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1)
2023(8407)
2022(6966)
2021(6482)
2020(5247)
2019(11703)
2018(11494)
2017(21854)
2016(11966)
2015(13249)
2014(13227)
2013(13069)
2012(11836)
2011(10791)
2010(11040)
2009(10578)
2008(10455)
2007(9560)
2006(8686)
2005(7892)
作者
(33536)
(29317)
(28469)
(27078)
(17802)
(13820)
(12716)
(11117)
(11009)
(10085)
(9951)
(9634)
(9204)
(9023)
(8996)
(8672)
(8489)
(8311)
(8204)
(8065)
(7238)
(7142)
(6904)
(6742)
(6546)
(6461)
(6425)
(6256)
(5769)
(5686)
学科
(50991)
经济(50910)
(49113)
(43938)
管理(33520)
农业(32722)
(22972)
企业(22972)
业经(18962)
(15891)
方法(14185)
(13299)
中国(12700)
数学(12413)
农业经济(12408)
数学方法(12265)
(11847)
土地(11532)
(11073)
地方(10154)
(9691)
农村(9672)
(9484)
发展(9074)
(9068)
体制(8758)
(8752)
(8223)
银行(8210)
(7889)
机构
学院(173100)
大学(167427)
(72883)
经济(71370)
管理(65845)
研究(58076)
理学(56737)
理学院(56169)
管理学(55285)
管理学院(54989)
(50595)
中国(47256)
农业(38261)
(34965)
科学(34006)
(33850)
业大(33195)
(28843)
中心(28487)
(27764)
财经(25674)
研究所(25640)
农业大学(24039)
(23230)
(21549)
(21466)
师范(21336)
经济学(21076)
(21035)
北京(21023)
基金
项目(114696)
科学(90747)
研究(87245)
基金(83304)
(72124)
国家(71386)
科学基金(61349)
社会(56924)
社会科(53518)
社会科学(53507)
(46448)
基金项目(44592)
教育(38444)
自然(37585)
(37288)
自然科(36635)
自然科学(36627)
编号(36537)
自然科学基金(35964)
资助(31991)
(29787)
成果(29059)
(28301)
(26168)
(25672)
重点(25447)
课题(24846)
(23900)
国家社会(23859)
(22692)
期刊
(91725)
经济(91725)
(57834)
研究(48822)
中国(43051)
农业(39212)
学报(26941)
科学(26737)
(26061)
大学(22304)
业经(21938)
学学(21568)
管理(21283)
(19470)
金融(19470)
(17112)
教育(15297)
技术(14883)
农业经济(14811)
农村(14575)
(14575)
问题(13323)
财经(12622)
(11871)
(10756)
经济研究(10713)
世界(10623)
经济问题(9849)
社会(9650)
农村经济(9626)
共检索到267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涛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问题被提到较高的公共层面去解决,其中农民的地权私有化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本文认为在当前农民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应当继续坚持当前"统分结合"的基本经营体制,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增强村社集体的土地调整能力,提高村庄公共品供给能力,维护耕者的土地经营权,对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基础性保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会广  单丁洁  
通过调查描述我国农民分化的现状及农民对农村土地制度的认知,从职业分化、收入分化两个层面研究农民分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继承、抵押等权能需求的差异分析,总结出农民分化对农村土地制度选择与改革的政策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毓富  
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的重大课题。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关键是土地问题,制定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法,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土地增值利益分配,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同享社会保障,促进解决"3个1亿人"农转城并推动新型城镇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清华  卓建伟  
农村土地权属问题看似一个显问题,实质不然。尽管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未予以高度关注,但确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从调查结果看,样本农民对农村土地权属的认同以"国家所有"为主。这一结果固然与样本的本身阅历肤浅有关,但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样本农民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高度关注的,他们的"明知故犯"式的矛盾选择是有其特定原因的,也是符合理性行为准则的。农村土地权属法律界定的模糊化与实践操作的国家意志化是导致样本农民做出这一"明知故犯"结果的根本动因。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待农民问题上,国家的法律规定固然重要,实践操作更重要。一个不把农民土地所有权益放在相应位置的管理制度,是不会得到农民认可的,由抗争引发的农地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剧宇宏  
农村土地权利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新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及社会保险法草案的制度设计,不仅对农村土地权利产生影响,也会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产生影响,本文试图从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创新中寻找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办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郎大鹏  
土地流转后农民依托于土地的长久稳定收入模式被打破,农村地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因此,在我国城镇化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影响下,农村土地流转后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成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社会和谐稳定。本文对当前我国土地流转后农民养老保障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基于此,提出了土地流转背景下完善我国农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谦  
研究目的:构建中国农民参与农村土地整理制度,以促成中国农村土地整理制度从"统治型"向"治理型"转型,实现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立法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中国农民具备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热情已超出了大众的通常认知而达到一定水平,尽管仍存在不少问题但具备了实现改善的基本条件。应通过立法引导、推动农民参与能力的提升,并设定相应的组织平台和具体的参与准则来保障、规范农民的参与行为。研究结论:从现实研究和理论研究两方面考虑,构建中国农民参与农村土地整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邝先慧  祁晓玲  
建国初期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合作社土地集体制、人民公社公有制的变迁。本文以组织公民行为为视角,分析了土地制度影响因素,认为互助合作的组织公民行为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到合作社土地集体制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瞒产私分、包产到户的组织公民行为是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及基本核算单位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关注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与土地制度变迁的关系,对国家土地制度创新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雅军  张波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应在继续降低农村人口占比的同时,优化农村人口结构,确保具有符合农村产业兴旺要求的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人均耕地严重不足和土地资源错配是农村生产结构、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问题的主要原因。我国的土地资源和人口规模决定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应以家庭经营为主。职业农民是未来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未来农村居民的主体,是实现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力量。农民与土地分离的矛盾和土地流转制度的弊端阻碍了职业农民的培育。解决职业农民问题,需要推进以农民职业化为导向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倚云  
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是农业税减免后我国“三农”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我国现有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是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只有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合理界定和安排农用土地产权,实行家庭承包制与合作经营制相结合制度,构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制度,农民收入才有可能增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芸  
中国农民几十年来的种种经济行为与土地制度变迁密切相关 ,不同土地制度形式的农民供给反应相差很大。通过考察建国以来的四次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民的供给反应 ,得出农民是否拥有真正的产权制约着农民的供给。改革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是弱化集体所有权 ,加强宏观调控 ,强化农民永久使用权 ;建立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健全社会保障 ;理顺国家和农民之间的税收关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宇虹  樊纲治  
如何提高农民非农就业与农业生产的效率,是当前中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土地确权通过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产权,降低了土地与低效率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捆绑,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解放,促进了农民的非农就业。本文从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两个角度,验证了土地确权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土地确权显著促进了农民非农受雇,但对非农创业的影响不显著。其次,土地确权通过促进土地出租部分解释了确权对非农受雇的作用。第三,金融环境的差异改变了土地确权的作用。在金融环境弱的农村地区,土地确权未能促进非农创业,而主要表现出对非农受雇的正向影响;在金融环境好的村,土地确权对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的作用正好相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虹  
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现有法律对上述问题的规定存在缺陷和空白。因此,需要完善法律、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云生  
城乡二元区隔不仅带来了身份性差异,也导致了利益分配与再分配的失衡。体现在土地法权模型领域,出现了土地的二元立法轨迹,乡村地权对内形成身份性、封闭性、生存型土地权利体系。对外不能对抗国家单向度征收,农民最终在土地利益分配场域被边缘化,其权利也被无情掩蔽与剥离。应从市场准入体系、市场化补偿体系,国家权力行使及政府角色转换机制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