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7)
2023(9504)
2022(7907)
2021(7582)
2020(6144)
2019(13832)
2018(13876)
2017(25620)
2016(14600)
2015(16539)
2014(17162)
2013(16467)
2012(15052)
2011(13752)
2010(14078)
2009(12827)
2008(12579)
2007(11856)
2006(10676)
2005(9521)
作者
(42130)
(35505)
(35018)
(33224)
(21904)
(17207)
(15956)
(14008)
(13531)
(12813)
(12050)
(11864)
(11300)
(11113)
(11056)
(10817)
(10500)
(10301)
(10201)
(10136)
(9162)
(8880)
(8808)
(8431)
(8350)
(7952)
(7914)
(7824)
(7387)
(7359)
学科
(54325)
经济(54261)
(46265)
(43489)
管理(33681)
农业(30815)
(23161)
企业(23161)
业经(17339)
中国(16270)
方法(16117)
(14439)
数学(13506)
地方(13380)
数学方法(13260)
(12014)
(11275)
(11183)
理论(10992)
农业经济(10687)
(10427)
(10124)
银行(10099)
教育(9715)
(9706)
(9521)
(9254)
农村(9243)
(9032)
贸易(9025)
机构
学院(203978)
大学(193915)
(75817)
经济(73793)
管理(73281)
研究(70120)
理学(61605)
理学院(60942)
管理学(59767)
管理学院(59409)
(56362)
中国(55162)
科学(44295)
农业(42937)
(41547)
业大(37841)
(36709)
(35296)
(34639)
中心(33724)
研究所(32916)
(29018)
师范(28706)
(27657)
技术(26733)
(26685)
农业大学(26191)
财经(26059)
北京(25698)
(25049)
基金
项目(130381)
研究(102437)
科学(99797)
基金(86857)
(75593)
国家(74730)
科学基金(62241)
社会(60189)
(56660)
社会科(56212)
社会科学(56195)
教育(48202)
编号(47224)
基金项目(45748)
(45260)
成果(38864)
自然(37853)
自然科(36853)
自然科学(36840)
自然科学基金(36118)
资助(34758)
课题(33477)
(31605)
(30257)
重点(29565)
(27963)
(27881)
(26985)
(26837)
项目编号(25147)
期刊
(98282)
经济(98282)
(61085)
研究(58146)
中国(52072)
农业(40820)
教育(33996)
学报(33896)
科学(29597)
(26748)
大学(26031)
学学(24275)
业经(23288)
管理(22646)
(22451)
金融(22451)
技术(21664)
(19104)
农村(14669)
(14669)
农业经济(14265)
问题(13696)
(13064)
职业(12324)
财经(11687)
经济研究(11664)
图书(11217)
经济问题(10475)
世界(10453)
业大(10269)
共检索到324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立之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如下主要问题:银、社信息不对称,金融介入风险较大;经营能力较弱,经济实力不强;缺乏有效抵押,担保机制不完善;承贷主体不明确,信息采集难度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无统一的信用评价指标。为构建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体系,应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构筑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等级评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力度,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及相关知识普及。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刘伟林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体系建设是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体系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生存和发展的制度保障。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难点、建设内容及如何建设,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信息征集机制、成果转化运用等进行研究,可以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旭初  
绩效问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深层影响因素。本文在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的原则、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建构了基于行为性绩效和产出性绩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界定了组织建设、运营活动、社员收益、组织发展和社会影响5方面指标,并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样本进行了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程克群  孟令杰  
"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用指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绩效进行评价,是评价其适宜性、成功性的关键,也可以提高政府扶持资金的导向性和使用效率。本文提出了评价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绩效的指标,并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冗余度分析,研究评价指标的权重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出综合绩效评价数值并进行评价,从而构建适宜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共荣  沈玉萍  刘颖  
为使绩效评价体系有效传递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战略目标,运用BSC的基本原理,构建包括4个目标层、10个准则层共25个指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指标进行赋权,按各指标的得分与赋予权重计算分值,综合全部得分判断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高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靖会  
理论和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和组织方面是有效率的。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谈判地位、扩大市场份额、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新技术推广和新产品开发以及给社员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等都是合作社效率的体现。但系统衡量和评价农民专业合作社效率的体系现有文献中尚未涉及。本文研究了合作社供给产品和服务的特点与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评价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飞  
农业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对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带来积极作用。合作社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对合作社的建设、规划的推动性有着重要意义。农业合作社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必须立足于合作化发展现实,建立全面的评价指标,实现对合作社绩效的准确评价。本文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因素,阐述了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内容,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颖玲  李晓  杜兴端  
要达到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的目的,必须结合中国农业农村的现状构建评价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原则、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包含财务绩效、管理绩效、社会绩效、生态和环保绩效四方面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四川省苍溪县的五家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绩效考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昀  
基于专业分工和规模化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我国新时期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但由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相应政策法规缺失,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受到了诸多限制。因此,在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应制定扶持政策,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恩施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闵达律  金才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解决农村信息不对称、增加有效信贷投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其建设模式存在工作机制的连续性缺陷、信用工具的市场性缺陷、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缺陷、信息采集与共享的制度性缺陷。农民合作社市场地位和社会地位决定了农民合作社信用建设是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基石。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在设计农民合作社信用建设方案时,应重点解决好信用主体培植、信用市场环境建设、信用工具创造、信用信息采集共享等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延敏  穆庆贺  
不能准确评价信贷风险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主要障碍。研究认为应该改变信贷评价的依据,摆脱仅依赖财务数据的传统思路,通过观察外部冲击下合作社的稳定性,评价信贷风险。发现冲量模型可以识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风险,借助能够反映合作社内部系统稳定性的生产面积和社员数量等关键因素,而不是传统的信贷评价指标,评价了价格冲击下的食用菌合作社和生猪合作社的稳定性,预警了合作社的信贷风险,发现冲量模型作为一种操作性较强、数据易获得、客观性较强的信贷评价方法,适应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评价现实。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延敏  穆庆贺  
不能准确评价信贷风险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主要障碍。研究认为应该改变信贷评价的依据,摆脱仅依赖财务数据的传统思路,通过观察外部冲击下合作社的稳定性,评价信贷风险。发现冲量模型可以识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风险,借助能够反映合作社内部系统稳定性的生产面积和社员数量等关键因素,而不是传统的信贷评价指标,评价了价格冲击下的食用菌合作社和生猪合作社的稳定性,预警了合作社的信贷风险,发现冲量模型作为一种操作性较强、数据易获得、客观性较强的信贷评价方法,适应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评价现实。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娟  
2007年7月1日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出现。与单个合作社相比,联合社制度安排使得整个社会福利得到帕累托改进。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可说明联合社制度变迁路径。在制度变迁的初始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第一行动集团,潜在的利益推动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突破口,其发现潜在收益并转换角色,制度变迁表现为中间扩散;中央政府成为主导,继续推动制度变迁。为进一步促进联合社的发展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优惠政策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重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法律上确定联合社的地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底玉丹  王利宾  宋效中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许多问题随之凸显,资金需求过多而筹资能力不足是制约大多数合作社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因此,确定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合作社的筹资能力,对于解决资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沧州市肃宁县为例,基于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一个可以量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筹资能力的评价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娟  
本文从农民合作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困境出发,通过山东、云南等地农民合作的实践案例,分析了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的农民合作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本质差异,探讨了农民合作本土化路径的实践机制。研究发现,小农户经营的内在特征和合作社面临的外部条件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很难实现合作收益覆盖合作成本,在合作社本质性规定的强要求下更是如此,也就决定了中国难以发展出“真”合作社。相较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进的农民合作,具有完全不同的形成和维系机制:其采用群众工作的方法进行动员以化解农户集体行动的困境,通过对个人资源和权威资源的动员和利用降低合作的组织成本、并使合作具有了社区性和群众性;合作产生的经济和治理的双重效用以及合作收益在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分配,使经济合作的效益从经济层面扩延到社会层面,从私人层面拓展到公共领域,增进了社区的社会资本,最终形成了治理效用—经济效用—组织成本之间的正向反馈机制。这是一条充分利用了中国本土资源,低成本、高效率实现农民合作的本土化途径,且具有社区性、治理性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