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8)
- 2023(5897)
- 2022(4846)
- 2021(4749)
- 2020(3783)
- 2019(8487)
- 2018(8594)
- 2017(15892)
- 2016(9060)
- 2015(10179)
- 2014(10180)
- 2013(9972)
- 2012(9374)
- 2011(8742)
- 2010(9155)
- 2009(8513)
- 2008(8571)
- 2007(7943)
- 2006(7388)
- 2005(6606)
- 学科
- 农(44674)
- 济(36272)
- 经济(36232)
- 业(31450)
- 农业(29757)
- 管理(16693)
- 业经(13650)
- 企(11301)
- 企业(11301)
- 方法(10749)
- 农业经济(10002)
- 学(9692)
- 中国(9518)
- 制(9178)
- 数学(9092)
- 村(8997)
- 农村(8986)
- 数学方法(8924)
- 发(8526)
- 地方(8060)
- 策(7577)
- 土地(7549)
- 发展(7081)
- 展(7071)
- 劳(6824)
- 劳动(6822)
- 体(6688)
- 及其(6554)
- 银(6510)
- 银行(6491)
- 机构
- 学院(134295)
- 大学(129171)
- 济(51723)
- 经济(50540)
- 农(49846)
- 研究(48909)
- 管理(48217)
- 理学(41210)
- 理学院(40769)
- 管理学(39813)
- 管理学院(39614)
- 中国(39234)
- 农业(37636)
- 科学(32971)
- 业大(31461)
- 京(28819)
- 所(26322)
- 研究所(24136)
- 中心(23540)
- 江(23180)
- 农业大学(23126)
- 财(20570)
- 省(19269)
- 范(18817)
- 师范(18581)
- 业(18388)
- 北京(18046)
- 州(17844)
- 院(17003)
- 经济管理(16909)
- 基金
- 项目(89839)
- 科学(68900)
- 研究(66678)
- 基金(62523)
- 家(56330)
- 国家(55719)
- 科学基金(45628)
- 社会(39673)
- 省(37583)
- 社会科(36924)
- 社会科学(36910)
- 基金项目(33554)
- 划(30483)
- 教育(29768)
- 自然(29480)
- 编号(29280)
- 农(28692)
- 自然科(28656)
- 自然科学(28646)
- 自然科学基金(28124)
- 资助(24705)
- 成果(23353)
- 重点(20645)
- 发(20630)
- 课题(19986)
- 部(19356)
- 创(18226)
- 业(17401)
- 性(17060)
- 创新(17001)
共检索到210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袭福庚 方嘉兴
在阐述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将该系统划分为6个类型,即农林复合型、林衣复合型、林牧复合型、农林渔复合型、林特复合型、地域性农林复合型,并作了概要描述。对国内外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实践也作了典型介绍,这些典型的共同特点是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利用物种在时空上合理布局,保持组合的动态平衡,提高综合效益。
关键词: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农林复合类型,应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庞爱权 Iannuberg
中国农林业资源的持续性正受到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严峻挑战。中国的经验表明,农林复合系统在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能够起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林复合系统经济评价方法的评述,揭示出目前农林复合系统经济评价主要局限于财务效益方面,这是必要的,但考虑到农林复合系统的可持续性,就显得很不够。最后,探讨了中国农林复合系统综合经济评价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经济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辛学兵 陈建业 孟平
对河北饶阳试区的土地利用方案和10种类型的果—农间作体系的合理配置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从中筛选出优化的结构模式和土地利用方案。结果表明:①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土地优化利用方案的规划应该考虑市场的价值变动,还应该考虑到在林木的生长前期投入与经济效益的问题。②发展的农、林产品有梨树、油菜和棉花。③雪花梨和鸭梨为主的模式,其最佳栽植模式是株行距为3m×5m,两行或三行为一带,带距为30m。④果—农模式体系中农作物品种的配置以小麦—蔬菜组合为最好,产投比为2.7∶1;其次为油菜—蔬菜组合;粮食类较好组合有小麦—薯类、小麦—玉米、小麦—谷子、小麦—黄豆、油菜—玉米等。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土地优化利用,优化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孟平 宋兆民 张劲松 马秀玲
本文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气候特征及对防尘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沙质土壤类型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动力和水文效应,是减少降尘的直接原因。防风效能愈强,防尘效果愈好;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尘埃输送量,同时能减少降尘量达20%~60%;防风效能、乱流交换强度、土壤湿度是决定降尘量大小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降尘,防风效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平 宋兆民 张劲松 陆光明
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并结合土壤水分动力学法,研究了农林复合系统中林—草×牧模式、林网—桐粮(小麦)间作模式和林网—梨×粮(小麦)间作模式的水分效应。结果表明:(1)林×草×牧模式中,林木对降水具截留作用,截流量不足降水量的10%,故对林下牧草的生长影响不大;(2)林网—桐×粮(小麦)间作模式可降低12.0%的农田蒸散耗水量;(3)林网—梨×粮(小麦)间作模式中,0~40cm土层含水量比对照点约高14.0%,对冬小麦的灌浆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农林复合系统,水分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平 张劲松 尹昌君 马小奇 冯伟东
本文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 -小麦复合系统与单作小麦系统作物根系的差异特征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小麦起身至乳熟期间 ,复合系统内小麦吸水根根量比单作系统平均约高 4 .74 % ,但二者间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和时间分布特征的趋势均基本一致 ,将果树引入原本单作的作物生态系统对作物根系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光菊 许思维 杨建州
基于福建省6个县(市) 30个村300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影响农户农林复合经营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耕地面积、项目支持对农户农林复合经营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却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从农户特征、资源禀赋特征、技术特征、政府出台政策4个方面提出促进农林复合经营的政策建议:应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带动年龄较大户主转变观念,助力农林复合经营发展;规范和鼓励林地、耕地流转或联户经营,适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促进形成农林复合经营规模经济,推动农林复合经营产业化发展;通过项目支持建设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参与农林复合经营,促进示范基地健康有序发展,创新技术推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调整资金补贴,规范资金有效使用和统筹管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夫凯 齐丹卉 卢琦 杨文斌 周金星
中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区域生态系统脆弱,干旱、水土流失和风沙灾害等问题频繁,严重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发展复合农林业是林业发展的新思路,是解决区域生态环境与落后社会经济问题恶性循环的有效途径。论文根据西北地区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现状,结合农林复合系统科研、生产实践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将西北干旱地区农林复合经营划分为草原风沙区、荒漠绿洲区、黄土高原区和青藏高原区4个类型区,并分析概述了各类型区复合农林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根据农林复合系统多层次、多组分、多功能和多目标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林分起源、生物组分、生长周期和主导功能标尺的农林复合经营类型划分...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 类型划分 西北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峰 蔡强国 吴淑安
坡地资源在我国等多山国家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保护对环境稳定有着重要影响。坡地农林复合经营是一种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坡地利用保护方式,与常规方式相比其投资少、系统产出高;在控制坡地土壤侵蚀、保持和培育坡地土壤肥力方面更具优势;但也有一些局限需要在实践中改进完善。
关键词:
坡地资源 坡地 利用保护 农林复合经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陈建衡
一、农林复合经营区域分析农林复合经营区域是一个土地经营区域,是农林牧诸业兼营的土地利用体系。农林复合经营除了必须依据农、林、牧诸业自身特点外,还必须把农林牧诸业合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有效配置。从生态关系看,林业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生态防护功能;从社会经济关系看,林业对农牧业发展还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蓓
产学研合作是农林高校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农林高校产学研合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众多要素和主体,体现为物理、事理和人理三个层次,具备推动农林产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林企业发展、提高农林高校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水平以及促进农林科技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三大功能。农林高校产学研合作必须引导系统多方共赢,促进系统创新涌现,实现系统整体最优,加强系统环境支撑。
关键词:
农林高校 产学研合作 系统 优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平 宋兆民 张劲松 陆光明 辛学兵
运用同位素示踪法并结合野外实测对农林复合系统的环境质量调控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林复合系统中由于林木的存在,其固定CO2能力是单一的农业系统的1.6~2.1倍,农林复合系统大气中CO2浓度平均比单一的农业系统低55~95mL.m-3。杨树与柳树以及小麦和玉米对N2O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农林复合系统内外,甲烷浓度值十分接近,作物和大气间的CH4气体未表现出明显的交换作用。在沙质土壤类型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减少降尘的直接原因,能够有效地减少尘埃输送量,同时能减少降尘量达20%~60%;防风效能、乱流交换强度、土壤湿度是决定降尘量大小的主要因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孟庆岩 王兆骞 姜曙千
以海南省文昌市典型的胶—茶—鸡农林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 ,以单作胶园、胶茶间作园为对照 ,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其物质循环规律。结果表明 ,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的氮、磷输入、输出量最大 ,系统外物质投入率比另两系统明显减少 ,系统内养分循环量增加 ,因此 ,该系统具有较合理的物质循环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秀玲 陆光明 徐祝龄 宋兆民 孟平 张劲松
本文从农林复合系统角度探讨了杨树林带和小麦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认为:林带根系分布水平伸展至1.5H(H为树高)范围内,尤以0.5H范围内树根最为集中,并且90%以上根系集中于0~100cm土层内,其中20~60cm土层为根系密集区。树根二维分布可用二次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来描述。与杨树根系分布趋势相反,小麦根系则越靠近林带越少,且其根系密集区主要在0~20cm土层内,与杨树根系密集区位置上下错开。讨论了土壤水分状况、林带遮荫与根系分布的关系以及林带附近的作物生产效能。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 林带 根系的分布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巍
本文研究了林网式农林复合系统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WUE)的影响。结果表明 ,农林复合系统可以提高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 ,其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提高了 6 3 3 %。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也存在着“午休”现象 ,林网可以有效地缓减这一现象。应用主成份分析证明林网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原因是影响了空气温度、叶温、饱和差和光合强度。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 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