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78)
2023(16724)
2022(14518)
2021(13613)
2020(11332)
2019(25716)
2018(25855)
2017(49205)
2016(26832)
2015(30613)
2014(30898)
2013(30791)
2012(28874)
2011(26407)
2010(26938)
2009(25197)
2008(24597)
2007(22394)
2006(20419)
2005(18574)
作者
(81474)
(68049)
(67407)
(64063)
(43129)
(32715)
(30470)
(26808)
(25867)
(24573)
(23270)
(23067)
(21779)
(21700)
(21063)
(20717)
(19972)
(19880)
(19545)
(19311)
(17302)
(17025)
(16573)
(15796)
(15390)
(15280)
(15160)
(15023)
(13965)
(13497)
学科
(127076)
经济(126944)
(76790)
管理(72591)
(54160)
企业(54160)
(49850)
方法(45772)
数学(38936)
数学方法(38400)
中国(34509)
农业(33347)
地方(31420)
业经(29112)
(27768)
(25130)
(23151)
(19988)
贸易(19973)
(19448)
银行(19401)
(19245)
(18649)
(18568)
金融(18567)
理论(18437)
(18137)
环境(17986)
(17506)
技术(17340)
机构
学院(394530)
大学(394325)
(163341)
经济(159634)
管理(151493)
研究(141805)
理学(128832)
理学院(127359)
管理学(125052)
管理学院(124361)
中国(108970)
科学(87910)
(86911)
(79111)
(73614)
(72310)
研究所(66275)
中心(64483)
业大(63673)
(61424)
农业(60427)
财经(56238)
北京(56093)
(54078)
师范(53580)
(50806)
(50705)
(49568)
经济学(47525)
(45378)
基金
项目(256415)
科学(199746)
研究(189134)
基金(182838)
(159773)
国家(158335)
科学基金(134004)
社会(117714)
社会科(111038)
社会科学(111008)
(101066)
基金项目(96820)
自然(85878)
教育(85264)
(84214)
自然科(83765)
自然科学(83749)
自然科学基金(82228)
编号(78562)
资助(75718)
成果(64781)
(58734)
重点(57340)
(55845)
课题(54402)
(51847)
创新(48348)
科研(48148)
国家社会(47623)
教育部(47226)
期刊
(199409)
经济(199409)
研究(122941)
中国(84797)
(78018)
学报(64903)
科学(59922)
管理(56176)
(53451)
农业(52567)
大学(49862)
学学(46854)
教育(46071)
(40419)
金融(40419)
技术(36035)
业经(34944)
经济研究(29306)
财经(27815)
问题(26542)
(25349)
(23876)
图书(21732)
技术经济(20940)
(19947)
世界(19634)
科技(19341)
理论(19217)
现代(18209)
经济问题(17942)
共检索到619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庞爱权  张大红  
可持续发展的农林复合系统不仅在于它的生态可持续性,而且,作为一个土地生产系统,它必须使其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经济上有利可图。着重从理论和方法的角度探讨农林复合系统发展中的一些经济问题,并指出经济理论分析与评价提供了一个选择农林复合系统的必要条件,而是否一定采纳这种土地经营策略,还必须考虑市场因素以外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土地利用制度,以及地区社会与文化背景等。只有当生态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因素得到充分考虑的条件下,农林复合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新阳  吕杰  刘洪彬  
本文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动态客观计算权重的拉开档次法构建了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模型,并对辽宁省东南部农林生态复合区的10个县(市)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及混合OLS模型,对各县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农业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森林覆盖率、有效灌溉率对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影响,人口密度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影响,同时从农业经济、生态、资源等方面研究了各要素对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庞爱权  Iannuberg  
中国农林业资源的持续性正受到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严峻挑战。中国的经验表明,农林复合系统在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能够起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林复合系统经济评价方法的评述,揭示出目前农林复合系统经济评价主要局限于财务效益方面,这是必要的,但考虑到农林复合系统的可持续性,就显得很不够。最后,探讨了中国农林复合系统综合经济评价的发展方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鄢达昆  马述忠  
本文就我国肉牛业发展中的牛肉品质问题,农区肉牛业经营形式问题以及我国肉牛产品的流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强  
我国的房地产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进入了发展周期的顶峰。房价上涨,空置面积增加,大量囤积土地的现象已不罕见,房地产市场的有害泡沫正在增加。加强政府的调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设立新的税种,引导房地产业稳定发展,已属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建  
一、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的增长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从1979年至1988年间的十年经济体制改革,就其经济的增长方式看,具有显著地“由重转轻”特征,即在农、轻、重三大物质产业部门增长格局中,由改革前30年长期持续的以重工业主导增长格局,转向以农业而后是轻工业主导增长的格局,这种不同于以往增长格局的出现,与1979年以来中国政府对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和在经济体制中引入市场机制的改革密切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辛学兵  陈建业  孟平  
对河北饶阳试区的土地利用方案和10种类型的果—农间作体系的合理配置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从中筛选出优化的结构模式和土地利用方案。结果表明:①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土地优化利用方案的规划应该考虑市场的价值变动,还应该考虑到在林木的生长前期投入与经济效益的问题。②发展的农、林产品有梨树、油菜和棉花。③雪花梨和鸭梨为主的模式,其最佳栽植模式是株行距为3m×5m,两行或三行为一带,带距为30m。④果—农模式体系中农作物品种的配置以小麦—蔬菜组合为最好,产投比为2.7∶1;其次为油菜—蔬菜组合;粮食类较好组合有小麦—薯类、小麦—玉米、小麦—谷子、小麦—黄豆、油菜—玉米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孟平  宋兆民  张劲松  马秀玲  
本文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气候特征及对防尘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沙质土壤类型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动力和水文效应,是减少降尘的直接原因。防风效能愈强,防尘效果愈好;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尘埃输送量,同时能减少降尘量达20%~60%;防风效能、乱流交换强度、土壤湿度是决定降尘量大小的主要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平  宋兆民  张劲松  陆光明  
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并结合土壤水分动力学法,研究了农林复合系统中林—草×牧模式、林网—桐粮(小麦)间作模式和林网—梨×粮(小麦)间作模式的水分效应。结果表明:(1)林×草×牧模式中,林木对降水具截留作用,截流量不足降水量的10%,故对林下牧草的生长影响不大;(2)林网—桐×粮(小麦)间作模式可降低12.0%的农田蒸散耗水量;(3)林网—梨×粮(小麦)间作模式中,0~40cm土层含水量比对照点约高14.0%,对冬小麦的灌浆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斌  
三资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宏观中观及微观经济问题杨斌近年来,西方工业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连续保持十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来华投资进入了一个新迅猛发展的阶段。我国曾于1985年、1988年两度出现外商投资高潮,但最近这次新的高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会晏,沈贵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经济的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吉林省的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应尽早转变以往的粗放增长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建武  张志军  
当前,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开发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作为干旱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郊区绿洲农业的发展,不仅受到严酷自然生态条件的限制,而且与高速发展的城市工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些地区工农业发展的矛盾,保证绿洲经济的稳定繁荣,是西北荒漠地区重要城市国民经济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以金昌市为例,分析其市郊型绿洲农业发展中的生态经济问题,旨在为绿洲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出一点浅见。 1.金昌市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现状分析金昌市是1981年在原永昌县行政建置的区域上成立的地区级新兴工业城市,以“镍都”闻名中外,中央企业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利用市内龙首山以镍为主的有色金属共生矿,形成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夫凯  齐丹卉  卢琦  杨文斌  周金星  
中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区域生态系统脆弱,干旱、水土流失和风沙灾害等问题频繁,严重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发展复合农林业是林业发展的新思路,是解决区域生态环境与落后社会经济问题恶性循环的有效途径。论文根据西北地区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现状,结合农林复合系统科研、生产实践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将西北干旱地区农林复合经营划分为草原风沙区、荒漠绿洲区、黄土高原区和青藏高原区4个类型区,并分析概述了各类型区复合农林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根据农林复合系统多层次、多组分、多功能和多目标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林分起源、生物组分、生长周期和主导功能标尺的农林复合经营类型划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晓梅  
发展私营经济是振兴吉林省老工业基地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私营经济在振兴吉林省老工业基地中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为营造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私营企业必须在谋求自身的发 展上下功夫,创立出适合吉林省私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