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95)
2023(15075)
2022(12360)
2021(11355)
2020(9008)
2019(20198)
2018(19464)
2017(36881)
2016(19823)
2015(22040)
2014(21832)
2013(21587)
2012(20255)
2011(18516)
2010(19086)
2009(18279)
2008(17385)
2007(15959)
2006(14589)
2005(13708)
作者
(56696)
(47803)
(47198)
(44607)
(29810)
(22775)
(21093)
(18348)
(18177)
(16895)
(16424)
(15818)
(15154)
(15120)
(14933)
(14481)
(13750)
(13728)
(13697)
(13606)
(12090)
(11746)
(11472)
(10960)
(10853)
(10641)
(10633)
(10513)
(9652)
(9431)
学科
(86232)
经济(86115)
(65383)
管理(54851)
(50855)
(42197)
企业(42197)
农业(34068)
中国(32787)
(28032)
金融(28029)
(26824)
银行(26806)
业经(26249)
地方(26145)
(26035)
(24670)
方法(23809)
(22682)
数学(20015)
数学方法(19814)
(16600)
(16350)
(15694)
贸易(15675)
(15222)
(14056)
技术(13573)
环境(13343)
(13059)
机构
学院(283430)
大学(275834)
(123683)
经济(121039)
管理(104227)
研究(103431)
理学(87690)
理学院(86745)
中国(86280)
管理学(85534)
管理学院(85017)
(62232)
(59101)
(58908)
科学(58366)
(52136)
中心(49390)
农业(47028)
研究所(46284)
(46160)
财经(44495)
业大(43924)
(40194)
(37469)
北京(37349)
师范(37135)
经济学(36999)
(36861)
(36792)
(34123)
基金
项目(179807)
科学(142122)
研究(139376)
基金(128275)
(110242)
国家(109139)
科学基金(93321)
社会(90403)
社会科(85408)
社会科学(85391)
(72977)
基金项目(67316)
教育(61722)
(59269)
编号(58300)
自然(55116)
自然科(53747)
自然科学(53739)
自然科学基金(52776)
资助(50343)
成果(48015)
(45375)
课题(41212)
重点(40801)
(39789)
(39699)
(38365)
国家社会(37533)
发展(37330)
(36763)
期刊
(154313)
经济(154313)
研究(90631)
中国(70609)
(66840)
(46128)
金融(46128)
(44690)
农业(44563)
学报(40599)
科学(39882)
管理(38526)
大学(32946)
教育(32477)
学学(31332)
业经(30286)
技术(24508)
财经(22203)
经济研究(22169)
(21065)
问题(20777)
(19090)
农村(16673)
(16673)
世界(16264)
农业经济(15805)
(15248)
经济问题(14353)
(14196)
技术经济(13628)
共检索到464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范天森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同时存在,对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理论界长期存在分歧。本文从需求、制度以及成本三个角度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原因,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探讨其演进趋势,提出当前形势下应当选择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协同发展路径,并提出若干保障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俞建荣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以及非正规金融与政府管制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阐述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的变迁过程及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演进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引导和规范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温琦  王厚俊  
“农业、农村、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历届政府必须加以关注与解决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其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而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亚飞  董景荣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广泛存在非正规金融现象,对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以及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探寻农村正规金融的制度缺失与非正规金融具有的经济效应、制度效应入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深入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并指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应是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鑫媛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正规金融组织存在严重的不足,这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的发展优势信息成本优势。对正规金融机构而言,了解和监督分散的农户的信息成本过于高昂,而非正规金融由于血缘、人缘、业缘、地缘等各方面的原因,具有交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晗  金雪军  王利刚  
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中的掮客融资链(自然人掮客融资链与法人掮客融资链)。由于掮客融资链具有内在的均衡性、稳定性优势,因此确立了掮客融资链在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进而分析了掮客融资链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中的演进趋势,并得出结论:放松银行业进入管制,允许部分成熟的掮客融资链向民营银行转变是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同时遏止掮客融资链向高风险低稳定态的地下钱庄发展的根本途径。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军成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养老态势,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其中,农村老人最多、增速最快、贫困率最高,成为扶贫攻坚的主攻点,亟待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在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农村养老保障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契合农村实际,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视角的研究相对较少。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联系角度,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养老保障政策轨迹及运行,剖析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为研判农村养老保障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指明方向,提出打造"社会化、政府主导、城乡统筹、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四位一体"路径,打通制约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成颂  
本文在对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联接的必要性以及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联接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进行水平联接和垂直联接的几种模式构想,在相关的制度安排上建议让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服务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文胜  
伊斯兰文化影响下的新疆农村非正规金融借贷具有显著的地域、民族及文化特征。文章从资金的可获得性、借贷频率、借贷利率等方面分析新疆农村非正规金融借贷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疆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岩  刘中秋  
农村金融制度在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上很弱,导致了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市场上迅速发展扩大。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如何规范引导、疏通堵漏是非正规金融进一步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课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江日  
本文基于金融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关系视角,提出两者之间存在动态的耦合关系。从短期来看,金融制度和经济制度"不完全耦合"是可能的,也是暂时的;从长期来看,总存在着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金融制度和经济制度两者趋向"完全耦合"的均衡状态。在考察两者耦合关系以及明确民间金融边界的基础上,本文着重研究民间金融演变路径及其内在规律,并提出民间金融制度变迁"四阶段"模型。结果表明,民间金融制度变迁的过程是金融制度与经济制度向"完全耦合"均衡状态变迁的渐进过程;对民间金融"疏堵结合"具有合理性,即疏通民间金融正规化路径,堵住其异变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戈  
我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典型的城乡二元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农村金融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当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仍然存在诸如信贷资金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促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因此,研究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其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良性发展十分重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兴平  臧日宏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迅速,在部分地区甚至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基础以及存在边界。在此基础上,基于已有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未来发展的三种可选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林乐芬  林彬乐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产生源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缺口。本文着重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形成特点,形式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对非正规金融的疏导策略———即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期适当放宽对农村金融业的限制和农村市场准入,完善监控体系和法制结构,发展民间中小金融机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鲁钊阳  李树  
文章以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为基础,以我国31个省级单位1998-2012年的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且两者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互补效应明显。同时还发现:区域的财政支出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技术水平以及区域人均消费实力均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而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