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5)
- 2023(12762)
- 2022(10363)
- 2021(9518)
- 2020(7939)
- 2019(17673)
- 2018(17793)
- 2017(33735)
- 2016(18290)
- 2015(20451)
- 2014(20430)
- 2013(20298)
- 2012(18699)
- 2011(16661)
- 2010(17049)
- 2009(15838)
- 2008(15816)
- 2007(14609)
- 2006(13120)
- 2005(11682)
- 学科
- 业(87678)
- 济(79650)
- 经济(79539)
- 企(69585)
- 企业(69585)
- 管理(63221)
- 农(50328)
- 农业(33754)
- 业经(31370)
- 方法(29574)
- 财(26198)
- 数学(21678)
- 数学方法(21520)
- 中国(19359)
- 制(19121)
- 务(18380)
- 财务(18342)
- 财务管理(18324)
- 地方(17379)
- 企业财务(17289)
- 技术(16893)
- 体(15936)
- 策(15685)
- 理论(14208)
- 划(13804)
- 和(13697)
- 贸(12753)
- 贸易(12748)
- 农业经济(12650)
- 易(12337)
- 机构
- 学院(265734)
- 大学(254785)
- 济(110358)
- 经济(108042)
- 管理(107342)
- 理学(91565)
- 理学院(90682)
- 管理学(89472)
- 管理学院(88983)
- 研究(84565)
- 中国(69502)
- 农(61235)
- 京(53652)
- 财(50799)
- 科学(50109)
- 农业(46587)
- 业大(44050)
- 江(43775)
- 所(42354)
- 中心(40801)
- 财经(39150)
- 研究所(37814)
- 经(35338)
- 州(33829)
- 北京(32618)
- 范(32096)
- 师范(31793)
- 经济学(31351)
- 经济管理(31067)
- 省(30471)
- 基金
- 项目(172597)
- 科学(137094)
- 研究(130989)
- 基金(124607)
- 家(107105)
- 国家(105944)
- 科学基金(92467)
- 社会(84567)
- 社会科(79593)
- 社会科学(79572)
- 省(70915)
- 基金项目(66647)
- 自然(57936)
- 教育(57605)
- 自然科(56599)
- 自然科学(56586)
- 划(56535)
- 自然科学基金(55635)
- 编号(54927)
- 资助(48535)
- 成果(43001)
- 业(39076)
- 发(38700)
- 创(38354)
- 部(37658)
- 重点(37382)
- 课题(36795)
- 创新(35022)
- 制(34603)
- 国家社会(34464)
- 期刊
- 济(140176)
- 经济(140176)
- 研究(75377)
- 农(65326)
- 中国(57306)
- 农业(44243)
- 财(43106)
- 管理(40901)
- 学报(38009)
- 科学(37914)
- 业经(30795)
- 大学(30271)
- 学学(28999)
- 融(26752)
- 金融(26752)
- 技术(25616)
- 教育(23902)
- 业(22944)
- 财经(19263)
- 问题(18696)
- 经济研究(18659)
- 经(16738)
- 技术经济(15751)
- 农村(15609)
- 村(15609)
- 农业经济(15362)
- 版(15129)
- 世界(14567)
- 现代(13743)
- 经济问题(12884)
共检索到409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泗通 孙良顺
当前项目制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大量的项目资金能够在多个层面提升农村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发展。在"项目治国"的背景下,移民村生产项目扶持逐渐成为移民后期扶持的重要举措。实地调查发现,M县L移民村农业生产项目落地后,实现了名义上的合理性,但村干部借助项目扶持名义,将项目扶持的相关加工设备私有化,成为项目的最大受益者;移民只享有项目最基本的资源扶持,贫困移民群体更是被弱化甚至被忽视。究其原因:一是村干部通过权力运作与资源约束,他们既是项目的"争取者",又是项目利益的最终"分配者";二是移民在收入增加的
关键词:
项目落地 利益私有化 村干部 移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泗通 孙良顺
当前项目制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大量的项目资金能够在多个层面提升农村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发展。在"项目治国"的背景下,移民村生产项目扶持逐渐成为移民后期扶持的重要举措。实地调查发现,M县L移民村农业生产项目落地后,实现了名义上的合理性,但村干部借助项目扶持名义,将项目扶持的相关加工设备私有化,成为项目的最大受益者;移民只享有项目最基本的资源扶持,贫困移民群体更是被弱化甚至被忽视。究其原因:一是村干部通过权力运作与资源约束,他们既是项目的"争取者",又是项目利益的最终"分配者";二是移民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选择集体沉默和漠视村中事务,为村干部持续专享项目利益提供现实条件。因此,需要从完善制度设计和建立村内外监督机制、调动村民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和发挥贫困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两个方面予以破解优化。
关键词:
项目落地 利益私有化 村干部 移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胜 郭佳丽 阳丽
2008年,中央财政设立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三年来共安排9.3亿元支持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江西省抓住国家实施优势产业布局的机遇,选取水稻、柑橘、环鄱阳湖水产及油茶四大区域性优势主导产业,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东东
在社会结构加速现代化转型时期农村移民搬迁后的满意度并不高,工程性非自愿移民群体的不稳定是必然的。受制于环境资源状况并结合移民意愿,采取有土安置和非农安置相结合的兼业安置方式只能是我国今后工程性移民安置的主要方式。以增加收入为目标的后期扶持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只有福利水平的提高才能增加移民满意度,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具有生活意义的稳定的"根"——在农村的家。
关键词:
三峡移民 满意度 安置方式 福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万春梅 李景慧 乔新波
自2009年成功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以来,湖北省洪湖市不断完善制度,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建设成了规模大、档次高、经济效益好的精品工程、亮点工程和民心工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占锋 张森
推动农业转型的力量除了国家干预和市场资本外,还需关注内生于农业当中的农民经济行为。在D村三十年农业转型过程中,一直受到制度安排与市场导向两种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在具体生产实践中,却充分体现了农民面临结构性因素时展现出的经济行为主体性,内生出了对新型农业技术的选择性接受、对家庭生产资料的自主性分配以及对家庭生计模式的多种备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因此,在政策引导的官方话语体系和市场主导的理性分析路径下,也应当真切关注到农业转型的实践性,宏观结构因素难以从微观上直接实现对农业发展的引导,推动农业转型的核心力量来自于农民的经济行为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文辉
自农村改革以来,中国农民负担问题就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对在农村税费问题上各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考察了不同层次政府和农民个体的利益偏好和行为特征,以及影响各方谈判的因素和产生的后果。这一研究也可作为对改革以来农民负担问题演变的一种新的经济学解读。
关键词:
农民负担问题 利益偏好 博弈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正刚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屡遭战乱,造成人口大量下降,社会经济处于瘫痪之中,史称“蜀省荐罹惨劫之后,民无遗类,地尽抛荒”。清末和民国年间编修的四川各地方志书在《户口卷》内,绝大部分均有“靡有孑遗”之记录。这虽属夸张之辞,但至少反映了清初四川土旷人稀之事实。面对四川“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的凋零状况,统治者及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垦荒措施,积极鼓励各省人民入川落籍垦荒,于是出现了清前期近百年的“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亚林 李明贤
从协同效应及其演化假设出发,在农业保险开始到发展几经周折的历史过程中,寻求并分析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的演化规律。同时,以农业大省——湖南省为例,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的协同效应进行实证调研分析。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还存在不协同现象,并提出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实现的路径。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利益协同 协同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亚林 李明贤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比较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保险各主体对风险的认知不足。农民参保意识薄弱,保险公司因害怕亏损不愿出售农业保险,虽然政府对农业保险重要性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认知。通过对政府出局时以及政府入局时农民与保险公司的博弈分析,提出了促使农业保险各主体良性互动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风险认知 利益互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谋贵 何平 胡卫星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困难重重,既有资金短缺,也有建设体制、机制方面原因。通过对安徽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调查,发现了一种非常适合我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建管机制。文章揭示了这种机制创新之处、效果及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工作的启示,同时分析了这种机制在实践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何绍辉
"过日子"作为本土性概念,是理解农民日常生活行为的关键词。在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运作实践中,农民的日常维权行动与群体性利益表达因受过日子逻辑的考量而迈向"不情愿的抗争",并在选择行动策略时采取有节制的"出气"与忍声吞气的"认命"行为。认识到过日子逻辑在农民日常利益表达中的价值和影响,对于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过日子 维权行动 群体性利益表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来煦泉 邹树人
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是九十年代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这篇调查报告以翔实的文字描述了“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萧山市航民村在八十年代的改革中如何因地制宜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集体化的农场式规模统一经营,发展农业生产,壮大集体经济,提前达到了小康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子豪 方俊森 栾敬东
文章以安徽省5个区县200余户不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Probit模型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普通农户的固定与流动资本投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资大于普通农户;经营主体向非农业的转型程度对于两类主体的农业生产投资均有负面影响;土地面积增大和土地租期延长促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农业投资水平;经营者个人学历对固定资本投资影响亦显著。文章认为需要提升农业生产者收入,改善土地流转制度以及改革农业贷款制度等措施,来调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资积极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梅林海 聂红艳
生态农业是公认的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先破坏,后发展”的路子,他们的经 验对于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来说并不值得借鉴。本研究对贫困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参考国外通用的生态农业 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三峡库区的特殊情况,构建了可持续生态农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还根据对重庆市万州区龙 沙镇的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地区的生态农业效益做出了科学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贫困地区发晨可持续农 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效益评价 指标体系 三峡库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共同的发展”与分殊的利益——L县水电开发与移民搬迁的个案分析
协同学视角下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实现的理论分析
生态移民地区留守儿童的阅读现状和权益保护——以宁夏同心县生态移民新村为例
基于利益主体视角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失衡与重构
农村电商供应链主体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以河南省县域农村供应链数据为基础的分析
开发性扶贫移民过程中的综合效益评价──以甘肃河西走廊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建设项目为例
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中的利益平衡——以“成都经验”为例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各利益主体效用的实证研究——兼论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取向
西部民族地区水电开发农村生态移民问题探讨——以四川省大渡河硬梁包水电站移民安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