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21)
2023(12111)
2022(10437)
2021(9654)
2020(8439)
2019(19311)
2018(19208)
2017(37445)
2016(20846)
2015(23699)
2014(23966)
2013(23807)
2012(22325)
2011(20225)
2010(20639)
2009(19508)
2008(19775)
2007(18429)
2006(16554)
2005(14978)
作者
(62112)
(52626)
(52148)
(49807)
(32814)
(25218)
(23789)
(20484)
(19641)
(18768)
(17931)
(17582)
(16595)
(16500)
(16358)
(16138)
(16065)
(15287)
(15133)
(15079)
(13268)
(13195)
(12820)
(11957)
(11880)
(11827)
(11742)
(11632)
(10793)
(10564)
学科
(87840)
经济(87669)
(66291)
管理(60166)
(47944)
(45059)
企业(45059)
方法(36153)
数学(31862)
农业(31483)
数学方法(31456)
(25210)
业经(23274)
(23107)
中国(22611)
(17091)
地方(16956)
(16499)
贸易(16494)
(16059)
(15638)
(15015)
银行(14971)
(14644)
财务(14576)
财务管理(14526)
(14248)
企业财务(13732)
(13462)
金融(13458)
机构
学院(306673)
大学(304406)
(128187)
经济(125363)
管理(115504)
研究(104476)
理学(98625)
理学院(97515)
管理学(95839)
管理学院(95275)
中国(82084)
(71172)
(64100)
科学(64002)
(61550)
农业(55015)
(54906)
业大(51845)
中心(49684)
(49414)
研究所(49035)
财经(47259)
(42575)
北京(40168)
(39472)
师范(39098)
经济学(38422)
(38279)
(36239)
(35986)
基金
项目(196581)
科学(153670)
研究(144838)
基金(141432)
(122980)
国家(121837)
科学基金(103258)
社会(91774)
社会科(86565)
社会科学(86533)
(78649)
基金项目(75266)
教育(66049)
自然(65448)
(65006)
自然科(63863)
自然科学(63842)
自然科学基金(62739)
编号(60282)
资助(57220)
成果(49973)
(44333)
重点(44289)
(42862)
课题(41382)
(40463)
(40397)
(37984)
创新(37851)
科研(37605)
期刊
(151242)
经济(151242)
研究(90911)
(72247)
中国(65702)
学报(50036)
(49272)
农业(48383)
科学(45296)
管理(38898)
大学(38346)
学学(36349)
(33149)
金融(33149)
教育(31204)
业经(29116)
技术(26104)
(23947)
财经(23762)
问题(21625)
经济研究(21268)
(20320)
(17311)
技术经济(15874)
世界(15711)
农村(15698)
(15698)
农业经济(14794)
(14784)
理论(14771)
共检索到472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万贞  王志凌  
本文在描述失地农民利益流失的几个具体表现的基础上,从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与监督制度、土地补偿制度、政府干预、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失地农民利益流失的制度原因,提出了保障失地农民利益应明晰土地产权、规范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征地补偿制度、规范和加强监督政府征地行为、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维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服务机构等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佳湘  
失地农民是随着城市规模扩张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然现象,但如何保证失地农民顺利转化是关键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畸形扩张、农地非农化等现象的滋生,农民失地继而土地利益流失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不良症候。健全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制度对于避免"拉美陷阱"和维系一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美国作为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制度高度健全的国家,其制度的原则设定、标准执行与程序实施均对中国相关立法的完善、政府征地行为中公权利的规范、失地农民利益补偿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现实依据与价值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金玉国  
转轨时期农民利益流失问题的制度分析与对象金玉国一、农民利益流失:新形势下的老问题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激烈的体制变革时期。体制的转轨导致了社会利益关系格局的重构。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外部经济环境从总体上趋于恶化,致使建国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农民利益流失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善山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失地农民的相关利益未能得到合理补偿,他们大多数人失地后进而成为“失业”者,成为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的社会服务机制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唐若菲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土地由农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是必然现象。由于我国土地制度以及征地制度所存在的缺陷,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失。因此,要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就要进行制度改革,而改革土地制度和征地制度无疑是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根本,包括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土地制度,赋予农村集体土地完整的产权全能,完善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赋予农民永久的使用权,加大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力度,设计一套公平、公正、透明的征地程序,缩小征地规模等,同时,要建立失地农民的医疗、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放  贺鲲鹏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土地被征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失地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失地农民的保障机制还存在着补偿标准低、无法稳定就业、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和维权意识差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锡斌  温兴琦  龙长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志勇  杨继瑞  
本文采用博弈的工具,研究在旅游项目用地的需求供给过程中,景区与农民两主体间的利益博弈。通过分析认为农民的选择是出于对自身生存问题的关注及自身对市场适应性的忧虑,同时指出其选择含有希克斯效率的成分,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进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农村改革关注的焦点。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益,而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目前土地流转中农民利益受到种种侵害,因此为了社会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探讨土地流转情况下农民利益的保障问题迫在眉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胥美娣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征占农村土地的力度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一部分农民既失地又失业,成为新的困难群体,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努力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一、现行农地征用方面的缺陷分析1、征地权运用不规范,剥夺了农民土地所有权利益虽然法律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但却未对“公共利益”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朝华  
本文以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为基础,对城市化过程中影响农民利益的制度因素加以分析。鉴于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为了更好地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必须进行一系列制度构建和创新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杨  
当今,城镇化高速发展,但川西北地区城镇化速度发展较慢,尤其农民失地后获得补偿的利益、社会保障利益、就业利益、生活环境利益都存在保障的缺失。要推动在这一区域城镇化进程中充分保障失地农民的各项利益,唯有坚持从这一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应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失地农民利益的保障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永生  敖久丽  
农民持久且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是在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被给予的,其不仅对农村的长远发展有保障作用,更保证了农村在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本着这一基础,势必要对农村土地进行整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农业,规模型集约型现代农业才能得到发展。因为在对农村土地整治的这一过程中必然要进行变动与调整针对利益这一格局,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倾斜性的制度安排,这样就可以确保农民利益不受到损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晓惠  冉淑青  颜鹏  
随着我国城市扩张和工业化的持续加速,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也在进一步扩大,"失地"带来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就业、社会保障、身份融入、包括返贫致贫等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关注的焦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不仅要强调"小康",更要强调"全面",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因此,在新时代新要求下,建立失地农民利益长效保障机制十分必要,确保不让失地农民因为失地而"致贫"或"返贫",不让一人游离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