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79)
- 2023(19477)
- 2022(16409)
- 2021(15169)
- 2020(12565)
- 2019(28483)
- 2018(28016)
- 2017(53538)
- 2016(28972)
- 2015(32243)
- 2014(32008)
- 2013(32017)
- 2012(29713)
- 2011(26991)
- 2010(27238)
- 2009(25234)
- 2008(23997)
- 2007(21444)
- 2006(19123)
- 2005(17064)
- 学科
- 济(122721)
- 经济(122591)
- 业(85296)
- 管理(77515)
- 企(61243)
- 企业(61243)
- 农(52417)
- 方法(50415)
- 数学(44238)
- 数学方法(43864)
- 中国(38522)
- 农业(34904)
- 财(31793)
- 地方(31153)
- 业经(30263)
- 融(29174)
- 金融(29172)
- 银(28183)
- 银行(28112)
- 行(27123)
- 制(25154)
- 学(24817)
- 贸(22673)
- 贸易(22654)
- 易(21947)
- 技术(19091)
- 务(18541)
- 环境(18541)
- 财务(18469)
- 财务管理(18433)
- 机构
- 学院(413241)
- 大学(411683)
- 济(169413)
- 经济(165871)
- 管理(159750)
- 研究(144198)
- 理学(138242)
- 理学院(136678)
- 管理学(134447)
- 管理学院(133716)
- 中国(112916)
- 科学(89700)
- 农(87920)
- 京(87576)
- 财(76359)
- 所(73360)
- 业大(69101)
- 农业(68067)
- 中心(67185)
- 研究所(66800)
- 江(61387)
- 财经(60721)
- 经(55480)
- 北京(55204)
- 范(54042)
- 师范(53426)
- 院(51197)
- 经济学(50917)
- 州(49946)
- 经济学院(46147)
- 基金
- 项目(282740)
- 科学(221110)
- 基金(204399)
- 研究(204307)
- 家(179957)
- 国家(178381)
- 科学基金(151784)
- 社会(129997)
- 社会科(123058)
- 社会科学(123026)
- 省(111331)
- 基金项目(108791)
- 自然(98227)
- 自然科(95924)
- 自然科学(95900)
- 自然科学基金(94194)
- 划(93237)
- 教育(91896)
- 资助(83384)
- 编号(82902)
- 成果(66407)
- 发(63883)
- 重点(63385)
- 部(61897)
- 创(58641)
- 课题(57069)
- 创新(54725)
- 科研(54046)
- 国家社会(53802)
- 教育部(52403)
- 期刊
- 济(189640)
- 经济(189640)
- 研究(121567)
- 农(86843)
- 中国(84164)
- 学报(71783)
- 科学(64176)
- 农业(58472)
- 财(55263)
- 管理(55128)
- 大学(54274)
- 学学(51736)
- 融(51098)
- 金融(51098)
- 教育(42229)
- 业经(35624)
- 技术(33008)
- 财经(29415)
- 经济研究(29072)
- 业(28083)
- 问题(25825)
- 经(25114)
- 版(21739)
- 科技(20740)
- 业大(19872)
- 技术经济(19520)
- 理论(19383)
- 世界(18921)
- 图书(18840)
- 商业(18601)
共检索到619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胡宗义 唐李伟 苏静
结合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实际,分别构建收入增长模型和收入分配模型来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对农村内部收入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是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不能正常发挥其金融功能,从而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即使在规模进一步扩大、效率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也不能有效缓解农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农民收入差异 金融功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宗义 马文丽 刘亦文
文章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4—2010年面板数据,分别建立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截面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研究分析2004年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以来,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效率的提高均能促进农民增收;但由于存在区域差异,非正规金融对农民增收的促进程度不同,表现为东部地区作用最明显,而中部、西部地区促进作用略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小刚 李妹
文章利用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民收入有负向影响,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收入几乎没有影响。农民收入对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结构没有影响,对农村金融效率有负向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玉奎 冯乾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农村正规金融及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理论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间长期呈倒U型关系;实证上,综合农村正规金融及农村非正规金融相关指标,利用我国1980—2011年相关数据检验显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间符合库兹涅茨效应假说,但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间尚不满足倒U型关系,而更倾向正相关关系;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收入分配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上述结论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不高、农村金融规模较小且效率较低,农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实际,因此二者关系应还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亮 陶冶
基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视角,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2003-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农村二元分层金融发展的农民收入效应进行再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农民收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均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正规金融的影响效果不如非正规金融明显;农民收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空间变量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农民收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亮 陶冶
基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视角,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2003-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农村二元分层金融发展的农民收入效应进行再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农民收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均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正规金融的影响效果不如非正规金融明显;农民收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空间变量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农民收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小玲
本文基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且二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即对乡镇企业贷款的增加)会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农民工资性收入的Granger原因。最后从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角度提出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民收入结构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赛红 王国顺
基于1995—200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个层面,运用面板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影响农民收入的地区差异。结果发现,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具有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但在短期无明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中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发展、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农村居民收入 面板数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礼智
本文选用1980—2007年统计数据,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与农民纯收入之间都存在稳定的正向关系,而且非正规金融在促进农民增收的效率上高于正规金融;从短期来看,非正规金融水平对农民增收的促进效应比长期更为明显,但是正规金融对农民增收不仅没有促进作用,反而具有轻微的阻碍作用;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菁 焦娜
本文基于 2005~2016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阐释了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和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差异的变化,运用ECM模型、GLS和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出最优收入回归模型;进而基于回归分析运用Shapley值过程分解以基尼系数衡量的地区农民收入水平的差距,阐释以农村金融发展为主的不同因素对于农民收入水平地区差异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东中部地区农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与此同时,农村金融发展对于农民收入地区收入差异具有较大的影响,但这种作用的成效要低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贤 叶慧敏
利用1990—2009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统计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效率、结构与农村金融资源分布密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只有农村金融机构贷存比率的提高和每万人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村存款规模扩大、乡镇企业贷款比率的提高以及每万人农村金融机构拥有量的增加,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为了使我国农村金融"增量式"改革的这项新政能真正让农民和低收入人群受益,本轮增量改革必须稳中求进,其新型金融机构数量切忌盲目扩张,并逐步从国家外生主导模式向民间内生成长模式转变,以提高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增量改革 农民增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志坚 范蕙芳
本文采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利用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支农力度、农村货币化程度作为参考序列,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农民全年现金收入、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作为比较序列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分析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明显,农村货币化程度提高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尤为明显,而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贷款规模、存款规模的缩小同金融支农力度的减弱则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抑制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泉 王萌萌
完善的金融体系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升和农村社会进步至关重要。利用1990-2009年相关金融统计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存在长期性促进作用,农村金融信贷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农村储蓄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负效应。因此,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市场,拓宽农民投资渠道,并不断加大对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支持,提高农村金融企业融资能力,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仍然是未来时期甘肃省和类似欠发达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支持农民收入提升的必要之举。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农民收入 甘肃省 实证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涂爽 徐玖平 徐芳
利用200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分析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结构和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农村正规金融、农村金融效率对不同来源收入均具有正向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对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具有正向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对农民收入结构具有异质性;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效率来发挥增收效应。基于此,从缓解农民信贷约束,适度发展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在城镇化进程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杠杆作用等,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
金融规模 金融效率 金融结构 收入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之慧 苏睿
扶贫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其核心是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深入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广西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5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贫困人口453万人,占了将近1/5的农村户籍人口,如何提高广西农民收入水平是广西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当前,研究如何有针对性地深化广西农村金融改革使其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一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