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4)
- 2023(10273)
- 2022(8029)
- 2021(7187)
- 2020(5595)
- 2019(12398)
- 2018(12445)
- 2017(23632)
- 2016(12886)
- 2015(14325)
- 2014(14553)
- 2013(14497)
- 2012(13573)
- 2011(12521)
- 2010(12880)
- 2009(11902)
- 2008(11637)
- 2007(10811)
- 2006(10189)
- 2005(9620)
- 学科
- 济(63897)
- 经济(63828)
- 农(46656)
- 业(41124)
- 农业(31184)
- 管理(26927)
- 中国(23361)
- 地方(21947)
- 业经(19698)
- 企(18271)
- 企业(18271)
- 发(15389)
- 方法(14196)
- 制(12570)
- 发展(12517)
- 展(12492)
- 数学(11978)
- 数学方法(11900)
- 银(11331)
- 银行(11317)
- 行(11099)
- 农业经济(11084)
- 融(10974)
- 金融(10972)
- 学(10507)
- 地方经济(10379)
- 贸(10273)
- 贸易(10261)
- 易(9863)
- 财(9641)
- 机构
- 学院(189083)
- 大学(182168)
- 济(83040)
- 经济(81326)
- 研究(72519)
- 管理(68215)
- 理学(57248)
- 中国(57114)
- 理学院(56602)
- 管理学(55715)
- 管理学院(55383)
- 农(53223)
- 科学(43053)
- 农业(40165)
- 京(39930)
- 所(37508)
- 财(34741)
- 业大(33933)
- 中心(33722)
- 研究所(33571)
- 江(32163)
- 范(27322)
- 师范(27083)
- 财经(26140)
- 省(25713)
- 州(25293)
- 北京(25282)
- 院(24951)
- 农业大学(24384)
- 经济学(24099)
- 基金
- 项目(119361)
- 科学(93830)
- 研究(92571)
- 基金(83539)
- 家(72421)
- 国家(71625)
- 科学基金(60475)
- 社会(59872)
- 社会科(56256)
- 社会科学(56245)
- 省(49654)
- 基金项目(44074)
- 编号(40050)
- 划(39760)
- 教育(39678)
- 自然(35016)
- 自然科(34123)
- 自然科学(34117)
- 发(33764)
- 自然科学基金(33472)
- 成果(32241)
- 资助(32058)
- 农(30401)
- 发展(27977)
- 课题(27769)
- 展(27500)
- 重点(26779)
- 部(25815)
- 国家社会(24775)
- 创(24727)
- 期刊
- 济(110064)
- 经济(110064)
- 研究(59955)
- 农(59367)
- 中国(49532)
- 农业(39881)
- 学报(29198)
- 科学(28581)
- 业经(24948)
- 融(24917)
- 金融(24917)
- 大学(23295)
- 财(23275)
- 管理(23094)
- 教育(22872)
- 学学(22020)
- 业(18816)
- 技术(16898)
- 问题(15842)
- 经济研究(14956)
- 农村(14913)
- 村(14913)
- 农业经济(14832)
- 世界(12495)
- 财经(12326)
- 经济问题(11549)
- 版(11120)
- 经(10651)
- 资源(10225)
- 农村经济(9748)
共检索到312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孟立联
去年《人口研究》第4期发表了我与辜胜阻先生商榷的文章后,不久我就收到了辜胜阻先生惠赠的《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以及他所写的反商榷文章片段,但我已无意继续讨论同一主题。促使我改变主意的是辜胜阻先生的宏文《论中国人口城镇化的十大关系》(以下简称辜文)。他在文章中,除了回答我的商榷,还要“排除推进中国城镇化的认识障碍,唤起在城镇化问题上的思想解放(着重号是引者所加)。”我认真地研究了辜文的观点和依据,遗憾的是并未如辜胜阻先生所愿,“障碍”依然存在,“思想”并未“解放”。不仅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孟立联
在近年的城市化研究中,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新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国家拿不出巨资来建设城市,农民富了可以投资于城市,并按照一定的投资标准准予投资人落户城市。辜胜祖先生的《二元城镇化战略及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洪哲 万云蕾
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为城镇化的发展会带动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需要分析城镇化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及程度。本文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农民收入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选取城镇化水平、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以及财政农业支出作为变量,分析各因素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并得出结论。最后,提出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升的城镇化协同发展对策,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收入 相关性 实证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璐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业现代化生产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型农民的支持,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新型农民培训作为准公共产品,制度、经费、师资等方面的供给不足直接影响到新型农民培训的质量提升;同时,农民的潜在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激发,农民的培训需求与职教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都已成为困扰新型农民培训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就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农民培训,打通多元主体供给通道,理顺培训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激发农民的培训需求。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型农民培训 农村职业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宁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城镇化建设成果显著。但在城市快速扩张与大规模人口跨区域流动的背景下,城乡差距拉大、城市外来人口边缘化、“大城市病”与“空心村”等问题日益凸显。新型城镇化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农村就地城镇化成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探索的焦点。文章通过探究就地城镇化现有模式的启示、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就地城镇化中提升失地农民的发展能力,使其失地不无地、就地以用地留住乡愁、村民富有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垚 杜兴端
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城镇化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既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也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也能加快城镇化发展。当前,我国应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同时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收入 协整分析 VEC模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董延芳 刘传江 胡铭
中国农村的劳动力转移至今不顺利、难彻底、欠稳定,"隐性户籍墙"是其深层次原因。文章利用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2009年的武汉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对"隐性户籍墙"这一韧性社会屏蔽制度给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国路径"中出现代际分化的两代农民工流动打算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当前形势下,推进中西部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结合可行而且必要,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与微观个体的双赢。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汤青 李扬 陈明星 徐勇
可持续生计理论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城市务工的半城镇化农民,服务于有序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而且可广泛应用于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和农户尺度的研究,服务于农村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梳理了当前可持续生计的概念及分析框架,并基于半城镇化农民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提出了一个适应于中国实证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半城镇化农民生计状态评估及市民化阻滞因素与政策调控",梳理了可持续生计的国际国内研究进展以及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实证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包括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联动研究,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转变的主观意愿与客观阻滞因素综合研究,半城镇化农民与农村发展作用机理及其市民化效应,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集成研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碧云 姚博
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基于协整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1993-2011年农村金融发展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作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结构都是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其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能够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发展效率,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却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合理分布农村金融机构,丰富投资理财产品,提高居民金融认知度,转化储蓄为资本资源,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
关键词:
VAR 农村金融 财产性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涛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广大农民传统知识结构和旧有观念难以适应土地集约经营和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发展需要,实施政府购买农民培训是改变现状的重要手段。文章在对新型城镇化与农民知识结构问题、影响农民培训效果原因、政府购买农民培训机理分析基础上,基于经济学视角,重点分析研究了完善政府购买农民培训手段,提高农民培训效果的实现路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宋元梁 肖卫东
本文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刻画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其长期的响应作用程度更显著、更稳定。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在采用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选择上,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郇红艳 谭清美 孙君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测算安徽省农民收入与城镇化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局部集聚空间格局演变,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2000年和2010年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研究城镇化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安徽农村居民收入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低收入集聚区自安徽西部向西北部转移,高收入集聚区随皖江城市带"两点一轴线"蔓延;城镇化发展在局域呈现以淮北为"极点"和巢湖为"洼地"的格局;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显示农民收入空间溢出效应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增收,避免经典回归忽视空间因素导致对影响程度的高估,城镇化发展有助于农民增收,2010年较2000年作用程度增长188...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田翠杰 刘洪银 林霓裳
本文在对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广东7个省市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宏观统计资料与微观调研数据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多维度的就业转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将城镇化与农民就业转型协同发展划分为协同型、基本协同型、城镇化超前型和滞后型4种类型,并据此为各省市城镇化发展和农民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就业转型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禄峰
中国正面临乡村衰败、城镇化滞后、二元经济显著等问题,均田制已不再是财富公平分配的尺度。以推动城市繁荣和乡村振兴为目的,采用质性研究和比较分析方法,构建"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民分化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机制,并提出推进其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三权分置"土地制度创新,化解土地所承载的经济职能和保障职能之间的冲突,致力于终止"内卷化"的小农经济,实现价值创造及增值方式的转变,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符合产权激励和制度变迁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农民分化 城镇化 土地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起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