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4)
- 2023(13481)
- 2022(11120)
- 2021(10397)
- 2020(8807)
- 2019(20081)
- 2018(20346)
- 2017(38530)
- 2016(21827)
- 2015(25106)
- 2014(25967)
- 2013(25444)
- 2012(23912)
- 2011(21377)
- 2010(22190)
- 2009(20791)
- 2008(21324)
- 2007(20167)
- 2006(17996)
- 2005(16436)
- 学科
- 济(88293)
- 经济(88185)
- 业(62745)
- 管理(57155)
- 农(48838)
- 企(41174)
- 企业(41174)
- 方法(33592)
- 农业(32239)
- 数学(28634)
- 数学方法(28182)
- 中国(26511)
- 业经(23913)
- 财(23106)
- 制(21522)
- 学(20113)
- 地方(19115)
- 贸(16341)
- 贸易(16332)
- 银(16151)
- 银行(16107)
- 易(15856)
- 理论(15473)
- 体(15437)
- 行(15323)
- 融(14307)
- 发(14304)
- 金融(14298)
- 务(13169)
- 策(13130)
- 机构
- 学院(319529)
- 大学(315283)
- 济(124860)
- 经济(121697)
- 管理(113637)
- 研究(111250)
- 理学(95326)
- 理学院(94229)
- 管理学(92207)
- 管理学院(91651)
- 中国(88096)
- 农(75008)
- 科学(70328)
- 京(68861)
- 财(60276)
- 所(59513)
- 农业(58093)
- 江(54069)
- 业大(53982)
- 中心(53249)
- 研究所(53207)
- 财经(45724)
- 范(44271)
- 师范(43768)
- 北京(43694)
- 州(42569)
- 经(40997)
- 省(39472)
- 院(38636)
- 技术(37171)
- 基金
- 项目(197444)
- 科学(151327)
- 研究(147314)
- 基金(137065)
- 家(119725)
- 国家(118565)
- 科学基金(98739)
- 社会(88711)
- 社会科(83243)
- 社会科学(83217)
- 省(80347)
- 基金项目(71855)
- 教育(68146)
- 划(66151)
- 编号(64438)
- 自然(62114)
- 自然科(60555)
- 自然科学(60537)
- 自然科学基金(59398)
- 资助(56425)
- 成果(54322)
- 课题(45005)
- 重点(44731)
- 发(43896)
- 部(42831)
- 创(39788)
- 农(38998)
- 性(38104)
- 科研(37306)
- 创新(37213)
- 期刊
- 济(153850)
- 经济(153850)
- 研究(96244)
- 农(75893)
- 中国(74959)
- 学报(55822)
- 农业(50707)
- 财(49158)
- 科学(47952)
- 教育(42846)
- 大学(42031)
- 学学(39309)
- 管理(38914)
- 融(34856)
- 金融(34856)
- 业经(30045)
- 技术(29785)
- 业(25427)
- 财经(22778)
- 经济研究(21791)
- 问题(21746)
- 经(19655)
- 版(19424)
- 图书(17755)
- 农村(16129)
- 村(16129)
- 世界(15893)
- 技术经济(15802)
- 贸(15111)
- 农业经济(15066)
共检索到507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玉侠 柳俊丰
伴随城市化的提速,农民群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自身异质性不断增强,一些农民已经具备了市民化的可能,形成了准市民群体。包括:"城中村"村民;城郊失地农民;农民工群体中的技能型农民工、成为私营业主或者市场经营成功的农民工以及新生代农民工。推进城市化,实现现代化,农民市民化问题都必然要面对,因此,对于"城中村"村民的市民化,应实现其既得利益的合理划分;对于失地农民群体的市民化,应在制度方面寻找突破;对于农民工的市民化,应细化农民工群体,分批次实现其市民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明月
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表明,现代化过程是非农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市民化依次递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经济比重逐渐下降,农民转化为市民是现代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市民化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制度与非制度层面问题。本文就农民市民化的基本问题、农民市民化的现状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进而提出解决市民化问题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农业现代化 制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英娟 金喜在 吕康银
农民市民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有效路径,是实现三化的核心环节。影响农民市民化的因素很多,这也决定了农民市民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制约这一过程的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农民自身素质、土地情结和思想认识、政府的规划和指导等。就业是影响农民市民化的基本经济因素,基本公共服务是影响农民市民化的社会环境因素,思想意识和土地情结是影响农民市民化的观念因素,农民自身素质是影响农民市民化的主观因素,而政府的规划和指导则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主导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咸怡帆 杨虹
从物回归到人是新型城镇化的价值所在。文章立足中国农民工市民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解析新型城镇化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时代意蕴,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价值意义以及当前的现状和困境。文章认为,应从认识、主体、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层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体而言就是政府的管理理念要由物本观念向人本观念转变;尊重农民工的主体地位,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增强农民工主体意识;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良好的、宽容的社会环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工创造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条件。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 市民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柯元 柯华
城市社区是农民工市民化的过渡转换场域,农民工要融入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离不开城市社区这个社会化组织载体。从目前来看,农民工社区融入状况不尽人意,其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即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当前,我国具备了构建农民工社区融入机制的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扎扎实实地搞好社区建设,通过转变社区管理理念、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健全社区服务和保障功能,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培育社区农民工组织,重视社区社会工作,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融入文化等路径完善社区融入机制,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浩 葛亚赛
基于征地项目、征地程序和征地补偿三个层面研究了征地满意度因素对失地农民非农就业及市民化程度演变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SEM模型对长三角地区858户失地农民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失地农民征地满意度的提高,对促进其市民化程度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其中非农就业发挥了显著中介效应;进一步比较发现,规范有效的征地程序与就业贡献度高的征地项目,有利于提升失地农民总体征地满意程度和非农就业水平,进而对其长期市民化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相比而言,现阶段单纯货币化征地补偿政策的就业促进效应不明显,其对失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管明
进入21世纪以来,乡城迁移和农民市民化逐渐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农民既是乡城迁移和市民化的主体,又是城市化的主体和核心,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和能动作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要求迁入城市的农民转化为市民。为此,"乡城迁移式农民市民化"概念体系需要深入界定。在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乡城迁移的农民必须完成职业转化、身份转变、思想转换和地域转移四个方面的转化。乡城迁移式农民市民化具有农村农民市民化不可比拟的优点,能够很好地解决我国二元经济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乡村人变为城市人,融入城市生活,建设城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代信 黄力明 覃合
本文首先对研究涉及的一些相关概念的内涵作出界定,在对我国农民市民化历史回溯、现状考察及未来前瞻的前提上,对制约我国农民市民化的障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强调加快推进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加快推进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基本原则,理清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基本思路,最后,提出加快推进我国农民市民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隋欣 刘彤
一、加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各类农民市民化提供制度保证。在立法和制度设计上平等对待农民,不在制度上歧视农民、给农民以普遍的"国民待遇",是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不同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造成的。因此,为适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要通过科学的立法程序,在制定法律过程中实现对农民权利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黎
在市民社会语境下审视农民市民化问题,旨在突破"农民市民化"思维局限,着力于农民整体实现自己的市民社会。通过研究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及探究市民化语境渊源,发现我国的"农民市民化"仅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平等待遇问题,而更广泛的农民群体境遇的普遍提高仰仗于在市民社会中得以享有自主权利,分享全部的文明红利。研究认为,中国存在市民社会,农民与城里人同为市民,二者应当共同享受无差别的公共服务,当前农民市民化程度却相对较低。农民应当共建生活空间,自主争取权利,整合国家、各类社会群体、农民自身等各界力量共同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丹 李玉凤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当前重大社会问题,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需求与驱动力对于促进其主动市民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就是其在城镇就业、定居进而构建并不断提高生活满意程度的过程,因而生活满意度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质驱动力。利用四川省成都市的实地调查数据与实证分析,基于296份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技术,探讨了经济收入、社会福利、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等对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追求平等、发展与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其生活满意程度取决于经济收入、社会福利、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等方面与城市人的横向比较结果。最后...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生活满意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广桂 孟令杰
本文从农民市民化的界定出发,初步考察了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行为模式后,发现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关键问题在于农民工转化为城市市民的动力不足。在对市民化过程博弈双方(农民与城市政府)的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行为博弈方法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市民化政策的博弈结果就是民工化。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改变当前博弈条件(政策)、加快农民市民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竹林
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来看,农民工市民化的目标包括总体进程的速度目标,外部制度因素变革和创新目标,以及微观层次的农民工素质提高、居住条件,经济生活、社会关系、政治参与、心理认同等市民化目标。科学的目标设计是准确测度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科学制定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依据,只有采取科学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增强城市化的动力基础,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以优化制度环境,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以赋予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整合多重行为以形成市民化的支持力量,才能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目标,加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珍 秦兴方
农民市民化是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过程。基于农民群体分化的事实,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民将通过两条路径转化为市民,即异地转型模式和就地转型模式。同时,考虑到当前历史阶段的农民群体人数众多、结构复杂,农民市民化必须通过农民工身份市民化、传统农民职工化和行为心理市民化三个阶段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角色的有序转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苟兴朝
农民市民化是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成本约束又是当前市民化的最大障碍。尽管农民工市民化是当前市民化的主要方式,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决定了农民市民化路径应该也能够多样化。不同群体农民的市民化成本构成不尽相同,分担主体各异,资金来源有别。在进行农民市民化成本分担制度顶层设计时,需遵循"中央主导,地方主体"、"注重公平,务实求效"、"承认差异,分类改革"、"整体谋划,渐次推进"的原则,做到责任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样化、筹资途径常态化,以实现农民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的农民市民化目标。
关键词:
农民群体 分化 市民化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