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35)
- 2023(18418)
- 2022(15508)
- 2021(14437)
- 2020(11984)
- 2019(27040)
- 2018(26909)
- 2017(51094)
- 2016(27522)
- 2015(30636)
- 2014(30440)
- 2013(30076)
- 2012(27657)
- 2011(25129)
- 2010(25469)
- 2009(23638)
- 2008(22989)
- 2007(20476)
- 2006(18451)
- 2005(16876)
- 学科
- 济(130328)
- 经济(130176)
- 业(78628)
- 管理(77269)
- 企(56190)
- 企业(56190)
- 农(50062)
- 方法(45328)
- 数学(39743)
- 数学方法(39249)
- 中国(35951)
- 农业(33413)
- 地方(32133)
- 业经(30579)
- 财(29015)
- 制(27593)
- 学(22879)
- 银(20439)
- 银行(20419)
- 融(20149)
- 金融(20143)
- 体(19775)
- 行(19728)
- 贸(19627)
- 贸易(19614)
- 环境(18947)
- 易(18941)
- 发(18674)
- 技术(17520)
- 地方经济(17489)
- 机构
- 学院(387254)
- 大学(382976)
- 济(170211)
- 经济(166844)
- 管理(147339)
- 研究(136074)
- 理学(125615)
- 理学院(124216)
- 管理学(122179)
- 管理学院(121430)
- 中国(105587)
- 京(80779)
- 科学(78940)
- 财(78788)
- 农(71264)
- 所(67640)
- 中心(63430)
- 财经(60614)
- 研究所(60454)
- 江(60450)
- 业大(56376)
- 经(54914)
- 农业(54209)
- 经济学(52023)
- 范(51723)
- 师范(51257)
- 北京(50945)
- 院(48868)
- 州(47280)
- 经济学院(46354)
- 基金
- 项目(253604)
- 科学(201346)
- 研究(191399)
- 基金(183347)
- 家(158360)
- 国家(156951)
- 科学基金(135426)
- 社会(124239)
- 社会科(117606)
- 社会科学(117579)
- 省(100284)
- 基金项目(96455)
- 教育(87517)
- 自然(83474)
- 划(83116)
- 自然科(81482)
- 自然科学(81463)
- 自然科学基金(79973)
- 编号(78526)
- 资助(73485)
- 成果(64017)
- 发(59389)
- 重点(57405)
- 部(56612)
- 课题(54656)
- 创(53019)
- 国家社会(51941)
- 制(50985)
- 创新(49659)
- 教育部(48916)
- 期刊
- 济(202944)
- 经济(202944)
- 研究(120828)
- 中国(87063)
- 农(71100)
- 财(60879)
- 管理(55610)
- 学报(54608)
- 科学(52988)
- 农业(47789)
- 教育(44463)
- 大学(43790)
- 融(42084)
- 金融(42084)
- 学学(41259)
- 技术(36944)
- 业经(35484)
- 经济研究(31182)
- 财经(30687)
- 问题(26729)
- 经(26536)
- 业(23729)
- 世界(20185)
- 技术经济(20056)
- 统计(18463)
- 版(18422)
- 贸(18269)
- 经济问题(17820)
- 资源(17505)
- 理论(17441)
共检索到607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薇
实现农民公平分享社会改革成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城乡差距日益明显的当下更为重要。法律是保证农民公平分享社会改革成果的重要保证。本文即以经济法的角度出发,分别从权利配置、市场分配、政府分配、第三次分配方面探讨经济法介入下如何构建农民公平分享社会改革成果的制度。并从宏观机制、微观机制、具体措施方面寻求实现路径。
关键词:
经济法 农民 制度构建 实现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综合处课题组 张广宇 李德洗
我国在传统计划经济基础上,通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和市场化取向改革形成的现行土地制度,具有土地所有权二元结构、"农转非"双轨制和使用权管制四元性等三个方面的特征。近年来出现的土地经营细碎化、"非农化"过度、非农用地低效率、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以及城乡发展失衡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说明尽管现行土地制度对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加速推进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等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国家和农民集体两个土地权利主体的不平等、农村土地所有权虚置和管理权异化、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完整和不稳定,以及征地制度不公平和不完善。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让农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应实行全国统一的土地国有制度,建立补偿型的...
关键词:
土地 制度 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波 宋尚恒
随着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的逐步深入,扩围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的改革时间表日益清晰。"营改增"改革是继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又一重大财税体制改革举措,其所涉各方利益的调整、配套制度设计的安排、征管技术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红朝
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结构中,政府占有份额偏高,集体和农民占比偏低。生存权、发展权和土地发展权是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理论基础。土地增值收益应"公私兼顾",公平补偿是以"小康市民"生产生活为标准,剩余部分"归公"。从重构以公平补偿规则为核心的土地征收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土地发展权制度、尽快修改和制定与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探讨了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保障性制度措施。
关键词:
农民 公平分享 土地增值收益 制度保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孔陆泉 张正云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规定了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群众公平分享,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着人民群众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基本权利。但实践中在按劳分配领域,忽视了生产条件分配的先天不等对其公平原则的侵蚀;在按要素分配领域,忽视了政府对要素占有起点公平的强力调节和对劳动者利益的特别保护;在社会总产品分配领域,忽视了如何直接、间接地为全社会成员谋利益;在商品交换领域,忽视了自觉遵循价值规律和大力维护市场秩序,从而产生了较严重的利益分配不公,加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和主体地位,完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分配机制;坚持社会总产品分配和商品交换领域的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明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需要将土地从收益较低的农地向收益较高的市地转移。农村土地被征收、改变用途,成为非农用土地,因此而出现大量的失地农民,转用农村土地而出现的土地增值收益如何分配成为冲突与矛盾的核心。应该在改革制度,以确保农民获得公平分享土地增值的权利。本文阐述农民公平分享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的现状,分析现阶段影响公平分享的原因,并进一步研究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农村土地收益的制度性策略。
关键词:
土地增值 收益分配 制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谷继建 刘定云 吴安新 赵锋
运用福利经济学原理解说农民如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并提出解决路径,如农民市民化、农民集约化、农民科技化、农民权利常规化等,力求寻找解决农民问题的新路径,期望为农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解决路径 城乡一体化 福利经济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华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目标,人们的关注焦点也逐渐转移到高等教育公平层面。与此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实现教育公平。基于此,各级政府理应坚持人文主义,在高等教育之起点、过程、结果公平方面按照需求层次理论进行积极的差别待遇,力图构建一个有效的高等教育公平分享机制,实现教育公平价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博
在制度供给侧改革的基础上,尤其是从企业微观层面推进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权一揽子权利束进行有效地分割与重组,以实现在不损害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福利的前提下增加某些成员的福利,即通过产权结构的有效改革,实现企业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双重帕累托改进。具体到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所有权分享和管理权分享推动公有制经济的分享式性增长;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利润分享和所有权分享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分享式增长。从而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改革目标。
关键词:
产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分享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季禾禾,周生路,冯昌中
经营性征地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强大的行政权力取代了土地发展权的权效。从这一角度出发,文章首先介绍了发展权的含义和特征并总结了我国农地发展权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农地市地化过程中的土地发展权进行了定位,提出将发展权分享引入征地补偿机制即农民参与发展权权益的分享,紧接着探讨了发展权分享实现问题,并对农民发展权分享进行了量化。旨在通过对发展权的适当安排缓解现行征地体制中的一些矛盾,从而在深层次上促进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健全和土地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
农地 发展权 征地补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雪娇 金靖壹
文章在分析经济现实的基础上,提出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目前,农业特有的生产方式和制度的城市化偏向造成农民和市民经济收入落差,农村发展中的自我污染和城市向农村的污染转移恶化了农民生存环境,公共政策的城市偏向和农村传统文化流失降低了农民生活质量。文章最后为促进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治理农村环境、重建农村生态,改善农民生活、提高生存质量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共享发展 农民 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雪娇 金靖壹
文章在分析经济现实的基础上,提出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目前,农业特有的生产方式和制度的城市化偏向造成农民和市民经济收入落差,农村发展中的自我污染和城市向农村的污染转移恶化了农民生存环境,公共政策的城市偏向和农村传统文化流失降低了农民生活质量。文章最后为促进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治理农村环境、重建农村生态,改善农民生活、提高生存质量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共享发展 农民 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卫学莉 张帆
当前我国经济法在协调交换领域外部性时主要面临负外部性的量化困难、外部性理论不足以及经济法制度存在缺陷等问题。文章在对经济法协调交换领域外部性面临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表明,主要由于交换领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直接导致了经济法在协调交换领域外部性问题时面临困难,认为应当从建立衡量外部性的标准、充实外部性理论以及完善经济法制度等三个方面加强经济法在协调交换领域外部性问题中的作用。
关键词:
外部性 交换领域 交易公平 经济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石嘉莹 黄琳琳
竞争中立原则作为国际贸易新原则,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确立竞争中立原则不仅契合经济法基本价值,同时也是中国积极应对国际形势,倒逼国内改革的重要抉择。因此,主动研究竞争中立原则在中国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竞争中立具体制度的确定应当基于中国国情,不能任由西方国家主导。笔者认为,通过上海自贸区进行先行先试是值得肯定的有益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中国践行竞争中立制度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
竞争中立 经济法价值 上海自贸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