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42)
- 2023(20507)
- 2022(17231)
- 2021(15905)
- 2020(13517)
- 2019(30657)
- 2018(30330)
- 2017(58009)
- 2016(31367)
- 2015(34662)
- 2014(34354)
- 2013(34027)
- 2012(31296)
- 2011(27847)
- 2010(28008)
- 2009(26250)
- 2008(26235)
- 2007(23836)
- 2006(20685)
- 2005(18315)
- 学科
- 济(129357)
- 经济(129214)
- 业(112505)
- 管理(100045)
- 企(93252)
- 企业(93252)
- 方法(58895)
- 农(52409)
- 数学(49051)
- 数学方法(48485)
- 财(39008)
- 业经(37796)
- 农业(34738)
- 中国(32510)
- 制(26955)
- 务(26476)
- 财务(26428)
- 财务管理(26379)
- 学(25297)
- 企业财务(25088)
- 技术(24021)
- 贸(23705)
- 贸易(23690)
- 地方(23216)
- 易(23080)
- 理论(21470)
- 银(20574)
- 银行(20512)
- 和(20421)
- 策(20337)
- 机构
- 学院(451220)
- 大学(445482)
- 济(184351)
- 经济(180711)
- 管理(177918)
- 理学(154077)
- 理学院(152498)
- 管理学(149915)
- 管理学院(149096)
- 研究(145921)
- 中国(113284)
- 农(92238)
- 京(91709)
- 科学(91688)
- 财(85228)
- 所(74105)
- 业大(73316)
- 农业(71835)
- 中心(69367)
- 江(68426)
- 财经(67926)
- 研究所(67372)
- 经(61862)
- 北京(56303)
- 经济学(55908)
- 范(54650)
- 州(54177)
- 师范(53953)
- 院(51789)
- 经济学院(50652)
- 基金
- 项目(305626)
- 科学(241168)
- 基金(223653)
- 研究(217775)
- 家(197132)
- 国家(195377)
- 科学基金(167936)
- 社会(140514)
- 社会科(132993)
- 社会科学(132957)
- 省(121133)
- 基金项目(118738)
- 自然(110400)
- 自然科(107982)
- 自然科学(107947)
- 自然科学基金(106122)
- 划(100955)
- 教育(98853)
- 资助(90311)
- 编号(86360)
- 成果(68941)
- 重点(68476)
- 创(67149)
- 部(67098)
- 发(65622)
- 创新(62242)
- 科研(59184)
- 课题(58852)
- 国家社会(58511)
- 业(58271)
- 期刊
- 济(203793)
- 经济(203793)
- 研究(122411)
- 农(89875)
- 中国(84468)
- 学报(75592)
- 科学(69238)
- 财(69031)
- 管理(66808)
- 农业(60603)
- 大学(57312)
- 学学(55046)
- 融(42888)
- 金融(42888)
- 业经(38834)
- 教育(38819)
- 技术(38584)
- 财经(33875)
- 业(32758)
- 经济研究(31402)
- 经(29161)
- 问题(27496)
- 版(24561)
- 技术经济(23520)
- 科技(22002)
- 统计(20941)
- 商业(20850)
- 世界(20576)
- 现代(20432)
- 策(20083)
共检索到656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青 张瑶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支持创业中多注重制定创业优惠政策和各种创业园区建设,易忽视创业支持系统的建设。创业支持系统是一种政策间接环境,主要形式是地方公共品供给。本文将创业环境理论引入农村非生产性公共品供给研究,认为非生产性公共品是创业支持系统的重要内容,通过提升非生产性公共品供给水平,优化创业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文章在区分影响创业选择的个体特征和社区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293个农村社区的6801户家庭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代表农村社区特征的非生产性公共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青 张瑶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支持创业中多注重制定创业优惠政策和各种创业园区建设,易忽视创业支持系统的建设。创业支持系统是一种政策间接环境,主要形式是地方公共品供给。本文将创业环境理论引入农村非生产性公共品供给研究,认为非生产性公共品是创业支持系统的重要内容,通过提升非生产性公共品供给水平,优化创业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文章在区分影响创业选择的个体特征和社区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293个农村社区的6801户家庭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代表农村社区特征的非生产性公共品对农户创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创业不仅是个体行为,受家庭特征影响,还受所在农村社区的非生产性公共品供给影响,且不同类型的公共品对农户创业具有异质性作用。这种影响不仅体现为直接的作用力,还体现为家庭特征影响农户创业的交互作用,即公共品供给水平调节了家庭特征对农户创业选择行为的影响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世芹 邹杰
本文利用我国1995-2014年相关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主要研究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财政供给以及公共产品价格等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非生产性公共品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收入是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公共品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公共品财政支出和公共产品价格的影响效应均不显著,但中央和地方政府增加财政供给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农民公共品消费支出,进而改变其消费支出结构和偏好,价格上涨则促使农民相应消费支出增加。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消费 转移支付 地方政府供给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林光华 林亚雯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消费水平的提高贡献程度有限,所以有必要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消费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以便找到提高其效用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非生产性农村公共产品是否能通过改变价格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影响。利用2001年—2012年浙江省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非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并不能通过改变其价格直接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金额产生影响,但是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
关键词:
农村非生产性公共产品 消费 价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胜文 李新春 李大胜
创业精神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取决于创业精神的水平及其在生产性活动与非生产性活动中的配置状况,本文研究了制度安排所决定的创业报酬结构和税收对创业精神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创业报酬结构是决定性的;同时创业精神市场配置具有内生性,导致二类创业精神水平的差距持续扩大,从而影响经济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贫困地区经济增长低迷,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现象。政府可借助调节税收、改变报酬结构等措施调整不合理的创业精神配置,从而改善经济增长的水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昕 胡友 祁春节
基于2014—2018年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面板Tobit模型从微观层面分析农户的互联网使用对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会显著提升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水平,但对农业机械化服务采纳的影响远低于对农业雇工服务采纳。运用条件混合估计模型结合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仍然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说明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服务的融合发展还亟须加强。互联网使用对女性、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高、经营规模较大和非平原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的促进作用更大,对于解决非平原地区传统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的贡献突出。互联网使用能够通过拓宽信息渠道和扩大非农就业两条路径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并且对农业雇工服务采纳的影响效应都明显大于农业机械化服务采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昕 胡友 祁春节
基于2014—2018年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面板Tobit模型从微观层面分析农户的互联网使用对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会显著提升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水平,但对农业机械化服务采纳的影响远低于对农业雇工服务采纳。运用条件混合估计模型结合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仍然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说明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服务的融合发展还亟须加强。互联网使用对女性、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高、经营规模较大和非平原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的促进作用更大,对于解决非平原地区传统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的贡献突出。互联网使用能够通过拓宽信息渠道和扩大非农就业两条路径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并且对农业雇工服务采纳的影响效应都明显大于农业机械化服务采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展进涛 陈超
本文利用2007年对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411个县的技术需求及渠道选择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户农业技术需求和渠道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劳动力转移程度越高的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就越小,并且选择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为技术渠道的可能性会随着家庭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但这一结论并不适用于农机使用技术。此外,家庭经营规模越大,农户对技术的需求则越大,并偏好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指导,但病虫害防治技术除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美丽 周应恒 王图展
本文结合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采用1990-2004年我国25个省份面板数据,分地区对影响我国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农村道路、通讯、水利等公共事业发展,农户耕地规模,农户投资能力等对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投资有显著影响;分析期间,农村道路、水利事业的发展对东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农村水利、通讯事业的发展对中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农村通讯事业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凤才 郭翔宇
利用多人集体行动博弈分析了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分散农户的微观行为很难形成一致性的集体行动,也很难实现农村社会宏观行为的最优化。实际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群体的农户的技术选择行为不相同;种养规模越大的农户越倾向于选择正规途径获得农业新技术,种养规模越小的农户越倾向于从民间途径获得农业新技术;以政府为主导的技术供给模式并没有获得农民的完全认可。最后提出:提高农户的组织化水平、提高技术供给主体的供给实力,是突破农户自身无序选择、实现农村社会宏观行为最优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农户技术选择 农业技术推广 农户行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佳彬 王洋
[目的]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引导农业生产性服务精准化发展,有助于维稳国家粮食安全,尽早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方法]文章利用对黑龙江省13市47村298个玉米种植户的微观数据,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技术无效率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是否产生重要影响。[结果]目前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平均值在75%左右,有较大提升空间;农资供应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机作业服务均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效率,但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农业信息服务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农机作业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和农资供应服务;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有农地流转、玉米收入占比对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是否兼业对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要从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立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户认知水平等方面入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 张一 柳春
企业如何配置其各项活动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企业生产角度出发,使用中国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和一步法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从微观企业层面研究了非生产性活动对企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由于生产技术无效率,样本企业产出平均减少了40%左右。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边际效应分析显示,非生产性活动提高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产出;同时,非生产性活动减少生产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更加稳定,有效降低了制度风险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理解企业活动配置及非生产活动的生产效应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证据,同时为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攀峰 陈池波
本文以生命周期假说的扩展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利用农户调研的微观数据,检验了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参加新型养老保险农户家庭消费更多,农户家庭规模显著影响消费支出,但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偏低。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进一步完善,以增强农村居民对未来的良好预期。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消费需求 预防性储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志辉 张晓明
农户的经济行为是研究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出发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低效在于对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农户的经济行为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农户的经济行为具有复杂性,表现为在各种外部约束条件下的经济理性,传统金融制度安排无法有效满足这种复杂的微观金融需求,而开发性金融才是适应中国农村微观基础的并能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一种可持续金融支持的有效形式。
关键词:
农户经济理性 开发性金融 农村金融制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农户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事关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探讨农户信贷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与Tobit模型,研究农户信贷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尤其是探讨农村金融信贷分配行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户信贷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与信贷分配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如果信贷资金被用于农业生产之外,则不会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反而会降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如果信贷资金被用于农业生产的中间投入,则会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如果信贷资金被用于劳动投入,则会减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研究结论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
农业信贷 信贷分配行为 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HFS微观数据的分析
农村公共品投资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农户行为视角下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
收入渴望何以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行为——基于两个整村追踪数据的经验证据
农户技术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果农微观数据
资产专用性与专业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基于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证据
社会代际流动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
非生产性投入改进了新创企业的经营效率吗?
农户收入水平、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土地细碎化、种植多样化对农业生产利润和效率的影响分析——基于江苏农户的微观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