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61)
2023(16724)
2022(13953)
2021(13000)
2020(10658)
2019(24464)
2018(23965)
2017(45971)
2016(24350)
2015(27267)
2014(27068)
2013(26612)
2012(24607)
2011(21983)
2010(22368)
2009(20686)
2008(19106)
2007(16954)
2006(14974)
2005(13410)
作者
(67555)
(56711)
(56128)
(53154)
(35597)
(27073)
(25425)
(22067)
(21728)
(20002)
(19295)
(19105)
(17860)
(17700)
(17384)
(17286)
(16611)
(16278)
(16199)
(16130)
(14091)
(13837)
(13784)
(13210)
(12909)
(12727)
(12421)
(12387)
(11525)
(11251)
学科
(107239)
经济(107130)
(73835)
管理(63315)
(51848)
(50349)
企业(50349)
方法(42861)
数学(38538)
数学方法(37885)
中国(35317)
农业(34622)
地方(28520)
(27804)
金融(27803)
(27510)
业经(27507)
(26683)
银行(26669)
(25805)
(22326)
(17953)
贸易(17933)
(17400)
(17158)
(16917)
技术(16170)
理论(15817)
(15054)
财务(14986)
机构
学院(338382)
大学(330392)
(143917)
经济(141003)
管理(131638)
理学(113444)
研究(113025)
理学院(112296)
管理学(110107)
管理学院(109490)
中国(92597)
(68879)
(68091)
科学(66806)
(64796)
(55458)
中心(55253)
业大(52807)
农业(51708)
(51287)
财经(50649)
研究所(49990)
(46212)
经济学(43819)
(43615)
师范(43183)
北京(43047)
(41314)
(40350)
经济学院(39533)
基金
项目(227875)
科学(180996)
研究(170291)
基金(165089)
(142827)
国家(141538)
科学基金(122832)
社会(109611)
社会科(103764)
社会科学(103739)
(91453)
基金项目(86730)
教育(77710)
自然(77339)
自然科(75603)
自然科学(75589)
(75104)
自然科学基金(74215)
编号(70348)
资助(67517)
成果(55425)
(53970)
重点(51055)
(50010)
课题(48282)
(48257)
国家社会(45626)
创新(44959)
发展(43407)
科研(43196)
期刊
(163585)
经济(163585)
研究(98257)
中国(72970)
(70492)
(48623)
学报(48511)
农业(47476)
科学(47264)
管理(47173)
(45869)
金融(45869)
大学(39365)
学学(37443)
教育(36475)
业经(32829)
技术(32471)
经济研究(24859)
财经(24398)
(22899)
问题(22153)
(20969)
统计(17145)
(17009)
技术经济(17005)
农村(16553)
(16553)
世界(16531)
农业经济(15782)
(15640)
共检索到515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洋冬  
本文基于2005—2015年全国31个省份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门槛特征。研究发现,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在阈值前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扰动效应表现为先强后弱的特征,越过门槛值之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由原始的"极化效应"开始转向为"涓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当前非正规金融发展存在诟病亟待规制,使其合法化与正规化发展,更好地服务农户与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缩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冉光和  汤芳桦  
本文利用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政府经济行为和投资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并运用1990-2008年的非平稳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动态面板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滞后一期对当期有明显的正向影响;非正规金融发展、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明显的负影响;教育水平、政府经济行为以及投资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静  胡宗义  唐李伟  肖攀  
本文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了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门槛特征与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存在非线性影响,其发生门槛转换的位置水平分别为0.309、0.312和0.575。在跨过门槛值之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深度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并且抑制效应随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贫困强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过门槛值之后,其促进农村贫困强度降低的速度明显提升。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地区差异显著,在东部沿海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更加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薇  谢家智  
本文利用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VAR系统协整分析对农村金融中介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村金融中介规模的提升会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差距。农村金融中介效率的提升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与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距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农村金融中介规模指标与农村金融中介效率指标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因果关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晓林  张晓艳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金融发展能否减少收入不平等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问题。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采用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截面数据,分析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不同省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域表现出高—高集聚特征,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域表现出低—低集聚特征;(2)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达到一定水平后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峰峰  刘辉煌  吴伟  
文章通过使用门槛面板模型检验经济发展、城市化和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和绝对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表现出区间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城市化对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当经济发展超过一定阶段,城市化有助于缩小城乡相对收入差距;但是城市化对于城乡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都为正,只是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其影响强度会下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振华  陈恒智  
文章采用误差修正模型(VEC)对1978~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的发展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则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此,着力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并通过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泽炯  王磊  
本文首先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为门槛效应、减困效应、非均衡效应和涓滴效应,其中,门槛效应和非均衡效应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减困效应和涓滴效应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然后,基于我国1990~2013年的数据,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VECM模型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既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也存在短期动态关系。在长期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增加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在短期内,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均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波动的原因。最后,就深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姜正和  唐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总体得到大幅提升。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本文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视角,探讨了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结构及农村金融功能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永强  万玉琳  
本文基于1978~200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面板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金融发展、对外开放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做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全国而言,长期内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均显著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金融发展的影响大于对外开放,而对外开放的中介效应显著,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金融发展将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对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拉大收入差距的影响高于全国水平,对外开放影响不显著;中、西部地区情况与全国相同,但是对外开放的影响大于金融发展。东、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中介效应为正,西部地区为负。本文随后对其背后的原因和政策含义进行了阐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方元  李彦龙  
基于2008~2012年中国3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SAR)对我国金融发展和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空间正相关性;从全国层面看,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为倒"U"型关系,政府财政支出拉大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为倒"U"型关系,东北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正"U"型关系,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东北地区政府财政支出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最大,政府财政支出对拉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从东部、中部到西部地区依次减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彤进  任碧云  
本文借鉴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并采用2011—2015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传统银行的金融服务成本、互联网金融的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这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实现的;(3)传统银行金融包容性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东部比中西部更加明显,而互联网金融包容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显著。据此,本文提出,应重视包容性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以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彤进  任碧云  
本文借鉴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并采用2011—2015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传统银行的金融服务成本、互联网金融的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这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实现的;(3)传统银行金融包容性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东部比中西部更加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杰  高强  隋云龙  
文章利用我国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地区土地流转视角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土地流转在农村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非线性关系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第一,农村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关系。第二,农村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倒U”型关系是基于农村土地流转的门槛效应。当土地流转程度低时,金融机构对农户具有较强信贷约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随着土地流转程度提高,金融机构对农户信贷约束得以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第三,“输血性”财政功能难以充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支农“造血性”功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敬  冉光和  
本文对1978年—2004年间中国农村金融资源流失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又进一步引起了农村金融资源流失,农村金融资源流失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本身还有“惯性”趋势。在此基础上,文章就防范农村金融资源流失,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