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90)
2023(20292)
2022(17142)
2021(16174)
2020(13431)
2019(30471)
2018(30268)
2017(57421)
2016(31176)
2015(35376)
2014(34795)
2013(33872)
2012(30794)
2011(27753)
2010(27996)
2009(25472)
2008(24878)
2007(22109)
2006(19354)
2005(16903)
作者
(87225)
(72978)
(72236)
(68804)
(45982)
(35014)
(32599)
(28503)
(27758)
(25805)
(24744)
(24672)
(23039)
(22775)
(22271)
(22259)
(21571)
(21319)
(21016)
(20791)
(18034)
(17914)
(17592)
(16708)
(16332)
(16273)
(16190)
(16067)
(14743)
(14481)
学科
(117751)
经济(117589)
(93110)
管理(92086)
(71709)
企业(71709)
方法(50782)
(50627)
数学(43775)
数学方法(43139)
中国(33984)
农业(33602)
(32296)
业经(31333)
(27638)
(24953)
地方(24636)
技术(24040)
理论(21472)
(19900)
贸易(19884)
(19572)
(19531)
银行(19523)
财务(19446)
财务管理(19403)
(19347)
(18826)
环境(18683)
(18590)
机构
学院(428581)
大学(426471)
管理(169502)
(168402)
经济(164531)
理学(146363)
理学院(144767)
管理学(142141)
管理学院(141329)
研究(141057)
中国(107310)
(90901)
科学(86783)
(79433)
(78649)
(69393)
业大(67446)
中心(66207)
(65404)
研究所(62681)
财经(61581)
农业(60603)
(57351)
北京(57186)
师范(56832)
(56184)
(52224)
(52026)
经济学(49477)
技术(47171)
基金
项目(295008)
科学(232487)
研究(220438)
基金(211715)
(183903)
国家(182266)
科学基金(157292)
社会(137568)
社会科(130043)
社会科学(130011)
(117372)
基金项目(112462)
教育(102664)
自然(101118)
自然科(98738)
自然科学(98716)
(97567)
自然科学基金(96953)
编号(91469)
资助(85557)
成果(73862)
重点(66163)
(64888)
(63875)
课题(63467)
(63137)
创新(59167)
(56666)
国家社会(56157)
科研(55944)
期刊
(189684)
经济(189684)
研究(125549)
中国(95239)
(77290)
学报(67031)
科学(62044)
管理(62030)
(60728)
教育(57755)
大学(52938)
农业(52161)
学学(49396)
技术(41472)
(39226)
金融(39226)
业经(35350)
财经(29575)
经济研究(27448)
(26308)
(25285)
问题(25164)
图书(23329)
科技(23199)
(21594)
技术经济(20531)
理论(19692)
现代(18820)
(18345)
论坛(18345)
共检索到642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黎敏   黄坚钦   沈希  
针对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产业实践经验缺乏、校外导师专业指导能力偏弱、校内外双导师制协同指导效益难以有效发挥等问题,浙江农林大学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和科技下乡、人才下沉、深入“三农”的实践特性,建设农林专业学位研究生特派员导师队伍,在解决产业实际问题进程中,提升校内导师实践指导能力与校外导师专业指导能力,并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激发双师协同指导内生动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的“双师双能”导师队伍建设新路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光武  沈希  童再康  汪俐琴  罗黎敏  魏玲玲  
针对我国农科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生")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方案与目标定位不匹配、产教融合长效培养机制缺乏、"三农"情怀缺失等问题,浙江农林大学基于科技特派员模式培养农科类专硕生的创新性实践,实现了导师、研究生、产业发展三者需求的统一。该模式通过聚焦一批"三农"技术难题,建设一批创新性实践基地,组建一批科技特派员导学团队,形成一套人才培养方案,厚植一份"三农"情怀,创新了基于科技特派员的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人才长效机制。通过深度分析该模式在浙江农林大学余杭基地的实践成效,发现农科类专硕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发展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该模式也被多所高校借鉴并广泛推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雨  高峰  刘智敏  刘谦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运行模式在几年的实践中逐步发展,从最初的简单互动模式发展为形式多样、多要素参与的综合模式,以适应不同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的需求。本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比较典型的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从实践活动上升至理论层面研究,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余学军  
美国建立了以大学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实现了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的紧密结合,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推出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创业。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组建多层次的科技特派员,围绕欠发达地区的木材加工产业、养殖产业、茶产业、竹产业等开展科技服务与技术支撑;同时,以法人科技特派员的形式与县域开展全面的科技合作与对接,有效地促进了地方农业科技进步,同时也为高校教师提高创业能力搭建了平台。这种以科技特派员为载体的大学服务社会的模式是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一个创新案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岳珍  赖茂生  
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以科技为切入点,将科技、资本、管理等新的生产要素植入农村,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特别是市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找到一个新的突破点。本文介绍了科技特派员行动的起源和发展,并且着重阐述了西部大开发中宁夏科技特派员模式的主要创新点-“三线推进”和“金融推动”。本文还从科技传播的角度分析了科技特派员的经济和社会学意义,并对如何有效地在西部大开发中推广其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科技教研部课题组  郑少春  
南平市实施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是福建省农村工作的一项制度创新,在近年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调研,考察其实践发展和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促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冬梅  
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多元化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代表形式,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其制度本身也存在着诸如服务范围有限、运作经费不足以及功能单一等方面的困惑和问题,需要在今后进一步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中加以重视和完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傅晋华  王雅利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从创业主体角度看,主要包括"外生"式和"内生"式两大类型。而这两大类型科技特派员在实际农村科技创业中表现出了多样化的机制模式。本文在对科技特派员创业者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当前中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的不同机制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施亚玲  向兴华  李若英  肖远亮  
根据广东地区三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对目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双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进一步扩大产学研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评聘制度,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培训,创新导师管理制度等,是加快"双导师制"的推进与落实、激励校内外导师积极投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燕  
农业职业院校应充分认识到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服务模式优势、工作机制优势、服务对象优势及身份优势,通过筹划对接、选派任命、实施管理、总结评价等一系列过程推进实施,在政策保障、培训、激励和资金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促进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欢进  轩宗新  仇静莉  王春和  刘华光  
河北经贸大学进行了10余年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探索,加强在研究生教育中"双导师制"以及社会导师队伍建设。针对部分社会导师队伍的建设中指导时间不能保证、社会导师与校内老师沟通不够等问题,提出社会导师对研究生的全程教育是创新和重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檀学文  
本文以宁夏为例,从政策机制的角度评价科技特派员制度(科特派)的效果。根据政策分析的微观经济原理,本文构造了一个基于政策过程及政策机制的分析框架。作为公共政策,科特派通过科技特派员作用于其目标群体——农业生产者,其目的是解决农业生产者的问题。科特派的成功之处在于为目标群体缓解了资金和技术短缺的问题,不足之处在于不能独立地解决人力资本问题和市场问题,因而需要相关部门的政策配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雨  高峰  
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我国广泛开展以来,极大地提升了农村科技生产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项目资助了中国15个省、30个县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本文将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前后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对比,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简小鹰  
本文从农村技术服务资源配置和技术服务价格确定的角度,对“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的五种运行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如何运用“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农业技术服务市场机制的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