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32)
2023(12296)
2022(9876)
2021(9262)
2020(7639)
2019(17437)
2018(17171)
2017(33162)
2016(17612)
2015(19898)
2014(19610)
2013(19130)
2012(17251)
2011(15545)
2010(16353)
2009(15785)
2008(14642)
2007(13323)
2006(11971)
2005(10975)
作者
(48561)
(41164)
(40435)
(38641)
(25482)
(19481)
(18240)
(15730)
(15540)
(14403)
(14003)
(13768)
(12880)
(12866)
(12722)
(12506)
(11816)
(11779)
(11731)
(11656)
(10244)
(9964)
(9909)
(9512)
(9318)
(9194)
(9073)
(8922)
(8308)
(8010)
学科
(74722)
经济(74620)
(61571)
管理(50880)
(49998)
(40476)
企业(40476)
农业(33447)
方法(29666)
(27214)
金融(27211)
数学(26879)
数学方法(26330)
(25412)
银行(25403)
中国(25225)
(24581)
业经(23604)
(22297)
(21051)
地方(16082)
(15257)
(12976)
财务(12926)
财务管理(12896)
农业经济(12590)
(12544)
贸易(12530)
(12304)
企业财务(12287)
机构
学院(249738)
大学(243092)
(106923)
经济(104712)
管理(97419)
理学(84066)
理学院(83310)
管理学(81691)
管理学院(81272)
研究(79794)
中国(70134)
(56105)
(50813)
(49444)
科学(45442)
农业(42392)
业大(40467)
中心(40404)
财经(39307)
(38823)
(38303)
(35652)
研究所(34634)
经济学(32520)
(30603)
北京(30483)
(29560)
师范(29293)
经济学院(29277)
财经大学(28856)
基金
项目(164170)
科学(130477)
研究(124120)
基金(119809)
(102665)
国家(101732)
科学基金(88659)
社会(80971)
社会科(76630)
社会科学(76611)
(66109)
基金项目(62828)
教育(56088)
自然(54838)
自然科(53596)
自然科学(53588)
(53306)
自然科学基金(52627)
编号(51696)
资助(48782)
成果(41260)
重点(36636)
(36602)
(36453)
(36051)
课题(35232)
(34889)
国家社会(33760)
创新(32620)
(32306)
期刊
(123387)
经济(123387)
研究(72220)
(61428)
中国(54966)
农业(41080)
(40772)
金融(40772)
(39213)
学报(34965)
科学(34387)
管理(33693)
大学(29110)
学学(28024)
业经(26084)
教育(23583)
技术(22468)
财经(19451)
(18884)
经济研究(17216)
问题(16811)
(16532)
农村(15648)
(15648)
农业经济(14945)
(14045)
世界(13039)
统计(12563)
技术经济(12482)
经济问题(11981)
共检索到382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成颂  
本文在对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联接的必要性以及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联接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进行水平联接和垂直联接的几种模式构想,在相关的制度安排上建议让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服务体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建新  
一直以来,非正规金融处于被打击的状态,但是,作为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它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在许多地区呈扩大之势。非正规金融的制度优势使其在农村反贫困中发挥了正规金融难以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对于反贫困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宋坤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于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在农村金融领域,不仅要求金融供给主体在数量上有增加,而且应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农村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的互补性使得合作成为实现要素最优配置的一种方法。合作模式的稳定性对双方经营决策有决定性作用,从数理角度构建适合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和正规金融机构合作的模型,并得到保持稳定合作所要求的条件,最后以收集到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年的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信贷量相差悬殊的省份适合寄生合作模式,而二者实力相当的省份则适合依赖成长的对称互利合作模式;寄生模式是过渡性的,而依赖成长对称互利模式能够使合作的总体效应增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史小坤  
本文运用金融地理学理论,分析中国农村现实的社会发展环境和人文环境约束,指出农村二元金融模式脱离了中国农村现实的地理环境,无法解决中国农村的融资问题。在中国农村双重地理环境约束下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并结合实例提出适合中国农村地理环境约束的发展模式:以大型农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为中介的农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联合模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亚飞  董景荣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广泛存在非正规金融现象,对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以及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探寻农村正规金融的制度缺失与非正规金融具有的经济效应、制度效应入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深入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并指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应是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林乐芬  林彬乐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产生源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缺口。本文着重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形成特点,形式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对非正规金融的疏导策略———即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期适当放宽对农村金融业的限制和农村市场准入,完善监控体系和法制结构,发展民间中小金融机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俞建荣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以及非正规金融与政府管制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阐述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的变迁过程及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演进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引导和规范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菁蔚  任大鹏  
一、农村非正规金融面临的现实困境2004年五六月间,福安市民间标会发生崩盘。短短几天,约25亿元的民间资本便从这个年财政收入不过2亿的县级市里蒸发,很多“会头”和中标的“会脚”趁乱卷走巨款,让成千上万的会员损失惨重,当地经济遭受致命打击,直接影响到近65万人的生活。福安的标会崩盘后,地方政府着手清理相关债务。但是普通民众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在会首的资产被用于偿债时,参与清理标会的政府官员是否会优先偿还他们亲友的债务,而其他人则血本无归?颇有争议的“孙大午案”以判处孙大午非法吸收存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邵传林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私人治理机制进行剖析不仅有助于揭开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高治理效率之谜,还有助于为农村非正规金融规范化转型与发展提供新的线索。研究发现,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私人治理机制是指一系列旨在保障民间私人借贷契约有效执行的各种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有机组合;扎根于乡土社会里的村庄信任机制、高效的信息搜集方式、灵活多样的担保手段、强有力的道德约束机制、无限期重复博弈机制、嵌入式的社会交往过程等因素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私人治理机制有效运转的核心制度构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华峰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非正规金融已引起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普遍关注。非正规金融市场已成为我国金融系统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非正规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探讨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利率决定机制、资金配置效率以及如何解决二元金融结构问题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本华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二元化特征非常明显,而且非正规金融在目前农村供给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基于诺思的制度起源理论探讨表明,我国当前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比正规化更为重要,但正规化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在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和正规化过程中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和发展政策性金融,降低对非正规金融的依赖程度;二是要在正规化过程中坚持渐进化和多元化原则;三是要倡导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合作;四是要对正规化后的农村金融机构实施适度监管;五是要推进农村的整体改革,降低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为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与正规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1.利率管制与农村非正规金融。中国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之所以存在,更多的是因为政府选择金融抑制的结果,源于利率管制下的定向信贷配给以及政府在金融资源分配中的所有制偏向和制度歧视。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很难依靠有组织的银行信贷和股票发行抓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使其对体制外资本市场有强烈的制度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农村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发展内生于农村地区,提供了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也为农户生产与生活的继续提供了资金保障,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的一种对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具有违约风险小、方便借款农户等特点。因此,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利于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提高正规金融资金配置的效率以及金融部门提高服务质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红丽  李宁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两大资金供给主体,二者长期共存并相互影响,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演化博弈视角探讨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动态合作机制并对其演化路径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双方合作时达到帕累托最优均衡状态;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越大,选择该策略的时间也越短;创建良好的合作环境、创新双赢的合作模式、完善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减少合作投入成本、增大合作收益、避免单方面选择竞争,进而促进二者相互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