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6)
- 2023(12063)
- 2022(10401)
- 2021(9637)
- 2020(8260)
- 2019(19206)
- 2018(19058)
- 2017(37043)
- 2016(20458)
- 2015(23349)
- 2014(23600)
- 2013(23466)
- 2012(22022)
- 2011(19957)
- 2010(20397)
- 2009(19206)
- 2008(19373)
- 2007(17788)
- 2006(15770)
- 2005(14290)
- 学科
- 济(90934)
- 经济(90812)
- 业(64358)
- 管理(57220)
- 农(47775)
- 企(43447)
- 企业(43447)
- 方法(37252)
- 数学(32397)
- 数学方法(32125)
- 农业(31428)
- 财(24455)
- 业经(23128)
- 中国(22758)
- 制(22056)
- 地方(17876)
- 学(17406)
- 贸(15991)
- 贸易(15984)
- 体(15567)
- 易(15526)
- 银(14721)
- 银行(14689)
- 理论(14261)
- 行(14055)
- 融(14052)
- 金融(14047)
- 务(13941)
- 财务(13912)
- 财务管理(13869)
- 机构
- 学院(301033)
- 大学(297605)
- 济(129936)
- 经济(127279)
- 管理(112841)
- 研究(102066)
- 理学(96929)
- 理学院(95916)
- 管理学(94454)
- 管理学院(93888)
- 中国(79157)
- 农(65984)
- 京(61544)
- 财(61362)
- 科学(59764)
- 所(52275)
- 农业(50734)
- 中心(47782)
- 业大(47658)
- 财经(47595)
- 江(47279)
- 研究所(46830)
- 经(43100)
- 经济学(40188)
- 范(38945)
- 师范(38606)
- 北京(38385)
- 州(36528)
- 经济学院(36391)
- 院(35348)
- 基金
- 项目(192415)
- 科学(151129)
- 研究(145486)
- 基金(138519)
- 家(119313)
- 国家(118204)
- 科学基金(100829)
- 社会(92677)
- 社会科(87450)
- 社会科学(87425)
- 省(76761)
- 基金项目(73387)
- 教育(67771)
- 划(63007)
- 自然(62273)
- 编号(61023)
- 自然科(60740)
- 自然科学(60721)
- 自然科学基金(59685)
- 资助(56099)
- 成果(50573)
- 部(44405)
- 重点(43578)
- 发(42478)
- 课题(42083)
- 制(40675)
- 创(40100)
- 国家社会(38327)
- 性(38136)
- 教育部(38113)
- 期刊
- 济(151020)
- 经济(151020)
- 研究(90334)
- 农(68153)
- 中国(63541)
- 财(48670)
- 学报(45859)
- 农业(45656)
- 科学(42024)
- 管理(37727)
- 大学(35855)
- 教育(34185)
- 学学(33955)
- 融(31951)
- 金融(31951)
- 业经(28270)
- 技术(26906)
- 财经(24297)
- 业(22248)
- 经济研究(21894)
- 问题(21151)
- 经(20890)
- 世界(16451)
- 版(16414)
- 农村(15637)
- 村(15637)
- 技术经济(15185)
- 贸(14822)
- 农业经济(14571)
- 经济问题(14384)
共检索到458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马太超 邓宏图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而合作社理事长的行为对合作社发展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理事长会带来差异化的合作绩效。本文结合田野调查与理论分析,探讨了合作社理事长的产生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产生涉及经济逻辑和政治逻辑两个维度,企业家才能和政治身份是这两个维度的具体体现;两个维度的不同占比及其组合会衍生出四种合作社组织模式,每种模式对应一种理事长发挥作用的方式;随着约束条件的变化,组织模式会发生动态演进。研究启示:中国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政治色彩鲜明,将政治逻辑和经济逻辑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运行过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天合 马彦丽 孙永珍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推动社员参与合作社事务源于理事长的分享行为意向。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的动机阶段机制,基于对334个合作社理事长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理事长的行为目标、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其提高社员有效参与合作社事务的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合作社理事长的行为目标、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均对其分享合作社事务参与权有正向影响,知觉行为控制还可通过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产生间接正效应;由于现实中政策、法规等指令性规范的实施力度对理事长的约束力较弱,理事长的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没有显著效应。此外,以上影响机制因理事长政治身份、与社员联系紧密度以及所在合作社民主运行程度而存在异质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细云 王礼力 刘婧
基于运城市100家合作社的调查数据,确定测度合作社理事长能力的9个维度:政府关系能力、社会关系能力、管理能力、战略能力、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和机会能力,并对理事长能力的差异性之根源以及理事长能力的培育进行探讨。实证结果表明:在理事长能力的结构中,政府关系能力贡献最多,其次是创新能力,再次是资源整合能力,其他依次为社会关系能力、管理能力、战略能力、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和机会能力。理事长能力主要受合作社组建方式、合作社产品类型、理事长受教育程度和担任理事长的时间影响。合作社理事长能力的培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于
在动机理论视角下,有效的村民自治具有激发和协调人的内在动机、将组织面临内外部刺激时产生的需求转化为组织集体行动的作用。因此,在农户力量均匀且弱小、有内在需求和内聚力的村庄,有效的村民自治具有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农业规模化组织——农民合作社产生的动力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嶺 欧璟华 洪涛 姚树洁
本文基于重庆市开州区4个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田野调查案例,对理事长利他精神影响合作社发展的机制进行了理论与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的“精英俘获”和“空壳社”现象与理事长的个人能力和利己行为密切相关。当理事长利己思想严重、个人能力较弱时,容易出现“空壳社”现象;当理事长利己思想严重、个人能力较强时,容易发生“精英俘获”问题;但如果理事长只具有利他精神而个人能力不足,就容易产生“低效合作社”;只有当理事长同时具有较强的个人能力和利他精神,能够有效平衡公平与效率时,才可能形成“理想合作社”。本文研究结果为我国完善理事长选拔、评价和监管机制,通过激发集体主义与利他精神,突破“委托-代理”问题,推动合作社产业稳定发展,带动广大农户增收致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决策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胜忠 徐旭初
通过分析市场化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以浙江省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的三个基本特点:(1)农民主体,多元主导;(2)面向市场,服务社员;(3)强调效率,体现公平,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目的是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市场化 农民专业合作社 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胜忠 林坚 徐旭初
本文利用从台州、温州和邯郸三地获得的16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基于有序概率模型方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及其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与治理机制紧密相关,治理良好的合作社,其成长能力和赢利能力相对较强,社员满意度也相对较高。因此,改善治理结构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
合作社 治理机制 绩效 有序概率模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梁晖 任大鹏
利益连结机制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核心。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多种利益主体并存具有现实基础和法律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连结机制是基于章程或契约的有效约束。《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制度设计保障了合作社与其成员间的利益连结机制。本文最后从防范利益输送的角度,对法律制度设计中的利益连结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谭小芳 李焱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性质、所处行业、提供产品、运行基础、生命阶段等性特征,不仅会放大其生产经营环节的风险,而且决定了财务风险的不完全可控性。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风险防范应从整体视角出发,着眼于"前期预防+过程控制+后期保障";同时强调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联合参与,构建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财务风险 特殊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胜忠
本文以三个案例分析为基础从多要素合作的视角对以地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及产权结构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土地承包经营入股后,农民专业合作社通常采取股份化的资本结构,不同要素的财产所有权界定复杂化;在股份化的资本结构下,由股份相对较多的成员组成的理事会和监事会获得合作社的剩余控制权;在剩余索取权上,以统一经营产生的可分配盈余主要按股份份额在入股成员之间分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琛 孔祥智
基于"变异—演化—发展"的研究主线,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刻画了两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演化历程,从合作社成长演化变异因素入手,深入探究合作社成长演化机制,从组织生态学视角归纳出合作社的成长演化分析模型。研究表明:合作社成长演化的变异因素是其生存空间的扩展、优势资源的利用和组织模式的创新,其成长演化的机制体现为组织惯性的合理化、组织合法性程度的增强和组织生态位的跃升。因此,合作社的成长演化需要合理界定其变异因素,科学运用成长演化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晓峰
随着农民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合作社信用合作已经成为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主要形态。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的生长过程,就是不断累积政治合法性、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和法律合法性,从中获取和整合多元资源,推动系统内各要素重组和彼此作用,激发多元复合资源体系的整体活力,推动信用合作制度持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避免信用合作制度异化和功能异化,探索构建符合合作金融基本原则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是促进合作社信用合作健康发展的关键。而这既需要国家加快立法进程,地方政府落实好监管主体责任,也需要合作社增强信用合作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有效整合资源,拓展自主发展空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晓峰
随着农民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合作社信用合作已经成为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主要形态。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的生长过程,就是不断累积政治合法性、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和法律合法性,从中获取和整合多元资源,推动系统内各要素重组和彼此作用,激发多元复合资源体系的整体活力,推动信用合作制度持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避免信用合作制度异化和功能异化,探索构建符合合作金融基本原则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是促进合作社信用合作健康发展的关键。而这既需要国家加快立法进程,地方政府落实好监管主体责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旭初 吴彬
本文基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实背景,主要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为例证,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分析了治理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的具体路径及其相互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变量与治理变量紧密相关,合作社的股权结构、牵头人情况和理事会结构三大因素对合作社绩效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股权结构的作用最大。一个良好的合作社治理结构是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的有机结合,但主要依赖于内部机制。因此,完善治理机制有助于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旭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过程就是综合平衡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本文构建了利益相关者影响合作社成长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辽宁省14个省辖市的1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衡量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性的指标权重,进而求出每个样本合作社的成长性指数,同时建立了利益相关者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实证模型,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利益相关者对合作社成长性影响的决定机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社员和大股东)、领办人(负责人)、客户和供应商、政府这几个主要利益相关者都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性呈显著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