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94)
- 2023(15889)
- 2022(13081)
- 2021(12207)
- 2020(10036)
- 2019(22920)
- 2018(22685)
- 2017(43382)
- 2016(23250)
- 2015(26305)
- 2014(26003)
- 2013(25947)
- 2012(23925)
- 2011(21977)
- 2010(22487)
- 2009(21146)
- 2008(21137)
- 2007(19175)
- 2006(17320)
- 2005(15993)
- 学科
- 济(112533)
- 经济(112417)
- 业(94061)
- 企(75183)
- 企业(75183)
- 管理(74675)
- 农(48617)
- 方法(45205)
- 数学(36742)
- 数学方法(36204)
- 业经(33556)
- 中国(32832)
- 农业(32528)
- 财(28094)
- 地方(24088)
- 制(22217)
- 贸(20703)
- 贸易(20683)
- 易(20142)
- 技术(20026)
- 务(19173)
- 财务(19125)
- 财务管理(19101)
- 环境(18755)
- 策(18638)
- 和(18291)
- 学(18038)
- 企业财务(18031)
- 划(18008)
- 银(17428)
- 机构
- 学院(343833)
- 大学(335222)
- 济(153439)
- 经济(150731)
- 管理(136074)
- 研究(118372)
- 理学(116119)
- 理学院(114960)
- 管理学(113163)
- 管理学院(112538)
- 中国(96178)
- 京(72394)
- 科学(69138)
- 财(67392)
- 农(66465)
- 所(59512)
- 中心(54058)
- 研究所(53584)
- 江(53388)
- 财经(52956)
- 业大(52250)
- 农业(50131)
- 经(48078)
- 北京(46716)
- 经济学(46134)
- 范(42546)
- 院(42518)
- 师范(42201)
- 州(42004)
- 经济学院(41542)
- 基金
- 项目(221310)
- 科学(176528)
- 研究(164971)
- 基金(161770)
- 家(140440)
- 国家(139177)
- 科学基金(120381)
- 社会(108337)
- 社会科(102606)
- 社会科学(102575)
- 省(87168)
- 基金项目(84490)
- 自然(75240)
- 自然科(73458)
- 自然科学(73444)
- 教育(73434)
- 自然科学基金(72167)
- 划(71532)
- 资助(66488)
- 编号(66406)
- 发(52811)
- 成果(52070)
- 重点(49711)
- 部(49228)
- 创(47937)
- 课题(45704)
- 国家社会(45463)
- 创新(44182)
- 业(43762)
- 发展(43215)
- 期刊
- 济(183633)
- 经济(183633)
- 研究(103256)
- 中国(73094)
- 农(66756)
- 管理(53808)
- 财(52186)
- 科学(49914)
- 学报(48363)
- 农业(44906)
- 大学(38959)
- 融(37274)
- 金融(37274)
- 学学(37220)
- 业经(35900)
- 教育(33035)
- 技术(32608)
- 经济研究(27809)
- 财经(26548)
- 问题(24424)
- 业(24250)
- 经(23006)
- 技术经济(20130)
- 世界(19310)
- 贸(18214)
- 统计(17383)
- 资源(16635)
- 经济问题(16626)
- 版(16315)
- 现代(16293)
共检索到534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洪传春 刘某承 李文华
农林复合经营表现为复合型的农业生产系统,其实质是对土地单元综合的和可持续的利用,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越来越尖锐的背景下,中国生态农业建设显得愈加重要和紧迫。农林复合经营以其有效地契合了中国人多地少和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的国情,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现代、高效、循环"的特点,而成为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为促进农林复合经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现代科技在农林复合经营中的应用,同时注意加强农林复合经营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和相关财政与金融政策支持的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丹丹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日显紧迫。在这个过程中,西南山区农业的发展及其发展模式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阐明西南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出发,阐述了当前西南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并对适合西南山区环境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作了探讨。
关键词:
西南山区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刚 张春艳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而我国农业地域的自然经济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在不同地域要培育多样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现阶段,我国要着力推进和培育城镇近郊多功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农产品主产区规模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区综合效益优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三大生态农业模式。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模式 初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浩淼
生态农业兼顾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能够实现农业的整体协调与合理组织。我国对生态农业的发展颇为重视,西南山区作为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约十分之一的地区,其生态农业的开展对我国农业整体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西南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出西南山区的四种典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特色产业增长极模式、生态园区带动模式、地区特色旅游模式和生态村建设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西南山区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兴 王启云
生态农业是替代传统农业和石油农业的全新农业模式,其发展对改善中国农业产地环境与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国内外农业发展模式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中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夫凯 齐丹卉 卢琦 杨文斌 周金星
中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区域生态系统脆弱,干旱、水土流失和风沙灾害等问题频繁,严重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发展复合农林业是林业发展的新思路,是解决区域生态环境与落后社会经济问题恶性循环的有效途径。论文根据西北地区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现状,结合农林复合系统科研、生产实践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将西北干旱地区农林复合经营划分为草原风沙区、荒漠绿洲区、黄土高原区和青藏高原区4个类型区,并分析概述了各类型区复合农林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根据农林复合系统多层次、多组分、多功能和多目标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林分起源、生物组分、生长周期和主导功能标尺的农林复合经营类型划分...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 类型划分 西北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春艳 王敬华
构建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益的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是开发山区有限的土地资源,振兴沟域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是山区林业发展的方向。本文总结了北京山区主要的农林复合生态产业模式,对典型模式进行了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山区农林复合产业布局思路,并从产业扶持政策、技术推广培、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精品等方面,提出加快北京山区农林复合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山区 农林复合产业 模式 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华 刘某承 闵庆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在这一形势下,人类社会开始反思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技术,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提高产量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还要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物安全,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20世纪后期,中国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共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概念。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总结了一系列适应中国国情的成功模式,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与赞扬。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农业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星辰 杨振山
生态农业通过农业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平衡,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水稻是日本重要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回顾和总结日本稻作生态农业的发展途径与模式,尤其是在稻鸭(鱼)共作等有机农业生态模式、农业耕作技术和水稻多功能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为我国水稻生态种植生产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水稻 生态农业 日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国杰 杜翔 冯林安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的适应性,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农业所应遵循的原则、循环层次、产业类型、技术支撑以及其他保障等,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新阳 吕杰 刘洪彬
本文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动态客观计算权重的拉开档次法构建了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模型,并对辽宁省东南部农林生态复合区的10个县(市)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及混合OLS模型,对各县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农业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森林覆盖率、有效灌溉率对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影响,人口密度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影响,同时从农业经济、生态、资源等方面研究了各要素对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法稳 陈保东
西北地区是中国的主要农牧业区之一 ,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西北地区问题。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工业的污染 ,而是农业生产活动的破坏。因此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必须将生态环境的重建与当地农民的脱贫、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采取适应地区特点的集水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实现西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恢复和重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世杰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分析三峡库区农业资源状况的前提下,论文探讨了建设生态农业及旅游农业的发展方向,使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以促进三峡库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农业 旅游农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成升魁 闵庆文 谢高地 孙新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