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70)
- 2023(16712)
- 2022(14344)
- 2021(13421)
- 2020(11187)
- 2019(25706)
- 2018(25486)
- 2017(48976)
- 2016(26385)
- 2015(29641)
- 2014(29501)
- 2013(29244)
- 2012(26838)
- 2011(24110)
- 2010(24451)
- 2009(23039)
- 2008(21551)
- 2007(19238)
- 2006(17313)
- 2005(15336)
- 学科
- 济(104559)
- 经济(104414)
- 业(82102)
- 管理(75600)
- 企(59218)
- 企业(59218)
- 农(52801)
- 方法(41915)
- 数学(36323)
- 数学方法(35940)
- 农业(35431)
- 中国(32474)
- 财(29771)
- 业经(28958)
- 融(28769)
- 金融(28764)
- 银(28281)
- 银行(28243)
- 制(27552)
- 行(27184)
- 地方(26159)
- 学(20046)
- 体(18399)
- 务(18395)
- 财务(18324)
- 财务管理(18286)
- 贸(17968)
- 贸易(17952)
- 易(17436)
- 企业财务(17359)
- 机构
- 学院(367737)
- 大学(365462)
- 济(148039)
- 管理(146186)
- 经济(144637)
- 理学(126227)
- 理学院(124879)
- 管理学(122894)
- 管理学院(122233)
- 研究(121802)
- 中国(98990)
- 京(77190)
- 农(73625)
- 科学(73562)
- 财(70025)
- 所(60138)
- 中心(58850)
- 业大(58606)
- 农业(56047)
- 江(55827)
- 财经(54744)
- 研究所(54283)
- 经(49750)
- 北京(48232)
- 范(48159)
- 师范(47794)
- 州(45262)
- 经济学(43497)
- 院(43449)
- 财经大学(40408)
- 基金
- 项目(249799)
- 科学(196556)
- 研究(187615)
- 基金(180538)
- 家(155300)
- 国家(153896)
- 科学基金(132960)
- 社会(118569)
- 社会科(112003)
- 社会科学(111974)
- 省(99426)
- 基金项目(96846)
- 自然(84401)
- 教育(84165)
- 自然科(82340)
- 自然科学(82324)
- 划(81325)
- 自然科学基金(80827)
- 编号(78807)
- 资助(72576)
- 成果(63690)
- 重点(55057)
- 部(55026)
- 发(53878)
- 课题(52983)
- 创(51908)
- 制(49459)
- 创新(48414)
- 国家社会(48353)
- 教育部(47149)
- 期刊
- 济(169487)
- 经济(169487)
- 研究(109776)
- 中国(76785)
- 农(75015)
- 学报(56637)
- 财(53346)
- 科学(52745)
- 农业(50293)
- 管理(49853)
- 融(48488)
- 金融(48488)
- 大学(44439)
- 学学(41942)
- 教育(38844)
- 业经(32166)
- 技术(30718)
- 财经(26192)
- 经济研究(23547)
- 业(23403)
- 问题(23040)
- 经(22201)
- 版(19417)
- 理论(18839)
- 图书(18444)
- 科技(17627)
- 实践(17320)
- 践(17320)
- 现代(17225)
- 技术经济(16997)
共检索到555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静 周宗放 曹磊
由于农户信用缺失所造成的融资难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扶风县具体案例的深入剖析,探究农村PNO机制中信用形成的内在机理,论证农户信用融资的可行性,从而探索出一条解决农户信用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PNO 农户信用 陕西省扶风县 融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巨培英,张少军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如何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是摆在各级领导和计划生育部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陕西省扶风县适应这个新形势,从1985年开始在全县15个乡镇建立了计划生育服务站,招聘了一批经过市、县卫校培训的、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乡村女医生担任服务站的业务工作。为了办好服务站,全县共投资9万多元,购置了小型X光机、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静 王蕊娟 霍学喜
通过对陕西省洛川县果农资金借贷困境的成困分析,得出信用缺失是其主要原因。为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保证人引入到融资担保机制中,使之参与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金融交易,试图通过这种组织模式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可降低信用风险,缓解农户的融资压力。
关键词:
农户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信用担保 融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树枫
调查发现,农户借贷发生频率和借贷规模逐渐扩大,资金来源多样化,满足其金融需求的方式主要是非正规金融。农村信贷供给主体应增加与农户金融需求有效对接的渠道和产品,增加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对非正规金融积极引导,加强监管;探索发展新的金融组织,以满足农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关键词:
农村 金融需求 调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忠民 刘育红 张强
县是我国最重要、设置最稳定的行政地域单元。中央非常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扶风县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城乡统筹的重点区,省财政直管县,具有独特的资源、环境及区位优势。西部大开发以来,扶风县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整体发展水平低。本文建立双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影响扶风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婷怡 罗剑朝
本文利用陕西高陵县和宁夏同心县两个西部地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县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广义定序Logit模型对农户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受访者性别、家庭生产经营类型、家庭负债水平、是否有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担任(过)村干部、对农村信用社服务以及信誉评价、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是否了解、是否获得过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具有统计显著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回归后估计(post-estimation)中的边际贡献和概率预测方法,进一步分析了上述显著因素对农户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各类意愿选择概率的影响。回归后估计结果表明,男性受访者、家庭负债水平较高的农户和以农业为主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文莉 罗剑朝
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对农村信用社现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产权关系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科学、管理多元化、内控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农村信用社管理创新的总体思路,具体设想及相关配套措施。使农村信用社逐步转变成为真正的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的市场主体。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管理创新 陕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忠良
青铜器之乡──扶风县扶风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古称美阳,是中国黄河流域古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曾是后稷教稼的古老农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农业比较发达,是陕西省粮、油及畜产品基地之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同原遗址和古刹法门寺最为著名,还有隋文帝...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小英 刘俊新
探讨微观主体——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与宏观农业景观格局之间的互动机理,对于了解农户行为的变迁,认识和理解农业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和过程,进而调控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和优化农业景观格局,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构建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模型、个体对群体与群体对整体权重影响模型,利用实际收集的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2007年与2008年数据(地籍、地块面积与农户收入等数据),探讨占优势的土地利用决策与占优势的农业景观格局关系。得出如下结论:①占优势的土地利用决策并不一定形成该土地利用方式占优势的土地利用格局;②当年占优势的农户整体土地利用决策并不一定形成次年该土地利用方式占优势的土地利用格局。并提出今...
关键词:
农户 土地利用决策 农业景观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邢姝媛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与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分析陕西省现有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上面,认为陕西目前"一户多宅"、面积超标及"空心村"现象严重,然而尽管地方政府出台了有关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的相应政策与鼓励原则,但还存在诸如退出补偿机制不健全、退出宅基地的利用及收益分配不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监管力度不足、未考虑农民意愿等制约陕西宅基地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该文通过实际调研与问卷调查,从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补偿形式与补偿标准,发展多形式的住房保障体系与实施农村宅基地整理置换复垦机制等方面来构建陕西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研究结论与相关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琳琳 吕德宏 张雨
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户收入的新举措。本文以陕西省眉县为例,利用实地调研数据,运用PSM-DID模型,分析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和对不同生产效率农户收入影响的差异性,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增收效应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集体土地经营模式以内股外租为主,规模经营效果显著,股份分红比例达45.45%。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初显成效,对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影响效果不一,但对家庭总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能有效提高农户家庭总收入1.729万元。同时,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产生股份激励效应、产业带动效应和劳动力转移效应,形成对农户增收的稳定传递机制。此外,基于不同作用机制下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对不同生产效率农户的家庭收入具有差异性影响,对生产高效率农户的经营性收入提升更明显,对生产低效率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增加更显著。因此,建议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差异化土地股份合作制技术手段,健全土地股份改革的相关管理和服务等,以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邓国取
本文结合农户理性与非理性行为理论,在调研214家农户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信用社改制进程中农户的存款行为、贷款行为、入股行为和参与行为的分析,认为农户行为是一种有限的理性行为。因此,可以通过明确我国农村金融宏观政策目标、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和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等措施来促进农户行为的逐步理性化,实现农户个体行为效用最大化和宏观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
信用社改制 农户行为研究 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世雄 梁小英 梅亚军 温馨 王艳妮 毛南赵
目前,建立于复杂性科学基础上的多智能体模型(MAS)已成为模拟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方法。论文在MAS理论之上,构建一个基于CAtegory-Belief-DeSire-intention(CBDi)决策结构的MAS模型,结合net logo软件平台,模拟分析农户Agent土地利用行为,并将结果与Belief-DeSire-intention(BDi)模型进行比较。论文以陕西省米脂县冯阳坬村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对基于CBDi的MAS模型验证(模型精度为87.19%),相比于传统的BDi决策模型精度有所提高;2)net logo平台能够展示农户决策的过程,直观地显示MAS模型的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涛 陈海 白红英 高海东
以Agent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模型框架为基础,选择政策、市场、Agent自身及与其它Agent相互作用、土壤肥沃程度等因素作为Agent对环境认识的基础,结合环境反馈值,初步构建了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决策模型,这对于从微观主体层面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为例,采用农户Agent强化学习模型,模拟了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得出以下3个结论:①经过对Agent强化学习模型的检验和验证(按面积统计误差率为5.5%),认为该模型较适合于微观层面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研究;②该模型可定量表达政策、市场、农户自身及与其他农户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磊玲 罗剑朝
基于2011年8月实地调研数据,对农户借贷需求现状、特点和借贷意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借贷途径呈现多元化,但仍以非正规途径借贷为主,尤其偏好亲戚朋友间的友情借贷,正规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农户从正规金融结构借贷存在无社会关系、无人担保和抵押物等困难。一半以上的借贷农户为了平滑生活消费,主要是子女上学、住房、婚嫁丧娶和看病就医。农户资金需求巨大且分层现象明显,农户间借贷额度差异较大。非正规金融市场融资规模巨大,是正规金融市场的2倍左右,目前无高利贷现象,但其间蕴含风险巨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对良种补贴方式的选择偏好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农户生计多样性弹性测度研究——以陕西省安康市为例
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土地资本——以陕西省相关市县为例
农户正规信贷违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陕西省渭南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例
精准扶贫可以提升农村贫困户可持续生计吗?——基于陕西省70个县(区)的调查
农村信用社内部公司治理对绩效影响的研究——以陕西省调研数据为例
西部地区农户融资偏好的灰靶决策分析——基于陕西省334个样本农户的调查
对当前陕西农村村级债务问题的分析——以陕西省H县GH乡为例
农村土地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的多维观察——以陕西省为例
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绩效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陕西省大荔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