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96)
2023(17976)
2022(15312)
2021(14248)
2020(11914)
2019(26982)
2018(26722)
2017(51543)
2016(27980)
2015(30847)
2014(30425)
2013(30020)
2012(27190)
2011(24456)
2010(24242)
2009(22000)
2008(21193)
2007(18594)
2006(16132)
2005(13465)
作者
(80710)
(67618)
(66713)
(63523)
(42120)
(32455)
(30155)
(26676)
(25492)
(23539)
(22701)
(22615)
(21129)
(20863)
(20648)
(20589)
(20489)
(19913)
(19278)
(18994)
(16915)
(16407)
(16227)
(15549)
(15185)
(14953)
(14858)
(14731)
(13597)
(13437)
学科
(109991)
经济(109870)
(80601)
管理(76739)
(58974)
企业(58974)
(51799)
方法(50067)
数学(43963)
数学方法(43402)
农业(34315)
业经(29311)
中国(27470)
(27321)
(23752)
地方(21795)
(20110)
(19791)
贸易(19784)
(19265)
技术(17706)
理论(16801)
环境(16745)
(16555)
财务(16484)
财务管理(16450)
(15666)
企业财务(15579)
(15382)
(15274)
机构
学院(388953)
大学(386973)
管理(155647)
(152472)
经济(149338)
理学(136748)
理学院(135279)
管理学(132797)
管理学院(132094)
研究(127421)
中国(93593)
(84947)
科学(82578)
(80342)
业大(68273)
(66442)
农业(65961)
(63485)
中心(59517)
研究所(58595)
(55134)
财经(54169)
(50023)
(49813)
师范(49413)
北京(49276)
(45798)
经济学(44930)
(44559)
农业大学(42418)
基金
项目(280175)
科学(219263)
基金(203553)
研究(200007)
(179883)
国家(178346)
科学基金(152560)
社会(126456)
社会科(119556)
社会科学(119522)
(110444)
基金项目(108801)
自然(100886)
自然科(98552)
自然科学(98522)
自然科学基金(96754)
(92670)
教育(90778)
资助(82242)
编号(81372)
成果(63521)
重点(62502)
(61023)
(59903)
(58414)
课题(54639)
创新(54571)
科研(54196)
国家社会(52343)
计划(51946)
期刊
(162389)
经济(162389)
研究(104216)
(84385)
学报(69960)
中国(69605)
科学(61340)
农业(57414)
大学(53002)
管理(51609)
学学(50690)
(49060)
教育(37602)
业经(33013)
技术(32032)
(31082)
金融(31082)
(27243)
财经(25160)
经济研究(24008)
问题(22816)
(21793)
(21531)
科技(20404)
业大(20076)
图书(19523)
技术经济(17760)
资源(17667)
理论(17247)
现代(16883)
共检索到544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文荣  应一逍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农村社区中自发成长的非正式组织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也可能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公共基础设施供给进程,宗族与宗教组织会深刻影响农村社区的社会记忆和惯例,这是形成一致性集体行动的传统根源;经济社会分化产生的利益集团拥有强大的能量来影响社区发展,但其影响方向有可能与社区发展目标背道而驰;互助团体的作用方式是基于社会资本的积累,进而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组织对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影响方式取决于自身的行动目标是否与正式组织的目标相一致,因此,摒弃落后的观念和制度,继承和发扬能够健康运行的非正式组织和制度,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管立杰  赵伟  
基于DEA-Malmquist评价模型,文章对2013—2017年中国29个省份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省份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相差较大,多数省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空间。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总体呈上升态势,技术效率变动对综合效率的提高起主要作用,技术进步的驱动作用次之。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不同省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的变动情况相差较大,且在不同时间呈现出波动性变化。绝大部分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在不断提升,发展态势良好,应着力破解制约因素,有效提升供给效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银喜  陆华梁  
基础设施是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方面,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力度,但由于现行体制的一些痼疾,也存在着诸如浪费严重、资金挪用等问题。基础设施券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一个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振德  赵伟  
通过选取1992~2011年各省、市、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人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2各省、市、区人均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量区域差异,总体来说有逐步减小的趋势但差异仍然很明显。3地区经济实力的提高对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有很强的促进作用。4政府更倾向于向乡村人口密集的地区投资基础设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佶  
本文基于公共品供给的理论,剖析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历史与现实情况,指出针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品、准公共品和俱乐部品性质建立政府、社区与市场供给的多方供给模式。包括界定各级政府财权事权范围,发挥公共财政主渠道作用;通过新的投工投劳与“一事一议”制度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供给社区性基础设施;明晰产权和经营管理权,吸引市场力量参与盈利性基础设施供给管护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林  韩彦平  孙志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文荣  应一逍  
本文从微观角度,构建了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意愿的分析框架,并利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14个省(市)431户农户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意愿比较强烈,绝大多数农户愿意或者在一定条件下愿意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农户的家庭特征比被调查成员的个人特征对其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意愿有更强烈的影响,家庭收入状况、家族姓氏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都会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意愿;已实施项目的公平程度、农户对村委会主任选举的关注程度对农户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政府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行为会"挤出"农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军岐  任燕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核心涉及两个问题,即前期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构建与后期的营运管理。本文采用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在调研、总结世界银行西部扶贫贷款项目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特征、原则和思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静  郭伟  
该文以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为基础,分区域对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政府供给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公正、农民生活和谐等方面的价值取向进行评估。分析表明,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带来了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价值取向的区域差异。指出要统筹城乡、规划先行、产业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互相促进,以基础设施供给加快实现东部地区城乡一体化、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西部地区扶贫解困的价值取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锐  
本文讨论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内涵、外延和基本特征 ,构建了测算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效益的计量模型 ,并对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益进行了量度和实证分析 ,最后得出了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娱   秦国伟   于法稳  
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问题。基于系统论视角,从数量和空间两个方面出发,探究二者之间的发展规律。(1)构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进行指标权重赋值。(2)在数量方面,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找出二者发展是否存在相互影响。(3)在空间方面,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进行分析,以找出二者相互影响的程度。研究发现:(1)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2)就耦合性来说,二者目前处于中低度耦合阶段,尚未达到良性共振;就协调性来说,二者目前处于中低度协调阶段,和谐一致、协调发展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3)二者的耦合性和协调性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最后根据二级指标权重确定改善方案,以实现二者良性共振,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娱   秦国伟   于法稳  
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问题。基于系统论视角,从数量和空间两个方面出发,探究二者之间的发展规律。(1)构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进行指标权重赋值。(2)在数量方面,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找出二者发展是否存在相互影响。(3)在空间方面,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进行分析,以找出二者相互影响的程度。研究发现:(1)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2)就耦合性来说,二者目前处于中低度耦合阶段,尚未达到良性共振;就协调性来说,二者目前处于中低度协调阶段,和谐一致、协调发展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3)二者的耦合性和协调性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最后根据二级指标权重确定改善方案,以实现二者良性共振,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晔  田园  
文章提出了福建省农村公路改建项目与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关系的理论框架,并给出了基于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基层执政能力提升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使用来自福建省68个村庄816个农户的大样本多阶段PPS随机抽样调查得到的面板数据,构建基于准实验设计技术与倍差法计量经济模型的农村公路改建项目对基层执政能力提升的评估方法。研究表明,农村公路改建项目对提升农村基层执政能力起到了正面作用,但是其他类型基础设施项目对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晓兰  鄢伟波  
通过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检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在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1988—2014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差分GMM方法检验农村灌溉、道路、电力和医疗基础设施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这四类农村基础设施都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且灌溉基础设施的作用最明显,其次为医疗基础设施,高于道路和电力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化程度、种植规模的提高和种植结构的调整能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而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人均GDP的提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为净替代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