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84)
2023(17776)
2022(14910)
2021(13697)
2020(11832)
2019(26827)
2018(26490)
2017(51021)
2016(27040)
2015(30578)
2014(30576)
2013(30442)
2012(27988)
2011(25162)
2010(25531)
2009(23923)
2008(23604)
2007(21322)
2006(18870)
2005(16978)
作者
(77256)
(65056)
(64853)
(61459)
(41271)
(31060)
(29512)
(25402)
(24581)
(23264)
(21994)
(21751)
(20584)
(20473)
(19967)
(19939)
(19480)
(19244)
(18767)
(18649)
(16189)
(15893)
(15809)
(15095)
(14669)
(14569)
(14369)
(14313)
(13172)
(12969)
学科
(133134)
经济(133000)
(101629)
管理(87157)
(82893)
企业(82893)
方法(53671)
(48850)
数学(44326)
数学方法(43857)
业经(35345)
(34353)
农业(32354)
中国(31057)
地方(26887)
(24228)
(23625)
(23015)
财务(22968)
财务管理(22927)
企业财务(21698)
(21677)
贸易(21664)
技术(21328)
(21001)
理论(20672)
(20168)
(18979)
(18100)
(17813)
机构
学院(397682)
大学(390379)
(174499)
经济(171102)
管理(159513)
理学(136742)
理学院(135411)
管理学(133429)
管理学院(132658)
研究(127743)
中国(99795)
(79949)
(77864)
科学(75276)
(71816)
(63592)
财经(61778)
(61505)
中心(60693)
业大(57767)
研究所(57139)
(55879)
农业(55181)
经济学(53064)
北京(49605)
(48968)
师范(48543)
(48317)
经济学院(47698)
财经大学(45031)
基金
项目(258442)
科学(205037)
研究(193307)
基金(187705)
(161081)
国家(159599)
科学基金(139229)
社会(125153)
社会科(118393)
社会科学(118361)
(103138)
基金项目(99516)
教育(88010)
自然(87496)
自然科(85517)
自然科学(85491)
自然科学基金(83989)
(83923)
编号(79923)
资助(75532)
成果(63895)
(57454)
重点(57257)
(57049)
(56013)
课题(53173)
国家社会(51988)
创新(51816)
教育部(49767)
人文(49417)
期刊
(202675)
经济(202675)
研究(114060)
中国(76490)
(70478)
(63264)
管理(60214)
学报(55055)
科学(53231)
农业(47311)
大学(42885)
学学(40563)
技术(38695)
(37707)
金融(37707)
业经(36512)
教育(36199)
财经(31210)
经济研究(31084)
(27006)
问题(26572)
(25098)
技术经济(22999)
图书(21171)
世界(20352)
统计(19977)
(19325)
商业(19074)
(18708)
(18563)
共检索到599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石绍宾  
当前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与政府供给之间失衡,农民对政府供给的满意度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不足的可行选择之一。相比"自上而下"的政府供给体制而言,扁平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下而上"模式更为有效,使得农民的农业科技需求可以得到及时发现,供给决策更为科学合理,筹资方案更为公平,信息反馈更为及时。合作社提供农业科技服务的边界受到政府职责范围与财力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的制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姜绍静  罗泮  
为弥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缺位,本文提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为完善的地区,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可以整合各种科技资源,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充分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利用一切乡土资源进行内部技术创新;可以建立有效的科技推广机制,提高科技推广效果;可以放大农民科技需求,提供部分科技推广资金;能够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转变产业结构。但是在商品化程度不高、更具"公共品"特色的农业生产领域,仍然需要政府公益性科技服务的介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福兴  
农业科技服务合作社模式是当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创新值得探索的形式。其特点是:一是组织管理法人化;二是经营管理市场化;三是服务管理信息化;四是风险管理多样化。但是,农业科技服务合作社的运行与管理还缺乏系统性,进一步创新机制提升管理水平,还需在坚持科技服务的立身之本、坚持民营的市场化道路、坚持依法管理、培育激励机制上加大力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勇  
法经济学理论认为,法律规则的正当性,渊源于该法律规则的经济合理性①。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由社员拥有和控制的正当性,是基于"社员所有,所有者与惠顾者身份同一"的经济合理性。然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将"入退社自由"和"一人一票"或"一人多票"的结构性规则,以及"按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盈余,资本报酬有限"的分配性规则作强制性规定则不具有经济合理性,其正当性当然面临诸多责难,在实践中这些强制性规则也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不宜将以表决权为主的结构性规则和以盈余分配为主的分配性规则作强制性规定。相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少文  熊启泉  陈伟  
文章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属性并借鉴劳动管理企业理论建立经济学模型,分别按对非社员和对社员服务推演出命题结论,通过中国合作社历史过程、部分地区数据和案例定性验证经济学模型及其命题结论。文章认为,规范的合作社具有成本效率,但与资本企业相比,其资本和人数存在规模限制,突破规模限制将导致解体或异化。文章分析了非规范合作社、异质型合作社和合作社联盟的发展状况,认为异质性合作社联盟是兼顾公平性和规模性的有效途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韩秋明  
深入剖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中的位置和作用,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视角分析信息服务消费不足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来的困境,解析信息服务消费如何解决以上困境的动力机制。利用机制设计理论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信息服务消费过程中,贯穿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各经济实体的信息流的结构和作用。最后综合三方面分析得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服务消费驱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力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军  
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格局由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中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在浙江等沿海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应运而生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而新疆(包括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却明显滞后。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赖静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新探索,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转型、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色,明确其推动农业经济转型的基本功能;通过分析目前比较典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阐述推动农业经济转型的具体方式;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劳动者、资本、劳动关系、生产模式等方面的作用,分析其对农业经济转型的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国敏  翟坤周  
本文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在对其理论分析和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以经济利益为根本动因、精英农户为重要力量、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依托、特色产业为支撑、内部治理结构为保障的内部动力机制和以人才培育与技术引进为先导、政策扶持与战略规划为基础、法律完善与制度建立为保证、政府服务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外部条件保障机制的互动关系模型促进其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琛  孔祥智  
基于"变异—演化—发展"的研究主线,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刻画了两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演化历程,从合作社成长演化变异因素入手,深入探究合作社成长演化机制,从组织生态学视角归纳出合作社的成长演化分析模型。研究表明:合作社成长演化的变异因素是其生存空间的扩展、优势资源的利用和组织模式的创新,其成长演化的机制体现为组织惯性的合理化、组织合法性程度的增强和组织生态位的跃升。因此,合作社的成长演化需要合理界定其变异因素,科学运用成长演化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春江  骆汝九  许强  Surendra P.Singh  Sammy L.Comer  李碧宏  马文斌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农业及农村科技服务水平进行制度分析、交易费用分析和产权分析,并提出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和建立新型创新服务机制等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社梅  董杰  孙战利  
基于四川省9县市(区)231份农业科技机构的调研数据,运用计数模型,研究了农业科技机构与合作社开展技术对接的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相对于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农业公司,公益性强的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与合作社技术合作更紧密;软硬结合的集成类技术、利润共享的技术合作方式更能增强双方合作的紧密程度;科技机构认为合作对本单位发展越重要、技术储备越充足,越能促成彼此的技术对接。因此,建议应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分工与协作、增强农业技术供给的有效性和培育科技供需对接的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瑶  
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较低,我国农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战略目标,即增加农业产出与提高农民收入,二者的协同实现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以三螺旋模型研究政府、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在农业服务中的相互关系。分析证明,以农民合作社为基础构建农业服务体系,使政府、产业与合作社三种不同性质的组织优势互补,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既能够形成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我国农业的产出水平,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合作社的发展,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图展  
农民合作社的议价权和自生能力是影响其经济绩效的两个关键因素,分别对应于外部市场结构和内部制度安排。基于全国381家生产类农民合作社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和Probit模型,本文研究发现:当前农民合作社普遍还不具备增强议价权的市场条件和相应能力,但是,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内外部规模和产业链环节的市场结构方面占有议价权优势的合作社,增进成员经济绩效的概率更高;农民合作社在实践中出现诸多不同于法律规定和传统原则的变异,但是,那些满足异质性成员及集体利益最大化要求的制度变迁是激励相容的,并构成了合作社自生能力的来源,能够增进成员经济绩效。本文间接揭示了当下中国农民合作社的演化趋势和深化变革的可能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迪  郭红东  
本文通过全国部分合作社社员的调查,重点分析了参与合作社社员的基本情况、社员参与合作社情况、社员对合作社期望与得到服务、社员对合作社发展的看法等方面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