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29)
- 2023(15910)
- 2022(13495)
- 2021(12829)
- 2020(10864)
- 2019(24842)
- 2018(24557)
- 2017(47031)
- 2016(25182)
- 2015(28144)
- 2014(27221)
- 2013(26552)
- 2012(24171)
- 2011(21708)
- 2010(21741)
- 2009(19896)
- 2008(19242)
- 2007(17172)
- 2006(15080)
- 2005(13261)
- 学科
- 济(98590)
- 经济(98463)
- 业(79510)
- 管理(72969)
- 企(58062)
- 企业(58062)
- 农(48897)
- 方法(39441)
- 数学(34533)
- 数学方法(34029)
- 农业(32354)
- 中国(26616)
- 业经(26243)
- 财(26011)
- 制(23563)
- 技术(21258)
- 地方(20831)
- 学(17379)
- 贸(17006)
- 贸易(16994)
- 体(16855)
- 易(16515)
- 银(15911)
- 银行(15858)
- 理论(15453)
- 务(15282)
- 财务(15229)
- 财务管理(15192)
- 行(15190)
- 融(14956)
- 机构
- 学院(339529)
- 大学(334184)
- 济(140097)
- 经济(137357)
- 管理(132940)
- 理学(114863)
- 理学院(113676)
- 研究(112514)
- 管理学(111609)
- 管理学院(110948)
- 中国(86473)
- 农(69473)
- 京(69216)
- 科学(67446)
- 财(64844)
- 所(55089)
- 业大(55076)
- 中心(53942)
- 江(53139)
- 农业(53078)
- 财经(50625)
- 研究所(49673)
- 经(46140)
- 州(43212)
- 范(43125)
- 师范(42731)
- 北京(42714)
- 经济学(41947)
- 院(41214)
- 经济学院(37721)
- 基金
- 项目(234306)
- 科学(185399)
- 研究(174027)
- 基金(169075)
- 家(147162)
- 国家(145840)
- 科学基金(126261)
- 社会(111087)
- 社会科(105024)
- 社会科学(105000)
- 省(94543)
- 基金项目(89967)
- 教育(81185)
- 自然(80802)
- 自然科(78973)
- 自然科学(78950)
- 划(77812)
- 自然科学基金(77560)
- 编号(70494)
- 资助(67552)
- 成果(56307)
- 创(53201)
- 重点(52748)
- 部(52139)
- 发(50834)
- 课题(49527)
- 创新(49086)
- 制(47654)
- 国家社会(45984)
- 教育部(44882)
- 期刊
- 济(157931)
- 经济(157931)
- 研究(98632)
- 中国(74895)
- 农(70509)
- 学报(52344)
- 财(50621)
- 科学(49572)
- 管理(49499)
- 农业(47316)
- 大学(41891)
- 教育(40574)
- 学学(39629)
- 融(34745)
- 金融(34745)
- 技术(32925)
- 业经(30769)
- 财经(24678)
- 业(24115)
- 经济研究(22760)
- 问题(21604)
- 经(21165)
- 科技(18042)
- 版(17932)
- 技术经济(16606)
- 世界(16205)
- 农村(15790)
- 村(15790)
- 现代(14869)
- 农业经济(14676)
共检索到514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秦中春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创新是实践发展的需要。本文基于对苏州市古尚锦碧螺春茶叶合作社改制的调查,发现了在政府规范发展政策的引导下,合作社的基本制度可以从二次分配顺利转变为土地入股(干股),使合作社的组织结构从松散型转向紧密型,为政府扶持合作社从而带动农民受益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为提高组织效率和解决合作社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提供了途径,也为创新农民承包地集约使用方式提供了条件。本文认为,这一转变是对现行合作社基本制度和农民土地承包使用制度的重大创新,是一项有益的探索,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合作社 土地制度 制度创新 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国鲁来
以欧洲为代表的市场合作社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新一代合作社是世界各国合作社的两种主要模式。与新一代合作社相比,市场合作社的经济效率相对较低,如管理人员缺乏激励、对管理者的监督成本过高、决策效率过低以及资本筹措能力不足等等。市场合作社的制度"缺陷"是以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为依据,与股份公司等营利企业比较而言。虽然这些"缺陷"的存在削弱了组织的营利能力——更高的经济效率,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合作社能够成为合作社——创造了社会公平。在目前我国的合作社实践中,一些社员(尤其是大户社员)的行为,已经显示出他们在客观上存在对于新一代合作社的制度需求,所以,如果我们能在不断完善现有合作社制度的同时,不失时机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辉 王杰 周慧颖
本文以贵州N村茶叶合作社作为个案分析,验证了隐形策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隐形策略作为合作社参与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从微观层面上观察合作社产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的真实样态,而且能清晰的感知政府、企业、乡村能人以及普通农户四类不同主体行为对合作社产权界定造成的影响。但仍需注意的是,隐形策略所带来的结果及其有限作用,因为一旦隐形策略作为合作社发展的惯用理念时,将会对未来合作社产权的改革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规范合作社产权制度以及主体行为将会是保障产权制度落实的一个可选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辉 王杰 周慧颖 康峻珲
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构成要素,产权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合约安排。与以往研究思路不同的是,本文尝试提出"隐形合约"概念,以此来强调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不仅仅是一种靠模仿和移植资本市场的市场合约,更是一种兼有社会属性的合约关系。一方面,这种隐形合约嵌入到人格化体系之中,能够反映出其与制度环境变化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情感性隐形合约与工具性隐形合约两种非正式的界定方式,使得合作社产权在不同的主体行为人之间得以界定。正因如此,本文提出了隐形合约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N村茶叶合作社的动态事件为例,体现出隐形合约在合作社产权界定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隐形合约 产权界定 动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社梅
本文分析了制度创新和人文关怀对合作社治理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合作社治理一方面要在质量控制、产业链经营、利益分配、风险防控等核心制度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另一方面,要遵从合作社的本质特征,积极打造人文关怀与公益精神相结合的合作社文化软实力。政策启示在于:(1)面对我国大多数合作社发展初期实力弱小的现实,政策支持应采取效率优先、逐步向公平转变的宽容性战略;(2)规范合作社的发展应充分重视人文关怀氛围的营造,政策支持重心应逐步聚焦到人的培育与合作社文化建设上来。
关键词:
合作社治理 制度创新 人文关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社梅
本文分析了制度创新和人文关怀对合作社治理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合作社治理一方面要在质量控制、产业链经营、利益分配、风险防控等核心制度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另一方面,要遵从合作社的本质特征,积极打造人文关怀与公益精神相结合的合作社文化软实力。政策启示在于:(1)面对我国大多数合作社发展初期实力弱小的现实,政策支持应采取效率优先、逐步向公平转变的宽容性战略;(2)规范合作社的发展应充分重视人文关怀氛围的营造,政策支持重心应逐步聚焦到人的培育与合作社文化建设上来。
关键词:
合作社治理 制度创新 人文关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召将
基于消费者对绿色、安全农产品消费的需求和自身组织效益的考虑,合作社越来越重视自身声誉。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声誉究竟产生哪些特殊效应?合作社声誉效应的又有哪些影响因素?这些问题都需要理论上给予解释。本文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声誉效应的表现以及影响声誉效应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提出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声誉效应的制度创新建议。
关键词:
声誉 声誉效应 制度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燕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良性发展以其内部成员权益的保障和实现为前提和基础。而其成员权的保障,不仅仅是法律对成员权的确认,更重要的是必须建构起成员权救济制度。本文在四川省成都市S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农民合作社成员权保障缺失现状,提出了"多位一体"的合作社成员权救济制度构想。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成员权益 救济制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佳 姜长云
通过分析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动因和影响、组织制度创新的动力及其与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互动,揭示了合作社联合社组织制度创新与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互动逻辑。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和农业组织制度创新,既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和有机结合的产物,也是在现有制度环境约束下不断"试错"和优选的结果。土地托管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联合社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解决发展现代农业中"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支持合作社的组织制度创新,应把营造有利于合作社企业家成长发育的环境放在重要位置。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发展方式 安徽农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傅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海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面临"规制漏洞"与"规制失灵"的制度困境,亟需以《农民合作社法》为名进行修订。修法应在坚持合作社本质规定性、相机抉择法律文本结构体例两条思路的基础上,既要从成员资格更新、优先股设置、联合社规则设计、解散清算制度细化等方面完善一般合作社通用之具体制度,又要为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系统构建特殊合作社专用之特别规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海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面临"规制漏洞"与"规制失灵"的制度困境,亟需以《农民合作社法》为名进行修订。修法应在坚持合作社本质规定性、相机抉择法律文本结构体例两条思路的基础上,既要从成员资格更新、优先股设置、联合社规则设计、解散清算制度细化等方面完善一般合作社通用之具体制度,又要为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系统构建特殊合作社专用之特别规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鹏 王海杰
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锦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市场经济提高和发展的大潮中数量日益增多,规模不断壮大,效益日益显著,特别是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后,在各级政府大力助推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农民创办加入合作社的热情很高,合作社发展不断扩大,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为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德智 姚岚 邵慧敏
为了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效率,分别从搭便车问题、委托代理关系、社员质押的制度安排及监督者收益四个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本质进行剖析。从现代企业制度的视角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公司的治理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大力发展股份制合作社、强化内部激励机制、理事会民主决策代替社员民主决策、及完善合作社的监督机制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 治理本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冯小
本文通过考察当前的"合作社包装下乡资本"现象,发现合作社被包装成为下乡资本的牟利工具、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优惠包和乡村精英投机资本包装的载体,呈现出乡土实践与制度文本背离的异化状态。合作社制度的运营需要与乡土社会政治生态相适应。当前乡村的社会结构分化、基层治理方式之变以及乡村经济发展动力之变,使下乡资本与权力形成了不同的结合形态,即下乡资本和部门权力的结合、下乡资本与暴力权威的结盟以及与少数乡村精英的合谋。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这些结合的权力主体策略化运作,这构成了合作社制度异化的乡土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