桥
农民有效参与是提升农地整治绩效的有效途径。厘清农民有效参与影响农地整治绩效的基本路径与效应,对农地整治绩效的提升及其相关政策规范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本文结合相关理论,构建了农民有效参与、项目管理行为、农地整治项目绩效三个变量间的影响路径;然后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模型对所构路径及其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验证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有效参与主要通过项目管理行为这一中介变量对农地整治项目绩效产生间接正向影响;且效应测算结果显示,在农地整治项目全过程与各阶段中,农民有效参与对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的间接效应要远大于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均占到了总效应的90%左右。因此,农民有效参与对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的提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九兴 杨钢桥
农地整理项目实施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项目区的广大农民。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的支持、关注和参与行动都会对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农民参与行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湖北省5个县区7个农地整理项目农民参与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农地整理项目农民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型,并分析了农地整理项目农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知觉都对农地整理项目农民参与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行为控制知觉对行为态度有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对行为控制知觉有显著影响;行为态度在行为控制知觉对行为意向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行为控制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聪 胡银根 廖成泉
文章选取湖北省黄冈市的242户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行为动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户主年龄、户主是否为村干部、农民的农业收入比、对农地整理的了解程度等对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行为的内部动机有显著影响。农民获得的好处对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行为的外部动机有显著影响。因此,建议如下:在目前农民真正参与较少的情况下,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地整理的认识程度;发挥村干部在群众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保障农地整理项目实施工作,引导农民规模经营;引入保障和激励机
关键词:
农地整理 参与 行为动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杨理珍 刘钰聪
农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主要受益者和产品使用者,农民参与行为及参与度对项目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利用全国入户调查问卷数据,描述农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前期宣传动员、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的参与情况,分析个体因素、社会规范和基层组织等因素对农民参与度的影响差异。通过有序logit回归模型计算,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基层组织对五个项目(农村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整治)的农民参与度显著正相关;社会规范对除“农村厕所革命”之外的四个项目的农民参与度显著正相关;个体因素中,经济条件、社会角色和家庭情况多项指标与农民的参与程度显著正相关。同时,各显著正相关的指标等级提高会导致农民深度参与的概率提升、未参与和简单参与的概率降低。因此,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农民参与度,必须注重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更好地发挥乡土治理规范作用,激励重点人群带头行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江一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在2013年和2015年搜集的微观面板数据,以2009年开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了农地确权对农民非农业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确权可使参与非农业劳动的农民数量增加约6.5%。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农地确权显著降低了农村闲置劳动力的比例,但并未降低农业劳动参与率,这表明,农地确权后增加的非农业劳动参与者主要来源于农村闲置劳动力。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地确权既可通过强化地权稳定性而促进非农业劳动参与,也可通过影响农业投资方式来进一步优化劳动力分配。此外,农地确权还具有通过促进土地流转而提高非农业劳动参与的微弱效应,但其尚不具有缓解融资约束而抑制非农业劳动参与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农地确权 非农业劳动参与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雯 赵微
研究目的:分析政治效能感、社会资本对农地整治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方法:因子分析、回归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研究结果:(1)农户参与整治的意愿并不强烈,其政治效能感有较大提升空间,社会资本存量有限;(2)政治效能感、社会资本两类因素共同影响农户参与意愿,其中,外在政治效能感、信任、规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内在政治效能感影响不显著;(3)政治效能感在社会资本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中总体起中介作用,在网络与参与意愿间起遮掩作用。研究结论:应强化农户主体意识,健全诉求表达与反馈机制,积累农村社会资本,重视政治效能感与社会资本的叠加效应,并充分发挥政治效能感中介作用,夯实乡村治理的群众基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恒周 石淑芹
农地使用权流转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撂荒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农户是农地流转中主要的土地供给者,他们的意愿和行为直接影响农地使用权的流转。然而,当前农民已经分化为不同阶层,有其各自的阶层属性与认知,这对农地流转意愿必然会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了农民分化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分化特征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而且农民分化特征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就会增加0.634个单位。在反映农民分化程度的两个可观测变量中,职业分化程度和经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九兴 杨钢桥
利用农地整理区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整体意愿、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认知水平等方面分析农民参与评价农地整理项目的意愿,并对农民参与评价的意愿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受访农民参与评价的意愿较高,超过八成;不同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受访农民参与评价意愿存在差别;农业劳动力数量、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评价的认知程度、政府对农民的规划设计意见的重视程度和政府对项目政策宣传的重视程度等4个变量显著影响农民参与评价的意愿;性别、是否村干部和是否党员等8个变量对农民参与评价的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应改革现有项目评价制度,重视农民在项目各阶段评价中的作用,加大农民培训和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文雄 余利红 刘凌览 杨钢桥 饶中一 罗冰
农地整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地整治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本文以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的22个县(市、区)农地整治为对象.收集并整理其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其效率进行评价.包括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超效率.判断其DEA有效性.提出农地整治DEA无效地区的标杆选择方法.确立出DEA有效地区为农地整治的备选标杆.运用投影分析法找出DEA无效地区与标杆间的效率差距并分析原因.进一步提出向标杆学习的持续改进方法并对改进的效果进行检查。研究表明: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农地整治的效率整体较高.其中DEA综合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淋议 钱文荣
农地确权为农民土地提供法律保护,理论上有助于推动农民市民化。本文利用2013—2019年间四期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渐进DID模型,实证考察农地确权对农民市民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确权通过促进非农就业改善农民市民化行为,且这种效应在非粮食主产区和人口净流入省份更为明显;农地确权也提高了农民市民化意愿,该效应在所有成员为农业户籍的家庭中更为突出。因此,未来既要因地制宜,消除进城农民失去土地的顾虑,也要因户施策,开通农民城市落户的绿色通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文雄 杨海霞
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以湖北省咸宁市、鄂州市、安陆市、天门市、大冶市、嘉鱼县、沙洋县等市(县)14个乡镇34个行政村的644个农户为调查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研究表明:(1)农户在农地整治中参与权属调整的行动逻辑遵循"认知→意愿→行为"这一路径形式,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的行为意愿在其认知与行为响应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行为意愿是农户农地整治权属调整行动逻辑中必不可少的一环;(2)农户关于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的认知对行为响应仅仅存在微弱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思瑾 汪文雄 余利红
农户有效参与作为确保农地整治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受到高度重视,厘清不同类型农户有效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本文以湖北省农地整治项目区为例,引入农地整治项目农户有效参与的概念模型,测度了不同类型农户的有效参与度差异,并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探究了不同类型农户有效参与差异的成因。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庆强
土地整治最终受益者是农民。农民是否全程参与土地整治,决定着土地整治的质量和效果。实践证明,凡是农民参与的土地整治项目,都能发挥出最大治理效益,达到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和改善耕作条件、促进农业丰收的目的。因此,如何让农民参与土地整治整个过程,成为当前创新土地整治工作的一个课题。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土地整治的工作经验,谈几点让农民全程参与土地整治的建议。项目申报要征求农民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