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8)
2023(11984)
2022(10510)
2021(10000)
2020(8364)
2019(19229)
2018(19376)
2017(37700)
2016(20517)
2015(23022)
2014(23043)
2013(22906)
2012(20794)
2011(18840)
2010(18832)
2009(17276)
2008(16531)
2007(14751)
2006(13014)
2005(11128)
作者
(60191)
(50489)
(49673)
(47393)
(31446)
(24112)
(22383)
(19939)
(18999)
(17670)
(17156)
(16855)
(15793)
(15654)
(15365)
(15328)
(15090)
(14771)
(14316)
(14113)
(12670)
(12358)
(12163)
(11490)
(11380)
(11153)
(11119)
(11013)
(10168)
(9944)
学科
(83374)
经济(83293)
(62431)
管理(53625)
(47334)
(41454)
企业(41454)
方法(36654)
数学(32047)
数学方法(31642)
农业(31480)
业经(22140)
中国(20625)
(19056)
(18414)
地方(17849)
(15988)
(13646)
贸易(13638)
(13269)
技术(12862)
理论(12581)
环境(12574)
(12304)
(11923)
(11793)
(11729)
(11705)
银行(11658)
(11194)
机构
学院(291594)
大学(289685)
管理(119088)
(114579)
经济(112072)
理学(104277)
理学院(103216)
管理学(101376)
管理学院(100891)
研究(96635)
中国(72067)
(67047)
科学(62936)
(61951)
业大(53406)
农业(51267)
(48646)
(47736)
中心(44825)
研究所(44741)
(41913)
财经(38863)
北京(38804)
(37857)
师范(37481)
(35498)
(34859)
(34003)
经济管理(33632)
农业大学(32595)
基金
项目(206539)
科学(161449)
研究(150480)
基金(148967)
(130443)
国家(129308)
科学基金(110628)
社会(92952)
社会科(87662)
社会科学(87637)
(82102)
基金项目(80367)
自然(73167)
自然科(71373)
自然科学(71360)
自然科学基金(70099)
(67971)
教育(67232)
编号(62862)
资助(60979)
成果(49548)
重点(45782)
(44870)
(44686)
(42299)
课题(41853)
科研(39513)
创新(39419)
大学(37753)
教育部(37706)
期刊
(128224)
经济(128224)
研究(80555)
(68043)
中国(52766)
学报(50357)
农业(46207)
科学(46068)
管理(39027)
大学(38826)
学学(36920)
(33040)
教育(28797)
业经(27471)
技术(25541)
(24559)
金融(24559)
(21087)
问题(18266)
经济研究(17561)
财经(17491)
(16016)
科技(15670)
图书(15112)
业大(14904)
(14744)
技术经济(14468)
农业经济(14291)
理论(14261)
林业(13951)
共检索到415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辛学兵  陈建业  孟平  
对河北饶阳试区的土地利用方案和10种类型的果—农间作体系的合理配置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从中筛选出优化的结构模式和土地利用方案。结果表明:①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土地优化利用方案的规划应该考虑市场的价值变动,还应该考虑到在林木的生长前期投入与经济效益的问题。②发展的农、林产品有梨树、油菜和棉花。③雪花梨和鸭梨为主的模式,其最佳栽植模式是株行距为3m×5m,两行或三行为一带,带距为30m。④果—农模式体系中农作物品种的配置以小麦—蔬菜组合为最好,产投比为2.7∶1;其次为油菜—蔬菜组合;粮食类较好组合有小麦—薯类、小麦—玉米、小麦—谷子、小麦—黄豆、油菜—玉米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孟平  宋兆民  张劲松  马秀玲  
本文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气候特征及对防尘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沙质土壤类型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动力和水文效应,是减少降尘的直接原因。防风效能愈强,防尘效果愈好;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尘埃输送量,同时能减少降尘量达20%~60%;防风效能、乱流交换强度、土壤湿度是决定降尘量大小的主要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平  宋兆民  张劲松  陆光明  
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并结合土壤水分动力学法,研究了农林复合系统中林—草×牧模式、林网—桐粮(小麦)间作模式和林网—梨×粮(小麦)间作模式的水分效应。结果表明:(1)林×草×牧模式中,林木对降水具截留作用,截流量不足降水量的10%,故对林下牧草的生长影响不大;(2)林网—桐×粮(小麦)间作模式可降低12.0%的农田蒸散耗水量;(3)林网—梨×粮(小麦)间作模式中,0~40cm土层含水量比对照点约高14.0%,对冬小麦的灌浆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平  张劲松  尹昌君  马小奇  冯伟东  
本文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 -小麦复合系统与单作小麦系统作物根系的差异特征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小麦起身至乳熟期间 ,复合系统内小麦吸水根根量比单作系统平均约高 4 .74 % ,但二者间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和时间分布特征的趋势均基本一致 ,将果树引入原本单作的作物生态系统对作物根系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庞爱权  Iannuberg  
中国农林业资源的持续性正受到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严峻挑战。中国的经验表明,农林复合系统在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能够起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林复合系统经济评价方法的评述,揭示出目前农林复合系统经济评价主要局限于财务效益方面,这是必要的,但考虑到农林复合系统的可持续性,就显得很不够。最后,探讨了中国农林复合系统综合经济评价的发展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袭福庚  方嘉兴  
在阐述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将该系统划分为6个类型,即农林复合型、林衣复合型、林牧复合型、农林渔复合型、林特复合型、地域性农林复合型,并作了概要描述。对国内外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实践也作了典型介绍,这些典型的共同特点是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利用物种在时空上合理布局,保持组合的动态平衡,提高综合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平  宋兆民  张劲松  陆光明  辛学兵  
运用同位素示踪法并结合野外实测对农林复合系统的环境质量调控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林复合系统中由于林木的存在,其固定CO2能力是单一的农业系统的1.6~2.1倍,农林复合系统大气中CO2浓度平均比单一的农业系统低55~95mL.m-3。杨树与柳树以及小麦和玉米对N2O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农林复合系统内外,甲烷浓度值十分接近,作物和大气间的CH4气体未表现出明显的交换作用。在沙质土壤类型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减少降尘的直接原因,能够有效地减少尘埃输送量,同时能减少降尘量达20%~60%;防风效能、乱流交换强度、土壤湿度是决定降尘量大小的主要因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孟庆岩  王兆骞  姜曙千  
以海南省文昌市典型的胶—茶—鸡农林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 ,以单作胶园、胶茶间作园为对照 ,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其物质循环规律。结果表明 ,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的氮、磷输入、输出量最大 ,系统外物质投入率比另两系统明显减少 ,系统内养分循环量增加 ,因此 ,该系统具有较合理的物质循环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巍  
本文研究了林网式农林复合系统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WUE)的影响。结果表明 ,农林复合系统可以提高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 ,其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提高了 6 3 3 %。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也存在着“午休”现象 ,林网可以有效地缓减这一现象。应用主成份分析证明林网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原因是影响了空气温度、叶温、饱和差和光合强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清科  沈应柏  朱金兆  
该文在回顾总结国内外有关农林复合系统分类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黄土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农林复合系统发展现状等具体情况,以及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科研、生产实践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分类原则,以及适宜于该区的农林复合系统分类体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岩泉  何春霞  
农林复合系统是一种动态的自然资源管理系统,通过总结我国农林复合系统在光能、水分、养分及土地等自然资源利用率的研究进展,认为农林复合系统具有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等重要作用,只是由于气候、树种林种及其密度和林龄、作物种类的差异,使得提高的幅度有所差异而已;并从研究尺度、研究内容及方法等角度,提出研究展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庞爱权  张大红  
可持续发展的农林复合系统不仅在于它的生态可持续性,而且,作为一个土地生产系统,它必须使其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经济上有利可图。着重从理论和方法的角度探讨农林复合系统发展中的一些经济问题,并指出经济理论分析与评价提供了一个选择农林复合系统的必要条件,而是否一定采纳这种土地经营策略,还必须考虑市场因素以外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土地利用制度,以及地区社会与文化背景等。只有当生态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因素得到充分考虑的条件下,农林复合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平  樊巍  宋兆民  张劲松  辛学兵  
系统地研究了农林复合系统对自然资源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林复合系统具有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功能,但系统内不同模式之间光能利用率差异较大,梨粮复合模式光能利用率比周边种植模式高10.3%,系统内光能利用率则比旷野平均提高了25.0%。农林复合系统水分利用率一般可比旷野农田高10.3%~15.2%。农林复合模式热量利用效率比一般旷野农田高11%~13%。农林复合系统不仅能改善农田生境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可在我国北方平原农区大力推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先琨  吕仕洪  蒋忠诚  何成新  陆树华  向悟生  欧祖兰  
中国西南岩溶区石漠化严重,呈加剧趋势,危害很大,不但导致生态退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影响人类的生存,成为我国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喀斯特峰丛区是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选择广西平果县龙何屯峰丛区为示范点,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农村产业模式,生物工程、水利工程结合,提倡复合农林经营,选择优良乡土树种,模拟天然植被构建先锋植物群落,针对生境异质性的主导因子,强化岩溶山地造林与封育管理技术,开发特有适生的名特优产品,实行乔灌藤草优化配置、生态防护林体系与特色农林产品基地建设结合,经过3年的示范试验,植被覆盖率由10%提高到37%,农民人均收入增长2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彩虹  郭旭文  
通过对长株潭地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调控支持系统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给出了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方案,对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技术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实现方法,并对2030年长株潭地区的农林景观格局进行了调整,实现优化调控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