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6)
- 2023(16769)
- 2022(14012)
- 2021(12824)
- 2020(10542)
- 2019(24010)
- 2018(23303)
- 2017(44136)
- 2016(24028)
- 2015(26698)
- 2014(26606)
- 2013(26676)
- 2012(25237)
- 2011(22952)
- 2010(23359)
- 2009(22004)
- 2008(21302)
- 2007(19442)
- 2006(17296)
- 2005(15841)
- 学科
- 济(106926)
- 经济(106814)
- 业(71268)
- 管理(60809)
- 农(51996)
- 企(46976)
- 企业(46976)
- 方法(39321)
- 中国(35388)
- 数学(34885)
- 数学方法(34621)
- 农业(34605)
- 地方(30183)
- 融(28282)
- 金融(28279)
- 财(27817)
- 银(27257)
- 银行(27198)
- 业经(26979)
- 行(26299)
- 制(22918)
- 学(20881)
- 贸(20858)
- 贸易(20841)
- 易(20216)
- 发(17312)
- 环境(15787)
- 技术(15494)
- 务(15297)
- 财务(15262)
- 机构
- 学院(350256)
- 大学(345339)
- 济(148171)
- 经济(145148)
- 管理(127999)
- 研究(126834)
- 理学(109681)
- 理学院(108340)
- 管理学(106575)
- 管理学院(105936)
- 中国(101191)
- 农(83867)
- 科学(79290)
- 京(73151)
- 所(66701)
- 财(66589)
- 农业(65258)
- 业大(60693)
- 研究所(60543)
- 中心(60050)
- 江(54505)
- 财经(52063)
- 经(47309)
- 范(46099)
- 北京(45956)
- 师范(45521)
- 经济学(45519)
- 院(44142)
- 州(43736)
- 省(42202)
- 基金
- 项目(231695)
- 科学(180112)
- 研究(166281)
- 基金(165913)
- 家(147120)
- 国家(145772)
- 科学基金(122216)
- 社会(106518)
- 社会科(100688)
- 社会科学(100655)
- 省(93066)
- 基金项目(88448)
- 自然(77817)
- 划(77620)
- 自然科(75976)
- 自然科学(75951)
- 自然科学基金(74592)
- 教育(73706)
- 编号(67418)
- 资助(66248)
- 发(56042)
- 成果(54003)
- 重点(52667)
- 部(50347)
- 创(48460)
- 课题(46855)
- 创新(45372)
- 科研(44603)
- 发展(44306)
- 国家社会(44266)
- 期刊
- 济(171439)
- 经济(171439)
- 研究(102110)
- 农(84703)
- 中国(74821)
- 学报(62631)
- 农业(56718)
- 科学(55911)
- 财(49710)
- 融(47831)
- 金融(47831)
- 大学(46585)
- 学学(44643)
- 管理(42399)
- 业经(33372)
- 教育(32590)
- 业(28025)
- 技术(27585)
- 经济研究(26129)
- 财经(25445)
- 问题(23820)
- 经(21875)
- 版(19986)
- 世界(17977)
- 技术经济(17390)
- 业大(17303)
- 贸(16770)
- 农村(16686)
- 村(16686)
- 科技(16567)
共检索到538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宗义 马文丽 刘亦文
文章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4—2010年面板数据,分别建立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截面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研究分析2004年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以来,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效率的提高均能促进农民增收;但由于存在区域差异,非正规金融对农民增收的促进程度不同,表现为东部地区作用最明显,而中部、西部地区促进作用略低。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胡宗义 唐李伟 苏静
结合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实际,分别构建收入增长模型和收入分配模型来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对农村内部收入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是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不能正常发挥其金融功能,从而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即使在规模进一步扩大、效率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也不能有效缓解农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农民收入差异 金融功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亮 陶冶
基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视角,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2003-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农村二元分层金融发展的农民收入效应进行再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农民收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均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正规金融的影响效果不如非正规金融明显;农民收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空间变量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农民收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亮 陶冶
基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视角,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2003-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农村二元分层金融发展的农民收入效应进行再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农民收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均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正规金融的影响效果不如非正规金融明显;农民收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空间变量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农民收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赛红 王国顺
基于1995—200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个层面,运用面板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影响农民收入的地区差异。结果发现,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具有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但在短期无明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中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发展、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农村居民收入 面板数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玉奎 冯乾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农村正规金融及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理论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间长期呈倒U型关系;实证上,综合农村正规金融及农村非正规金融相关指标,利用我国1980—2011年相关数据检验显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间符合库兹涅茨效应假说,但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间尚不满足倒U型关系,而更倾向正相关关系;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收入分配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上述结论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不高、农村金融规模较小且效率较低,农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实际,因此二者关系应还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菁 焦娜
本文基于 2005~2016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阐释了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和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差异的变化,运用ECM模型、GLS和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出最优收入回归模型;进而基于回归分析运用Shapley值过程分解以基尼系数衡量的地区农民收入水平的差距,阐释以农村金融发展为主的不同因素对于农民收入水平地区差异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东中部地区农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与此同时,农村金融发展对于农民收入地区收入差异具有较大的影响,但这种作用的成效要低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小刚 李妹
文章利用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民收入有负向影响,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收入几乎没有影响。农民收入对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结构没有影响,对农村金融效率有负向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琼芳
本文利用1978~2008年的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却抑制了农民增收;只有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农民收入增长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农民增收存在滞后效应。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金融发展 农民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礼智
本文选用1980—2007年统计数据,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与农民纯收入之间都存在稳定的正向关系,而且非正规金融在促进农民增收的效率上高于正规金融;从短期来看,非正规金融水平对农民增收的促进效应比长期更为明显,但是正规金融对农民增收不仅没有促进作用,反而具有轻微的阻碍作用;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立 王红明
本文从农村金融发展角度,运用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以及农村投资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经Granger因果分析发现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通过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金融 农民收入 实证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涂爽 徐玖平 徐芳
利用200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分析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结构和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农村正规金融、农村金融效率对不同来源收入均具有正向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对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具有正向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对农民收入结构具有异质性;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效率来发挥增收效应。基于此,从缓解农民信贷约束,适度发展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在城镇化进程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杠杆作用等,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
金融规模 金融效率 金融结构 收入结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潘海英 宋焕 胡旸阳 王玉
基于长三角地区1984—2011年的统计数据,利用VEC模型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长三角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农村资本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带来的是负效应;短期内,长三角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的变化能有效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但具有滞后性。在农村金融发展各构成因素中,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对农民收入增长变动的贡献程度较高,且具有长期持续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贡献程度略微高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和农村资本投入。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农村资本投入 农民收入增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修林
论文通过构建新的农村金融支持指标,对1993~2017年湖北省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村金融支持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农村金融支持与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劳动力转移具有非线性影响,呈现U型曲线特征;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都对农民增收产生了积极影响,且正规金融对农民收入的产出弹性稍高于非正规金融。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农民收入 协整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方红
在建立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的基础上,量化分析了农村社会化服务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农村社会化服务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作用。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加速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进程,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