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7)
- 2023(7879)
- 2022(6363)
- 2021(6026)
- 2020(5222)
- 2019(11968)
- 2018(12095)
- 2017(23324)
- 2016(12816)
- 2015(14482)
- 2014(14362)
- 2013(14098)
- 2012(12720)
- 2011(11620)
- 2010(12083)
- 2009(11223)
- 2008(10921)
- 2007(9909)
- 2006(8886)
- 2005(7771)
- 学科
- 济(55051)
- 经济(55007)
- 农(45179)
- 业(40920)
- 农业(30006)
- 管理(27535)
- 方法(24339)
- 数学(22410)
- 数学方法(21866)
- 企(20514)
- 企业(20514)
- 业经(15916)
- 中国(12948)
- 学(11822)
- 制(10422)
- 地方(10304)
- 农业经济(10098)
- 发(9423)
- 村(9041)
- 农村(9030)
- 财(8831)
- 策(8677)
- 贸(8421)
- 贸易(8415)
- 理论(8280)
- 易(8212)
- 土地(7943)
- 体(7878)
- 技术(7849)
- 发展(7607)
- 机构
- 学院(184102)
- 大学(177676)
- 济(72563)
- 经济(71052)
- 管理(70808)
- 研究(61947)
- 理学(61729)
- 理学院(61128)
- 管理学(59470)
- 管理学院(59198)
- 农(55671)
- 中国(48374)
- 农业(42359)
- 科学(41787)
- 业大(38826)
- 京(37597)
- 所(32578)
- 中心(30318)
- 研究所(29923)
- 财(29061)
- 江(28776)
- 农业大学(26370)
- 范(23357)
- 北京(23206)
- 省(23101)
- 师范(23089)
- 财经(23082)
- 经济管理(22486)
- 州(22235)
- 院(21996)
- 基金
- 项目(128851)
- 科学(100560)
- 基金(92208)
- 研究(91113)
- 家(82680)
- 国家(81978)
- 科学基金(69233)
- 社会(56038)
- 省(53328)
- 社会科(52689)
- 社会科学(52670)
- 基金项目(48922)
- 自然(46581)
- 自然科(45507)
- 自然科学(45503)
- 自然科学基金(44640)
- 划(43555)
- 教育(41473)
- 编号(38630)
- 资助(38278)
- 农(31376)
- 重点(29343)
- 成果(29135)
- 发(28581)
- 部(27529)
- 创(26372)
- 课题(26014)
- 科研(25011)
- 计划(24948)
- 创新(24540)
共检索到269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宋兆民 陆光明 马秀玲
运用土壤—植物—大气水分传输理论,建立农林复合模式的土壤分层水量平衡模型。主要公式有:土壤蒸发与植被蒸腾、林木与小麦根系吸水、土壤层次间的水分交换及植被冠层截留量等水分要素的计算。模型的求解采用数值计算法,并利用0~200cm土壤容积含水量的实测值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可以利用所建立的模型,模拟计算林带与小麦根系吸水量、林带与农田蒸散耗水量、林带影响农田土壤水分范围与程度。
关键词:
农林复合模式,耗水特征,数值模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平 张劲松 宋兆民 陆光明 马秀玲
应用土壤分层水量平衡模型,对林带与冬小麦的根系吸水量、林带和农田的蒸散耗水量、林带影响农田土壤水分范围与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冬小麦拔节至乳熟期间,林带根系吸水以消耗农田土壤水分为主,主要表现在0.0~1.5H(H为树高)范围内。(2)林带可降低12.3%的农田蒸散量。(3)由于林带的影响,在农田中,0.0~0.5H为土壤水分降低区,0.5~5.0H为土壤水分提高区。总体平均,0~200cm农田土壤贮水量可提高11.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滕慧颖 马长明 刘春鹏 谢晓亮 田伟
【目的】探讨酸枣Zizyphus jujuba var. spinosa的耗水特性,构建其耗水模型,以期为干旱区酸枣造林及人工补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热扩散探针法(TDP)对酸枣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并利用全自动小型气象站对其环境因子进行同步测定,进而分析了酸枣的耗水特性,探讨了其耗水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构建了酸枣耗水的预测模型。【结果】1)酸枣树干液流呈现"昼高夜低"相互交替的变化规律,白天树干液流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呈现多峰。晴天时液流启动、达到首峰、开始下降时间均早于阴天,而达到最大值时间晚于阴天;晴天时液流最大值、平均液流速度和耗水量均大于阴天。2)与其他月份树干液流波形相比,5月份波动性较大,10月份呈现"双峰";各月份平均液流速度和日均耗水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6—7月份最大,9—10月最小。3)树干液流主要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相关,其中与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各月份的相关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构建了酸枣各月耗水预测模型,经F检验,各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除9—10月份外,调整R2均达到0.8以上,拟合良好;经过验证,利用耗水模型计算的预测值与真实值整体误差率均小于10%,说明耗水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结论】总结了酸枣的耗水规律,揭示了其耗水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构建了耗水预测模型,经验证,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邸娜 卢志义
为帮助精算师在不同的数据环境下选择最优的准备金评估方法,美国非寿险精算师协会组织开发了一个产生模拟索赔数据的开源软件系统——损失模拟模型,然而损失模拟模型是否能够按指定参数要求产生模拟数据需要进行检验。文章采用不同的参数估计方法和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对模拟索赔次数的分布、索赔额的趋势以及不同险种索赔次数之间的相关结构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损失模拟模型对索赔次数的分布、索赔额的趋势能够产生一致的模拟,而对索赔次数数据之间相关结构的模拟存在不稳定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邸娜 卢志义
为帮助精算师在不同的数据环境下选择最优的准备金评估方法,美国非寿险精算师协会组织开发了一个产生模拟索赔数据的开源软件系统——损失模拟模型,然而损失模拟模型是否能够按指定参数要求产生模拟数据需要进行检验。文章采用不同的参数估计方法和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对模拟索赔次数的分布、索赔额的趋势以及不同险种索赔次数之间的相关结构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损失模拟模型对索赔次数的分布、索赔额的趋势能够产生一致的模拟,而对索赔次数数据之间相关结构的模拟存在不稳定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吕晓英 李先德
我国各地推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尚未经受巨灾风险的检验。为此,本文以徐州市为例,构建了"江苏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农业巨灾风险五种类型17种方案的情景假设下,对"江苏模式"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模拟检验。为改进和完善"江苏模式",设计了政府以及政府和保险公司巨灾准备金可持续发展的两类新模式6种方案,并对模拟结果与未改进方案进行比较。本项研究开拓了农业保险政策分析的新方法,将为改进和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建立和健全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制度,提供依据和思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国清 尹红征 段韶芬 黄静
分析了作物模拟研究中模型检验的常用统计判据相关系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原理和不足 ,提出了模拟值的置信度和置信带的概念。以玉米发育期模型为例 ,分别用相关系数和置信度对模拟值和实测值进行检验
关键词:
作物模拟 模型检验 置信度 置信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秦大庸 于福亮 裴源生
在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以前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搜集和整理大量的试验观测资料,研究了宁夏不同地区地下水浅水埋深条件下的产汇流规律。由于引黄灌区受到引黄灌溉的人类活动影响十分激烈,大量的引黄水量使灌区形成了类似于江南的自然景观和下垫面条件,其产汇流规律与所处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般性规律相差甚远,而与湿润半湿润地区基本相同。利用灌区引黄耗水量与引黄灌区降水量系列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的结果表明,灌区引黄耗水量与灌区降水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降水量对灌区引黄灌溉水量的有效利用和无效蒸发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然后根据灌区作物生育过程需水、耗水机理和灌区的水循环规律,建立起基于灌溉动态需水量计算的灌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飞星 杜诗晨 李勇静
本文以德国马克-英镑汇率数据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GARCH模型(GARCH模型、E-GARCH模型和TGARCH模型)考察序列的异方差性和不对称性,并比较三种模型拟合效果的优劣性。最后,用模拟退火(SA)算法重新对GARCH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并与传统的数值方法进行比较,证明了SA算法的确优于传统数值算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元鑫 毕延刚 李娟起 高丽红 曲梅
针对作物生育期研究主要有3种方法:有效积温法、生理发育时间法和正弦指数函数法。试验选取不同温室不同茬口黄瓜的发育期数据和温室环境数据对3种发育期模拟模型方法进行验证。温室黄瓜发育期的预测结果表明,正弦指数函数法预测准确而稳定,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在0.8~2.4d之间,以每日平均气温和每小时平均气温为输入值的生理发育时间法RMSE值分别在0.8~6.1和0.8~7.0d,有效积温法1.3~6.2d。基于以上验证结果,3种模拟预测发育期方法中,正弦指数函数法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性和较强的机理性,适用于作物发育期的预测。
关键词:
黄瓜 发育期 有效积温 正弦指数函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信元 江峰
本文分别以1990年12月至2003年12月两市所有A股公司为抽样总体,检验了均值调整模型、市场调整模型和市场模型为基础的多种检验方法的检验力。研究发现,无论事件研究中各公司事件是否相近或重叠,都应采用市场模型为基础的非参数秩检验法。而累积非正常收益的检验也应以市场模型为计算基础。若样本公司事件日相近或重叠,统计量的设置要考虑累积非正常收益截面数据的相关性。均值调整模型在本文所定义的各种检验方法中,均无明显优势。经敏感性测试,本文结论不变。
关键词:
事件研究 非正常收益 检验力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兴昊 林丹彤 胡黎明
等效孔隙网络模型基于统计参数描述多孔介质中复杂的孔隙结构,常用于分析多孔介质中渗流和机械弥散等物质运移过程的微观机理,但对溶质运移过程中分子扩散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该文基于等效孔隙网络模型研究了多孔介质中溶质的对流、分子扩散和机械弥散过程,对多孔介质中溶质的运移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等效孔隙网络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了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特征对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通过对比仅考虑机械弥散与同时考虑分子扩散和机械弥散的计算结果,讨论了分子扩散对于水动力弥散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有效扩散系数受到孔隙体积与孔喉扩散能力的共同影响,与孔喉曲率负相关,与配位数和连接数比值正相关;分子扩散作用与对流导致的机械弥散过程有耦合作用,分子扩散作用加速了溶质在低流速区域的运移.该文揭示了分子扩散作用影响水动力弥散过程的微观机理,为孔隙网络模型中的溶质运移通量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帆 张永勇 陈俊旭 翟晓燕 胡庆芳
洪水过程的特征指标不仅包括洪水量级,还包括时间、形态、动力学等指标。现有模型和方法重点关注洪水量级指标的模拟,对其他指标的模拟仍有待深入。如何实现对洪水过程所有特征指标的模拟已成为目前洪水预报的技术瓶颈。论文采用4种机器学习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多层感知器、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对淮河上游长台关流域59场降雨—洪水场次7个特征指标(洪水总量、洪峰流量、洪水历时、洪峰时间偏度、高流量历时占比、涨洪和落洪速率)进行模拟,评估不同模型对不同洪水类型和特征指标的模拟效果。结果显示:(1)长台关流域洪水过程可分为3类,第1类洪量中等、历时长且洪峰出现时间偏前(16场);第2类洪量低、形态矮胖且洪峰出现时间靠后(34场);第3类洪量大、涨落水迅速、形态尖瘦(9场)。(2)时间指标模拟效果最优,动力学指标模拟效果最差。多元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模拟效果随所有特征指标数值的增加而增强;支持向量机的模拟效果随着洪水历时指标数值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其余特征指标数值的增加而增强;多层感知器模拟效果随着洪水总量、洪峰流量、高流量历时占比和涨洪速率等指标值的增加而增强。(3)从各类型洪水特征模拟精度来看,4种模型对第3类洪水特征模拟均为最佳,第2类最差;随机森林在第1类和第3类洪水特征模拟中效果最优,支持向量机对第2类洪水特征模拟效果最优。(4)从综合模拟精度来看,支持向量机效果最优,然后依次为随机森林、多层感知器和多元线性回归。上述4种模型率定和验证期相对误差分别为23%和98%、21%和109%、37%和75%、41%和102%。研究可为流域洪水过程深度挖掘和防洪措施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泽勇 马长明 刘春鹏 李向军 徐振华 杨飞
探讨华北石质山区山杏Prunus sibirica的耗水特性,以期为华北石质山区造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采用茎流计(TDP)和全自动小型气象站,对山杏的树干液流以及其所处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同步监测,分析了二者的相关性,构建并验证了山杏耗水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整个生长季节,山杏树干液流表现出"昼高夜低"的变化规律,除6月份呈现"双峰"外,其他各月份均呈现"单峰";液流启动时间呈现"晚-早-晚"的趋势,6月份最早;各月耗水量呈现"低-高-低"的趋势,且多集中于4—7月份。2)山杏各月份树干液流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空气湿度三者相关性最大,表现出与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除8月份外,山杏树干液流与风速也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3)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各月份山杏耗水的预测模型,F检验均极显著,4—7月调整R2达到了0.85以上,拟合良好,8—11月低于0.8,拟合较差。4)通过检验,山杏各月份日均耗水量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率均在10%以下,说明山杏各月份耗水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山杏各月份的耗水预测模型,经过验证具有一定可靠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一弛 刘鹏 尹劲桦 邓建修
本文对工作特征模型在我国情境中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主要结果包括:第一,工作特征的核心维度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等个人与工作结果确实具有广泛的积极作用,同时再一次发现了技能多样性无助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结果;第二,员工个人的成长需求仅通过任务重要性影响组织承诺在工作特征模型中表现出非常微弱的调节效应。最后结合本研究的发现讨论了运用工作特征模型激励员工的适用条件问题。
关键词:
工作特征模型 个人成长需求 调节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