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1)
- 2023(14251)
- 2022(12034)
- 2021(11598)
- 2020(9335)
- 2019(21829)
- 2018(22024)
- 2017(41246)
- 2016(23171)
- 2015(26055)
- 2014(26335)
- 2013(25439)
- 2012(23228)
- 2011(21061)
- 2010(21244)
- 2009(19235)
- 2008(18619)
- 2007(16580)
- 2006(14863)
- 2005(12865)
- 学科
- 济(91221)
- 经济(91129)
- 业(64978)
- 管理(58064)
- 农(50386)
- 企(43132)
- 企业(43132)
- 方法(37747)
- 农业(33570)
- 数学(33181)
- 数学方法(32827)
- 中国(29597)
- 业经(24024)
- 教育(22805)
- 财(21040)
- 地方(20606)
- 学(19619)
- 理论(16600)
- 发(16306)
- 制(15619)
- 技术(14954)
- 贸(13837)
- 贸易(13830)
- 环境(13504)
- 易(13419)
- 发展(13043)
- 展(12921)
- 务(12586)
- 财务(12526)
- 农业经济(12519)
- 机构
- 大学(323959)
- 学院(321670)
- 管理(126719)
- 济(122992)
- 经济(120011)
- 理学(111029)
- 理学院(109736)
- 研究(109269)
- 管理学(107828)
- 管理学院(107232)
- 中国(75814)
- 京(69854)
- 科学(67520)
- 农(66295)
- 所(53863)
- 业大(52968)
- 财(52656)
- 范(51460)
- 师范(51161)
- 农业(50546)
- 中心(49375)
- 研究所(49194)
- 江(47130)
- 北京(44238)
- 财经(42625)
- 师范大学(41619)
- 经(38983)
- 院(38845)
- 州(38262)
- 教育(38117)
- 基金
- 项目(222088)
- 科学(176733)
- 研究(169174)
- 基金(159448)
- 家(137426)
- 国家(136063)
- 科学基金(117480)
- 社会(105597)
- 社会科(99460)
- 社会科学(99431)
- 省(87909)
- 基金项目(85937)
- 教育(81854)
- 自然(75135)
- 划(74506)
- 自然科(73379)
- 自然科学(73366)
- 编号(72364)
- 自然科学基金(72032)
- 资助(63370)
- 成果(59556)
- 课题(50508)
- 部(50309)
- 重点(49679)
- 发(48605)
- 创(46015)
- 教育部(43350)
- 创新(42562)
- 人文(42210)
- 项目编号(42016)
- 期刊
- 济(137809)
- 经济(137809)
- 研究(100751)
- 农(68688)
- 中国(67328)
- 教育(60395)
- 学报(49500)
- 农业(47072)
- 科学(46723)
- 管理(40424)
- 大学(39570)
- 财(36739)
- 学学(36180)
- 技术(29806)
- 业经(27713)
- 融(25786)
- 金融(25786)
- 业(21031)
- 问题(20816)
- 财经(19507)
- 经济研究(18643)
- 版(16680)
- 经(16529)
- 图书(15750)
- 科技(15434)
- 技术经济(15026)
- 农业经济(14994)
- 发(14786)
- 现代(14685)
- 理论(14527)
共检索到470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穆怀中 杨傲
稳健的、高质量的城市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的目标。大学生,尤其农村大学生的代际转移拉动城市化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投资拉动高质量城市化发展的双赢策略。通过面板数据和实际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发现:(1)代表高等教育投资效果的大学生人数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高度相关,且呈现为逐渐强化的趋势。(2)农村大学生本人和通过代际转移的途径资助或示范性影响亲属、邻居、邻村人成为大学生和农民工,并在城市稳定生活下来,拉动了城市化的稳健发展,他们的拉动作用约为我国城市化人口的三分之一,三分天下有其一。(3)农村大学生拉动城市化具有年龄机构效应、职业结构效应、收入结构相应和地区结构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视农村高中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重视高等教育投资尤其农村大学生的投资对我国稳健高质量城市化的重要意义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新
本文是对中国农民创办乡镇企业的非经典转移路径的描述与分析。传统发展理论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只存在"农村一城市"这条单一的"经典路径",但是占相当比重的中国农民却通过创办农村工业实现了原地转移,该路径为"农村→农村工业"。本文认为非经典转移的短期绩效是能够降低当时转移成本,但从长期看可能会面临二次转移成本。
关键词:
非经典转移 要素流动能力 收入支出弹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丁洪
本文对Lewis双元经济理论中的一个结论提出质疑 ,通过中国与韩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的比较 ,分析了中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的原因和导致发展中国家双元经济长期化的原因 ,并运用Takeo的“主观均衡位置假说”探讨了发展中国家中兼职就业提高农户收入的可能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荣胜
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影响或支配着其他制约因素。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定程度克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是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的主导要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汪冬梅 刘廷伟 王鑫 武华光
本文首先建立了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综合分析框架;然后以世界城市化的实践为背景,整合相关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了产业转换与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和相关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机制 产业转换与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智环
城市化是农村过剩人口转移的最终出路。中国农村过剩人口转移的状况最终取决于城市化的进程与水平,而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弱质状况导致了农村过剩人口转移受阻。要加快农村过剩人口转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改变城市化弱质的状况,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
城市化弱质 农村 过剩人口 转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杨 彭怡
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城市化对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要从根本上实现农业产业化、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只有尽快转移目前农村过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最后,文章对近期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市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耀明
本论文主要内容分两部分:历史与现状的一般考察和实地调查.历史与现状的一般考察证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是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实践问题.从清末到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发展历程可分三个阶段:清末和民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厉以贤
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由农民转变为市民并不是简单的身份和户籍的改变,素质、能力、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要跟着转换和提升。这就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慧
贫困发生代际转移是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进入21世纪,在中国农村部分贫困群体内部,贫困及致贫因素形成了较明显的代际转移。农村贫困代际转移的演化与我国体制转型推进带来的社会变迁具有关联性和同步性,并表现出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更明显的区域特点。农村贫困的代际转移很大程度上是由贫困家庭各类资本的缺乏及受外部制度排斥所共同导致的。要应对该问题,应针对农村贫困代际转移形成的影响因素,对公共政策、制度等进行创新和完善。
关键词:
转型期 贫困 代际转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姝 韩学平
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都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印度与中国同属于金砖国家,历史背景与国情现状相似。印度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迟缓;转移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也呈现不均衡的发展态势。本文通过对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凝滞状态进行分析,从产业结构的发展类型、就业制度、户籍制度、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对中国新时期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新 曹玉玲
本文认为从近代一直到现代,是农村工业吸纳了中国50%以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对此的解释:(1)农民对城市化与发展乡镇企业的不同模式选择,本质上是对城—乡不同转移收益和成本的比较。(2)中国快速的城市化造成了城市的可流动要素集聚密度过高、土地和住房等非流动要素价格过快增长,这增加了转移者的边际成本。(3)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已经使转移者出现收入-支出不对称局面,增加了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困难,因此农村劳动力需要乡镇企业转移模式。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模式 乡镇企业 非城市化转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西宝,成力为
加入WTO后,由于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中国农产品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形成对农业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剩余劳动力产生和转移的“推”“拉”效应,分析加入WTO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指出转移的途径一是要拓展就业领域,二是拓展就业空间。最后讨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解决方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丛斌 丁小浩
跨越职业代际效应是教育的一大社会效益。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其跨越职业代际效应是不同的。与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者相比,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跨越职业代际效应,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最大。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职业 代际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