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42)
2023(3115)
2022(2520)
2021(2494)
2020(2005)
2019(4448)
2018(4562)
2017(9166)
2016(4983)
2015(5441)
2014(5347)
2013(5504)
2012(5048)
2011(4748)
2010(4848)
2009(4579)
2008(4397)
2007(4202)
2006(3944)
2005(3375)
作者
(13509)
(12305)
(11617)
(10966)
(7097)
(5882)
(5147)
(4738)
(4501)
(4105)
(4041)
(3841)
(3625)
(3611)
(3588)
(3525)
(3456)
(3400)
(3254)
(3118)
(3042)
(3006)
(2987)
(2970)
(2789)
(2780)
(2715)
(2469)
(2462)
(2446)
学科
(43410)
农业(28794)
(24762)
经济(24711)
(23034)
业经(10649)
农业经济(9585)
(8834)
农村(8829)
土地(7224)
(6967)
管理(6825)
(6482)
劳动(6482)
农业劳动(6298)
人口(6197)
发展(6136)
(6134)
收入(5955)
地方(5792)
(5778)
动力(5766)
劳动力(5745)
农业人口(5696)
中国(5604)
分配(5560)
方法(5388)
建设(5331)
及其(5267)
方针(5265)
机构
学院(73134)
大学(66266)
(37980)
(34115)
经济(33574)
管理(29439)
农业(28504)
理学(26007)
理学院(25821)
管理学(25493)
管理学院(25389)
研究(24554)
中国(20700)
业大(20037)
农业大学(17263)
科学(14586)
(13173)
(12881)
中心(12866)
(12587)
经济管理(12468)
(11710)
(11392)
研究所(11311)
(10685)
(10396)
发展(9902)
(9890)
科学院(9422)
财经(8911)
基金
项目(48887)
研究(39120)
科学(38681)
基金(34993)
(29969)
国家(29551)
社会(25807)
科学基金(25277)
(24450)
社会科(23885)
社会科学(23879)
(21044)
基金项目(19372)
编号(18361)
(15698)
教育(15677)
自然(14552)
自然科(14175)
自然科学(14174)
自然科学基金(13924)
成果(13552)
资助(12722)
(12194)
(11953)
(11341)
(11095)
农业(10926)
(10863)
课题(10788)
国家社会(10547)
期刊
(46466)
(46229)
经济(46229)
农业(31467)
研究(17995)
中国(17671)
业经(15793)
(13452)
农业经济(13085)
农村(12673)
(12673)
科学(11740)
学报(11618)
大学(9937)
学学(9851)
(9640)
金融(9640)
农村经济(8617)
问题(7775)
世界(7033)
经济问题(6743)
(6489)
(6231)
社会(6078)
社会科(5752)
社会科学(5752)
技术(5620)
业大(5221)
农业大学(5076)
资源(5012)
共检索到110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梦琳  舒帮荣  
农民分化导致农民宅基地福利认同差异,进而影响其宅基地流转意愿。本文通过江苏省常州市249个农户问卷调查,运用交叉表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分化、福利认同差异和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农民分化各维度下,相对以农就业、低层次收入和无城镇住房的农民,非农就业、高层次收入和有城镇住房的农民对宅基地福利认同度偏低,且更偏向于选择宅基地流转。因此,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需要重视农民分化的影响,制定满足异质性农民的差异性制度需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梦琳  舒帮荣  
农民分化导致农民宅基地福利认同差异,进而影响其宅基地流转意愿。本文通过江苏省常州市249个农户问卷调查,运用交叉表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分化、福利认同差异和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农民分化各维度下,相对以农就业、低层次收入和无城镇住房的农民,非农就业、高层次收入和有城镇住房的农民对宅基地福利认同度偏低,且更偏向于选择宅基地流转。因此,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需要重视农民分化的影响,制定满足异质性农民的差异性制度需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成程  陈利根  赵光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农民对宅基地福利性的认同程度,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民认同宅基地福利性。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农民非农化对宅基地福利性认同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非农化对宅基地福利性认同的负向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并且就业非农化对宅基地福利性认同的负向影响最大,这说明提高非农就业水平比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更能有效地弱化宅基地福利性认同。此外,个人特征与住房特征对宅基地福利性认同分别具有负向和正向的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利根  成程  
研究目的:揭示现有3种宅基地流转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集体推动模式与农民自发模式下的农民福利状况,并提供改善路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与理论模型法。研究结果:(1)从短期来看,在无法改变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现实的情况下,集体推动宅基地流转模式最有利于增加农民福利,而其他两种模式由于存在政府垄断和隐形流转致使农民福利损失较多;(2)从长期来看,增加农民福利的有效途径在于实现政府主导、集体推动和农民自发三种模式向宅基地市场自由流转的转变。研究结论:有条件地区尝试推行集体推动宅基地流转模式,不具备条件地区需提高拆迁补偿标准或规范隐形流转,最终3种模式都需向市场自由流转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方芳  蒲春玲  陈前利  马贤磊  
宅基地流转被认为是城乡建设用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重要渠道,应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由"农民理性"、"政策激励"、"隐形市场"假设可知,农民宅基地流转取决于在政策和市场等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其宅基地的资产实现程度和社会保障替代程度之间的"理性"权衡。基于"农户-政策-市场"三维特征视角,利用新疆四地州(市)340户农民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探讨欠发达地区农民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疆农户特征、相关政策与市场特征对农民宅基地流入和流出意愿具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上的影响;与相关研究结果相比,既有相同之处,更有显著的地区特点。其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宅基地流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龙开胜  刘澄宇  陈利根  
农村闲置宅基地治理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全国9省551份调研问卷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民接受闲置宅基地治理方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接受意愿取决于农民依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对某种治理方式的未来收益和成本状况的预期。农民接受有偿收回和流转方式的可能性要高于其接受无偿收回和撤并零散居民点方式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年老的农民和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接受无偿收回方式的意愿较高;农民拥有宅基地处数越多,接受撤并零散居民点和有偿收回方式的意愿越高;初中及初中以上教育程度和了解"一户一宅及面积控制"政策的农民更倾向于接受无偿收回和撤并方式;东部地区农民较之西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扬彬  顾汉龙  宇阳  何雨晴  
本文基于沈阳市38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了农户分化和宅基地价值认知在两者间的中介及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农地转入行为显著削弱了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而农地转出行为显著增强了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农户分化对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起完全中介作用,农地转入行为通过农户分化削弱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中介效应为6.81%,农地转出行为通过农户分化增强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中介效应为7.33%;农户宅基地价值认知发挥部分调节作用,对于农地转入户,宅基地保障价值认知发挥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对于农地转出户,宅基地资产价值认知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对于明确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群体,针对农地流转行为不同的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政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关江华  黄朝禧  胡银根  
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抽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分析方法,从福利角度研究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与宅基地功能、农户家庭属性特征、农户心理特征等的关系,探寻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当前农户流转宅基地的意愿比例为18.97%;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依次为户主受教育程度、庭院经营性收入、家庭归属感、宅基地区位条件和家庭非农收入比例;其中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非农收入比例的影响方向为正,其他因素的作用方向为负。基于此,提出了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应对策:开展对宅基地福利水平的评估,给予流转农户足额福利补偿;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及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新安置点的选址与规划,使宅基地流转后农户福利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渐得到提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长生  王全忠  钟钰  
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地确权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民宅基地如何处置已成为社会和政策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借助安徽、湖南两省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Logit模型,考察了农民分化背景下确权对宅基地处置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确权对留传和征收意愿的影响非常显著,而对流转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分化类型农民的处置意愿选择存在显著差异:在留传和流转之间,从事非农就业、就业地点越远、文化程度越高和已参加农村社保的户主更希望保留宅基地;在留传和征收之间,宅基地确权、受教育程度越高、参加社保、农村住房为平房、山区、距离县城越远和经济发展程度越低的农民,更希望留传宅基地,拥有城镇住房、距离县城越近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民更希望宅基地被政府征收。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从留传走向退出将是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实践的重要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娇  卢新海  郑玮博  吴郁玲  
[目的]文章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福利的认同的理论模型,利用湖北省武汉、仙桃、恩施宅基地流转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评价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福利的认同度,从农户主观价值认知视角评估宅基地流转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效应。[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结果](1)总体上,农户认同宅基地流转福利,当前宅基地流转政策改善了农户福利。(2)宅基地流转对农户福利效应存在差异,宅基地流转显著改善了家庭经济、居住条件和心理感受福利,其次为社区环境和社会保障福利,改善农户发展机遇福利效应最低,且农户不认同宅基地流转后发展机遇福利。(3)宅基地流转改善农户福利效应存在禀赋差异,因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优势以及宅基地流转方式不同,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福利的认同存在差异。[结论]当前进一步深化宅基地流转政策改革对于提高农户福利,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农户对宅基地流转政策改革期望值较高,为进一步深化宅基地流转政策奠定了基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明发  杜盛珍  欧国良  
本文基于广东省19个县(市、区)34个行政村544户农户的抽样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群体农民对宅基地产权要素的认知及其宅基地流转意愿。结果表明:55.98%的农户对宅基地所有权归属认知错误,农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纯收入与农民的宅基地产权要素认知呈正相关;73.68%的农户愿意流转宅基地使用权,农民的年龄与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呈负相关,文化水平与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呈正相关,家庭年纯收入与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不相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夏志禹  尉伟杰  赵帮宏  
本文以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利用2013年河北省114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从宅基地流转收益和宅基地流转后农民居住环境、福利状态改变的两个角度,运用Logistic模型、分类树模型分析农户的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文化程度、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否有两处及以上住房、对宅基地流转后医疗与养老保障的预期对农民流转宅基地意愿有正向影响;家庭人数、家中是否有老人、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收益的预期对农民流转宅基地意愿有负向影响;家庭性质与家中是否有两处及以上住房、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存在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不同需求层次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俊  刘新平  李玉  
在新疆宅基地问卷调查结果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现状,尤其是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的意愿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农村宅基地的流转尚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农户对宅基地的流转认知水平较低,农户对此持有谨慎态度。分析结果表明:政策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是制约新疆农村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静  朱琳  
[目的]宅基地流转是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配置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对解决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供需矛盾,推动高效用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家庭生计资产量化入手,探讨不同资产配置类型农户宅基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旨在进一步推进宅基地流转进程。[方法]通过农户生计量化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农户整体宅基地的流转意愿较高,达到69.84%,但资产缺乏型农户的流转意愿非常低,仅有37.93%;(2)非农迁移意愿、宅基地功能和家庭生计资产总值对宅基地流转具有显著影响,年龄、专业技能、住房的满意度、宅基地面积、非农收入比例、非农就业状况6个因素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影响出现差异。[结论]该文提出建立贫困农户的技能培训机制,制定多样化的宅基地流转制度,从而保证不同类型农户在宅基地流转后,整体福利水平不下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双良  秦玉莹  
宅基地流转与农民住房保障是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当前宅基地流转不畅与农民住房保障失配问题同在,但二者并不是孤立并行的。优化宅基地资源配置,保障农民居住安全,破除城镇化障碍,需要在理清宅基地流转与农民住房保障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精准施策。从对宅基地流转与农民住房保障面临的共轭困境出发,分析农民宅基地流转认知与住房保障选择的异化轨迹,推演宅基地流转与农民住房保障相互影响的逻辑机理与传导路径。据此,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需加强宅基地制度与农民住房保障制度的改革联动,面向对其他类型住房(非"宅基地+农房")有不同选择的农民提供差异化的宅基地流转补偿,建立健全宅基地流转与农民住房保障联动的法规体系、政策协同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