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87)
2023(12611)
2022(10490)
2021(9776)
2020(7714)
2019(17291)
2018(16672)
2017(32075)
2016(17180)
2015(19118)
2014(19140)
2013(19011)
2012(18082)
2011(16565)
2010(17445)
2009(16588)
2008(15780)
2007(14676)
2006(13708)
2005(12895)
作者
(49231)
(41323)
(40696)
(38805)
(26011)
(19856)
(18385)
(15875)
(15817)
(14967)
(14116)
(13672)
(13210)
(13110)
(12934)
(12535)
(11946)
(11910)
(11841)
(11827)
(10536)
(10211)
(10035)
(9713)
(9480)
(9363)
(9358)
(9051)
(8531)
(8252)
学科
(77262)
经济(77177)
(57130)
(50645)
管理(44200)
农业(33884)
(33532)
企业(33532)
中国(31280)
(27433)
金融(27433)
(26417)
银行(26408)
(25689)
地方(25296)
业经(22897)
(20205)
方法(19712)
(19205)
数学(17049)
数学方法(16762)
(15535)
(14617)
贸易(14598)
(14164)
(14152)
(12925)
农业经济(12804)
发展(12441)
(12403)
机构
学院(248023)
大学(239777)
(109844)
经济(107351)
管理(91993)
研究(90914)
中国(78866)
理学(76548)
理学院(75722)
管理学(74639)
管理学院(74160)
(56467)
(52452)
(51323)
科学(50701)
(46191)
中心(44259)
农业(42341)
(41333)
研究所(40618)
财经(38901)
业大(37972)
(35081)
(34018)
师范(33776)
(33479)
北京(33202)
经济学(32150)
(31399)
(30604)
基金
项目(149849)
研究(118696)
科学(118372)
基金(105787)
(89810)
国家(88841)
社会(76060)
科学基金(75996)
社会科(71770)
社会科学(71756)
(61115)
基金项目(54569)
教育(52069)
编号(51153)
(49453)
自然(44126)
自然科(43036)
自然科学(43030)
资助(42882)
成果(42708)
自然科学基金(42232)
(39421)
课题(35894)
重点(33452)
(33021)
发展(32964)
(32406)
(31837)
(31652)
(31337)
期刊
(140633)
经济(140633)
研究(82953)
中国(62203)
(62053)
(46612)
金融(46612)
农业(41320)
(38092)
科学(33075)
学报(32694)
管理(32560)
教育(29730)
业经(28393)
大学(26747)
学学(25251)
技术(21595)
经济研究(19835)
问题(19198)
财经(19003)
(18931)
农村(16514)
(16514)
(16331)
农业经济(15740)
世界(14829)
经济问题(13504)
(13250)
(12915)
技术经济(12432)
共检索到418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戈  
我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典型的城乡二元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农村金融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当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仍然存在诸如信贷资金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促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因此,研究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其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良性发展十分重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岩  刘中秋  
农村金融制度在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上很弱,导致了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市场上迅速发展扩大。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如何规范引导、疏通堵漏是非正规金融进一步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课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文博  
"二元金融结构"是农村金融的典型特征。非正规金融在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矫正市场失灵和弥补资金缺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当前,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关键,不在于选择何种具体发展模式,而在于如何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比较优势提供宽松环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兴平  臧日宏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迅速,在部分地区甚至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基础以及存在边界。在此基础上,基于已有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未来发展的三种可选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鑫媛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正规金融组织存在严重的不足,这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的发展优势信息成本优势。对正规金融机构而言,了解和监督分散的农户的信息成本过于高昂,而非正规金融由于血缘、人缘、业缘、地缘等各方面的原因,具有交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鲁钊阳  李树  
文章以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为基础,以我国31个省级单位1998-2012年的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且两者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互补效应明显。同时还发现:区域的财政支出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技术水平以及区域人均消费实力均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而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宗义  刘灿  刘亦文  
基于2003—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农村居民收入效应,同时采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下该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存在空间极化现象,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但是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进而说明农村非正规金融在缩小农村贫富差距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士儒  段成东  李文靖  姚景超  
当前,以民间借贷为代表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已不仅仅是农村金融领域的“冰山一角”,比之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更贴近农户的生产生活,更符合以农户经济为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本文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以宁夏3个县县城和乡村民间借贷发展状况、特征为研究基础,结合农村特殊的金融需求特征,对比农村正规金融,主要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揭示农村非正规金融更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制度优势,及其对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经济绩效和制度绩效考察,本文指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应立足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现实,突破原有的正规金融渠道建设,把非正规金融发展纳入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运慧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由于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因缺乏法律的规制和监管,其弊端也日益凸显。因此,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立法规制,加强金融监管,引导其在法治轨道上与正规金融形成良性互动,是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丽莉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对其优势及缺陷进行了现论探讨,并提出在当前应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优势,消除其不利影响,让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胡宗义  唐李伟  苏静  
结合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实际,分别构建收入增长模型和收入分配模型来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对农村内部收入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是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不能正常发挥其金融功能,从而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即使在规模进一步扩大、效率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也不能有效缓解农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宗义  陈俊  唐李伟  
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2003~2010年间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确实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但只存在β条件收敛趋势而不存在β绝对收敛趋势。空间相关性的存在没有改变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收敛的方向,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收敛速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玉奎  冯乾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农村正规金融及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理论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间长期呈倒U型关系;实证上,综合农村正规金融及农村非正规金融相关指标,利用我国1980—2011年相关数据检验显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间符合库兹涅茨效应假说,但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间尚不满足倒U型关系,而更倾向正相关关系;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收入分配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上述结论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不高、农村金融规模较小且效率较低,农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实际,因此二者关系应还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宗义  苏静  
本文采用参数和非参数模型对2004年金融"新政"实施以来,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0年不同区域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呈现不同的收敛态势;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差距主要是由区域之间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差距引起;而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农村正规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过大是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文章就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丹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金融从自发发展、外部引导,进一步转变为对深化改革的内在需求。浙江作为沿海开放和经济发展较领先的省份,由市场化改革而催生的非正规金融发展一直是其农村金融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并构成引发不稳定因素的某种金融成分。文章实证检验和分析了浙江农村金融发展与其功能表现(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间的均衡互动关系,为规范农村各类金融成分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