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64)
2023(17581)
2022(14597)
2021(13589)
2020(11531)
2019(26502)
2018(26361)
2017(50339)
2016(27318)
2015(30748)
2014(30551)
2013(29931)
2012(27459)
2011(24612)
2010(24617)
2009(22850)
2008(22365)
2007(20249)
2006(17600)
2005(15259)
作者
(80793)
(67940)
(67404)
(64065)
(42620)
(32843)
(30667)
(26802)
(25496)
(24057)
(22981)
(22771)
(21372)
(21006)
(20874)
(20871)
(20842)
(19931)
(19423)
(19390)
(16990)
(16663)
(16412)
(15572)
(15384)
(15117)
(15062)
(14928)
(13733)
(13530)
学科
(114306)
经济(114191)
(80241)
管理(74649)
(57919)
企业(57919)
方法(52992)
(52322)
数学(47571)
数学方法(46829)
农业(34568)
业经(28906)
(28588)
中国(27853)
(24190)
贸易(24183)
(23642)
地方(23167)
(22205)
(21141)
技术(17276)
(17199)
财务(17134)
财务管理(17089)
(16412)
银行(16353)
企业财务(16129)
环境(16080)
理论(16056)
(15534)
机构
学院(390538)
大学(385584)
(157243)
经济(154069)
管理(151902)
理学(132520)
理学院(131124)
管理学(128498)
管理学院(127813)
研究(126602)
中国(97064)
(86489)
科学(81737)
(79273)
(69192)
业大(67625)
农业(67390)
(64557)
中心(61680)
研究所(59105)
(58975)
财经(55730)
(50839)
(48895)
北京(48322)
师范(48267)
经济学(47571)
(46429)
(44812)
经济学院(43306)
基金
项目(271172)
科学(212399)
基金(196691)
研究(191851)
(173794)
国家(172309)
科学基金(147387)
社会(121797)
社会科(115296)
社会科学(115262)
(109269)
基金项目(104309)
自然(97696)
自然科(95482)
自然科学(95454)
自然科学基金(93736)
(90378)
教育(88058)
资助(80609)
编号(77872)
成果(61249)
重点(60883)
(59038)
(58336)
(56424)
科研(52971)
创新(52725)
课题(52716)
计划(51208)
国家社会(50486)
期刊
(168807)
经济(168807)
研究(101936)
(85635)
中国(73075)
学报(68392)
科学(60431)
农业(57923)
(53292)
大学(51469)
管理(50484)
学学(49154)
(35455)
金融(35455)
教育(34769)
技术(34307)
业经(34291)
(28817)
财经(26311)
经济研究(25514)
问题(23899)
(22507)
(22026)
统计(20997)
技术经济(19386)
(19176)
业大(18911)
科技(18525)
资源(17691)
(17577)
共检索到560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彭长生  
农民分化的类型和程度导致农民对宅基地的功能诉求产生差异,进而对其宅基地退出中的补偿模式选择意愿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安徽省6个县582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在受访者中,有24%的农民选择货币化补偿模式。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宅基地退出补偿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发现,户主的空间流动、年龄,学历是否为高中及以上,家庭人口数、子女中是否有男孩对货币化补偿模式选择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用以度量收入分化的非农就业、家庭年收入、是否在城镇中拥有住房等变量,以及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货币化补偿模式选择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文章的实证研究结果还表明,农民分化对货币化补偿模式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勇  彭长生  包婷婷  
对安徽省无为县、庐江县、埇桥区和潜山县821户农户家庭宅基地利用、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意愿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的被调查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的农户更愿意退出宅基地。(2)针对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大多希望通过退出现有宅基地来改善目前的居住生活条件,获得相应的福利政策,同时考虑到为了避免宅基地常年闲置而愿意退出宅基地;而针对不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则对宅基地有感情、担心退出后家庭住房得不到保障、相关经济补偿不合理,同时预计农村土地未来有升值潜力而不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勇  彭长生  包婷婷  
对安徽省无为县、庐江县、埇桥区和潜山县821户农户家庭宅基地利用、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意愿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的被调查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的农户更愿意退出宅基地。(2)针对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大多希望通过退出现有宅基地来改善目前的居住生活条件,获得相应的福利政策,同时考虑到为了避免宅基地常年闲置而愿意退出宅基地;而针对不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则对宅基地有感情、担心退出后家庭住房得不到保障、相关经济补偿不合理,同时预计农村土地未来有升值潜力而不愿意退出。(3)绝大多数农户对选择退出宅基地后是否进城十分谨慎,很多农民即使选择退出宅基地也不愿意进城。鉴于上述结论,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实施多元化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方式、确定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配套政策保障机制和合理安排农村宅基地退出时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彭长生  范子英  
了解农户对宅基地的退出意愿和利益诉求,对合理、有序、公正地推进农户宅基地退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安徽省6县1413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文章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砖混结构占大多数;宅基地以及房屋的闲置情况也较为严重,有85.5%的宅基地没有被有效利用;在一定的前提下,有90%的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其中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因素依次为就业、养老、生活费用和农业生产;农户所在区位、年龄和参保情况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一定的影响;远郊农民的宅基地退出意愿更强。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最后提出社保先行于宅基地退出,以及优先考虑远郊农民等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山桂  孙昊  王健  张勇  
测度、刻画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的农户互动影响有利于深入理解宅基地退出补偿的形成机理,对于科学地制定政策,推动农户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对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的农户互动影响进行测度,利用提名法构建反映农户互动影响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农户个体的中心性及其驱动因素,刻画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特征,进而从"人本"视角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研究发现:(1)农户间的互动影响是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形成机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一个农户"邻居"的宅基地退出受偿意愿价格变化1%,将会导致该农户的宅基地退出受偿意愿价格同向变动0.218%~0.421%;(2)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讨论网中农户的入度中心性、出度中心性存在明显差异,反映出不同农户施加影响与接受影响的水平呈现出明显差别;(3)农户中心性的形成机制中,个人收入并不是一个显著因素,而职业声望与受教育程度这两个与身份、声望相关联的因素则是显著因素。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推进的过程中,可以考虑按照分类推进的思路,运用农户的互动影响,更好地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长生  王全忠  钟钰  
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地确权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民宅基地如何处置已成为社会和政策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借助安徽、湖南两省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Logit模型,考察了农民分化背景下确权对宅基地处置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确权对留传和征收意愿的影响非常显著,而对流转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分化类型农民的处置意愿选择存在显著差异:在留传和流转之间,从事非农就业、就业地点越远、文化程度越高和已参加农村社保的户主更希望保留宅基地;在留传和征收之间,宅基地确权、受教育程度越高、参加社保、农村住房为平房、山区、距离县城越远和经济发展程度越低的农民,更希望留传宅基地,拥有城镇住房、距离县城越近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民更希望宅基地被政府征收。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从留传走向退出将是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实践的重要方向。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彭长生  
产权认知是农民对宅基地经济价值评价的重要依据。对安徽省6个县1413户农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受访者中,约84%的农民愿意退出宅基地;近70%的农民认为自己的宅基地归自己所有,近3/4的农民认为自己的宅基地可以自由处置,约86%的农民认为宅基地可以继承,约2/3的农民认为宅基地可以抵押。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反映农民产权认知状况的变量中,农民的宅基地继承权认知状况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的宅基地抵押权认知状况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农民的宅基地所有权认知状况和处置权认知状况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不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邹伟  王子坤  徐博  张兵良  
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分化视角下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Logistic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户分化是农户退出宅基地行为发生的主要诱因,这一行为还取决于被调查者自身和家庭禀赋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产权安全感知差异。研究结论:应该充分考虑异质化农户的行为差异,促进经济落后地区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的发展和完善,并将就业能力提升、农地流转、住房保障、权益保护与宅基地退出制度安排有效匹配,从而进一步促进闲置宅基地退出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邹伟  王子坤  徐博  张兵良  
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分化视角下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Logistic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户分化是农户退出宅基地行为发生的主要诱因,这一行为还取决于被调查者自身和家庭禀赋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产权安全感知差异。研究结论:应该充分考虑异质化农户的行为差异,促进经济落后地区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的发展和完善,并将就业能力提升、农地流转、住房保障、权益保护与宅基地退出制度安排有效匹配,从而进一步促进闲置宅基地退出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四桂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王萌萌  滕鹏  
[目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确定及其利益分配是宅基地能否顺利退出的关键。[方法]基于福利经济学分配论和补偿原理建立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运用比较研究法、模型分析法通过计算各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率确定各相关权利主体的退出补偿范围;权衡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投资成本与未来收益,以优化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案,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理论上农户的最低补偿额应大于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机会成本,最高补偿额不高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农户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与农户退出后的投资风险成本之和;村集体的补偿额应为宅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四桂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王萌萌  滕鹏  
[目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确定及其利益分配是宅基地能否顺利退出的关键。[方法]基于福利经济学分配论和补偿原理建立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运用比较研究法、模型分析法通过计算各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率确定各相关权利主体的退出补偿范围;权衡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投资成本与未来收益,以优化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案,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理论上农户的最低补偿额应大于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机会成本,最高补偿额不高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农户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与农户退出后的投资风险成本之和;村集体的补偿额应为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村集体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地方政府的退出补偿额应不超过所享受的外部性价值。[结论]基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确定的各相关权利主体退出补偿范围,从定量角度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顺应了通过市场机制对退出权利主体进行补偿的改革方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鹏飞  赵凯  贺婧  
基于宅基地退出试点区安徽省金寨县614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分组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农村人口老龄化、社会信任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信任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信任的两种类型(即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产生显著积极影响;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均能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不利影响,缓解效应显著,且人际信任的缓解作用要强于制度信任。由此,提出完善宅基地退出户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升农户社会信任水平、制定多元化宅基地退出政策等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泽颖  孙灵  
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普遍存在着低效闲置的问题,构建起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村宅基地在退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与补偿机制,指出在构建补偿机制的过程中应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做出科学的规划,提高农民的福利,实现公平的补偿与利益分配。只有这样,农村宅基地退出才会拥有足够的推力,获得农民的支持与配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永才  李沐芸  宋珂  刘卫柏  郑爱民  
在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路径的基础上,基于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选择整体分析视角,运用IAD延伸决策分析模型探析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的因素。围绕参与农户个人与家庭特征、政策与市场环境、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选择变量、改革认知等四类变量,利用浏阳市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受这四类变量的共同影响与作用。其中,农村住宅数量对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发挥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提出在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改革过程中,要加大政策和舆论宣传,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合理规范使用有偿使用费用,营造公平公正社会环境,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晏志谦  孙锦杨  李建强  
[目的]分析农户分化背景下宅基地退出方式选择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农户分化背景下,非农收入越高和非农就业越多的农户更愿意选择完全退出进城居住方式;宅基地完全退出激励政策、令农户满意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以及有效的土地流转政策明显会提高其完全退出的意愿;农户对宅基地持有期限的预期和对产权安全的认知与其选择完全退出方式正相关,而是否愿意改变农民身份对于农户选择宅基地退出方式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为有序引导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进城居住,应根据农户需求的差异性,合理引导不同分化程度的农户选择合适的宅基地退出方式;制定合理的相关激励措施,促进已具有进城意愿和条件、分化程度高的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加强土地流转工作,有效解决进城农户土地流转担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