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1)
2023(7784)
2022(6369)
2021(5902)
2020(4857)
2019(10685)
2018(10440)
2017(20054)
2016(10965)
2015(11660)
2014(11165)
2013(11186)
2012(10094)
2011(9183)
2010(9057)
2009(8452)
2008(8261)
2007(7427)
2006(6646)
2005(5625)
作者
(32644)
(28180)
(27512)
(25873)
(17182)
(13682)
(12130)
(11068)
(10553)
(9599)
(9578)
(9025)
(8745)
(8731)
(8475)
(8464)
(8230)
(8027)
(8022)
(7709)
(7228)
(6888)
(6585)
(6570)
(6452)
(6194)
(6141)
(5980)
(5690)
(5623)
学科
(45601)
经济(45540)
(44735)
(40297)
农业(29588)
管理(27123)
(19479)
企业(19479)
方法(16703)
业经(15622)
数学(15162)
数学方法(15080)
中国(10957)
(10167)
(10077)
农业经济(9860)
(9821)
贸易(9819)
(9631)
(8929)
农村(8923)
(8644)
地方(8637)
(8265)
(8107)
技术(7712)
人口(7639)
收入(7470)
(7376)
发展(7261)
机构
学院(156962)
大学(151908)
(67237)
经济(66196)
管理(62047)
(55939)
理学(55382)
理学院(54814)
管理学(53979)
管理学院(53725)
研究(52538)
农业(43275)
中国(40974)
业大(35809)
科学(34392)
(30121)
(27501)
农业大学(27261)
(26078)
中心(25653)
研究所(25297)
(22973)
(21586)
财经(21443)
经济管理(20521)
(19827)
(19804)
经济学(19383)
(18315)
科学院(18276)
基金
项目(113014)
科学(89013)
基金(83954)
研究(78051)
(75803)
国家(75042)
科学基金(63660)
社会(52375)
社会科(49232)
社会科学(49218)
基金项目(45963)
(45283)
自然(42122)
自然科(41194)
自然科学(41179)
自然科学基金(40505)
(37255)
教育(33244)
(32251)
资助(31717)
编号(31011)
(25164)
(24947)
重点(24825)
(24340)
(23960)
成果(22562)
创新(22350)
国家社会(22214)
科研(21996)
期刊
(75766)
经济(75766)
(60884)
农业(41007)
研究(37860)
学报(31805)
中国(30233)
科学(28098)
大学(24013)
学学(23625)
业经(20710)
(19248)
(17374)
管理(16827)
(16190)
金融(16190)
农业经济(13249)
农村(13127)
(13127)
问题(11724)
(11029)
业大(10710)
经济研究(9952)
财经(9893)
技术(9753)
农业大学(9743)
世界(9704)
农村经济(8802)
经济问题(8693)
资源(8528)
共检索到220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鲁强  徐翔  
生育行为能够影响幸福感。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生育行为对农民、农民工与市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差异学术界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从遗漏变量和群体特征两个维度拓展生育行为的幸福感问题研究。结果发现:1)生育行为能够显著提升幸福感。2)生育行为对幸福感的影响存在群体特征。3)生育不同性别子女对幸福感的影响差异很大。婚姻状况、收入状况、社会阶层及父母性别是生育行为影响幸福感存在群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理解与把握"生育-幸福"命题以及人口政策、城镇化政策的制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波  周恩毅  
幸福是人类社会一直坚持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更是当前"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新时代大背景下每个中国人的理想。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为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筑起城市居民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幸福指数的高低,关系到我国未来劳动力的质量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为此也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在此背景下,以幸福理论为基础,根据调查数据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影响因素模型,从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方面九个部分剖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盛光华  张天舒  
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根据2009年的CHIP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选取性别、婚姻状况、子女个数、受教育程度、就业状态、工作合同性质、工作时间、工作餐福利、保险水平、个人月工资收入、人均居住面积、家庭经济状况、住宿福利和所在城市共14个潜在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就业状态、工作合同性质、工作时间、工作餐福利、保险水平对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奇峰  苏群  赵霞  
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在市场化推进过程中的作用变化。结果表明: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且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影响也越大,相对于务工地没有熟人或朋友帮忙的农民工来说,熟人或朋友在16人以上的感觉到非常幸福的概率要高10%左右;社区信任和社会信任的估计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且社区信任的作用比社会信用的作用更大,其中社区信任者感觉非常幸福的概率比社区不信任者高8.2%;公平感知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萍  郭桂梅  
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分析的方式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家庭冲突和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考察了社会支持对农民工幸福感的调节作用。通过层次回归以及调节效度检验发现:(1)工作-家庭冲突中WIF时间冲突、FIW压力冲突以及WIF行为冲突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影响;(2)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影响;(3)通过回归分析也证明了社会支持可以调节工作-家庭冲突三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指出通过企业帮助、政府支持及农民工自身调解可以缓解工作-家庭冲突矛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夏晶  吴燕妮  夏季  
本文通过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模型,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幸福感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艺妮  李纯青  金晓彤  
幸福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实现的生活目标,如何通过消费提升幸福感已经成为目前一个新的学术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典型消费行为地位消费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通过结构方程和多元层次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地位消费可以提高主观幸福感。第二,新生代农民工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同样的地位消费水平带来的主观幸福感越高。第三,社会比较倾向越低,地位消费所带来的主观幸福感越高。这一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掌握他们的消费行为,同时对于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构建和谐社会也有深远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吴静  
基于对浙江农民工进行的问卷调查测量其幸福感,并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真实把握浙江农民工在生活诸方面对幸福的感受,以期为党和政府进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艺妮  李纯青  金晓彤  
幸福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实现的生活目标,如何通过消费提升幸福感已经成为目前一个新的学术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典型消费行为地位消费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通过结构方程和多元层次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地位消费可以提高主观幸福感。第二,新生代农民工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同样的地位消费水平带来的主观幸福感越高。第三,社会比较倾向越低,地位消费所带来的主观幸福感越高。这一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掌握他们的消费行为,同时对于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构建和谐社会也有深远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卢海阳  杨龙  李宝值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和《中国统计年鉴2014》数据,应用有序Logit模型和OLS模型探讨了就业质量和社会认知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进一步地,为了克服主观变量间双向因果关系所导致的潜在内生性问题,本文选取"是否熟悉居委会历史"和"是否有投票经历"作为工具变量,采用2SLS模型进行了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就业质量对农民工幸福感影响显著,其中,劳动报酬对农民工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参加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的农民工的幸福感更高,而工作时间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的幸福感更低;第二,良好的社会公平感知、较高的经济地位感知和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农民工幸福感,积极的情绪状态还能有效缓解工作时间对农民工幸福感的负向效应;第三,就业质量和社会认知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工作类型和劳动报酬对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显著高于对老一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而劳动合同签订状况、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和经济地位感知的影响则呈现相反的情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金典   程名望  
基于2016—2018年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夏普利分解法、因果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户籍歧视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替换变量法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结果表明:户籍歧视对农民工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籍歧视对农民工幸福感的贡献率仅次于收入和健康;户籍歧视阻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降低其城市生活适应性,进而导致农民工幸福感的恶化。城市生活适应性和城市融入意愿在户籍歧视与农民工幸福感中间发挥显著的因果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户籍歧视对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影响不存在代际异质性。因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对农民工群体的户籍歧视,加快农民工的城市化融入和市民化步伐,是提升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世军  童馨乐  邰伦腾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农民工幸福感毫不逊色于城市居民。农民工幸福感存在"Easterlin悖论",即收入的增加不能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农民工幸福感由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呈现梯度上升的特征,且这一特征与区域工资上升无关。如今的农民工更加关注工作的本身,从事"体面"工作的农民工幸福感要明显高于其他农民工,其中原因并非收入的作用,而是一些非收入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闲暇带来的更多幸福感增进。除此以外,企业所有制、健康人力资本等一些其他非收入因素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均有助于提升农民工幸福感。论文最后提出政府应从农民工就业环境监管、产业转型与农民工培训、财政补贴农民工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等角度提升农民工幸福感,并且也阐述了研究结论对于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所具有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雯  
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农民工在我国生产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劳动地位,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主力军。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是提升人民素质、人民幸福感的根本途径。农民工幸福感偏低现状的存在,对于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成人教育应当针对这一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来优化农民工的知识结构,切实提升农民工的幸福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靖  毛学峰  熊艳艳  
本文基于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研究权益保障对农民工在打工所在地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权益相关变量确实会影响到农民工的幸福感,不同权益变量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不同,而且相同权益变量对不同群体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也不同。分析表明,为农民工讨薪应该成为提高农民工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切入点,而其他权益因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在优先序上有所不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熊猛  叶一舵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文版)"对1739名城市农民工子女进行调查,考察城市农民工子女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1)城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自尊、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相关都非常显著;(2)城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水平不仅对其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也可通过自尊对其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即自尊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3)自尊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