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8)
- 2023(15047)
- 2022(12438)
- 2021(11556)
- 2020(9312)
- 2019(20904)
- 2018(20760)
- 2017(39308)
- 2016(21815)
- 2015(24322)
- 2014(24391)
- 2013(23876)
- 2012(22155)
- 2011(20013)
- 2010(20359)
- 2009(18569)
- 2008(18378)
- 2007(16971)
- 2006(15267)
- 2005(13655)
- 学科
- 济(80641)
- 经济(80530)
- 业(64109)
- 管理(57492)
- 农(51017)
- 企(42008)
- 企业(42008)
- 农业(33922)
- 方法(27633)
- 财(25790)
- 中国(24348)
- 业经(24005)
- 数学(23272)
- 数学方法(22879)
- 制(20742)
- 学(19058)
- 地方(17677)
- 策(16005)
- 银(15617)
- 银行(15576)
- 体(15088)
- 行(14954)
- 贸(14791)
- 贸易(14782)
- 易(14406)
- 理论(14389)
- 融(14046)
- 金融(14038)
- 发(13433)
- 收入(13343)
- 机构
- 学院(306253)
- 大学(299202)
- 济(121332)
- 经济(118465)
- 管理(110255)
- 研究(109219)
- 理学(93772)
- 理学院(92718)
- 管理学(90910)
- 管理学院(90366)
- 中国(84393)
- 农(73658)
- 科学(67696)
- 京(63660)
- 财(59476)
- 农业(56922)
- 所(56700)
- 业大(52247)
- 中心(51324)
- 研究所(51005)
- 江(50497)
- 财经(45017)
- 范(41189)
- 经(40891)
- 师范(40658)
- 州(39520)
- 北京(39499)
- 院(39096)
- 省(38184)
- 经济学(35866)
- 基金
- 项目(199908)
- 科学(155524)
- 研究(149147)
- 基金(141678)
- 家(125340)
- 国家(124111)
- 科学基金(104101)
- 社会(92174)
- 社会科(86684)
- 社会科学(86660)
- 省(80519)
- 基金项目(73285)
- 教育(68231)
- 划(67131)
- 自然(66184)
- 自然科(64589)
- 自然科学(64567)
- 自然科学基金(63446)
- 编号(62739)
- 资助(57708)
- 成果(52604)
- 重点(45624)
- 课题(44662)
- 发(44623)
- 部(43881)
- 创(41472)
- 性(40286)
- 农(39355)
- 创新(38658)
- 科研(38001)
- 期刊
- 济(146864)
- 经济(146864)
- 研究(91905)
- 农(76114)
- 中国(71114)
- 学报(53774)
- 农业(51187)
- 科学(47444)
- 财(46403)
- 大学(41034)
- 教育(40148)
- 管理(38926)
- 学学(38869)
- 融(34478)
- 金融(34478)
- 业经(29637)
- 技术(26273)
- 业(24636)
- 财经(21871)
- 经济研究(21507)
- 问题(19666)
- 经(18927)
- 版(18593)
- 农村(15980)
- 村(15980)
- 农业经济(15515)
- 业大(15356)
- 世界(15285)
- 科技(13918)
- 经济问题(13719)
共检索到478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万龙 马新宇 何禄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050年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本文锚定中国在2035年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这一目标和相应的收入差距水平,从总体富裕程度、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三个方面提出了收入视角下2035年农村居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2050年应进一步达到的目标。本文还讨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总体政策框架,即提高兜底政策标准、加快构建城乡融合视角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和促进包容性经济增长。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收入增长 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万龙 马新宇 何禄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050年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本文锚定中国在2035年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这一目标和相应的收入差距水平,从总体富裕程度、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三个方面提出了收入视角下2035年农村居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2050年应进一步达到的目标。本文还讨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总体政策框架,即提高兜底政策标准、加快构建城乡融合视角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和促进包容性经济增长。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收入增长 收入差距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鲍曙光 冯兴元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此对应,财政金融政策的主要着力点也应该是这两方面。其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从资金保障、事权和支出责任、资金绩效三个方面来推进;增加农民收入要从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流量方面)、促进农民财产形成与财富积累(存量方面)两个方面来着力。因此,论文从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促进农民财产形成和财富积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个层面梳理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财政金融政策现状,分析了财政金融政策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改进思路和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杨希雷
中国已经确定了到2035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主要目标,其中重要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依据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本文构建了评价共同富裕进展的指标体系,并以权威机构公布的经济发达和富裕程度资料为参照阈值,测度出中国2000—2019年间的共同富裕程度及与2035年目标的差距。研究发现,以2035年实现中等发达共同富裕程度为目标,则中国在考察期内的共同富裕指数从0.3925提升到0.6633,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且可能按期达到目标;分解分析表明,在已经取得的进展中共享程度占60%左右,而富裕程度占40%上下,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公平本质和追求公平政策的有效性的反映;从主要指标的变动对共同富裕指数提升的贡献看,富裕程度的上升对共同富裕指数的贡献达到66.36%,而共享程度对共同富裕指数提升的贡献率占33.64%。基于对二三级指标的细致分解,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比如通过提升科研经费投入率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缩小城乡差别等加快提升共享程度,这些都是实现共同富裕中期目标的重大举措。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飞 贾士俊 王欣亮
在共同富裕目标下,基于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厘清产业融合影响农民增收的理论机制,进而以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政策表征农村产业融合,构造准自然实验,并以中国1 240个县域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田园综合体试点地区的低收入群体显著增收且农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证明农村产业融合能带动低收入群体增收,进而促进共同富裕;(2)低收入群体的就业结构优化是农村产业融合产生共同富裕效应的主渠道;(3)农旅融合较农工融合对农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强,不同群体收入水平在政策冲击后的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4)农村产业融合的农民共同富裕效应存在产业融合基础异质性:前期产业融合基础较弱的县域,在推进产业融合促进共同富裕方面,表现出更强后发优势;强行政资源支持会增强农村产业融合的共同富裕提升效应。因此,应加大力度支持农旅融合型试点建设,优化低收入群体就业结构,依据区位与农民收入实际,选择性设立田园综合体试点,利用政策扶持推进产业融合。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进文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囿于干预路径依赖和发展经验不足,外源式精准行政理念被套用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实践中,结果遭遇内外联动而“内”不动的窘境,由此倒逼共同富裕实现机制的优化调整。内生发展理论内含全民性参与、组织化协同、整体化改变的特征,将其引入共同富裕议题具有契合性。基于烟台经验,呈现内生发展助力生计拓展、精神充盈和社会成长的经验过程,并以点带面地解析了当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内生发展的总体困境。步入新发展阶段,提出创新党建工作与党群联结机制、切换经营模式与强化集体统筹、认知模式转变与自主组织动员、先进榜样带动与公共文化治理四重路径,以期为共同富裕内生发展提供政治引领、经济动能、社会基础和心态调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永蓉
文章以农村家庭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农村三产融合、农民共同富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双重差分结果同样证实三产融合政策提出与规划实施有利于农村三产融合发挥共同富裕促进效应。影响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是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进一步从农村家庭异质性特征与不同收入层次群体来看,农村三产融合更有助于提升在“三大资本”处于劣势、低收入层次家庭的收入水平,间接缓解农民收入不平等现象,促使农民收入分配状况得以改善。利用一系列收入不平等指标进行检验,亦证实了三产融合的收入分配改善效应。据此,提出“三链同构”助推农村三产融合、“多措并举”优化三产融合环境、“双向嵌入”巩固三产融合致富成果等建议,以期为三产融合政策在农村地区扎实推进、进一步优化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永蓉
文章以农村家庭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农村三产融合、农民共同富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双重差分结果同样证实三产融合政策提出与规划实施有利于农村三产融合发挥共同富裕促进效应。影响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是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进一步从农村家庭异质性特征与不同收入层次群体来看,农村三产融合更有助于提升在“三大资本”处于劣势、低收入层次家庭的收入水平,间接缓解农民收入不平等现象,促使农民收入分配状况得以改善。利用一系列收入不平等指标进行检验,亦证实了三产融合的收入分配改善效应。据此,提出“三链同构”助推农村三产融合、“多措并举”优化三产融合环境、“双向嵌入”巩固三产融合致富成果等建议,以期为三产融合政策在农村地区扎实推进、进一步优化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淋议 钱文荣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中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突破口,然而,长期乡村制度供给的滞后成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发展掣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三农”问题现状,文章认为,要坚持底线思维和发展思维,建立健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制度供给体系,一方面从农业、农民和农村分别入手,健全以生产者为导向的农业支持保障制度,完善以提升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城乡资源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农村公共保障制度,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关键性制度安排;另一方面从农业、农民和农村整体出发,巩固和完善以共同富裕为旨归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协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构筑根本性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君国 胡依洁
推动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所在。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特色农村金融发展的重大职责和首要任务。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继国 曹薇
论文以2011-2019年27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收入差距的视角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明显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区域农民收入差距,从而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明显,对区域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则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推动农村创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缩小区域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最后,论文为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强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有效支持进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玉庭 董渤 李哲敏 李国祥
本文从农村住房的居住属性、财产属性和资源属性出发,建立面向农村住房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旨在探讨如何构建农村住房制度。研究发现:共同富裕已成为构建农村住房制度的“集体行动目标”,农村住房制度亦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要制度供给之一,应具备安居宜居、包容使用和跨域调配三大基本特征。宅基地制度在解决农村住房问题中重“地”轻“房”、重保障轻财产、重数量轻区位,导致农村住房出现居住属性保障不足、财产属性愈加受限、资源属性难以活化的困境。据此,本文展望了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农村住房制度框架:一是建立可持续的宅基地供给制度和激励内生发展的农房保障制度以增强居住属性,二是建立适度开放的农房流转制度和包容有序的农房使用制度以显化财产属性,三是建立凭证化的宅基地实现制度和跨村有偿的宅基地调配制度以激活资源属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鸣 魏佳朔
实现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短板和弱项在农民农村。当前,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仍有缩小空间,也还需将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稳定在合理区间内,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建设有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公益事业仍有发展空间。对此,中央及有关部门、部分地区已有一些政策安排,但在范围上和内容上还有优化空间。面向2035年加快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还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优先向农业农村投入支持的长效体制机制、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并实现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紫漪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推动共同富裕政策在银行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浙江共同富裕政策落实阶段性进展跟踪审计为例,对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实施路径进行分析和思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志雄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看,共同富裕及其内涵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文化再到多维度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渐进性地推动共同富裕战略的形成。新时期共同富裕的推进,以防止返贫致贫为前提,以缩小收入差距为基础,以提升民生福祉为进路。但也应看到,我国还面临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亟待构建、“先富”带“后富”的局限及农村集体经济弱化等现实困境。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构建和优化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夯实集体经济基础性地位、促进带动效果全面提升。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内涵演化 战略演进 农民 农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