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3)
- 2023(15339)
- 2022(12885)
- 2021(11943)
- 2020(9783)
- 2019(22026)
- 2018(21688)
- 2017(40680)
- 2016(22234)
- 2015(24890)
- 2014(24374)
- 2013(23897)
- 2012(22720)
- 2011(20784)
- 2010(21516)
- 2009(19810)
- 2008(19607)
- 2007(18469)
- 2006(16757)
- 2005(15239)
- 学科
- 济(90489)
- 经济(90315)
- 业(72022)
- 管理(62401)
- 企(50643)
- 企业(50643)
- 农(48633)
- 农业(32560)
- 中国(31248)
- 方法(28321)
- 业经(26562)
- 地方(24993)
- 数学(22064)
- 数学方法(21788)
- 技术(21685)
- 财(20683)
- 制(19992)
- 学(19192)
- 策(17799)
- 银(16336)
- 银行(16300)
- 发(16127)
- 行(15900)
- 理论(15778)
- 贸(15742)
- 贸易(15723)
- 融(15537)
- 金融(15536)
- 易(15223)
- 和(14838)
- 机构
- 学院(314609)
- 大学(312728)
- 济(130944)
- 经济(128006)
- 管理(118882)
- 研究(116358)
- 理学(100516)
- 理学院(99379)
- 管理学(97806)
- 管理学院(97193)
- 中国(89683)
- 科学(69703)
- 农(68327)
- 京(67821)
- 财(60568)
- 所(59462)
- 研究所(53366)
- 中心(53142)
- 江(52680)
- 农业(51892)
- 业大(50944)
- 财经(45475)
- 范(44975)
- 师范(44553)
- 北京(43483)
- 院(42098)
- 经(41227)
- 州(41205)
- 省(38763)
- 经济学(37484)
- 基金
- 项目(202367)
- 科学(159794)
- 研究(154631)
- 基金(142760)
- 家(124638)
- 国家(123387)
- 科学基金(104699)
- 社会(98423)
- 社会科(92084)
- 社会科学(92059)
- 省(82404)
- 基金项目(74562)
- 教育(70466)
- 划(68134)
- 自然(64694)
- 编号(64079)
- 自然科(63145)
- 自然科学(63132)
- 自然科学基金(62059)
- 资助(56846)
- 成果(54500)
- 发(49405)
- 创(46338)
- 课题(46275)
- 重点(45857)
- 部(44533)
- 创新(42449)
- 发展(40069)
- 展(39406)
- 国家社会(39378)
- 期刊
- 济(163404)
- 经济(163404)
- 研究(101873)
- 中国(80120)
- 农(69799)
- 学报(49307)
- 科学(47780)
- 教育(47168)
- 农业(46836)
- 管理(46255)
- 财(44588)
- 大学(39424)
- 融(36393)
- 金融(36393)
- 学学(36150)
- 业经(31817)
- 技术(27821)
- 业(23809)
- 经济研究(23332)
- 财经(22664)
- 问题(21580)
- 经(19667)
- 科技(18006)
- 图书(17458)
- 世界(17198)
- 版(16283)
- 技术经济(16276)
- 农村(15858)
- 村(15858)
- 坛(15574)
共检索到513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明
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入发展繁荣的新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得了历史经验。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坚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重,紧密结合农林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和素质教育实践,坚持服务"三农"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重点特色专业和创新型学术研究群体,为进一步推动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推动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策略是,设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建设工程,确立围绕"三农"问题为核心的哲学...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农林高校 发展 经验 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银兴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一支重要的力量,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南京大学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前进方向,认真探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规律,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辉
学风不仅关系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体形象,而且关系到中国科学水平的进步与发展。文章从中国学术界学风问题的现状出发,提出通过强化学术道德教育实现道德自律、调整政策导向回归学术价值取向、发扬学术民主摒弃庸俗学术批评、建立学术不端的问责和惩处机制等路径以端正学风。
关键词:
学风问题 社会科学 繁荣发展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靳诺
我们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以高度的学术敏感性关注中国改革发展的最新实际。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7日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系统论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意义,深刻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勾画出我国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卫红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新的春天。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与社会共进步、与时代同发展、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30年,更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释放潜力、彰显活力、壮大实力、提升能力的30年。30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长足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恢复中得到了发展,在发展中得到了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晓红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正值春风拂面,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面临新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俊兰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强调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意义与作用,明确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战略任务与根本要求,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学习贯彻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卫红
改革开放三十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从恢复起步到蓬勃发展,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要在回顾总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三十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认清现实、把握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繁荣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进
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上毫不动摇,才能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自己的灵魂。敢于将理论的"答卷"交由实践检验,发挥理论创新在实践创新中的先导作用。着力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从政治上、组织上确保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与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天权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软实力和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是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承担着光荣使命和崇高责任。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研究型、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寒松
高校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正确处理好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关系。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新形势下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高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延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艳红 郝婷 高丽
促进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是农林高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选择。当前,我国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还存在学科生态不健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能力不足、支撑平台不完备和标志性成果产出不足等问题。充分发挥学科融合“催化剂”作用,加快推进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促进中国特色、农林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我国农林高校以更高标准、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农林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 交叉融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东刚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和任务,为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认真学习宣传,坚定贯彻落实,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济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总结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科学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大理论结晶。我们要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