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4)
2023(13851)
2022(11904)
2021(11196)
2020(9447)
2019(22033)
2018(22062)
2017(43841)
2016(23421)
2015(26718)
2014(26747)
2013(26497)
2012(24009)
2011(21728)
2010(21907)
2009(20048)
2008(19507)
2007(17261)
2006(15224)
2005(13123)
作者
(67157)
(56078)
(55453)
(52950)
(35468)
(26936)
(25159)
(22163)
(21251)
(19852)
(19121)
(18771)
(17529)
(17515)
(17136)
(17001)
(16662)
(16537)
(16033)
(15783)
(13952)
(13738)
(13725)
(12883)
(12552)
(12415)
(12338)
(12326)
(11299)
(11002)
学科
(101464)
经济(101341)
(72824)
管理(64762)
(51172)
企业(51172)
方法(49534)
(48390)
数学(44367)
数学方法(43682)
农业(32157)
业经(24606)
中国(24212)
(22651)
地方(19600)
(18836)
(17805)
(17049)
贸易(17042)
(16552)
理论(15739)
技术(15369)
(14037)
环境(13973)
财务(13963)
财务管理(13931)
(13894)
(13786)
(13589)
银行(13555)
机构
学院(337838)
大学(335810)
管理(139407)
(136853)
经济(134064)
理学(122582)
理学院(121401)
管理学(119135)
管理学院(118559)
研究(106393)
中国(80275)
(69767)
(67955)
科学(65871)
(59629)
业大(55516)
(52345)
农业(52094)
中心(49781)
财经(48814)
(48029)
研究所(47749)
(44644)
北京(43547)
(42873)
师范(42528)
经济学(40208)
(38948)
经济管理(38309)
(37677)
基金
项目(234662)
科学(185294)
研究(172989)
基金(171087)
(147776)
国家(146499)
科学基金(127248)
社会(109418)
社会科(103425)
社会科学(103396)
(92062)
基金项目(90813)
自然(82806)
自然科(80909)
自然科学(80895)
自然科学基金(79450)
教育(79316)
(76185)
编号(71951)
资助(71681)
成果(57164)
(52389)
重点(51521)
(49498)
(48361)
课题(48116)
教育部(45062)
创新(44959)
科研(44640)
国家社会(44530)
期刊
(147226)
经济(147226)
研究(94976)
(68590)
中国(60261)
学报(51919)
科学(48636)
农业(46716)
管理(46563)
(42456)
大学(40717)
学学(38665)
教育(35256)
(29988)
金融(29988)
技术(29928)
业经(29577)
财经(22991)
经济研究(21885)
(21884)
问题(20433)
(19375)
技术经济(17113)
(16941)
统计(16556)
理论(16260)
科技(16142)
图书(16073)
(15143)
现代(15088)
共检索到477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郝金磊  
本文基于微观调查所得数据,在对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分类的基础上,建立Slogit模型系统分析了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在意愿上倾向于选择多支柱的养老保障模式,年龄、健康状况、家庭子女人数、子女是否参与新农保、家庭人均年收入、社区养老政策宣传、养老需要保障基本生活、养老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等变量对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海盛  江巍  
本文以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t模型对江苏省中青年农民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受教育程度、月收入状况、居住地离城市的距离、对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对其养老模式选择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且存在着地区差异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金磊  贾金荣  
以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在意愿上倾向于选择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潜变量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保障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及抵御养老风险等诉求对失地农民的行为态度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个人意见、子女意见及亲友意见对失地农民的主观规范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自身条件、国家政策对失地农民的感知行为控制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贾亚娟  
根据2016年陕西省农村地区微观调查数据,运用Nested Logit模型分析事实养老、养老成本对农村老人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进而检验个体特征、经济支持、日常照料及情感慰藉对老人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事实养老对农村老人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存在显著正影响,老人倾向于选择事实分布比例高的家庭养老;养老成本对其存在显著负影响,老人愿意选择成本较低的养老模式;年龄和性别对老人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存在显著正影响,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子女经济支持、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主观满意度以及情感倾诉对象对其影响显著为负;健康自评、孤独寂寞感对其影响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通过制度、政策及文化等方面引导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模式新格局,既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又能提升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峰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流通费用,实现农户、超市和消费者三方的共赢。本文探讨农超对接模式下农户的参与意愿,利用湖北省农超对接现状调查的相关数据,对农超对接模式下影响农户交易成本的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进一步研究这些因素对农超对接模式下农户参与决策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农超对接模式下农户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投资成本、谈判成本、信息成本和执行成本。其中,投资成本中的种植面积、谈判成本中的农户是否对质量提出异议以及对价格的公平感知、信息成本中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以及执行成本中是否签订正式合同和超市违约倾向均会对农户参与农超对接模式的意愿产生较大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舒  吴声怡  林翊  
文章基于福建省农民的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农民的权威取向、信任对农民合作意愿的影响,并构建了权威取向—农民信任—农民合作意愿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信任分为人品信任、能力信任与关系信任三种类型;权威取向通过能力信任与关系信任两个中介,对农民合作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关系信任的中介效应低于能力信任。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文章提出通过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及职业素养以提升信任度,从而推动农民合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扈映  杨康  舒泰  
本文利用我国4个省份578个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村居民养老居住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居住方式、子女经济支持、未来照料忧虑及经济供养来源等变量对农村居民养老居住意愿选择具有显著影响,自我保障能力的提高是农村居民选择分居式养老意愿的重要原因,而对未来生活照料需求的担忧则是其主要的抑制因素。因此,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老年人的保障力度,发挥农村社区的养老功能,大力发展农村的服务业是解决我国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啸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一种新的农村经济组织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了农业经营成本,提高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然而,融资困难却限制了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以组织中"人"的因素为研究对象,对山西三个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了影响组织成员投资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数、中介商的介入、通过合作组织销售农产品之比、银行融资、农户联合担保筹资、对合作组织的评价、对提高农户收入的帮助评价以及对组织管理效率的认可度、对农产品销售、对员工的培训、对合作组织的信任是影响农民对于合作组织投资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中,受教育程度、中介商的介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海涛  陶然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文章以湖北省宜昌、随州及十堰三地调研数据为基础,以农民被征地意愿为因变量,通过分类决策树模型对影响农民被征地意愿的因素进行探讨,得出征地政策总体满意度为影响农民被征地意愿的最主要因素的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佟相阳  陈旭峰  
我国教育的城市化特征非常明显,针对农民的教育培训的城市化特征也非常明显。农民所接受的教育培训无论从培训内容还是从培训形式来说都是按照城市化模式设置的,其目标导向也是为城市服务的,但是他们自身并没有实现市民化,这就使得农民与教育培训之间的不相适应性问题非常突出。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市民化水平对农民教育培训意愿的影响,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最能解释农民教育培训意愿差异的是社会资本层面的市民化水平变量,其次是文化资本层面的市民化水平变量,解释能力最弱的是经济资本层面的市民化水平变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梦雅  钟建华  
我国养老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选择适当的养老方式是解决我国农民养老难题的关键所在。实行"政府、家庭、个人、社会"新型农民养老模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推进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以推行新型农民养老模式,开创农民养老新局面。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费喜敏  王成军  
首先运用推拉理论从理论上分析哪些因素影响农民工定居地选择意愿,然后利用河南省汝州市187个外出打工农民样本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民工收入越高和年龄越小越倾向于在打工城市定居;外地人子女入学受歧视和老家经营的耕地面积大,倾向于回农村老家定居;打工城市为省会城市、直辖市和中心镇与对照组地级市或县城比较,在打工城市定居的意愿会下降;打工城市位于东部或是西部地区较对照组中部地区比较,在打工城市定居的意愿也会下降。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长远  张会萍  
基于健康老龄化理论,阐述了民族地区发展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理论逻辑。利用5个民族省份的调查数据,引入安德森行为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并对其进行修正,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考察了先决、促能和需求三类因素对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促能因素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选择影响最大,先决因素和需求因素也对因变量产生了显著影响。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推进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恒周  石淑芹  吴冠岑  
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基于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但由于土地生产、社会保障功能的双重作用,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农民阶层分化必然会对农民养老保障方式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农民阶层分化与农民养老保障方式选择之间的内在关系。模型估算结果表明:在影响农民养老保障方式选择的众多因素中,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农民阶层分化分别在5%和1%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农民所从事职业越偏离纯农业,该阶层农民越倾向于选择社会化养老方式,而且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民愿意选择社会养老保障的概率就增加29.6%。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崔香芬  赵淑华  
本文以江苏省6市中青年被征地农民为例,分析中青年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参与意愿。研究发现,中青年、老年被征地农民群体之间以及中青年被征地农民群体内部对养老保障政策倾向性存在差异。就中青年被征地农民群体而言,年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调研地性质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倾向性呈负相关,受教育程度、非农就业程度、征地补偿款评价以及获得保障性安置与否等因素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倾向性呈正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强化政府责任,同时提高征地补偿款,降低养老保障价格;依据中青年群体内部分层结构,灵活纳入多样化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障;从不同安置模式下中青年群体社会特征出发,实行针对性的分类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