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3)
2023(12354)
2022(10601)
2021(9878)
2020(8423)
2019(18841)
2018(18650)
2017(36303)
2016(19646)
2015(22126)
2014(21381)
2013(21151)
2012(19577)
2011(17896)
2010(18145)
2009(16863)
2008(16676)
2007(15252)
2006(13670)
2005(12013)
作者
(53125)
(45219)
(44532)
(42275)
(28510)
(21623)
(19989)
(17386)
(17104)
(15989)
(15355)
(15151)
(14337)
(14216)
(14015)
(13576)
(13161)
(13161)
(12997)
(12879)
(11336)
(11071)
(10870)
(10481)
(10164)
(10114)
(10062)
(10001)
(8989)
(8925)
学科
(84345)
经济(84226)
(71860)
管理(62264)
(51054)
企业(51054)
(47320)
方法(34264)
农业(31412)
数学(29974)
数学方法(29767)
业经(23924)
(22491)
(21858)
中国(21673)
技术(19696)
地方(17999)
(15643)
(14330)
银行(14306)
(14268)
贸易(14256)
(13816)
(13675)
(13512)
金融(13509)
(13506)
(12998)
财务(12977)
财务管理(12944)
机构
学院(277109)
大学(271156)
(120610)
经济(118315)
管理(111478)
理学(96396)
理学院(95486)
管理学(94287)
管理学院(93740)
研究(88545)
中国(70286)
(58155)
(56531)
(54356)
科学(49575)
(44528)
农业(44059)
财经(43908)
业大(42976)
(42854)
中心(42540)
(39939)
研究所(38048)
经济学(36072)
(34306)
(34251)
师范(33965)
北京(33153)
经济学院(32567)
财经大学(32171)
基金
项目(182862)
科学(146947)
研究(140563)
基金(132928)
(113326)
国家(112241)
科学基金(98564)
社会(92129)
社会科(87162)
社会科学(87140)
(76120)
基金项目(71068)
教育(65487)
自然(60635)
(60311)
自然科(59247)
自然科学(59232)
自然科学基金(58237)
编号(57182)
资助(52324)
成果(45977)
(43507)
(41958)
(40883)
重点(40779)
(40180)
课题(40152)
创新(39844)
国家社会(37965)
教育部(36694)
期刊
(140969)
经济(140969)
研究(82737)
中国(63512)
(61246)
(43513)
管理(41753)
农业(40873)
学报(37695)
科学(37533)
教育(32470)
(32166)
金融(32166)
大学(30990)
学学(29337)
业经(28592)
技术(26031)
财经(22400)
(20247)
经济研究(19452)
问题(19422)
(19141)
农村(15498)
(15498)
技术经济(14890)
世界(14525)
农业经济(14481)
科技(14436)
(13917)
经济问题(13396)
共检索到425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佳  姜长云  
通过分析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动因和影响、组织制度创新的动力及其与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互动,揭示了合作社联合社组织制度创新与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互动逻辑。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和农业组织制度创新,既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和有机结合的产物,也是在现有制度环境约束下不断"试错"和优选的结果。土地托管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联合社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解决发展现代农业中"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支持合作社的组织制度创新,应把营造有利于合作社企业家成长发育的环境放在重要位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国鲁来  
以欧洲为代表的市场合作社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新一代合作社是世界各国合作社的两种主要模式。与新一代合作社相比,市场合作社的经济效率相对较低,如管理人员缺乏激励、对管理者的监督成本过高、决策效率过低以及资本筹措能力不足等等。市场合作社的制度"缺陷"是以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为依据,与股份公司等营利企业比较而言。虽然这些"缺陷"的存在削弱了组织的营利能力——更高的经济效率,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合作社能够成为合作社——创造了社会公平。在目前我国的合作社实践中,一些社员(尤其是大户社员)的行为,已经显示出他们在客观上存在对于新一代合作社的制度需求,所以,如果我们能在不断完善现有合作社制度的同时,不失时机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登旺  王颖  
土地托管是一种新兴的土地经营方式,在农村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土地托管方式进行经营,能够实现农民利益、合作社经营以及政府的共赢局面。本文以山东省嘉祥县鸿运富民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为例,考察了其成立和发展的过程;介绍了其运作的模式和取得的成效;并从农户增收、合作社经营以及政府扶持农业等角度深入分析了此类合作社兴起与发展的动因;最后总结了其发展的经验和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社梅  
本文分析了制度创新和人文关怀对合作社治理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合作社治理一方面要在质量控制、产业链经营、利益分配、风险防控等核心制度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另一方面,要遵从合作社的本质特征,积极打造人文关怀与公益精神相结合的合作社文化软实力。政策启示在于:(1)面对我国大多数合作社发展初期实力弱小的现实,政策支持应采取效率优先、逐步向公平转变的宽容性战略;(2)规范合作社的发展应充分重视人文关怀氛围的营造,政策支持重心应逐步聚焦到人的培育与合作社文化建设上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社梅  
本文分析了制度创新和人文关怀对合作社治理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合作社治理一方面要在质量控制、产业链经营、利益分配、风险防控等核心制度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另一方面,要遵从合作社的本质特征,积极打造人文关怀与公益精神相结合的合作社文化软实力。政策启示在于:(1)面对我国大多数合作社发展初期实力弱小的现实,政策支持应采取效率优先、逐步向公平转变的宽容性战略;(2)规范合作社的发展应充分重视人文关怀氛围的营造,政策支持重心应逐步聚焦到人的培育与合作社文化建设上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召将  
基于消费者对绿色、安全农产品消费的需求和自身组织效益的考虑,合作社越来越重视自身声誉。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声誉究竟产生哪些特殊效应?合作社声誉效应的又有哪些影响因素?这些问题都需要理论上给予解释。本文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声誉效应的表现以及影响声誉效应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提出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声誉效应的制度创新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丁忠兵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与农民联系较为紧密的两类经济组织,是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生性力量。但在实践中,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承担市场经营风险能力弱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规模偏小、脱贫带动力不强等因素影响,两类主体的扶贫作用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重庆市城口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近年来的脱贫攻坚中,一方面普遍性地成立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承接相关政府部门扶贫资源、开展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的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平等协商将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接的扶贫资源以入股方式投入当地运行规范、实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获取相对稳定的分红收益,并优先用于增加贫困户收入。该模式既为村"两委"参与市场活动和承接政府扶贫资源提供了有效载体,又较好地保证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的经营自主权,有利于构建激励兼容、多方共赢的长效扶贫机制,是有镜鉴价值的扶贫模式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秦中春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创新是实践发展的需要。本文基于对苏州市古尚锦碧螺春茶叶合作社改制的调查,发现了在政府规范发展政策的引导下,合作社的基本制度可以从二次分配顺利转变为土地入股(干股),使合作社的组织结构从松散型转向紧密型,为政府扶持合作社从而带动农民受益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为提高组织效率和解决合作社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提供了途径,也为创新农民承包地集约使用方式提供了条件。本文认为,这一转变是对现行合作社基本制度和农民土地承包使用制度的重大创新,是一项有益的探索,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宋相涛  
由"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邛崃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新动向"国际研讨会于2008年9月12~13日在四川省邛崃市召开。来自加拿大农民合作组织联盟、加拿大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洁  陈新华  
利用对江西省6个县10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分析了制度结构和交易环境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合作社的产权结构与其绩效水平密切相关。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成员退社时的处理办法、成员加入时有无限制等因素均对合作社的绩效有显著影响。二是合作社的基本特征与交易环境对其绩效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产业类型、成立时间和政府干预力度会影响社员满意度,社员人数和政府支持力度则影响其盈利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洁  祁春节  陈新华  
笔者基于江西省7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从产权结构和技术交易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制度性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与制度结构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股权集中度、成员加入时的限制、主产品品质辨别难易程度、组织规模和成立时间等因素均对合作社的绩效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包括建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合作社制度结构,促进股权结构优化、实施真正的民主化管理以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合作社发展原则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同山  孔祥智  
精英依赖或精英控制是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重要特征。虽然学术界对精英如何影响合作社发展存在分歧,但乡村精英有自己的行动逻辑。他们不仅看重经济收益,还会考虑声誉、社会地位等社会收益,其行为具有二元效用特征。精英会根据合作社的成长情况对两种收益进行权衡。黑龙江省克山县仁发农机合作社的成长历程印证了上述理论。在精英带领下,通过利益让渡和风险的不均衡承担等制度创新,仁发合作社实现了从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的转变。但是,随着合作社经营收益的持续增加,精英也会不断调整分利秩序,以提高其在总收益中分成比例。不过,普通成员能够接受精英的适度侵占行为,而不会"用脚投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勇  
农业产业扩张要求农业经济组织的演进。合作社政策日益完善是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外部环境。在多种政策创新的背景下,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势日益显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部性的表现之一就是基于农民教育机制创新的前提下促进农村社区组织的成长。在农业产业转型时期,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强化内部建设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亚范  余海鹏  
利用江苏省的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分析模型,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安排、治理结构、利益分配制度对成员合作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制度安排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和制约成员合作行为与组织绩效;社员所有的产权制度和民主控制的治理结构不仅对成员合作行为与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合作社利益分配制度的健全程度;成员在惠顾、投资和参与管理方面的行为以及合作社领导人的"企业家"行为是影响合作社组织绩效的直接因素和重要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晓波  
为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高管团队集体创新对合作社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合作社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以292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显示,高管团队集体创新与合作社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合作社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是相互正向影响关系,高管团队集体创新对合作社社会绩效的影响是直接的,并非通过经济绩效起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