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3)
- 2023(6156)
- 2022(5046)
- 2021(4962)
- 2020(4188)
- 2019(9333)
- 2018(9538)
- 2017(17571)
- 2016(10199)
- 2015(11554)
- 2014(11668)
- 2013(11099)
- 2012(10064)
- 2011(9477)
- 2010(9864)
- 2009(9136)
- 2008(9056)
- 2007(8676)
- 2006(7897)
- 2005(6816)
- 学科
- 农(44372)
- 济(38678)
- 经济(38642)
- 业(31044)
- 农业(29487)
- 管理(19626)
- 业经(13128)
- 方法(11112)
- 企(10791)
- 企业(10791)
- 中国(10598)
- 农业经济(9871)
- 数学(9730)
- 学(9602)
- 数学方法(9488)
- 村(8996)
- 农村(8985)
- 地方(8953)
- 发(8543)
- 制(8466)
- 土地(7239)
- 发展(7033)
- 展(7025)
- 策(6843)
- 劳(6750)
- 劳动(6749)
- 体(6740)
- 教育(6679)
- 及其(6591)
- 建设(6414)
- 机构
- 学院(144972)
- 大学(143029)
- 济(54717)
- 经济(53445)
- 研究(51957)
- 管理(51779)
- 农(50994)
- 理学(44553)
- 理学院(44100)
- 管理学(42955)
- 管理学院(42757)
- 中国(39373)
- 农业(38566)
- 科学(34847)
- 业大(33643)
- 京(30857)
- 所(27588)
- 研究所(25362)
- 中心(24407)
- 农业大学(24111)
- 江(24044)
- 财(21562)
- 范(21538)
- 师范(21323)
- 北京(19156)
- 省(18934)
- 州(18853)
- 业(18388)
- 院(18147)
- 经济管理(17689)
- 基金
- 项目(98237)
- 科学(75566)
- 研究(73450)
- 基金(67829)
- 家(60381)
- 国家(59757)
- 科学基金(49353)
- 社会(43529)
- 省(41761)
- 社会科(40650)
- 社会科学(40633)
- 基金项目(36457)
- 划(33749)
- 教育(33659)
- 编号(32377)
- 自然(32002)
- 自然科(31158)
- 自然科学(31148)
- 自然科学基金(30574)
- 农(29075)
- 成果(27171)
- 资助(26980)
- 课题(22474)
- 发(22456)
- 重点(22199)
- 部(20944)
- 创(20025)
- 科研(18815)
- 性(18736)
- 创新(18649)
共检索到224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蓓
产学研合作是农林高校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农林高校产学研合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众多要素和主体,体现为物理、事理和人理三个层次,具备推动农林产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林企业发展、提高农林高校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水平以及促进农林科技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三大功能。农林高校产学研合作必须引导系统多方共赢,促进系统创新涌现,实现系统整体最优,加强系统环境支撑。
关键词:
农林高校 产学研合作 系统 优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辛学兵 陈建业 孟平
对河北饶阳试区的土地利用方案和10种类型的果—农间作体系的合理配置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从中筛选出优化的结构模式和土地利用方案。结果表明:①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土地优化利用方案的规划应该考虑市场的价值变动,还应该考虑到在林木的生长前期投入与经济效益的问题。②发展的农、林产品有梨树、油菜和棉花。③雪花梨和鸭梨为主的模式,其最佳栽植模式是株行距为3m×5m,两行或三行为一带,带距为30m。④果—农模式体系中农作物品种的配置以小麦—蔬菜组合为最好,产投比为2.7∶1;其次为油菜—蔬菜组合;粮食类较好组合有小麦—薯类、小麦—玉米、小麦—谷子、小麦—黄豆、油菜—玉米等。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土地优化利用,优化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袭福庚 方嘉兴
在阐述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将该系统划分为6个类型,即农林复合型、林衣复合型、林牧复合型、农林渔复合型、林特复合型、地域性农林复合型,并作了概要描述。对国内外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实践也作了典型介绍,这些典型的共同特点是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利用物种在时空上合理布局,保持组合的动态平衡,提高综合效益。
关键词: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农林复合类型,应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君奇 牛宏泰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农林院校实施产学研结合,是农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三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必然选择。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教育以及农业发展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地区差异,使得农林院校在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方法上,始终存在着如何适应社会和进一步改革创新的问题。正确认识产学研结合在新时期的涵义和意义,探索其基本类型、规律、运行机制和模式等,对合并型高校及农林院校进行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虎群
产学研紧密结合是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催生出来的新型教育模式,是大学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必然选择,受到各国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农科教统筹改革的试点单位,产学研结合是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校以农业科技推广为纽带,建立了三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网络,创建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总结了不同特色的农业信息咨询和培训形式,形成了校地、校企科技合作良性互动机制,促进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维明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从行业高校多年的实践来看,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有效汇聚校内外创新资源和要素,已经成为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加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认真思考高校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与实现协同创新的互动关系,对农林高校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成效有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金清 梁成云 李太元 李艳茹
延边大学作为地方民族大学,结合地方民族文化和食品产业特色及优势,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与朝鲜族传统发酵食品的加工与安全质量控制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等形式提高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加强了与校企间的协同发展,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先琨 吕仕洪 蒋忠诚 何成新 陆树华 向悟生 欧祖兰
中国西南岩溶区石漠化严重,呈加剧趋势,危害很大,不但导致生态退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影响人类的生存,成为我国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喀斯特峰丛区是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选择广西平果县龙何屯峰丛区为示范点,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农村产业模式,生物工程、水利工程结合,提倡复合农林经营,选择优良乡土树种,模拟天然植被构建先锋植物群落,针对生境异质性的主导因子,强化岩溶山地造林与封育管理技术,开发特有适生的名特优产品,实行乔灌藤草优化配置、生态防护林体系与特色农林产品基地建设结合,经过3年的示范试验,植被覆盖率由10%提高到37%,农民人均收入增长2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晓霞 李金芳
农林类高校在农业科研创新以国内41所农林类高校2005—2016年发明类专利申请数据为样本,在构造其合作网络和知识网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两个网络的结构洞和度中心性对高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合作网络中申请人的结构洞和度中心性及知识网络中知识元素的结构洞和度中心性都与高校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倒U形关系,申请人的度中心性与结构洞平方项的交互作用、申请人的结构洞与度中心性平方项的交互作用、知识元素的度中心性与结构洞二次方的交互作用都对农林类高校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或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庞爱权 Iannuberg
中国农林业资源的持续性正受到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严峻挑战。中国的经验表明,农林复合系统在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能够起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林复合系统经济评价方法的评述,揭示出目前农林复合系统经济评价主要局限于财务效益方面,这是必要的,但考虑到农林复合系统的可持续性,就显得很不够。最后,探讨了中国农林复合系统综合经济评价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经济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平 宋兆民 张劲松 陆光明
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并结合土壤水分动力学法,研究了农林复合系统中林—草×牧模式、林网—桐粮(小麦)间作模式和林网—梨×粮(小麦)间作模式的水分效应。结果表明:(1)林×草×牧模式中,林木对降水具截留作用,截流量不足降水量的10%,故对林下牧草的生长影响不大;(2)林网—桐×粮(小麦)间作模式可降低12.0%的农田蒸散耗水量;(3)林网—梨×粮(小麦)间作模式中,0~40cm土层含水量比对照点约高14.0%,对冬小麦的灌浆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农林复合系统,水分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孟平 宋兆民 张劲松 马秀玲
本文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气候特征及对防尘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沙质土壤类型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动力和水文效应,是减少降尘的直接原因。防风效能愈强,防尘效果愈好;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尘埃输送量,同时能减少降尘量达20%~60%;防风效能、乱流交换强度、土壤湿度是决定降尘量大小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降尘,防风效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怡 刘春迪 傅泽田 李鑫星 温皓杰
通过对现阶段农林高校音乐教学体系的调查分析,构建了科学规范的面向农林高校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利用信息技术,结合音乐教学的知识特点,构建了音乐教学资源库及其云平台,弥补农林高校音乐教育师资、课堂容量不足等缺陷,使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在农林高校的实施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林 代永欣 张劲松 孟平 孙胜 李豪 万贤崇
【目的】研究核桃-黄豆农林复合系统中不同种植位置间作作物在不同水分、光照条件下的水分利用和碳代谢,为更好了解种间相互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在太行山南麓低山丘陵区核桃-黄豆农林复合系统中,测定不同种植位置黄豆在旱季(7月中旬)和雨季(8月下旬)的土壤含水量、凌晨和正午水势、正午茎秆导水损失率(PLC)、株高和基径、生物量以及根、茎、叶的非结构性碳(NSC)含量。【结果】1)在旱季,随着与核桃树距离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黄豆凌晨和正午水势下降,正午茎秆PLC上升,距核桃树1. 5和2. 5 m的黄豆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较大,距核桃树0. 6 m和单作的黄豆光合速率偏低,但总体上间作和单作的黄豆气体交换没有显著差异。旱季生物量、根冠比和NSC随着与核桃树距离增加而增大。2)在雨季,除距核桃树0. 6 m处土壤含水量偏低外,其余位置均无显著性差异,土壤含水量比旱季高60%以上。不同种植位置黄豆凌晨水势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单作黄豆正午水势更低,茎秆PLC较间作黄豆严重。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生物量、NSC含量、根冠比均随着与核桃树距离增加而增大。根、茎、叶NSC含量均显著高于旱季,主要由淀粉储藏增加引起。【结论】在旱季,不同种植位置黄豆水分状况均受一定程度的干旱影响,复合系统中间作黄豆水分状况好于单作,但旱季水分胁迫没有显著影响光合作用和生长;遮荫的影响覆盖了水分状况改善的作用。在雨季,复合系统中黄豆主要受遮荫影响,距离树木越远生长情况越好。在研究年份水分不是主要限制因子的情况下,间作互利作用未体现,而复合系统中的光能竞争会导致间作黄豆生长量明显下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雯 马云启 郝营
对农林高校开展"请进来"式农民培训进行效果评估,显示在农民培训需求的满足度、农民培训的满意度、农民自我认知的改变方面效果显著。分析了农林高校开展"请进来"式农民培训的发展定位,指出政府是组织和投入的主体,农民精英是培训对象,职业农民是培训目标。
关键词:
农林高校 农民培训 效果评估 发展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