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5)
- 2023(10592)
- 2022(8851)
- 2021(8176)
- 2020(6327)
- 2019(14305)
- 2018(13979)
- 2017(26215)
- 2016(13982)
- 2015(15769)
- 2014(15896)
- 2013(15983)
- 2012(15375)
- 2011(14488)
- 2010(14964)
- 2009(13781)
- 2008(13226)
- 2007(12103)
- 2006(11417)
- 2005(10657)
- 学科
- 济(87321)
- 经济(87253)
- 农(49491)
- 业(40939)
- 农业(33213)
- 管理(28584)
- 地方(27548)
- 中国(24398)
- 业经(21540)
- 方法(19918)
- 企(17774)
- 企业(17774)
- 数学(17479)
- 数学方法(17395)
- 发(15856)
- 地方经济(15481)
- 学(13731)
- 制(13527)
- 农业经济(12743)
- 发展(12560)
- 展(12535)
- 融(12346)
- 金融(12345)
- 银(11915)
- 银行(11904)
- 行(11747)
- 贸(11507)
- 贸易(11495)
- 易(10971)
- 环境(10925)
- 机构
- 学院(212707)
- 大学(203416)
- 济(101415)
- 经济(99488)
- 研究(82506)
- 管理(75370)
- 中国(63973)
- 理学(63129)
- 理学院(62401)
- 管理学(61575)
- 管理学院(61183)
- 农(53518)
- 科学(46540)
- 京(43325)
- 所(42053)
- 财(40627)
- 农业(40132)
- 研究所(37520)
- 中心(37346)
- 江(34815)
- 业大(34669)
- 财经(30907)
- 经济学(30603)
- 范(29915)
- 师范(29689)
- 院(28244)
- 经(27835)
- 北京(27786)
- 州(27483)
- 经济学院(27139)
- 基金
- 项目(130472)
- 研究(102834)
- 科学(102188)
- 基金(90706)
- 家(77889)
- 国家(77061)
- 社会(66586)
- 科学基金(64912)
- 社会科(62654)
- 社会科学(62642)
- 省(54334)
- 基金项目(47743)
- 教育(45624)
- 编号(43817)
- 划(43139)
- 发(36596)
- 自然(36572)
- 自然科(35613)
- 自然科学(35607)
- 资助(35582)
- 成果(35397)
- 自然科学基金(34944)
- 课题(31319)
- 农(30798)
- 发展(30604)
- 展(30109)
- 重点(29572)
- 部(28773)
- 国家社会(27645)
- 创(26918)
- 期刊
- 济(135180)
- 经济(135180)
- 研究(70326)
- 农(60191)
- 中国(53869)
- 农业(40649)
- 科学(29997)
- 学报(29909)
- 财(27478)
- 融(26676)
- 金融(26676)
- 业经(26608)
- 管理(26380)
- 教育(26009)
- 大学(24339)
- 学学(23198)
- 技术(21852)
- 经济研究(19710)
- 业(18417)
- 问题(18273)
- 财经(15605)
- 农村(15393)
- 村(15393)
- 农业经济(15389)
- 世界(15036)
- 经(13675)
- 经济问题(13243)
- 技术经济(12480)
- 版(11614)
- 贸(11037)
共检索到353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艳华
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现阶段农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的有效途径,是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黑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联合,创建了品牌,占据了市场,增加了收入,极大地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缪艳丽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从事同类或相关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为维护和实现其共同利益而自愿建立的一种在"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原则上的合作互助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助推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艳芳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之间合作的基础是劳动力而不是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
各地兴起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制度构造的差异导致两者各有长短,而两者融合恰好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也存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否成为其适格的单位成员、成员入股的劳动力是否为合格的出资、成员惠顾及惠顾返还如何呈现等困惑。实践中普遍采取的"保底收益+浮动分红"的利益分配方式,可以揭示集体和村民所谓的入股兼出租与出资(或发包与出资、借用与出资)双重属性,再将双重属性中的出租(或发包、借用)解读为一种特殊的惠顾。这不仅可以彰显成员惠顾与惠顾返还,还能证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成为适格的单位成员。虽然劳动力入股背离了不得以对本社的债权或以劳务出资的规定,但是只要劳动力入股者对合作社债务不能清偿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并明确其他成员的连带责任,就能平衡合作社成员与债权人的权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
各地兴起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制度构造的差异导致两者各有长短,而两者融合恰好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也存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否成为其适格的单位成员、成员入股的劳动力是否为合格的出资、成员惠顾及惠顾返还如何呈现等困惑。实践中普遍采取的"保底收益+浮动分红"的利益分配方式,可以揭示集体和村民所谓的入股兼出租与出资(或发包与出资、借用与出资)双重属性,再将双重属性中的出租(或发包、借用)解读为一种特殊的惠顾。这不仅可以彰显成员惠顾与惠顾返还,还能证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成为适格的单位成员。虽然劳动力入股背离了不得以对本社的债权或以劳务出资的规定,但是只要劳动力入股者对合作社债务不能清偿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并明确其他成员的连带责任,就能平衡合作社成员与债权人的权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豪奇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广大农村蓬勃兴起。如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贩销流通中合理的资金需求,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一项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闵学冲
专业合作社(即专业性合作社)是指由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起来,维护和发展成员利益,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与综合性、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不同,专业合作社一开始就以农业的商品性生产为基础,以实现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及附加价值为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雪
农民合作社是中国特色合作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农民合作社也正处在从数量高速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截至2021年4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25.9万家。2021年4月18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会议暨家庭农场座谈会,站在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起点上,从政策指导、技术服务、金融支持等方面为农民合作社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言林 程丽丽
早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突出表现为农民对市场价格机制与政府政策的敏感回应,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随后的农村经济发展则陷入了困境。从农民经济理性与市场发育的角度进行研究后发现,滞后的农村经济体制特别是独立产权制度和保护产权完整的法律安排缺失,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中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的增加,加剧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效率损失。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应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保护农民独立产权,加强法制建设,节约交易费用,提高生产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国敏 翟坤周
本文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在对其理论分析和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以经济利益为根本动因、精英农户为重要力量、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依托、特色产业为支撑、内部治理结构为保障的内部动力机制和以人才培育与技术引进为先导、政策扶持与战略规划为基础、法律完善与制度建立为保证、政府服务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外部条件保障机制的互动关系模型促进其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姝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整合不同经营主体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是重要趋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合作社之间具备优势互补的先决条件,二者的融合发展与协同共进,对于活跃农村经济、优化乡村发展资源环境,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积极意义。在实践中,需要建立起二者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其规范、长效运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栗明耀 王俊峰
自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辽宁省凤城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到今年7月初,全市已组建起农民专业合作社63家,成员总数2,268人,合作社带动农户17,900多户。凤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凤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大力扶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